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变革路径:从“外生”到“内生”

2016-11-19 18:21王宏亮
经济师 2016年4期
关键词:外生内生就业指导

王宏亮

摘 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学校普遍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颇有成效,但也有力不从心之处。传统“外生性”的就业动力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日渐衰微,学生在“有活儿干”和“没就业”之间迷茫,而就业实际上只有一种理解,矛盾的理解不仅影响了学生,也使学校的就业工作处于尴尬地位,更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良性运作。变革的路径是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和个人理想,挖掘就业的“内生”动力,改变僵化的就业率管理指标,重塑就业管理制度。

关键词:就业管理 就业指导 外生 内生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217-02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和就业形式的多元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大中专院校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749万,是2001年114万毕业生的6.5倍。而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众多的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毕业生。于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更被认为是提高就业率,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各个高校、职业学校都努力开展校园招聘工作,试图让毕业生能有一份工作。然而,对于学校的做法,学生似乎并不领情。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很多学校的就业率仅仅是一个数字,是学校和学生共谋的一个美丽的表象。学生们只是提供了一张纸,而实际上可能都在做完全与那张纸无关的事情,比如在家休息。另一方面,大批毕业生实际上也确实有工作,不过他们不想签那个“三方协议”。一个讽刺的结果是,一方面学校就业率不好,另一方面学生实际上都有活干,但还是会说找工作难。

实际上很多学校教师也不明白,我们现在做的就业工作究竟是在为学生找工作,还是为完成教育部的就业指标。如果说到找工作,学生毕业成年,他们要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要自己决定未来前途,为何要学校帮忙找工作?最重要的是,现在不是学校帮忙,而是学校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就业,真正关心就业的不是就业主体而是学校。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如何?未来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又该如何开展呢?

一、传统就业动力的“外生性”特征

直至今天,各级学校对就业的理解实际上仍然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并非计划经济造成,而是人们惧怕社会压力,回避竞争的一种本能表现,之所以经常认为是计划经济的影响,实在是因为计划经济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本能,所以被当作了替罪羊。

1.回避风险带来的稳定认同。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尤其是家长乃至学校的观念里,只有稳定的、福利好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就业,要不然就是升学或留学,后者可以满足人们对社会声望的偏好。因此,人们就业不是考虑“我想做什么?”,而是考虑“社会和国家给我做什么?”。这就相当于一个新员工到单位以后的两种反应:自己找活干;等领导安排活干。前一种有风险,不一定有成果和好处,甚至可能出问题,要面对压力和竞争;后一种稳定、基本没有风险,也不需要考虑和别人竞争,因为领导已经把那部分工作划定给你,相当于宣示了工作岗位的所有权,产权明晰,就不怕失去了。回避风险的本能使人们对稳定有天然的认同。

2.就业不是需要而是工具。传统就业动力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工具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的生活特性,是人的类特性,而异化劳动则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这个分析实际上同样可以用于理解传统就业动力的基本特征。传统就业观念不考虑自我的活动,自由和自主的活动,而是考虑将就业贬低为回避风险和压力的手段,个体的自主性被忽视了。这种工具化的特点也可以用韦伯的工具理性解释,毕业生的就业是以目的手段和附带后果为指向的,这个附带后果可能并不是做事情本身的动力;相反韦伯所说的价值理性就更强调了就业或劳动对个体本身的意义。传统就业观念在当代社会已经不再具有价值理性的特点而趋向工具理性了。而工具具有典型的“外生性”特点,即与主体内部的需要是无关的。

3.传统就业动力正在丧失生存环境。传统就业动力的第一个特点是正在日渐失去生存环境。传统就业观念建立在短缺经济的基础上,曾经的困难时代和消费品的贫乏,使人们对生活有强烈的危机感,只有稳定的工作才能带来稳定的收入和相对宽裕的生活条件。但这种条件正在改变。以第三期妇女地位调查大学生群体调查的数据来看,大学生不包括学费、住宿费的平均月消费额为922.8元,消费总额的众数为1000元。开展该调查的2011年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为960元,月平均工资为4600元左右;2014年北京市大学生平均起薪为2500元左右。如果包括学费、住宿费,大学生在没有就业的情况下,其消费支出比最低工资还要高,而就业只能拿比最低工资高不到1500元的工资,就业的动力又何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早已打破了传统就业观念的生存环境,大部分毕业生根本找不到稳定、待遇好的工作,必须有其他动力才能推动他们真正就业。

二、被忽视的“内生”动力

1.被错读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面对传统观念时经常被解读为幼稚、孩子气、不懂事。教师和长辈经常以自我经验为傲,认定学生的思考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然而,真正要面对未来社会的实际上不是老师和长辈,而是学生自己,他们对未来的直觉实际上是有其根据的。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争取主体地位。访谈对象:“现在我感觉,有的时候,他们说的,我感觉,能听的听下,不能听的就过了。因为我其实选择文科,我初中就已经决定了,当时自己的理科水平不是特别好,然后自己的思维,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就是一个文科生,因为跟其他数学学的特别好的同学思维不一样,就是自己在语文方面表现的还比较好,初中就有个概念语文好就是文课好,然后高中再受自己理科水平的限制,所以自己选择了文科。”这位受访者表现出来的行为实际上在很多学生身上都出现过。实际上学生无论在选专业,还是就业问题上,主体自身都会努力收集信息和权衡多元需要作出决策,相反,长辈和老师经常扮演了以偏概全的角色,他们被自身固化的经验所阻碍了。

2.被忽视的个体理想。学生决策一个基本依据是个体理想,理想经常面对很多不稳定和未知。因而,学生的理想可以用来听,但并没有很多家长觉得要通过眼前的努力来实现。下面这个访谈对象的经历就是个体理想奋斗的历程。学生实际上在最早专业选择时就在表现未来就业的个体内生动力。但很明显,受访者的家长并没有予以支持。学生会转而寻找其他支持,比如同学。学生在毕业就业时就和这里要选择什么专业是一样的,如果学校忽视他们的个体理想,那他们只能用相反的方式面对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就变成了永远不被学生赞扬的剃头挑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主体意识和个体理想不是被物质掩盖和消磨了,实际上得到了生长的环境,当很多长辈慨叹年轻人不行了、“垮掉了”的时候,实际上是误解占据了认知,主观排挤了客观。

三、“工作机会”与“就业机会”

以上的分析是希望说明毕业生就业指导应做出合理的调整。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从注重“外生”特征转而注重“内生”特征。今天的学生就业不仅是为了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更是为了拥有一份可以奋斗的事业,可以找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的路径。毕业生会要求工资和工作环境等条件,这并不代表他们挑剔、不能吃苦或者无法成就事业。原因很简单,从前的外生特性今天已经成为很多毕业生的一个基本环境,是他们从出生到长大过程中的基本生活条件,稳定的生活,宽裕的消费,家长的鼎力支持,对学生来说,所谓就业实在只是家长和学校的期盼。对很多同学来说,工作机会实际上很多,只是要不要做的问题,不过就业机会却很少,因为那个就业岗位要符合传统的评价标准。

1.“工作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差异。这里要讨论“工作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差异。尽管我们都在说找工作,但实际上是从两个意义上理解它。一份有收入的工作,但社会声望、可以拥有的权力影响、稳定性等条件如果比较低,比如麦当劳的服务员,这只是个“活儿”,人们实际上把这称为“找个活儿”,学生在主流意识下也认同这个理解,不过他们实际上也知道这就是工作,就是就业,这种工作就是所谓“工作机会”。工作机会实际上很多,大部分学生在上学其间就可以找到这样的工作,不必等到大中专毕业。另一种理解就是“就业机会”了,工作收入不一定很高,但应该在平均工资左右或稍高些,社会声望一定要高,最好有一定的权力影响,工作有上升空间,将来可以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最好工作不要太累,比如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医生、大型国企或外资企业的职位,就属于人们青睐的就业机会。

但从我国劳动法律和相关就业管理的政策角度来看,人们有一份有收入的工作就是就业。这个工作可以是被雇佣,也可以是自雇,雇主可能是国家、私人、企业。正是这样的理解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就业指导,也误导了人们对就业形势的理解和判断,无形中为公众添加了紧张的就业气氛。从众心理进一步扩大了这种紧张,使更多的人们开始认同这种观点。那么,这种问题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2.僵化的就业率指标。实际上,有关的就业管理政策是形成问题的基本原因。家长或学生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无可厚非,单独个体的理性选择实际上是对社会的适应,“找活儿干”和“就业”的不同理解就是家长、学生等单独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是对相关就业政策以及社会氛围的一种合理回应。唯独剩下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反而无法对不断改变的社会经济状况做出调整,仍然沿用旧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指标,而这些僵化的管理指标被沿用是因为上级部门没有做出调整,官僚制度的缺点在这里就表现出来了。

事实上,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同样也是就业管理方面的原因。大部分高校把考研、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乃至留学作为所谓“高质量”就业。而那些只是签了个劳动合同,或者找了个活儿干的同学被认为是灵活就业,是所谓“低质量”就业。只是毕业找个活儿干的同学与那些升学、留学、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外企的同学相比,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就比较低。但从实际的就业概念理解来看,升学和留学的同学如果是接受全日制教育,他们实际上还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本不能计算为就业人口{1}。当我们把就业的荣誉给了本没有就业的学生时,那些有活干的学生如何思考这件事情就不言而喻了,而“工作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差异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教育部门实行就业管理的指标恰恰就是上面这些已经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要求的管理工具。大中专院校也都明白这一点,但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指标不变,教学培训机构也无法调整。加之我国传统上认为升学是一件极为光荣的事情,会赋以较高的社会评价,大中专院校和学生自然也没有调整的动力。相反,劳动光荣的观念在这样的就业率指标下就显得苍白。当然,赋以读书升学以较高的社会声望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在升学和就业之间保持平衡,如何鼓励学生做出多元选择。

不过这一点并不容易实现,当高校教师跟自己的学生说“考研吧,将来再读博士”,当学校将考入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的学生作为学生榜样时,当学生都艳羡留学进入哈佛、耶鲁、剑桥时,当高校、机关事业部门这些社会声望较高的单位招考的最低学历都要硕士时,当高校招聘教师偏爱海归名校博士博士后时,我们就会理解何以僵化的就业率指标会大行其道,也会理解为何“就业难”的社会呼声又会如此之高!

四、恢复就业指导的本质:从“外生”向“内生”转变

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改变也很容易。那就是强调就业的“内生”特性而不再依赖“外生”动力。简单说就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要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就业偏好,当然也尊重学生的升学偏好。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体理想就是就业的内生要素。在日渐富裕的生活环境中,真正激励学生主动努力奋斗的不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工作,而是要能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实现他们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认同,寻找自我远比找份工作重要的多。

但要注意的是,升学不是就业,这一点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强调。学校对就业的学生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赋以较高的荣誉,他们将加入劳动力市场为社会和国家创造财富,不管他们的就业方式如何,哪怕是麦当劳的临时员工,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并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就是一件非常值得尊敬的事情,“劳动光荣”这个理念虽然不时尚,但却是就业管理的良方。当然,这么做并非要贬低升学和留学,但从就业管理的角度看,这更多的是对人力资源储备的管理,他们将来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在管理指标统计时应予以分开。

就业动力从“外生”到“内生”的改变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教师和学校的观念,尤其是教师的观念,教师的指引对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教师对就业的看法也经常影响学生对就业的理解,更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尽管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在变得强大,但所有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是被建构出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建构者就是教师。因此,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第一环不在学生而在教师。学生的任课教师、导师、班主任等,他们才是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起点,毕业时主管就业的老师所提供的指导实际上已经是学校就业指导的终点了。加强培养环节的就业指导,前置就业管理端口,是未来学校就业指导发展的基本原则。

[基金项目:中华女子学院“大学生城乡综合素质教育研究”(110005360208)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就业人口是指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或经营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此解释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指标解释.http://www.stats.gov.cn/tjsj/zbjs/201310/t20131029_449543.html

参考文献:

[1] 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eol.cn/html/c/2015gxbys/index.shtml

[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 数据来源于第三期妇女地位调查后备人才群体调查

[5] 数据来源于北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北京 100101)(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外生内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甲下外生骨疣一例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外生型肝癌影像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