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暨左右江地区彩调考察

2016-11-20 07:06李雪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彩调调子刘三姐

李雪

凡看过电影《刘三姐》的人,都能唱上几段悠扬的彩调音乐。说不清是《刘三姐》让世人了解了彩调,还是彩调让人们记住了刘三姐,这个曾经四进怀仁堂,五进中南海的广西地方戏曲,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群众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桂北乃至左右江地区和红水河流域,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

彩调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是广西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彩调在广西流传甚广,各地有不同的称谓,桂林、柳州、河池等地称谓调子、唱灯、采茶、花灯、花鼓、哪嗬嗨,左右江等地称为大采茶、嗬嗨戏、唯嗬嗨,平乐、荔浦等地叫山花灯、彩灯、采茶戏,梧州一带称为耍牡丹等。从形式上看可分为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1955年,彩调传统戏《王三打鸟》等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会演,根据与会专家的意见,定名为彩调,“文革后”统一称为彩调剧。

一、渊源与形成

广西自古就是民间艺术特别发达的地区,丰富的民间歌舞为地方戏曲的行程和发展准备了有利的条件。明、清以降,广西民间演唱活动十分频繁,每逢诸神诞期及各种喜庆节日,均有舞狮舞龙、走麒麟,或携花篮唱采茶歌的活动。康熙四十八年(1710)《荔浦县志》记载:“元宵自初十至十六,各门悬一灯,选清秀孩童,艳妆女服,携花篮,唱茶歌,或演故事、赛龙灯,嬉戏以为乐”乾隆三十年(1765)《全州志》也载:“或以童子扮走马好女,联臂踏歌,多采茶歌,俗为逻灯。”这里记载的“采茶歌”、“扮采茶”正处载歌载舞或扮人物阶段,还混在耍龙灯、打春牛等鱼龙百戏中。但它们已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联臂踏歌”,一男一女边舞边唱,或演故事,或唱杂戏,是彩调最早的艺术形式。

清乾隆年间,各地的民间小戏发展迅速,花鼓戏在南方广大农村甚为流行。受湖南花鼓戏和桂剧的影响,彩调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吸收融合了江西、福建采茶的文化因子,由一旦一丑表演,丑角多用矮步转身,耍花扇;旦角多用移步碎步,耍手巾,音乐唱腔较为单调,不同人物的唱腔曲调相互混杂,演唱时多为同腔同调。剧目有《送花》、《送扇》、《十借》、《十月花》、《探干妹》、《小调情》、《双采莲》等,是情节简单、载歌载舞的“两小戏”,体现了彩调艺术的基本特色,成为彩调发展的基础。

清同治、道光年间,湖南花鼓戏不断前来广西各地教馆传艺,业余性的或半职业性的戏班大量涌现。花鼓戏在流传的过程中与广西桂林方言结合,并不断地吸收本地的山歌、小调以及各种民间艺术,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也有所改革,逐渐由“二小戏”发展成为有故事人物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最后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对子调”。“对子调”的舞蹈身段优美活泼,成为了广西彩调剧的最初形态和典型形态,是彩调从民间歌舞走向戏剧化道路的里程碑,标志着彩调向戏剧形态转化的一大进展。1831年,永福县罗锦乡蒙岭村出现了以蒙廷章为班主的彩调班;清道光至同治年间,罗锦乡林村出现了以林锦溪为班主的彩调班。彩调艺术已臻成熟。

二、彩调的兴衰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桂北农村已出现了由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俗称“七紧、八送、九快活”。“过山班”为了便于在各地村寨之间游走巡演,要求艺人一专多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小城镇的繁荣,城乡交往的日益扩大,彩调也开始由农村进入城市,出现了一些职业性的戏班和固定的演出剧场,“过山班”发展成二三十人的同乐堂、萃乐堂、群乐园等半职业性的调子班,涌现出了一批声、色、艺兼优的艺人,如“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四大名旦”:吴老年、盘发甫、梁如山、刘芳四;“鬼脸王”周朝纲;“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这些艺人出色、精湛的表演,为彩调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民初,彩调音乐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初步形成了腔、板、调三大类。“调”是民间小调,如《四季花》、《五更天》、《五双鞋》、《石榴花》之类。“板”,就是诉板(或称数板)多用来叙述事情交代剧情,以板击节而无丝弦伴奏的近于朗诵性的哭板、骂板、忧板也归入此类。“腔”就比较丰富了,大体分为正腔和花腔两类。随人物的身份、行为、行当或唱词的形式不同,有所谓的和尚腔、强盗腔、花子腔、挑担腔、丑角腔、旦角腔等。剧目出现了三十六出“江湖调”:《瞎子算命》、《双看相》、《双打店》、《双摆渡》、《双背包》、《双怕妻》、《双采莲》《双裁衣》、《双推磨》、《三看亲》、《王三打鸟》、《下南京》等,这批剧目内容相当广泛,题材大部分来自民间故事传说或当时的社会新闻,反映了宽广和复杂的社会生活,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带有较鲜明的时代色彩。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广西处于军阀统治时期,旧桂系和新桂系出于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对经济文化采取了一些非常措施。1933年,新桂系正式颁布了《广西改良风俗规则》,命令凡婚嫁、丧祭、、生寿、喜庆及赌博等其他一切陋俗一律取缔。其中第五章第24条“不得迎神建蘸”,第34条规定“唐集歌好唱和淫邪歌曲,妨害善良风俗,或引起门斗者,得制止之,其不服者,处以一元以上五元以下之罚金,或五日以下之拘留。”1933年6月10日南宁的《民国日报》载,龙州县自治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议第三条指出:“对于唱调子,先将首事人制止,违背者,送县拘究。”由于政府禁言彩调,深刻地影响了彩调的生存与发展,使得许多彩调班社被迫解散,不少彩调行头和剧本被烧毁,许多彩调艺人还因此被捕游街、监禁,彩调艺人被迫改行,有的离班归田,有的卖药行医,有的肩挑叫卖……少数艺人则至偏僻的民族地区教馆、演出,或与桂剧艺人合组“鸳鸯班”(又称“阴阳班”),以桂剧班的名义同台演出。彩调艺人无心练功求艺,彩调原有的刚健清新、生动活泼的表演风格遭到破坏,彩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三、彩调剧的现代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彩调艺术获得了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1950年10月,永福县桂乐调子班进入柳州演出,后即扎根于柳州市。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为中心的城乡调子班如雨后春笋,出现数百个。大批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的建立,是这个时期彩调发展的重要标志。

1952年9月,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调子戏《对子调》、《一担翻身粮》参加演出并获奖,促进了调子戏的发展;1953年2月,广西又举行了第一届民间文艺观摩会演大会,《王三打鸟》、《龙女与汉鹏》、《下南京》、《王二报喜》、《跑菜园》等剧。1954年,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由江容安、冯琪整理的《调子曲集》。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1955年3月27日《王三打鸟》、《龙女与汉鹏》赴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再次获奖,《龙女与汉鹏》还进入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彩调剧登大雅之堂,标志着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1955年,宣山县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写了彩调剧本《刘三姐》。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彩调丛刊》。1959年,柳州市和平彩调团创作并演出了《刘三姐》,作为庆祝建国十周年献礼剧目,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1960年4月,南宁举办了自治区“刘三姐”文艺会演大会。其中柳州市的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被认为基础较好,在此基础上,由会演大会改编为广西民间歌舞剧《刘三姐》。7月,组团赴京演出。此后,在全国二十三个省市历时一年余,巡回演出五百场。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彩调剧《刘三姐》(第五方案)剧本改变成电影《刘三姐》,扩大了这一剧种在全国的影响。

1962年5月,自治区文化局组织挖掘彩调传统剧目、唱腔及收集历史沿革资料,编印了《彩调传统剧目故事集》、《彩调音乐》、《彩调常用曲调集》及传统剧目集(编入《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整理改编了《双打店》、《双摆渡》、《狗保闹学》、《半夜拜菩萨》等剧。1964年,全国出现了编演现代戏的高潮,彩调团先后移植演出了《雷锋》、《夺印》、《红霞》、《百丑图》、《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等剧。1965年7月,彩调剧《三朵小红花》、《小糊涂遇险记》赴京汇报演出,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文艺片。“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三姐》受到批判、禁锢,各地彩调专业剧团及业余彩调团均停止演出活动。

粉碎“四人帮”后,各地专业、业余彩调团争相上演《刘三姐》、《隔河看亲》等。1978年春,柳州市彩调剧团应上海之邀、赴沪演出彩调剧《刘三姐》。同年9月,广西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彩色舞台艺术片《刘三姐》。1979年10月,以广西彩调剧团为主体组成的《刘三姐》演出团,曾应邀赴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进行商演或对外文化交流演出。彩调剧《五子图》被全国几十个剧种,几百个剧团争相移植上演;上世纪90年代的彩调剧《哪嗬咿嗬嗨》荣获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国家级奖23项,彩调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为广西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2012年11月,广西戏剧院彩调剧团排演的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在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中,获得该项大奖。这不仅是文化部对彩调剧传承发展民族和地方文化的重要激励,也为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猜你喜欢
彩调调子刘三姐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经典彩调进校园
期待山花更烂漫
诗意远方
奇妙的调子
娃娃彩调扬名声
黄四姐牵手刘三姐 同心共筑旅游梦
画出一抹紫调子
浅谈刘三姐文化档案
广西桂林彩调的生存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