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 创新 自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2016-11-21 04:38蒋闽生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积累创新能力

蒋闽生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写作能力则综合反映学生听、说、读的实际水平。因此,作文教学历来被视之为教学重点,而积累、创新、自改是在“探索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下,一种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积累 创新 自改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2-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但是,从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愁、教师苦、费时多、效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一、积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基础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语)作文是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技能,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所以,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让学生阅读大自然,参与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

1.观察生活,捕捉索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家里、社会上,无处不充满着时代气息和新鲜材料。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用心去感受生活脉膊,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捕捉素材、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激发表达的欲望。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生活都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生活的真谛。或大或小,或浓或淡,学生接触生活,体味生活自然会产生许多主观想法,而在拮取生活中最精彩、有趣的值得回顾的场景时,他们会更深刻的思考,很多美好的心愿、大胆的设想、疑惑不解的问题会通过语言文字泉涌而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为他们的写作开辟宽泛的材路。

2.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作文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教《翠鸟》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既从“静态——动态”抓住翠鸟羽毛鲜艳及形体玲珑这两个特点,细致观察,才能写得具体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雨》一课,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去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雨景特点,由表及里地认识,由此及彼地联想,做到移情人物,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才能感人。如教《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就可以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等特点的描写,来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

3.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学生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自己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那些动人的画面,精果的描绘,形象的比喻都是我们要取之的“精华”。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文章增色生辉。“书山”、“学海”写作素材,学之以恒,取之不竭。

二、创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生命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生命。”创新,是写作的特征,也是文章的生命。刘禹锡有句经世名言:“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我新翻杨柳技。”那么,学生写作文如何才能不奏“前朝曲”,而多翻“杨柳枝”呢!我觉得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新的发现,力求别具一格,切忌千文一面。

1.学写想象作文,获取创新灵感

爱困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物象或文字进行有意想象和再生性想象的训练。在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就是学生写作的范例,要充分利用这些文章的优势,让学生进行改写、续写、扩写等,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的训练。

比如《凡卡》这篇课文的结尾非常含蓄,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阅读后,可以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已的想象写一个实在的结尾。还可以利用这个“诱因”诱导学生去联想,勾起沉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讲述一个关于“自已童年的故事”。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把课本知识转化成能力,而且在情感上也得到熏陶。

此外,还可以写假想式的作文,如:时空转换作文《二十年以后的我》,角色错位作文《我的学生》,现代神话故事作文《我是玉皇大帝》,梦幻设计作文《2050年的中国》等,以培养学生创新的灵感。

2.引发多向思维,掌握创新方法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宝典”等拐杖,割割补补,拾入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开拓学生思维空间,创设思维活动的氛围,引发多向思维,大胆地多方面寻求,标新立异,从问题的侧面或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在作文时求新、求巧、求好,发现新的角度,提出新的属于自己的见解。

如指导学生写《爱》一文,可以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摒弃从众心理: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3.侧重命题选材,体验创新乐趣

(1)命题必须“新”。首先,选择内容要新。自命题时,要求学生不人云亦云,半命题注重封闭和开放的双重性。如“爱与我同在”,“____我想对你说”等。其次,巧换传统题目。有许多传统题目,如果不违背作文的要求,应该鼓励学生换用新颖有趣的题目,这样,既避免千人一面,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我的妈妈》——《妈妈进了“扫盲班”》,写妈妈更新知识、学习电脑的故事,题目具体而新颖,学生爱写、好写;《我为刘奶奶做好事》——《刘奶妈猜不中的谜》,写暗中帮助邻居刘奶奶的故事,题目带有悬念性,符台学生的写作心理。再次,增添流行色彩。针对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模仿,追求时尚的特点,教师命题要力求充满时代气息,具有鲜活思想。如《我们是自己的纤夫》、《谢谢您给我的爱》等,贴近学生的生活,形象地表现青少年自强自立的意识,活泼灵动的思想,学生一看到这类题目,就会产生一种亲切之惑,一种写作冲动。

(2)选材要求“散”。作文材料不应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可运用联想拓展选材范围,多角度全方位选取材料。如《我又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学生的“新朋友”应是令人目不暇接的,可以是小草、鲜花、风、云、雾、闪电、大海…… 作文选材时要注意:一要融入时代新意识,写时代的人,叙时代的事,论时代的理。二要描绘时代的风貌,传播时代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闪耀着时代光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表现、新要求和新趋向等捕捉入篇,融于意象之中,使文章与时代脉搏合拍跳动。

三、自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追求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改作文,业至辛勤,苟学生拂晓其意,即功夫同与虚掷。”所以,在作文批改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大学生主体参与的力度,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评阅浏览自改法”是提高作文批改效益的有效尝试,它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学生在自改中也提高了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1.合理分组,制定章程

班级里各种层次、性格的学生都有,教师可根据合作学习异质分组的原则,为他们分出四人小组,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等方面是不同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各小组都是异质分组,于是各小组间就是同质的,便于小组间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这就能较好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2.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要求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所以,评改中要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学生先学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判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提出改进意见,而后,独立分析自已的作文,综合同学、老师意见,改出高质量的作文。

3.互动交流,提升能力

每次作文评改,作者将事先用复写纸抄好的作文分发给组内成员,先由作者轻读作文,其他同学认真批改,一个学生负责改错别字,另一个学生负责改标点,第三个学生负责改病句,然后组内碰头、整合、放眼全篇,选择最好的一种,修改定稿,最后推荐出一篇组内佳作,拿到班上交流。教师浏览一下修改情况后,选出某些方面有代表性的两三篇作文,用多媒体投影出来,让作者和修改者互动交流、各抒已见,并在班上进行集体点评,既点评作文,又点评同学们的修改。这样,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美好学习环境中,学生轻松地踏上了以“能力为中心”的提升阶梯,教师也从繁琐的作文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了。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我们的下一代需要什么样语文能力呢?需要的将是‘出口成章的口头表达能力,‘一目十行,过耳成诵的阅读能力,‘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的良好习惯,把生活实践与阅读和写作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

参考文献:

[1]杜益玲.《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江苏省通州市先锋小学

[2]林中坤.《提高学生习作自改能力的策略研究》《新课程(教研版)》2008年11期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

[3] 刘霞.《培养自改互改能力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12期 江苏省泗洪县金锁镇中心小学

注:本文系福建省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课题《探索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方式》(课题立项批准号NPXY153102)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积累创新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