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壳理论下探析科技时代作品翻译过程的管理

2016-11-21 02:33褚杨杨霍文杰
关键词:译者因素过程

褚杨杨,霍文杰

(1.华北理工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2.华北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界壳理论下探析科技时代作品翻译过程的管理

褚杨杨1,霍文杰2

(1.华北理工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2.华北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翻译过程;界壳论;可控因素

随着网络时代的跨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和快速,保障不同作品能够科学而又准确的翻译是当下学者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由于翻译过程的系统性,选用界壳论构建翻译系统,将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的界壳扩大化,从而对翻译过程中涉及的各个层面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整理。探索翻译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对其中可控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翻译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差异,促进翻译事业不断发展。

科技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其中也使得人类的翻译过程发生深刻的转变,基于此,需要对翻译过程进行全新的分析和解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第一,信息爆炸式增长导致信息时效性极短,翻译过程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典型的翻译需求包含网路游戏的汉译、英译和影视剧字幕翻译,新时代的翻译过程需要快而准确,产生众包翻译等全新的内容。

第二,科技的发展使得翻译过程发生变化,语料库、机器翻译等技术方式改变了译者的翻译形式,要求译者掌握先进的翻译技术,与自身的翻译素养相结合。

第三,网络时代带来了信息沟通的便捷性,由原来翻译过程作者向读者的单项信息流输出,转变为双向互动。读者可以对译者和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评价,包含网络批评等内容。

对于科技时代产生的翻译过程的新特征,可以利用界壳论来解释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界壳论由我国学者曹鸿兴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将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边界进行详细的研究,将其称为界壳[1]。一个系统中,总会存在一个周界将系统本身与外环境隔离开,这个周界就是界壳,界壳是处在系统周围能够卫护系统同时与环境产生信息交换的中介体。例如:社区的围护(包含围墙和门)能够卫护社区安全,同时通过界门来实现与外环境的信息交换;人的皮肤可以作为界壳,使得人的身体系统受到卫护同时实现与外环境通过皮肤进行交换。翻译过程就可以作为一个界壳系统,将作品作为系统,那么广大的读者可以作为外环境,译者的翻译过程作为界壳,界壳尽可能的卫护作品的真实性,同时又实现信息与读者的交互。将翻译过程作为界壳来进行分析能够实现更加清晰的调控。

一、翻译过程界壳分析

界壳论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和灵活,翻译就可以看做是一个界壳系统过程,可以将作者(作品)作为内部系统,而外界环境是读者,要想实现内外之间的传播和交互就需要涉及到他们的界壳。翻译过程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壳,译者相当于界壳系统中的开关,进行调控(如图1)。

图1 翻译过程界壳系统

要解决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使得翻译过程更加准确快速,就需要详细分析作者到读者之间的翻译过程,找出其中影响的因素。所以,对图1中翻译过程界壳系统中的界壳扩大化、细致化,单独对其界壳进行研究(如图2)。

通过图2可以看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传播不是对等的,其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读者不能完全获取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翻译的过程需要尽可能的反映作者的原意,因此,需要将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因素进行分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流传播中有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将其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对可控因素进行控制和调整,能够促进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有效传播。作者和读者传播的过程中,需要译者发挥关键的作用,起到调控的作用。

图2 界壳详解

二、可控因素分析

对翻译过程的控制,主要依赖译者在传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可以说,译者在翻译的界壳系统中起到开关调节的作用,好的译者能够将信息量尽可能有效的传输给读者。这些可控因素中,包含作品外界因素的控制、读者因素的控制和译者自身因素的控制,这些因素都需要译者来协调。

(一)外部因素控制

1文化因素

国内外文化因素存在巨大的差异,很多时候译者能够完整的将作品翻译出来,并且能够实现原意,但是文化的差异导致作者和读者双方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为了实现目标语和源语的言外之力的对等,就应采取适当调整英译文本中信息量的供给,以弥补文化背景带来的信息缺失[2]。这就需要译者对不同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加深理解,从而避免文化差异导致的信息偏差。例如美剧《妙警贼探》中的人物Moz在被诬陷的时候回应“I am a Judas, a turncoat, a quisling!”,字幕组将其译为“我出卖朋友,我是内奸,是叛徒”。“Judas”在西方文化中是耶稣的门徒,他背叛耶稣,使耶稣被处死,在西方是背叛的代表。而在中国没有与之对等的文化人物,如果直译的话,会使一部分观众摸不着头脑。要使中国读者或观众达到源语读者同样的理解,就要对其意译,所以将“Judas”意译为“出卖朋友”是理想的选择。

2时代因素

时代的发展带给翻译天翻地覆的变化,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进步的层面,科学技术的应用促使译者的翻译过程更加便捷和系统,另一个方面是带来的弊端,严重弱化译者的主体性功能。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翻译过程产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超文本使译者翻译的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这直接影响了译者的工作方式,使得其工作复杂化;另一方面,互联网就是由无数超文本构成的“信息海洋”,能够为译者提供所需的各种翻译资源,同时也是译者们的工作和交流平台,也是译文发布的平台,互联网已经成为了译者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能够减少译者之间的主体差异性。通过界壳理论分析译者翻译过程中的调控因素,可以利用语境理论能够将翻译中涉及的因素进行多种形式的分类,进而进行详细的分析,将不同的内容加入语料库或翻译记忆系统,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翻译的迅速性和系统性。比如法律文本,合同条约及科技文本等的翻译可以直接在语料库中获取。

科技时代中各种翻译软件,翻译记忆系统等方面,严重弱化译者主体性的作用。但是机器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尤其在文学作品翻译层面,不同作者翻译的内容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情调及个人理解,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享受。如果过于依赖翻译系统,将翻译成千篇一律的成品,丧失了文学作品的意义。

3阅读环境

任何作品的存在都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翻译具有环境特征。国家阅读环境对于译作也有巨大的影响,这里提出的阅读环境包含:阅读氛围,国家支持程度,阅读人群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当下环境是一个信息量爆炸式传播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更加乐意接受简短的、吸引眼球的、直击人心的讯息,所以,很多作品的翻译需要更加突出特色和亮点。例如广告和新闻稿的翻译作品就需要译者具备强大的渲染能力,符合环境需求,吸引读者眼球。比如罗西尼手表的广告语“Time always follows me. (Rossini) ”译为“时间因我存在”。对于我国提倡的全民阅读环境,译者应当对一些经典的作品翻译过程中精益求精,更加符合大众阅读需求。

(二)读者因素控制

1兴趣爱好

世界全球化的今天,翻译活动逐渐演变为一种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那么就要求译者不仅具备翻译技术、词汇储备等能力,同时应当具备丰富多彩的社会调研能力。读者是译作信息的接收者,他们的满足是译者的追求。而丰富的读者群体中兴趣爱好多种多样,读者的兴趣爱好是不可控制的因素,但是通过对读者兴趣爱好的了解和探求能够满足正确的翻译活动。例如网络游戏的汉译,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众多年轻群体娱乐的主流方式之一,要满足这些读者群体的需求,就需要对网络游戏特点、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使得汉译的内容更加地道,贴近读者的心理。例如在中国制作的一款网络游戏《征途》,其中“上古灵药”、“上古圣药”、“上古仙药”中的“药”不能直接与“medicine”或“drug”对等。这里的药指“草药”即“herbal medicine”。“medicine”指“中药和西药”,而“drug”既指“药物或毒品”。

2不同知识结构的读者

不同译作翻译的目的和需求不同,不同知识结构的读者群体,知识层面、阅读目的、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不同。作品在翻译过程中,针对不同知识结构的读者应当有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在翻译之初就设定好作品的目标群体。例如某一文学作品的翻译是针对我国的在读中学生,中学生文学读物的阅读是为了拓展课外知识量,培养阅读兴趣,锻炼理解能力,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应当注重这一群体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对翻译的深度和广度有较好的把握,实现完美的信息对接。

(三)译者因素的控制

1译者理解层面

译者不仅对外部因素和读者因素进行宏观的控制和调整,也需要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控制,不断提升自身翻译素养,与时俱进。由于每个译者的主体性不同,对同样内容的阅读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翻译作品的差异。为了避免译者自身原因导致的差异存在,就需要译者对翻译学相关理论、翻译科研项目不断进行研究和学习,对时代发展带来的科技手段和讯息有效掌握。理解能力是译者必须要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提升译者理解层面,能够改善翻译过程。美剧《妙警贼探》中警察皮特戏谑小偷尼奥“A little more Ratso Rizzo than Cary Grant”,字幕组将这句话译为“这是小毛贼,不是楚留香”。在西方Ratso Rizzo 是骗子,小偷,而Cary Grant是胆识过人,风流倜傥的神偷。而中国观众对这两个认为知之甚少,若直译既影响欣赏效果,也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而将这两个认为分别译为“小毛贼”和“楚留香”,实现了跨文化交流。

2语言因素

译作中的语言因素也会对译作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每个译者都有其独特的翻译过程和想法,这就造成译作在风格上差异较大。例如对于国外很多经典文学小说来说,译本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表达和词语修饰,吸引读者的兴趣。例如:

原文:Rise and shine! Morning time just became your new best friend.

译文:闻鸡起舞,神采奕奕!清晨时光就这样成为你新结识的良友佳伴。

当然,译文中应当含有有效的改进和修饰,但是对于很多作品,需要反映其原有的意义,例如科技类作品的翻译,语言因素应当尽量科学标准和简洁明了。译者应当针对不同的作品分类和特征,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能够促进翻译过程更加系统和严谨,实现翻译作品的精准。比如科技文体翻译如下:

原文:After 48 hours in the hot HNO3, the improperly heat related 317SS coupon had a weight loss of 0 .35 % and the damaged coupon lost 0 .2 %. The control had a weight loss of only 0.001 7 %.

译文:在热的HNO3 中暴露48 小时以后, 热处理不当的317 不锈钢样品电极重量损失为0 .35 %, 而受损的样品电极损失为0.2 %。对比样电极重量损失仅为0.0017 %。

三、总结

通过将翻译过程界壳化,单独针对其中的界壳详细研究,界壳中译者作为调控的开关,对翻译过程进行调控。从而对主要的可控因素进行分析调整,希望可以结合时代特征转变翻译过程中的方式,促进翻译更加规范化,提升翻译效率,而且适应时代发展,符合读者需求。当然,作品翻译过程中还有更多细化的控制因素可以进行调控,后续依据翻译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发展,能够逐步全面的避免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传播缺失。

[1]曹鸿兴, 封国林, 蔡秀华等. 界壳论精要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2]仝一旻. 译入语中信息量的调控和源语会话含义的再现——论商品宣传材料汉英翻译中言外之力的对等[J]. 中国翻译, 2004(02):78-80.

[3]刘剑. 超文本语境下的翻译形态变化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4.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Management of Works Translation Process in Er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Boundary Theory

CHU Yang-yang1, HUO Wen-jie2

(1.Graduate School,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ibei 063009, China;2.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ibei 063009, China)

translation process; boundary theory; controllable factor

A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d rapid in the network era, it is crucial problems studied by scholars to make sure of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translation for different works. Since transl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cess, this study is aimed to construct translation system utilizing boundary theory. Through expand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sorting of all aspects of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re to be made. Exploring the uncontrollable factors and controllable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some controllable factors can avoid information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to a large degre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career unceasingly.

2095-2708(2016)05-0147-05

H315.9

A

猜你喜欢
译者因素过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解石三大因素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