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势下的调整需求

2016-11-21 08:31邓宇宋维军关鹏徐苑苑席淑华皮静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考研公共卫生专业课程

邓宇,宋维军,关鹏,徐苑苑,席淑华,皮静波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势下的调整需求

邓宇,宋维军,关鹏,徐苑苑,席淑华,皮静波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沈阳110122)

建立合理的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级公共卫生人才、进行预防医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调查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过去10年毕业生对课程调整的需求,结果显示,预防医学专业中的主干课程学期安排和课时数需要做出适当调整;应开设更多专业相关选修课,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适应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形势,调整和优化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势在必行。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将实用主义哲学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其中鼓励探究与创新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1]。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为公共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预防医学专门人才,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设置课程17门,包括理论课程、课间实习。分析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毕业生对课程调整的需求十分必要。

1 对象与方法

1.1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汇总并分析目前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内容包括课程开设名称、学期和学时。

1.2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来自中国医科大学2005—2015年的毕业生,调查150人,实际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37份。

1.3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形式对2005—2015年的毕业生进行调研。调查问卷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分为考研、就业和出国三大类别。内容包括对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选修课的开设、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2 结果

2.1主干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我校教学模式仍以传统教学为主,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开设14门。其中,我校考研专业课程开设5门,包括毒理学基础、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具体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表1 考研相关课程设置

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主要从事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及检验检疫等相关工作,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去向,我校还开设了SPSS、SAS软件应用等课程,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熟练掌握统计分析技术;开设科研方法等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为日后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具体课程设置情况见表2。

表2 就业相关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我校鼓励学生走出中国,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祖国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目前,我校针对出国方向仅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课程设置为34学时,于第九学期开设。

2.2主干课程设置调整建议

2.2.1考研方向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目前设置的考研专业课程安排相对滞后,不能充分复习,建议将考研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时间提前。统计学已经成为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校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统计学基础均较差,且我校目前考研专业课并不包含卫生统计学,因此大多数学生建议增设卫生统计学课程,并增加上机操作课程的课时数。

2.2.2就业方向学生建议在熟练掌握专业课的基础上,应多注重统计软件应用方面的能力培养。然而SPSS、SAS软件应用课程在我校属于考查课,建议将其纳入考试课并且适当增加学时,因为无论未来工作还是继续深造,这些技能都是非常实用的。特别是在第九学期应多开设一些就业相关指导课程,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2.2.3出国方向毕业后出国深造的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英语的学时数不足、缺少外教课。因此建议增设GRE、托福等选修课,让有计划出国的学生提升其英语水平。

2.3选修课程设置建议

目前我院开设的与预防医学专业相关的选修课较少,仅有营养学一门。为适应未来预防医学发展的需要,建议开设一些与预防医学密切相关的选修课,如:心理与精神卫生学、管理学、社会行为科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发展,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敢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想要学习的课程,为日后选修课开设提供依据。

通过调查结果了解到,学生建议增设英语能力、人文和社会学科等方面的课程,并开展一系列的讨论课,以增强科研能力,为日后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选修课设置建议见表3(A级推荐学生比例为80%以上;B级推荐学生比例为80%~61%;C级推荐学生比例为60%~41%;D级推荐学生比例为40%~20%;E级推荐学生比例为20%以下)。

表3 学生对选修课程设置的建议

2.4其他建议

毕业生还提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开展卫生服务的能力。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加卫生政策、卫生法规等教学内容。安排相关就业单位的一些专家给在校生做讲座,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多提供就业信息,适当开展就业指导,不要盲目引导学生考研,建议适当增加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多提供出国留学方面的相关信息。增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针对就业的卫生防疫部门或机构安排科普性学习。

3 讨论

随着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我国在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方面均进行了相应改革,但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明显滞后[3-4]。然而,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在我国暴发流行,充分反应了我国没有对公共卫生领域给予足够的重视[5]。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一定成果,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6]。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针对我校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三需”,即课程科目需明确,课程体系需调整优化,选修课安排需丰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要素,它决定了一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直接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7]。我校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预防医学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往的课程体系中课程门数过多,教学课时数增加,学生的负担过重,很多课程内容老化,未能及时反映当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科学的发展状况,课程之间脱节和重复明显,缺乏整体性。在对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减少基础课学时的同时,应开设一批交叉边缘学科及人文学科课程,这反映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深感拓宽知识面的需求。医学教育改革要注重整体优化,注重课程结构的系统性,多学科的渗透性和交叉性,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这是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学生对于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主干课程、选修课设置不够合理,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需要合理优化课程设置,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全面培养预防医学本科学生的综合能力。

[1]仲其军.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3):113-114.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S].国办发[2015]36号.

[3]唐红梅,王晓蕾,谢庆文,等.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调整需求调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8):991-994.

[4]覃耀春.浅谈公共卫生人才培养[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97 -4201.

[5]邢济春,张峰林.SARS危机过后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19(6):486-487.

[6]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7]袁祖望.论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转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79-83.

G526.5

B

1671-1246(2016)20-0131-04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JG16DB494);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综合设计性实验模式的构建及评估”;中国医科大学“十二五”第五批医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YDJK2015013)

猜你喜欢
考研公共卫生专业课程
我的考研故事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