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睡觉的哈佛为何能骗人?

2016-11-21 06:36张田勘
时代人物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弱智哈佛大学哈佛

张田勘

如果天天都刷夜,既没有精力学习,反而可能形成痴呆和弱智,更不用说正常的睡眠对于保持和维护人的生物钟的重要意义。

最初,《哈佛凌晨4点半》是作为言之凿凿的10万+火文在网上被疯转,后来是作为一本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于2012年1月出版。

该文描述的是,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已经坐满图书馆,静静看书、认真做笔记、积极思考问题……无论是书还是文章,想要描述的中心问题是,如果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然而,耶鲁大学本科毕业、今年8月底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的“90后”李柘远,通过亲身经历和调查证明,网上热传的“哈佛凌晨4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不存在的想象。凌晨4点半的哈佛大学其实和世界上,包括中国的大学基本一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职员工,都沉浸在睡梦中。确认这一点至关重要。

李柘远的调查分三部分,一是哈佛官网资料查询,二是哈佛学生现身说法,三是哈佛图书馆实地走访。在哈佛大学的80家大小图书馆中,只有勒蒙图书馆是24小时开放,其他大部分是在零点关闭,而在24小时开放的勒蒙图书馆,平日到了晚上十一二点时人就很少了,更别提后半夜。只有在期末考试前的一两天,人会稍微多一些,但也绝对不是人满为患。(9月14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哈佛凌晨4点半》显然已经不是鸡汤了,如果说是,也只是抹了点鸡油的假鸡汤。可是,这样的鸡汤为何迷倒了几乎所有的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学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哈佛教育的世界性杰出成就套上中国式思维的论证。

作为世界一流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其中有40位诺贝尔奖得主、30位普利策奖得主、8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这些教育成就和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取的,而是勤奋、大量付出的结果。这既符合中国人发愤图强、闻鸡起舞的历史,也符合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于工作的勤奋,梅花香自苦寒来,甚至要经历千辛万苦。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话当然是成立的,但是,一旦超过一定的度,或一定的临界值,例如人的生理极限,就有可能走向谬误,真理不能再向前多走半步。对此,李柘远有一个感悟和总结:以学习时长衡量一个人刻苦与否是一个不太明智甚至有点愚蠢的方法。在哈佛和耶鲁,没有看到谁以“刷夜”为荣,更没有学生暗自较量谁能熬得更晚。这些学校学生崇尚的,是一个叫做“productiveness”(效率,多产)的词。

李柘远采访的哈佛本科大二学生Jessica称其每天都去勒蒙图书馆学习,基本学到晚上11点多就回宿舍了。“我每天需要至少睡6小时,不然大脑会没法工作!”Jessica所说的只是作为人的一个基本生理需求,如果每天没有6-7个小时的睡眠,就不可能有正常的精力、记忆进行学习和工作。

现在,随着对睡眠机理的认知不断加深,不仅揭开了人必须每天睡6-7个小时的奥秘,也证明,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其实是“颠倒黑白”,这会造成很多危机。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使实验老鼠的脑细胞死亡1/4,这同样可能是人的睡眠不足打不起精神并且记忆不佳的重要原因。

如果天天都刷夜,就既没有精力学习,反而可能日积月累形成痴呆和弱智,更不用说正常的睡眠对于保持和维护人的生物钟的重要意义。即便睡眠时间有保障,但如果黑白颠倒,晚上工作和学习,白天睡觉,这样的睡眠节律紊乱也会对超过1000个基因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没有谁能长期违背自然规律而获得成功和成就,只是在名校的光环面前和没有亲历眼见为实和调查确认时,“颠倒黑白”的《哈佛凌晨4点半》才能骗到人。

猜你喜欢
弱智哈佛大学哈佛
哈佛大学46%是富二代,但决定上限的不是出身
智能门锁“弱智”38款测试样品都不安全
85%哈佛新生反对特朗普
理想
哈佛讲堂里的狗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哈佛讲堂里的狗
看一眼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
哈佛的学生不快乐
哈佛大学图书馆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