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在冠心病带教中的应用

2016-11-22 08:34吴志明谢渡江孟培娜钱炜椿朱琳琳贾海波陈绍良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冠心病

吴志明,叶 飞,谢渡江,尤 威,孟培娜,钱炜椿,朱琳琳,张 航,贾海波,陈绍良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6)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在冠心病带教中的应用

吴志明,叶飞,谢渡江,尤威,孟培娜,钱炜椿,朱琳琳,张航,贾海波,陈绍良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相关知识已成为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本文比较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方式带教PCI手术相关知识的效果。将入选研究生80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中的冠状动脉造影读图、PCI术后并发症识别及处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BL教学方法为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连接架起了一座桥梁。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冠心病

随着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持续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得到迅猛发展,我国PCI手术量逐年递增,在各大、中型医院普及开展[1]。因此,在心血管内科见习、实习带教过程中,PCI手术相关知识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通过小组内部集中讨论的方式,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2]。PBL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目前,PBL已成为教育界公认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当代医学教育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PBL能否应用于PCI手术相关知识带教并提高其带教质量和水平尚未见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比较PBL与传统方式带教PCI手术相关知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研究生共80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40人,由19名七年制、21名“5+3”研究生组成,采用PBL带教模式;对照组40人,由16名七年制、24名“5+3”研究生组成,采用传统带教模式。两组年龄、性别及带教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1.2方法

1.2.1带教方法(1)对照组:按照传统实习方法及要求进行带教。(2)实验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方法带教。主要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辅以教师指导,运用实际PCI手术病例,按手术目的、手术过程、手术适应证、禁忌证等分成专题,分阶段、分步骤实施PBL带教。其过程主要包括“明确目标—确定方案—设问导学—讨论互动—总结提高”5个环节。具体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研究生入科后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教师准备教案、学生准备学习资料。研究生入科后,首先由高年资住院医师将其分组,通过提问方式使各组学生明确PCI相关学习目标;告知学生心血管内科教学方案和教学要求,从既往冠心病病例中挑选典型病例作为PBL教学案例,学生需根据带教教师要求提前复习冠状动脉解剖知识等,教案由带教教师准备。此阶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主动收集、学习相关知识,独立思考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可能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问题,学生需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参与查房和授课。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包括示范教学查房、科室病案集中讨论及集中教学讲课3个环节。示范教学查房是指带领学生进入病房对事先准备好的手术病例进行针对性的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科室病案集中讨论就患者冠心病诊断是否明确、药物治疗是否合理、有无PCI手术适应证/禁忌证等相关专题展开,通过师生间相互提问、共同讨论后获得答案,充分体现师生相互学习、教学相长。最后,理论联系实际,观看PCI手术视频,就手术过程、相关器械进行讲解和简单操作。第三阶段(总结阶段):为教学质量点评,教学效果测评。

表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1.2.2评价(1)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以检验学习效果。(2)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考查两组教学相关指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学习效果比较(x±s,分)

如表2所示,实验组及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分别为(94.5± 5.2)分和(92.1±4.8)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操作成绩包括4项,其中消毒、铺巾及穿刺成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冠状动脉造影读图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且PCI术后并发症识别及处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实验组96%的学生对PBL教学法的反馈是教学模式新颖、灵活;91%的学生认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96%的学生认为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培养;86%的学生认为师—生—患三者有效沟通得到增强;94%的学生认为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得到提高;91%的学生认为表达能力及PPT制作能力得到提高;93%的学生认为临床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得到提升,这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PBL教学法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学生为解决问题需要查阅大量文献,归纳、整理所学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精神;改变了“我讲你听,我做你看”“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让呆板孤立的医学知识片段化作整体知识链,触类旁通,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教学理念。PBL教学过程中教师慢慢“隐退”,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桥梁与教练作用,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数据库,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科专家、信息的咨询者[3,4]。

本研究发现,与其他学科运用PBL教学方法一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带教中PBL教学体现了3点优势:(1)为临床实习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信息;(2)可使PCI相关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此外,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3)不仅对心血管内科理论学习大有裨益,而且可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能力,归纳总结、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等,对其今后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5,6]。

4 结论

心血管内科,尤其是PCI手术实践性很强,而PBL为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连接架起了一座桥梁。

[1]王勇,范书英.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1):5-9.

[2]T A Marshall,M W Finkelstein,F Qian.Improved student performance following instructional changes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um[J].J Dent Educ,2011,75(4):466-471.

[3]Joseph N,Rai S,Madi D,et al.Problem-Based Learning as an Effective Learning Tool in Community Medicine:Initiative in a Private Medical College of a Developing Country[J].Indian J Community Med,2016,41(2):133-140.

[4]Lu H,Peng Z H,Zhao L P,et al.Study on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public health problem-based learningcourse[J].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2016,50(4):373-376.

[5]Tomaz J B,Mamede S,Filho J M,et al.Effectiveness of an online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um for training family medical doctors in Brazil[J].Educ Health(Abingdon),2015,28(3):187-193.

[6]Oh S A,Chung E K,Han E 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s[J].Korean J Med Educ,2015,27(3):195-200.

G424.1

B

1671-1246(2016)21-0052-02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冠心病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警惕冠心病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