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22 08:34赵月秋周丽荣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床单考核成绩驱动

王 琳,赵月秋,周丽荣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江苏 南京 210038)

任务驱动法在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教学中的应用

王琳,赵月秋,周丽荣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江苏 南京 210038)

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法在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在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操作中,以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护理专业2013级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44人)和对照组(42人),分别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同行教师认同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任务驱动法可有效提高卧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操作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法;护理操作;更换床单法

任务驱动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完成这个任务大体需要哪些知识,并找出在这些知识中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经过思考和教师点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完成一个或几个任务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1]。我国许多医学院校已尝试将任务驱动法引入课堂,如姜曼、汪芝碧、钱耀荣等的研究均不同程度显示,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提高教学效果[2]。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设计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交流评价5个环节[3],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能力。

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护理技术,是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的一项操作。笔者将任务驱动法引入此项操作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整群抽样方法在南京某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13级11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年龄16~20岁。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4人)和对照组(42人),两组所学基础课程相同,在年龄、入学水平、前期课程学习成绩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样本均衡可比。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即讲授—示教—模仿式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法,具体教学实施见表1,教学共2学时。

1.3教学评价

1.3.1考核评价 在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操作课结束后第二周进行技能考核,以全国首届中职组护理技能大赛评分标准为依据,两组考试方式、评分标准、监考教师均相同,比较两组考核成绩。

表1  实验组任务驱动法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

1.3.2同行评价 课后同行教师组织评课,从教学形式、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考核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操作考核成绩比较(x±s,分)

2.2同行评价

同行教师认为任务驱动法的课堂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法,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掘学生潜能,让其根据已学操作来探究未知操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整个课堂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主线、运用为目的”的教学原则。

3 讨论

3.1任务驱动法能激发学生操作兴趣

在任务驱动模式下,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产生学习欲望,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通过学和做来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4]。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操作时间较长,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耐心观察教师的动作细节,或者因为有铺床法的基础而忽视操作。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明确任务,产生积极探索有人床更换床单法的兴趣,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时遇到的困难会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因此在课堂上会更专注地比较自己的技能与教师或录像中示教的区别,从而做出最佳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

3.2任务驱动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考核平均分为89.57分,对照组为84.33分。传统护理学基础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带有固有的主观性,忽视学生实际情况,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学习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时有一定基础,如果事先分配给学生任务,让其主动探索,学生会很好地巩固练习之前所学的铺床法,也会把遇到的困难带到课堂。也就是说采用任务驱动法,学生对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操作考核中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3.3任务驱动法能更好地把情感目标融入技能教学

护理学基础教学总的情感目标是在护理中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价值。然而人文精神的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经过长期的价值内化,经历遵从、认同和内化过程[5]。国外人文护理实践教学秉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人文素质培养全程化融于护理教学,在临床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的构建[6]。任务驱动法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立,以情境活动为中心,学生扮演护士和患者角色来完成任务,既提高了沟通能力,又能获得护患不同的角色体验,从而深化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全国护理技能大赛评分标准中要求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操作体现人文关怀,具体表现为护患沟通有效,解释符合临床实际,操作过程未暴露患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任务驱动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增强学生对人文的体验,有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在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考核成绩,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今后教师需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创设与临床贴近的情境任务,将任务驱动法更多运用于护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1]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38.

[2]韩晓玲.《护理学基础》中洗胃法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1):1206-1207.

[3]祁舒慧,徐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1,12(84):16-17.

[4]徐肇杰.任务驱动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4):25.

[5]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李丽萍.感悟美国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2.

G424.1

B

1671-1246(2016)21-0068-02

猜你喜欢
床单考核成绩驱动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多久换一次床单最好?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哎呀,别升啦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醒来就想吃的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