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关键要“项目安排精准”

2016-11-22 13:03周之地
甘肃农业 2016年22期
关键词:库布其亿利荒漠化

周之地

精准扶贫关键要“项目安排精准”

周之地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近日在全国荒漠化地区扶贫工作座谈会上介绍,我国荒漠化地区在长期扶贫开发中形 成了一些重要经验,其中亿利资源集团探索的“库布其治沙生态扶贫模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们坚持走“政府政策 性支持、企业商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精准扶贫路子,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1.1 万平方公里,创造了4600 多亿元的生态财富,带动沙区10 万人摆脱了贫困。

我国荒漠化地区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度重合,既是生态破坏的重灾区,也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加快荒漠化地 区综合治理和扶贫开发,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点示范工程。梳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荒漠化治理和扶贫开发 取得的成绩,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丰富我国精准扶贫的实践内容,形成推进扶贫脱贫、追求共同富裕的“中国经验”。从 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荒漠化地区扶贫开发的每一种模式、机制和做法,都值得认真总结和不断完善。

去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提出各地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 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去年12 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再次明确了上述“六个精准”要求。

精准扶贫工作大多要落实到具体的扶贫项目上,选择和安排什么样的扶贫项目,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 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被全国荒漠化地区扶贫工作座谈会树为典型的“库布其治沙生态扶贫模式”,则为人们提供了“通过扶持生产和就 业发展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的另一种经验。当地没有把沙漠当做一文不值的不毛之地,而是充分挖掘沙漠 地区特有的沙草、种质、旅游等资源,充分发挥亿利资源集团等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为农牧民精心安排了沙漠种 树、树木养护、药材种植、沙漠旅游、以沙漠入股企业等项目,农牧民家庭一般同时参与多个项目,年均收入可达10 万 至20 万元。通过这些以沙治沙、靠沙“吃”沙的精准扶贫项目,农牧民在以前让他们长期贫困的同一片土地上,以市场 化手段参与沙漠治理并分享治理成果,初步实现了就地脱贫和自主脱贫。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进而言之,精准扶贫贵在项目安排精准,重在项目安排精准, 成败之举也在项目安排精准。只有安排好因地制宜、适需对路的精准扶贫项目,才能完成扶持对象精准、资金使用精 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目标。

(摘自《北京青年报》)

猜你喜欢
库布其亿利荒漠化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亿利洁能收购亿利生态引质疑 投资者用脚投票呼吁弥补并购漏洞
库布其治沙模式“走出去”解析
库布其:多元化推动生态文明的成功样板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