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分制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6-11-23 18:30蒋先玲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分制改革

蒋先玲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此,我国高校先后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运行结果发现要么只是面对少数精英群体,要么培养效果有待提高。因此,本文认为,学分制教学管理才能更加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并提出完善学分制的对策建议,对我国高校推广和完善学分制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分制 ;复合型人才培养 ;改革

2015 年6 月24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南意见》的审核,确定了“互联网+”顶层设计的最终方案。之后,出现了系列“互联网+”概念,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物流”等,兴起了一股“互联网+”热。其实,“互联网+”从另一侧面强调了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在 “互联网+” 时代,由于产业融合、渗透所带来的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成为众多企业招聘时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我国高校现有教学管理体制下容易导致复合型人才稀缺。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下的自由选课制可以方便学生自由选课,从而助推复合型人才培养。因此,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机制,对于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数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分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助推器

学分制是一种在保证共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选课权利交给学生的一种相对灵活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它具有的以下特点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助推器。

1.相对自由的选课制。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自称实现了学分制,但是,其教务管理系统并未提供给学生相对自由的选课制,我们只能称其为“准学分制”。真正学分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提供给学生相对自由的选课系统,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实现载体,贯穿于学分制的始终,并贯穿在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最早提出学分制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就认为,人的能力、素质等有差异,学校应充分满足和发展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殊才能。而选课制可以实现这一功能。选课制允许学生在规定的选修课范围内,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自由的主辅修制。在选课制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选择了培养方案以外的课程,却没有得到所谓“官方”的承认,即一纸证书。这时,一般配套推出相对自由的辅修或双学位制,实现主辅修制。辅修,是指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其他课程的修习,通过相应考试可以获得辅修证书。而双学位是指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其他课程的修习,且学分要求比辅修要高,并要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双学位条件,如果无法通过答辩或者无法具备获得双学位的条件(如多科不及格,补考仍不及格),可以酌情仅颁发辅修证书而不颁发双学位证书。凡实现主辅修的学校一般规定,学生所选修的辅修专业应与自己的主修专业是跨学科大类的不同专业。例如:会计学学生辅修英语专业等。相对自由的选课制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便利了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 使学习选修辅修专业、攻读双学位更为可能,有利于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 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专业训练的复合型人才。

3.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制”。为防止选课制下学生对学习自由的滥用,实现学分制的高校大多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即为每一名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该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选课,定期和学生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甚至负责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日常生活的指导。本科生导师制诞生于英国牛津大学,以其独特的提升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魅力很快得到世界各国大学的认同。导师制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是实行学分制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保障。美国学者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英美德大学研究》中指出: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在本科生和导师之间建立的那种个人关系,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关系。导师制塑造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全新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高校学分制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经验

近年来,国内高校陆续开始实行学分制改革。但时至今日,大多数高校的学分制改革还只是徒有其表,流于形式。当前,最普遍实施的就是“学年学分制”这种形式上的学分制、实质上是学年制的教学管理制度。表面上在推行选课制,用学分来计量学生的学习量,但实质上并未打破年级与班级的编制,修业年限也很少能做到真正灵活。但是,与此相对应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学校”)自2001年就推出了自由选课系统,标志着学校实现了“有学分制内容而无学分制形式”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因为,如前所述,“自由选课是学分制的核心内容”。从2001-2002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学校教务处开发的网上“教学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并制定了《网上选课管理办法》。学校的学分制具有以下特点:

1.选课自由度大。网上选课系统给学生提供了相对自由的选课空间。为保证选课顺序进行,选课系统设置了预选、抽签、正选和补退选四个阶段。对单个学生来说,全校所有课程仅分为三大类:主修计划内课程、辅修计划内课程和计划外课程。主修计划内课程包括培养方案中该生所在专业的专业课(包括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和公共基础课中除去该专业无学分要求的课组,其余课程为该学生的计划外课程。计划内课程是其毕业所要求的课程,对其毕业有贡献的课程;而计划外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额外学习的课程,对毕业学分要求无贡献的课程。辅修计划内课程仅针对于有辅修专业或辅修双学位的学生而言,存在于其辅修计划里的课程。另外,结合“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防止部分学生太过自由或部分学生选课太多影响学习效果,还规定了学生每学期选课最低学分和最高学分要求,即除毕业学期外,学生不得连续两学期每学期选修学分低于12学分;小语种各专业每学期选修学分不得高于30学分,其他专业每学期选修学分不得高于26学分。

这种相对自由的选课系统意味着,学生选择某门课后,只要成绩合格就能拿到这门课的学分,只要达到规定数量的最低毕业学分就可在规定年限范围内提前毕业。这样,从最大程度上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权利,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同时,由于学生“用脚投票”,自由选课系统成了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一学期内多位教师同时开设一门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自主选择教师。一些授课质量不好教师的课程学生不选或少选,而一些优质课程受到学生“追捧”,学生们争相“抢课”。甚至有学生称,在学校学会“抢课”是学生们必会的“基本功”。

2.淡化班级概念。自由度大的选课系统导致了一个教学课堂里的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对这些学生来讲,该课可能分属不同课组;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专业方向必修课,对部分学生来说是学科基础课;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是公共基础课等。因此,学校教学活动不以行政班为单位展开,突破了传统教学管理体制的“行政色彩”局限,可以说实现了教学活动的“去行政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安排学习进度,只要修够学分(含中断学习时间),可允许在六年内完成学业,这样的安排会加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深度融合,这正是国外学分制的精华。正如我们会在国外高校的教室里看见不同年龄的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一样。其好处在于:一是培养了学生开放、包容的情操;二是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3.选修学分比重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必修课占70%、限选课占20%、任选课占10%,按本科专业总学分多在140学分~200学分之间计算,必修课所占学分在100学分~140学分之间,学生实际上能自主选择的课程很少,选修课中,限选课又占相当一部分比例,任选课只有10学分~20学分。即使在我国实施学分制比较成功的重点大学,必修课所占的比例仍然很高。学校大部分专业选修课学分在90分左右,课程总学分为145左右,选修课占62%以上。高比例的选修学分大大提高了学分制管理效果。这意味着学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发展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完成专业学习,学生可以在4年~6年内,最长7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在满足毕业要求时取得学士学位。

4.主辅修同课堂、辅修参与度高。学校的大部分专业已开放辅修专业或辅修双学位。学生在规定的课程范围内完成要求的学分数,即可获得该辅修专业证书;学生在规定的课程范围内完成要求的学分数,所有辅修课程的平均绩点达到2.0,并完成双学位的毕业论文,便能获得该双学位的学位证书。目前,学校辅修双学位涉及经、管、文、法四个学科门类,19个不同专业,辅修专业涉及28个不同专业。这意味着学校各学院均设有辅修。

为了保证辅修的教学质量,学校辅修课程并不单独开班授课,而是同其他主修专业学生同一课堂上课。这样的安排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学生辅修。避免了分开排课容易导致学生主修课程与辅修课程冲突的矛盾。二是提高了辅修质量。因为在教学难度和教学内容上与主修课程无异,这一做法在国内高校中走在前列。这样的教学安排充分保证了辅修课程的高质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辅修参与度与成功率。学校自实行辅修制度以来,辅修课程和申请辅修的学生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在校生辅修、在修人数占在校中国学生51.68%,2015届获得双学位人数423人,当年获得学士学位人数2,023人,获得双学位比例高达21%,即每5个学生就有1个获得辅修双学位,大大提高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比例。

结论与建议

学分制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中,选课制是学分制最核心的内容,即允许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上课教师和学习课程;允许成绩不合格而未能取得学分的学生重修相关课程。该制度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的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实行主辅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从而有助于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进而为社会输送有竞争力的人才。当然,在实现学分制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 “难以按学分收费”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对教师、学生、教学主管部门、学院、学生工作部门等相关单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更好地在国内高校推行学分制,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在学分制下的自由选课制允许学生自由选课,但如果不加以指导,必然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杂芜凌乱,甚至出现“混学分”现象。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学业指导体系。在这一点上,学校先后进行了“选课指导教师制、班主任制、导师制”的探索,并完善了学生对教授授课评教指标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在我国长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体制下,高校的课程模式相对单一,课程数量和质量均较为匮乏。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重视必修课的建设,忽视选修课的发展;二是课程建设创新性不足,学生选课积极性不高。因此,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是实现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在课程建设中需要学校领导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建立教学激励机制,增强教师教学投入的积极性,以此才能真正对课程进行结构性改革,提高学分制下人才培养质量。

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学分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构建与学分制相匹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实现学分制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建议:一是实施学业预警制度。自由选课不等于人才培养“放水”,对于一学期未能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给予学业预警;对于连续两学期未能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予以学业警告;对于第三次被学业警告的学生,给予退学预警。通过这样的一种预警制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保持一定的压力,又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根据《对外经贸大学学籍管理办法》规定:一学期出现不及格课程门数达四门以上(含)或必修课程达三门以上(含);在校期间,首次累计不及格课程门数达到六门(含)以上,将给予学业警告。第二次达到学业警告条件,给予退学警告。第三次达到学业警告条件,予以退学。教务处在每学期开学初(第四周左右)下发本科生学业警告名单。同时,制定了学校《本科生学业警告学生帮扶办法》,要求教务与学工系统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受学业警告学生的帮扶工作,保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二是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学分制下同一门课程学生会选择不同的教师,只有采取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才能确保考试的统一性和公平性,从而有效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实行学分制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校课程进行结构性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将能有效促进学分制在高校的推广,才有可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熊卫华.学分制及其在中国高校的实践[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2]蔡先金.大学学分制的生成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3]高春娟,张陵,朱少泽,帝宁.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4] 张晶华. 学分制的历史轨迹探析及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5]尹天光.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动力因素分析[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33).

[6] 闫瑞祥.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3(2).

[7] 朱雪波.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改革之路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高校实践育人学分制模式构建研究
学分制下的校院教学运行管理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