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现状及分析

2016-11-23 22:13邱清芸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大学生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等。这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缺乏基本的责任感、正义感和社会公德,价值观扭曲。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结合我校的实际分析大学生道德理想缺失的原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理想教育;调查分析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道德水平却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道德的缺失,不仅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必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来谈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问题。

一、现状

通过调查,我校的大学生道德面貌总体上是健康的,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上道德失范现象不满,但另一方面在道德选择和评价上又存在着矛盾和困惑。在现实的社会中,大学生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但在实践中常常不能变为实际的行动。在道德追求上,大学生都认为应该讲道德,但在生活中对自己又降低道德的标准,他们把道德较多的理解为道德仅是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升华的教化作用。特别是当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都不愿遵守,基本的礼貌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缺失。在道德评价上,大学生较多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不乐于助人;只追求权利,不想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所以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思想政治道德方面

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同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拥护党的领导,关心、支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时事政策,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但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不良倾向。大多数同学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部分大学生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过于现实,缺乏社会责任感。

2.社会公德方面

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一定的公德意识,是非观念明确,对社会公德的行为认识持积极态度。如:大多数学生都能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能够做到文明礼貌、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尊敬师长等。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部份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一是部分大学生文明素质较低,没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在校园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现象层出不穷;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起哄怪叫;迟到、旷课、早退、互相抄袭作业习以为常,恋人在公共场所过于亲昵等等。二是对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认识不全面,如穿着过于暴露或随便,在宿舍违规用电认为是个人自由,无视公共安全等。三是缺乏道德责任感,尽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但较多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集体观念淡薄。特别是在当今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上课的低头一族,无论教师怎么惩罚,90后的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都无法杜绝。

3.职业道德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受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职业道德选择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一是只注重职业的“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工资收入在各行业的差距较大,从而促使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往往只看重职业的“利”。二是职业多选择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当代大学生们在职业的选择上更看重“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留恋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不愿到边远、经济相对落后等非常需要人才的地方去。三是大学生在诚信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大学生的在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日常言行缺乏诚信。二是信贷诚信,恶意拖欠贷款、学费。三是考试诚信,尽管学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四是就业诚信,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弄虚作假等。五是学术诚信,抄袭成风,大量的“枪手”广告、论文交易广告充斥于大学校园和网络;抄袭他人的作业,从网上下载论文作为自己的论文等。

4.家庭美德方面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单位,每个大学生都来自于家庭,将来也会组建自己的家庭,是否具有家庭美德,不仅对大学生个人极为重要,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家庭美德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缺乏感恩之心。部分大学生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未能体会父母的辛苦,缺乏感恩。(2)过于开放,缺乏责任感。大学校园里的恋情多数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于曾经拥有”,男生、女生都有“傍大款”的现象,甚至还以做小二、小三为荣。过于功利化地看待爱情,同居和性行为成了大学生们恋爱的主题。(3)对生命的漠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有所上升。当爱情、求职、考试、生活遇到挫折或困难时,部分大学生就选择了不顾一切离开人世,而这时的他们全然没有想到父母、亲人们对自己的抚养和期盼,同学、朋友对自己的关怀。

5.网络道德方面

网络由于大容量、互动性、隐秘性、易检索的特点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许多大学生利用网络来浏览、求索自己关心的问题和内容。网络一方面提供了更大的信息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有的学生过于放纵自己,传播转发负面新闻、发表反动言论、恶意攻击等等,同时也导致部分大学生常常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还滋长了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所以说,对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

二、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我院的学生思想道德面貌总体上是健康的,富有活力及创新精神,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对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缺乏深刻认识,道德情感冷漠,缺乏基本的正义感和社会公德等。当然,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大学生的许多思想观念的形成和行为品德的养成都与社会环境有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得金钱化、现实化。不少人认为只有追求到金钱才是成功,才能出人头地,而把道德修养抛置了一边。另外,社会舆论的导向也存在一些误区。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网络等传媒对一些歌星、影星、球星等大肆渲染和炒作。一夜走红的这“星”那“星”似乎永远成为年轻人追逐的焦点。而在报道一些英雄模范人物时,往往“神圣化”,他们要么铁面无私,没有人情味,要么是不要家的工作狂,似乎没有效仿的可行性,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榜样。这种过多传递着的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违背的信息势必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使得部分大学生认为讲道德是不成熟的表现。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推崇投机取巧,而对讲原则却持贬低态度。上课时间在宿舍上网玩游戏已成为常态,考试是否作弊不在于良心是否受到谴责,而是看监考教师是否严格。偷东西也变成了个别同学的生活来源,而不被认为是可耻的行径……这些行为,无不表现出是对“善”的漠视,对“恶”的纵容,对先进文化的麻木。其恶劣的影响引发道德观的严重扭曲,使得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以及非道德的行为披上“合理化”的外衣,在大学生中获得普遍的默认、容忍甚至赞同。

而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不免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西方文化所带来的新观念、新价值观的影响。这些新变化使大学生在某些认知方面发生了错位,那就是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把不诚信当做一种谋生手段等。这些负面影响,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期。在这个时期,社会整体的核心价值观还存在着模糊性,一些长期以来约定成俗的道德准则被现实所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并没有完全确立起来,而当代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变化的阶段,产生道德困惑,从而导致了道德缺失的现象。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在的家庭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父母长期强调的是智育,只要求高分、名校,把其他方面都忽略了。因此导致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只重视智力开发,成绩的好坏,而忽略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以及智力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孩子的承受挫折、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吃苦耐劳等品质方面的教育,从而不自觉地助长了孩子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受等不良品质。同时对于子女的不诚实,父母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自身的道德素质偏低,不能以身作则,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这些都是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3.学校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由于较少把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选择能力同具体规范协调起来,在学校的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虽然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育人的重要目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要不违反校纪校规,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可以获得评优的资格。

首先是我们的高校的教育所开设的德育课程并不能够真正的起到自己的作用,比如我们所开设的两课往往是流于形式,所讲之内容并不能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的课程就是开了也没有真正起到德育的效果。同时学校教育也普遍存在重智轻德,只教不育。在中小学只把思想品德课作为副科,而大学里也往往只是强调专业课学习。学校育人的功能没有全面发挥,缺少情感教育。

其次,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单一。片面强调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教育。尤其是大学缺少对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转型教育,学生对现实社会中的违背诚信的现象没有防御能力。看到社会现实中和书本上的说教不一致,而大学生往往又缺乏理性思维和分析选择能力,从而容易导致无所适从,甚至形成错误的诚信观。

再次,与老师的沟通接触少。科任老师上完课也就走了,师生之间很少有机会沟通,因而学生所产生得到的困惑也就不能得到及时疏导,于是,产生道德缺失的行为。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德育课程的要求往往采取抵触甚至逆反的态度,很难把德育课程内容转化为自身道德素养。学生在试卷上对一些非道德问题批判得有理有据,表现出较高的道德认知,在实际行动中却表现出较低的道德标准,出现道德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大学生道德修养缺失的内在原因就是“道德信念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自律性和道德约束力的弱化。因为一旦人们的道德信念没有确立或发生动摇,就会使道德约束力在人们的行为中失去应有的权威性,取而代之的将是人们对道德义务的冷漠和麻木。以上的分析表明,正是因为没有确立正确的道德信念,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行为的内在动机和需要。而没有内在的动机和需要,当然就难以从德行中体验快乐和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知道,为什么做不到”的现象。

通过对我校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调查,我认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要全面发展,就不能片面发展,要有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有创新精神,这一切都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崇高的理想和健全人格的导引,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构建高专师范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体系。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

[2]《大学生理想教育》朱炎 焦秀君编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7.

[3]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作者简介:邱清芸(1972— ),女,广东省高州人,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政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基金项目】此文为广东省茂名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研究项目(mjy20155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