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伏沙明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观察

2016-11-24 01:25余绍军刘晓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强迫症病症效果

余绍军,刘晓芳

(江西康宁医院,江西 樟树 331211)



氟伏沙明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观察

余绍军,刘晓芳

(江西康宁医院,江西 樟树 3312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合并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强迫症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分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氟伏沙明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4~12周后,两组患者的Y-BOCS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与氟伏沙明联合治疗,其疗效显著,使强迫症病症得到缓解。

强迫症;认知行为治疗;氟伏沙明

强迫症属于神经病症,其病症表现主要包括强迫行为、强迫冲动和强迫观念等。有研究报道显示,强迫症在我国的发生率能达到千分之零点三,但在神经症专科门诊中能达到12%左右[1]。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都主张采用药物方法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缺乏对患者心理治疗,易导致治疗效果不稳定。为探究对强迫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与氟伏沙明联合治疗,对其治疗效果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接收治疗的强迫症6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其分组。对照组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0~54岁(38.6±2.5)岁。观察组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1~55岁(39.4±2.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氟伏沙明(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H20058921;50mg)治疗,指导患者按照口服方法服用,每日150~300mg,每日平均剂量为(238.55±22.85)mg。

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认知行为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药物剂量与对照组相同,都是每日150~300mg,但观察组患者的每日平均剂量是(241.28±21.26)mg。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2周。认知治疗方法:安排患者每周进行认知行为心理治疗1至2次,50min/次。医护人员要先对患者的强迫行为与强迫内容予以全面了解,将患者的错误歪曲的思维方式改变,并向患者强调在行为与感受中信念的作用。应用行为矫正技术与认知干预技术,将不合理行为以合理健康方式代替,其中包括:暴露预防、认知重建和提供信息等。在暴露期间,对于患者存在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医护人员可告诉患者用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缓解,并合理实施幽默,这样能确保暴露治疗的顺利完成。待治疗三周后,每周患者都需要在家属的协助下实施家庭暴露作业2次。此外,医护人员可培养患者写日记习惯,通过把每天将紧张、焦虑等仪式性动作与活动想法记录下来,便于患者治疗前后感染每次的细微变化。

1.3 评价标准

以强迫症的相关治疗标准为依据,对其予以评价[2]:治愈: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的减分率>50%;好转:Y-BOCS减分率处于20%~50%之间;未愈:Y-BOCS减分率不高于20%。

1.4 统计学分析

往同一数据库内输入数据,数据分析选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采取χ2检验和t检验方式进行数据间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Y-BOCS情况比较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在对照组31例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10例,有9例未愈,其总有效率为70.97%。在观察组31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11例,2例未愈,其总有效率为93.55%。经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Y-BOCS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Y-BOCS情况比较,两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待治疗2周后,虽然两组患者的情况有所改善,但对比差异仍不存在(P>0.05);治疗4~1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Y-BOCS情况与观察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比较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强迫症在患病期间,其心理学基础较为显著,强迫性人格特征是大多数强迫症患者伴有的病症表现。而且,强迫症的存在易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其发病的心理学基础可能对其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伴随近几年对心理学有关学科和认知神经科学进展研究,发现个体认知执行功能出现失调现象,与强迫症具有密切关系[3]。在本此研究中,针对强迫症疾病采用认知行为与氟伏沙明联合治疗,其主要目的在于借助后者将生物学效应有效发挥出来,从而能使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缓解,然后通过利用前者形成的心理反应,帮患者改善自身心理行为,比如对错误的认知予以修正,二者联合应用能起到相辅相成效果,使其能将治疗效果有效提高。通过分析药物安全性得出,认知行为与氟伏沙明联合治疗,能将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增强,而且还不会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加重,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期间,予以患者适当的心理治疗,对患者病症的改善、缓解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能使患者客观正确的认识强迫病症。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由于强迫症的5-HT能相对较高低,采用氟伏沙明治疗,能对突触前膜5-HT再摄取予以选择性组织,使5-HT能有所增强,因此,对强迫症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实施此药物治疗,还能降低对DA和NE的抑制作用,能减少对心血管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不存在抗组胺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二者联合应用能使临床治疗依从性得到增加,促进患者康复。

总之,认知行为与氟伏沙明联合治疗强迫症,不但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还能使患者的治疗有效提高,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1]张丽霞,冀成君,范宏振,等.图式治疗合用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0):726~728.

[2]李树敏,黎海云,余伟,等.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0):54~56.

[3]李树敏,黎海云,陈梓朗,等.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1):67~69.

[编辑] 一凡

2016-06-12

余绍军(1970-),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精神病学工作; 通信作者:刘晓芳,350026388@qq.com。

R749.055;R8749.053

A

1673-1409(2016)30-0015-02

[引著格式]余绍军,刘晓芳. 氟伏沙明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研究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30):15~16.

猜你喜欢
强迫症病症效果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