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学术》“学术年谱”与当代文学史料研究

2016-11-26 03:28布莉莉黄发有
小说评论 2016年3期
关键词:年谱东吴当代文学

布莉莉 黄发有

《东吴学术》“学术年谱”与当代文学史料研究

布莉莉 黄发有

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相对稳定的学科范围及相对扎实的史料积累相比,当代文学学科因其边界的开放性,一直处于流动不居的状态,且囿于“当下性”的研究视角,研究者很难对研究对象进行有距离的审视和观照,因而有研究者认为“当代文学不宜写史”①。同时,也因未经过时间的筛选,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容易被视为一个“伪命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当代文学因其“永远进行时”所造成的山峦层叠、迷雾重重的文学现象,的确需要一个冷静的审视距离才能做到芟汰冗杂。如果仅仅由于当代文学的“现场状态”,而拒绝对其“历史事实”和“经典化轨迹”做进一步系统的发掘、清理、归整、考辨,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偷懒与推诿。程光炜曾急切地呼吁:“在历史化的视野中,逐步地建立作家的‘文学年谱’,分门别类地把他们的文化地理背景、文学渊源和社会活动归入其中,加以具体细致和系统的整理,则是需要重视的工作之一。”②可以说,《东吴学术》“学术年谱”栏目的设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研究疏漏。在当下日益空疏、浮躁的学术氛围中,《东吴学术》开始了更为理性化的过滤、归类和反思性工作,并以其沉稳、纯粹的学术品格在期刊界、学术界产生了良好反响。

《东吴学术》创刊于2010年5月,是由常熟理工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大型学术杂志,林建法任执行主编,常设栏目有“东吴讲堂”“学术史研究”“哲学与文化”“中国文学”“世界文学”“诗学”“东吴研究”“海外汉学”“学术年谱”“随笔与书评”等。自2012年第3期起开设的“学术年谱”专栏,因致力于当代著名作家、批评家的年谱编撰工作,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学术品格。截止到2015年第4期,栏目已刊出国内外24位名家的学术年谱,“当代著名作家系列”有:何平的《范小青文学年谱》③,王侃的《余华文学年谱》④,廖述务的《韩少功文学年谱》⑤,赵凌河的《施蛰存文学年谱》⑥,张学昕的《苏童文学年谱》⑦,梁海的《阿来文学年谱》⑧,张光芒、王冬梅的《铁凝文学年谱》⑨,汪雨萌的《史铁生文学年谱》⑩,梁鸿、蒋书丽的《阎连科文学年谱》⑪,朱厚刚的《劳马文学年谱》⑫,马梅萍、黄发有的《张承志文学年谱》⑬,李桂玲的《莫言文学年谱》(上、中、下)⑭,罗振亚、李洁的《翟永明文学年谱》⑮,崔婷的《托尼·莫里森文学年谱》⑯,傅元峰、李倩冉的《杨键文学年谱》⑰,徐强的《汪曾祺文学年谱(上)》⑱;“当代著名批评家系列”有:金理的《陈思和学术年谱》⑲,杨斌的《李泽厚学术年谱》(上、中、下)⑳,陈舒劼的《南帆文学年谱》(21),黄轶的《丁帆学术年谱》(22),张晓琴的《陈晓明学术年谱》(23),晏晨的《张法学术年谱》(24),刘锋杰、李春红的《刘再复学术年谱》(上、中、下)(25);以及海外汉学界有影响的译者,如史国强的《葛浩文文学翻译年谱(26)。除了这种类乎“纪传体”的文学年谱外,还有 “以年系事”的“文学编年纪事”,如邢丽凤的《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2001-2004)》、《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2005-2007)》(27)。

从上述“年谱”与“文学编年纪事”的题目中,可以清晰地觉察到一种对当代文学进行“历史化”研究的学术探索。所谓“历史化”指的是“把文化文本或阐释(批评)范畴重新放置到其产生时的特定社会及历史关联中去,恢复其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原初意义。这种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致力于探讨文学作品(本文)与其所产生的社会背景——既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外在化背景,也有包括作品的创作、接受和批评的传统的内在化的背景——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来对作品进行阐释、评判,对作家的地位、贡献等进行历史定位,寻找出导致其创作得失与偏颇的可能根源,以期为后来者提供可能的经验、教训、启示、借鉴。”(28)而“年谱”作为文学研究中历史主义的研究方式,因其努力还原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和充满丰富细节的线性延续,历来受到文史学家的重视。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强调:“年谱之效用,时极宏大。”(29)夏承焘也说:“年谱一体,不特可校核事迹发生之先后,并可鉴定其流传之真伪,诚史学一长术也。”(30)《东吴学术》“学术年谱”栏目按照年岁次序记载谱主的生平事迹、著述成就,其中显然蕴含着沟通传统学术、借历史梳理锚定当代文学的雄心。

仔细考察上述文学年谱,可以发现,它们不仅对“谱主”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文学启蒙、教育经历作了简要勾勒,更对其文本的发表、转载、出版、翻译情况作了详尽梳理,而且还呈现了同时期作家、批评家之间的碰撞与互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文学现场。如李桂玲在《莫言文学年谱》中写到:“这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出现缘于莫言的一个梦,‘红萝卜’的意象如同一柄利剑,刺破了阻挡在回乡之路上那最后一道屏障,莫言从此便开始在那片肥沃土地上肆无忌惮的狂奔。《透明的胡萝卜》写成后,莫言把他拿给徐怀中看,徐怀中看后说很好,并把原来的题目‘金色的红萝卜’改为‘透明的胡萝卜’。……首发《透明的红萝卜》的是刚创刊不久的《中国作家》杂志,第一任主编是文学评论家冯牧。收到莫言的投稿后,编辑部决定要组织一个作品讨论会,会后,座谈发言整理成《有追求才有特色》一文,与小说一起发在《中国作家》第二期上。之后,全国开始关注这个写出《透明的红萝卜》的作家莫言。评论界在一九五八——一九八六两年时间内,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评论文章多达十数篇。”(31)该年谱不仅对小说的创作缘起与题目的删改过程做了详细呈现,而且借由作家的生活经历、个人交友等情况,丰富了文学发展演变的相关信息,在加深读者对作品理解的同时,也栩栩如生地复原了当年“文学现场”的氛围。

《东吴学术》之所以致力于当代作家、批评家的“年谱研究”,想必即隐含着从健在的作家、批评家口中抢救史料的良苦用心,所以笔者希望日后研究者在撰写“文学年谱”时,除了在资料堆里爬梳史料外,还应该勤于走访,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资料的整理工作变得相对容易,另一方面还可以修订已有文稿中的错讹。但是这里需要警惕的是:作者提供的资料是否完全真实可信?研究者是否有证实或证伪史料的勇气?对作者不愿为人所知、不利于自身的资料,研究者该如何处理?是为尊者避讳而视而不见,还是秉持学术理念,勇敢地予以呈现?这一点值得各位年谱编撰者注意。

概览目下的学术批评,花样翻新的理论层出不穷。笔者以为,与其追逐那种旋生旋灭的时髦理论,不如脚踏实地做一些资料整理工作。周传儒在《甲骨文字与殷周制度》的“导言”中关于“材料与方法”曾有精彩论述,他说:“近代治学,注重材料与方法,而前者较后者尤为重要。徒有方法,无材料以供凭借,似令巧妇为无米之炊也。果有完备与珍贵之材料,纵其方法较劣,结果仍忠实可据。且材料之搜集,鉴别、选择、整理,即方法之一部,兼为其重要之一部,故材料可以离方法而独立,此其所以可贵焉。”(32)《东吴学术》“学术年谱”栏目所刊载的正是这些并无多少新奇理论、下“笨功夫”搜集整理而来的材料,但是这种资料整理工作对推动当代文学的“历史化”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钩沉、辑佚原始资料,并对其予以甄别、梳理和评价,不仅夯实了当代文学的地基,更为后来学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扎实、生动的研究底本,学术后进可以在这些成型的文献基础上发掘新的史料,产生新的学术灵感。

仔细考察《东吴学术》“学术年谱”栏目,不难看出“谱主”的名单几乎涵盖了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和批评家,他们或是文学思潮的砥柱中流,或是文坛的执牛耳者,皆是当代文学场域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年谱”的撰写不仅对当代文学的原始资料进行了理性的整理和完善,并且简要地勾勒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版图。有很多研究者认为,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相比,当代文学整体质量太差,缺少经典作品,更遑论文学大师;当然,也有研究者持反对意见,宣称“中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3)。其实,无论贬低当代文学如何不堪或是鼓吹其如何优秀,都不是理性、审慎的学术研究,当务之急是要进行系统的史料整理工作,这是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前提。《东吴学术》“学术年谱”栏目通过详实的资料整理和眼光独到的筛选,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为作家、批评家撰写“年谱”,依据时序坐标,使他们的生平、著作逐年可考,这种行为本身即是作家“经典化”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年谱”还细致地呈现了“经典如何被建构起来”的轨迹。以《阿来文学年谱》为例,编撰者非常详细地记载和梳理了阿来文本的发表、转载、翻译、出版单行本、自选集、作品全集的情况,以及批评家的阐释、评介活动,和影视改编、文学会议、文学评奖、写入文学史、编入经典文库等使作家获得巨大“象征资本”的文学事件:“一九九八年,四十岁。该年一月北京举办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研讨会。……《尘埃落定》是阿来的长篇处女作。写于一九九三年下半年到一九九四年一月,但由于曾被十余家出版社拒绝,搁置四年后,才于这一年《当代》的第二期发表,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成书。此后该作品震惊文坛,先后获得巴金文学奖特等奖、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和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长篇小说奖,至今被译成十六种语言全球发行。”(34)年谱完整地、细致地呈现了文本如何被确立为经典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复杂的场域关系。

其实,很多人都对经典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经典是存在于过往时间的文物,与当下无关;或者认为经典需要后世指认,当代文学作品没有经过时间的汰选,那些所谓的当代文学经典只不过是顶着“经典”头衔招摇撞骗的赝品。诚然,经典是一个需要经过时间淘洗、筛选的漫长过程,但是,那些在作家所处时代就被淹没的作品,后世的研究者要从故纸堆中重新翻掘出来,其难度无异于打捞海底的沉船。因此,当代学者对当代作品的检视与筛选,是经典化过程中的开端,是为漫长的经典化过程做好准备工作,是一种预选机制。对于一部作品来说,它的现场批评与史料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试想如果没有批评家的阅读与挑选,没有文学史家的整理与概括,很多作品根本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本世界中突围出来。“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每一代人都应积极建设自己时代的经典文本,而资料的整理和筛选正是确立经典的基础性工作。“学术年谱”栏目正是以沉潜的史料积累,为当代文学的经典化夯实了地基。

“史、论、评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特色,而“年谱”作为一种介乎“批评”与“史著”之间的研究范式,将二者之长很好地融为一炉。王瑶先生曾非常强调年谱对现代文学学术研究的奠基作用,他认为:“年谱是一种个人编年体的传记,是研究历史人物的基本资料。它可以提供谱主活动的时代背景和谱主思想变化的根据和线索;也可以从籍贯与家庭、行踪与交游等许多方面理解谱主的业绩和贡献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35)《东吴学术》“学术年谱”栏目所做的正是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学术研究工作,所刊载的文章并无多少新奇理论,而是多用材料和事实说话,重考据、重实证,其中涉及到“谱主”的生平事迹时,或简要概述,或引用作者的自传性文字,力求真实准确。譬如,金理在《陈思和学术年谱》中写到:“一九六〇年,七岁。读小学,外祖父给陈思和灌了一脑子的悬梁刺股故事,‘我习惯了黎明即起,温习课文。’家附近有一家酱园,陈思和经常去看工人们制作酱菜,看到光脚丫踩出来的咸菜,以为不卫生,外祖父就开导说:人的身体是最干净的,人脚踩出来的咸菜就像用手包的饺子,有人气啊。‘外祖父说的人气,是指人的气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了人的生命信息在里头了。这些教诲,对我后来的精神成长是有很大的帮助。’”(36)涉及到文学事件的具体经过时,多综合各种材料以还原文学现场,比如廖述务所撰写的《韩少功文学年谱》:“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参加《上海文学》等单位主办的杭州会议,与阿城、郑万隆、陈建功、李杭育、李庆西、吴亮、程德培、鲁枢元、季红真、李陀、黄子平、南帆等人热烈聚议。尽管此次会议后来被认为是推动全国‘八五新潮’和‘寻根文学’运动的一次重要会议,但韩少功在回忆文章中认为,所谓‘寻根’的话题,所谓研究传统文化的话题,在这次会议中充其量占据百分之十左右的小小份额,仅仅是一个枝节性的话题。”(37)涉及到对作品的评论部分时,则尽量引用原始文献,复现当时文坛的状况,在选用文献时注重典型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并详细注明出处,以便检索。这些“年谱”,不仅是对当代文学“历史化”所做的有益尝试,更以其细致、翔实的资料梳理,勾画出当代作家、批评家“经典化”的轨迹。

因为受到刊物版面的限制,“学术年谱”栏目刊发的“年谱”较为简略,多在三万字左右。为此,《东吴学术》于2014年推出了“年谱丛书”,编撰者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扩充了很多内容,详细、全面地展示了谱主的生活历程和创作变迁。以张光芒、王冬梅撰写的《铁凝文学年谱》为例,书稿不仅增加了对铁凝重要作品的介绍,以及同时期作家与作家之间、作家与批评家之间的交流、对话等,更呈现了作者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他们对作品发表的原始期刊进行详细核实,而且对作品的转载情况也做了认真呈现,并严格遵循“日不清写月、月不清写季、季不清写年”的条例,翻检起来非常方便。倘若有研究者要做关于铁凝的相关研究,在年谱这种成型文献的基础上按图索骥,定能获益匪浅。

年谱的编撰是一项埋头硬干的苦差事,需要竭泽而渔地搜集资料,条分缕析地整理编排。在现场批评更为火爆的当代文学研究界,这种工作是相对寂寞冷清、费时费力的,但它对突破中国当代文学史料建设的“瓶颈”,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正如陈思和在《学术年谱总序》中所言:“编制年谱,功在三个方面:一是详细考订谱主家世背景、个人遭际、思想著述、亲友关系等史料;二是对于谱主经历的历史事件的深入探究;三是对其人其书的整体研究的推进。”(38)《东吴学术》“学术年谱”栏目所做的这项扎实严谨的学术工作,以学术期刊为阵地,对文学研究者产生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我们相信这些坚实的成果,定能推动当代文学史料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扩大文学研究的史料来源,提升史料研究的学术含量。

布莉莉 南京大学

黄发有 南京大学

注释:

①唐弢:《当代文学不宜写史》,《文汇报》,1985年10月29日。

②程光炜:《文学年谱框架中的〈路遥创作年表〉》,《当代文坛》,2012年第3期。

③何平:《范小青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2年第3期。

④王侃:《余华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2年第4期。

⑤廖述务:《韩少功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2年第4期。

⑥赵凌河:《施蛰存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2 年第5 期。

⑦张学昕:《苏童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2 年第6 期。

⑧梁海:《阿来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2年第6期。

⑨张光芒、王冬梅:《铁凝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3年第2期。

⑩汪雨萌:《史铁生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103 年第3 期。

⑪梁鸿、蒋书丽: 《阎连科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3 年第5 期。

⑫朱厚刚:《劳马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3 年第6 期。

⑬马梅萍、黄发有:《张承志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4年第6期。

⑭李桂玲:《莫言文学年谱(上、中、下)》,《东吴学术》,2014 年第1 、2、3期。

⑮罗振亚、李洁:《翟永明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4年第4期。

⑯崔婷:《托尼·莫里森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5年第1期。

⑰傅元峰、李倩冉:《杨键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5年第2期。

⑱徐强:《汪曾祺文学年谱(上)》,《东吴学术》,2015年第4期。

⑲金理:《陈思和学术年谱》,《东吴学术》,2013 年第1 期。

⑳杨斌:《李泽厚学术年谱( 上、中、下) 》,《东吴学术》,2013 年第1、2、3 期。

(21)陈舒劼:《南帆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3 年第4 期。

(22)黄轶:《丁帆学术年谱》,《东吴学术》,2014年第1期。

(23)张晓琴:《陈晓明学术年谱》,《东吴学术》,2014 年第4 期。

(24)晏晨:《张法学术年谱》,《东吴学术》,2014 年第5期。

(25)刘锋杰、李春红:《刘再复学术年谱》(上、中、下),《东吴学术》,2015年第1、2、3期。

(26)史国强:《葛浩文文学翻译年谱》,《东吴学术》,2013年第5期。

(27)邢丽凤:《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 2001—2004) 》《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 2005—2007)》,《东吴学术》,2013 年第4、6期。

(28)姚建彬:《走向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詹姆逊的阐释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92-93页。

(29)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12年,第385页。

(30)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自序》,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页。

(31)李桂玲:《莫言文学年谱(上)》,《东吴学术》,2014年第1期。

(32)周传儒:《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开明书店,1934年,第1页。

(33)陈晓明:《中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羊城晚报》,2009年11月7日。

(34)梁海:《阿来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2年第6期。

(35)王瑶:《王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卷,第170页。

(36)金理:《陈思和学术年谱》,《东吴学术》,2013年第1期。

(37)廖述务:《韩少功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2年第4期。

(38)陈思和:《学术年谱总序》,《东吴学术》,2014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年谱东吴当代文学
浅论“太伯奔吴”的历史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诸葛亮治蜀思想研究
读《郭沫若年谱长编》的几点思考
略谈《郭沫若年谱长编》的价值及有待完善的地方
如何认识中国当代文学?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作家年谱·主持人语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论西晋统一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