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县级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与实践

2016-11-26 03:39张海涛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纪检监察常态

□ 张海涛

新常态下县级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与实践

□ 张海涛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同时,以落实八项规定为抓手,以“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专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各级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呈现出新特征,迈入了新常态。作为县级公立医院的纪检监察组织部门,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融入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切实落实监督责任,用好工作载体,建设廉洁文化,搞好专题教育,努力开创县级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局面。

新常态;县级公立医院;纪检监察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同时,以落实八项规定为抓手,以“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专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各级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呈现出新特征,迈入了新常态。作为县级公立医院的纪检监察组织部门,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融入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切实落实监督责任,用好工作载体,建设廉洁文化,搞好专题教育,努力开创县级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局面。

一、落实监督责任

一是回归主责主业。监督责任是党章赋予纪检组织的神圣职责。落实监督责任,就是要使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回归到监督执纪问责这个主责主业的“新常态”,突出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有力推动纪检监督责任的落地落实。其核心要义是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其着眼点和落脚点是积极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增强国县级公立医院纪检监察组织的专业性、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准确定位。要准确把握我们县级公立医院纪检监察组织的责任边界,准确定位,坚决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切实处理好医院纪检监察组织与医院党委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以本组织的监督责任代替县级公立医院党委的主体责任,也不能因强调县级公立医院党委的主体责任而推卸、弱化本组织的监督责任。三是守土有责。要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落实好执纪问责,更加注重以问“职”、问“效”、问“廉”方式进行再监督,增强医院纪检监察组织执纪监督的能力和实效。四是形成合力。县级公立医院纪检监察组织要切实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切实担负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真正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两个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努力在全院上下形成抓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树立良好医风医德的强大工作合力,不断把全院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

二、用好工作载体

在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要更好地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必须把握找准,用好监督“载体”,主动作为。一是用好“惩、防体系”载体。要紧密围绕新常态下的县级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心工作,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努力把握和运用纪检监察工作规律,充分发挥“制度预控、风险预控、内外联控”的立体式监督网络作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着力构建和用好系统、科学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个载体。二是用好“一岗双责”载体。坚持贯彻落实《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工表》,督促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督促相关职能组织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任务,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三是用好“效能监察”载体。强化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效能监察是县级公立医院反腐倡廉的切入点,其重点在项目上,核心内容在成本上。要通过开展专项效能监察,让精细化管理在项目上切实落地,这就要求健全责任成本管理体系,明确各管理层的管控责任,确保医院成本要素在制度的约束下得到有效控制。要敢于大胆创新,把纪检监察骨干人员组织起来,成立调研组,发挥运用系统集约思维模式,加强对医院经营管理重点岗位、进药开方等关键环节的调查研究,将纠偏整改、经验总结、流程规范、制度完善等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融入到医院经营管理中,用制度来说话,“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让医院经营管理走上良性循环。四是用好“企检共建”载体。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思维来推动预防腐败工作,为县级公立医院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纪检环境。依靠检察院丰富的预防职务犯罪和案件审理工作经验,与检察机关形成联建平台,研究共同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方式方法,抓早抓小,主动办案。通过风险识别、评估、控制、报告、监督改进五个过程对全院廉政风险进行动态管理,重点防控重大决策风险、岗位廉政风险、业务廉政风险、医风形象和医院员工违纪违法风险,最终实现廉政风险的可控、在控、能控。

三、建设廉洁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的是“以德润身,以文化人”。文化的管理是最高级的管理。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依靠规章制度的管理,是让想犯错误的人被动地受到约束,使之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或一定范围内,不能或不敢去犯错误。而依靠文化的管理,则是让有机会、有条件犯错误的人在思想意识上主动地不愿意也不想去犯错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廉洁文化,就是一道抵制腐朽思想侵蚀、防止腐败的有力防线和无形力量。实践证明,只有注入了传统文化基因的廉政建设,才能够更有效地被人们接受,也才能够赢得恒久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应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医院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不论是谋事、干事还是做人,都要适应新常态,做风清气正、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表率。

一是加强宣传。进一步强化法制宣传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营造浓厚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氛围。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使法治精神根植于心,法纪要义贯彻于行,法纪底线铭刻于心,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遵规守纪、用心尽责意识,敢于责任担当。二是构建机制。职工满意是纪检监督工作的目标,我们要坚持围绕这个目标,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纪检监督工作机制;执行落实好制度是纪检监督工作的关键点,我们要坚持突出这个关键,积极改进作风,保障机制运行;铁腕执纪是纪检监督工作的杠杆,我们要坚持用好这个杠杆,构建反对“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好“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纪检监督制约机制。三是奠定基础。将廉洁文化建设上升到医院发展战略层面考虑。坚持作风建设常态化,塑造廉洁从业价值观,使员工个人价值观与医院廉洁从业价值观逐步同化,把制度约束转化为个人自觉行为。通过廉洁文化熏陶,奠定拒腐不易腐、反腐不想腐的思想文化基础和道德基础。

四、搞好专题教育

从纪检监察的视角来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践认知、行风建设、管理服务以及队伍建设中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思想共识,奠定思想基础,把新提法、新观点、新理念融入到医院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注重提升质量和内涵发展,要立标准、定机制、提质量、促发展,以理论研究和学科专业为支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容,不断积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经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县级公立医院落地生根。

一是做强内功,夯实基础和保障,着力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具体的路径、载体实施和完善的机制保障。近年来,我院已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创新载体,突出特色,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实功夫、真功夫,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院员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当前和今后我们还要抓住保定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徐水区创建省级文明区县的大好时机,以“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专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注重群众性、实践性,发挥长效性,实现常态化,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至善至美的人文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院落地生根,为医院健康良性发展提供持续不竭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二是外践于行,运用好宣传规律和手段,在医院上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覆盖。知行并重,将理论宣传、社会宣传、新闻宣传和文艺宣传密切结合,以强化宣传教育为引导,着力营造崇德向善的舆论氛围,在全院传扬善与美,引领新的医风医德。三是典型示范,以培树典型为引领,融入凝聚传递正能量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道德模范的思想灵魂,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推出一批医护先进典型,加强医院软管理,夯实医院内部和谐稳定的道德基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强化典型的示范性引领性,将之融入日常教育,为医院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夏晓畅

张海涛,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人民医院纪检主任,党办副主任。

D630

A

2095-5103(2016)20-0041-02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纪检监察常态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纪检监察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