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魂灵》思想内容的二重性

2016-11-26 05:16王博爱
长江丛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果戈理农奴俄国

王博爱

论《死魂灵》思想内容的二重性

王博爱

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中体现了两种矛盾的思想内容。他一方面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揭示,批判了腐朽的官僚阶级和专制的农奴制度。另一方面他又歌颂了特定的官员和地主,表现出改良的愿望。《死魂灵》思想的二重性是历史的局限和制约性造成的,作者对俄国出路的探索仍有积极意义。

思想内容 批判 改良 二重性 农奴制

在《死魂灵》里,俄国社会生活的阴暗面,通过卑琐的统治阶级人物群像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作者把腐朽的官僚、无聊至极的地主、残败不堪的庄园、愚昧无知的农奴刻画得入木三分,深刻地揭示了沙皇统治下的农奴制必将走向灭亡。但在作品中还有一种时隐时现,时强时弱的思想倾向,他叙写了一位正面官员,与众腐败的贪官区分开来。又歌颂了地主康斯坦丁.菲约陀罗维奇.柯斯坦若格洛治理有方,体现了作者对于农奴制度是持二重性的观点的。反映了作者本身的精神思想就是一个矛盾体。对于后一种思想倾向也曾有学者在论文上触及到了,可惜未作深入的研究。

一、地主的二重性

《死魂灵》主要是通过骗子乞乞科夫打通官员关系网,到市郊的地主家买卖死魂灵,以求抵押骗钱来叙述的。通过主人公买卖过程的见闻,揭露了统治阶级庸俗、愚昧、贪婪、腐朽以及资本原始积累者的那种不择手段、冷酷无情的欺诈行径,尽情地加以嘲笑,使地主贵族的卑琐志趣、动物式的贪欲、精神的空虚、道德的堕落情状暴露无遗。

《死魂灵》重点刻画了五位怪诞的地主。玛尼洛夫浅薄无聊,耽于幻想。这种人外表显得斯文知礼,善于应酬。但是你马上就会发现,他不具鲜明个性,言谈极端贫乏,他那两年前就夹在一本书的第十四页的书签,无情的暴露了他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上的慵懒。女地主柯罗博奇卡固执、愚蠢。与世隔绝而又略带几分机警,她精心经营家业,铢积寸累,竭力支撑着旧式的小小庄园。诺兹德廖夫嗜酒好赌,撒谎成性,横蛮霸道,无所不为,表现出了乡间恶少、地痞流氓的本色。索巴凯维奇就是一头熊,熊一样的外貌、身材、食欲。‘他说“要是吃猪肉,我就把一只整猪端上桌来,要吃羊肉,就吃整羊,要吃鹅就吃整鹅!”说吧,他把半爿羊胸脯子拨到了自己的盘子里,吃个精光,啃得一干二净,把骨髓都吮吸得一滴不漏…..’他精明务实,狡狯异常,行诈而不而不受人骗。普柳什金拥有上千农奴,但却衣衫褴褛,形同乞丐,他贪财如命,不惜与子女断绝往来,宁可让食物霉烂变质,也不让农奴得到温饱,致使大批农奴外逃谋生,或如蝇子般死亡。守财奴的本性大量破坏物质财富,丧失一切人世温情。他似男似女,似人非人,似鬼非鬼,就连骗子手乞乞科夫也想给他施舍一些。

通过这些地主,展示了一幅19世纪的俄国社会,荒唐怪诞、黑暗丑陋、民不聊生的画面。揭露了农奴主压榨血汗的,扭曲嘴脸的本性特征。但是,《死魂灵》中不仅仅刻画了这一类地主,还刻画了聪明能干,管理有方的正能量地主,康斯坦丁.菲约陀罗维奇.柯斯坦若格洛。

首先他通过帕拉东诺夫的口中介绍说,“这是一个精通地质的专家,他不做一点无的放矢的事情。他不但熟悉土壤的脾性,还像知道谁该同谁做邻居一样,知道哪一种庄稼旁边该种植一些什么样的树。在他那里,每件东西都同时派上三、四重用处。他之所以栽种树林,除去为了生产木材之外,还因为要在某块地里耕田增添若干若干水分,让落下的叶子化成若干若干肥料,遮挡若干若干阳光,在四邻都闹旱灾的日子里,他那儿不闹旱灾;在四邻都闹歉收的年份里,他那儿不闹歉收。”在他的村庄里,小屋大车都建造得非常坚固,庄稼汉都有一副聪明伶俐的面相,牛羊一律精壮肥圆,连猪都是一幅养尊处优的高贵模样。可以看得出来,这里的庄稼汉,正如歌谣里唱的那样,过着金银铺满地,铲子铲不尽的好日子。他的家布置一般,并不铺张浪费。他的妻子为庄稼汉研制治病的药,庄园在他的治理之下,井井有条,蒸蒸日上。他十分鄙视好吃懒做,荒废了庄园的富农…….

对于地主康斯坦丁.菲约陀罗维奇.柯斯坦若格洛的刻画就与前面的所有地主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从两种地主上来说,他是既反对农奴制的又肯定农奴制的。他把拯救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地主身上。因此肯定和歌颂了特定的地主。表现了作者思想的不彻底性。使得《死魂灵》充满了思想内容的二重性。

二、官员的二重性

《死魂灵》中描写了从上至省长下至卫生监督等的一系列官员。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被他的油嘴滑舌和外表所欺骗,对他甚为看重。纷纷邀请他参加晚会和到家中做客。使得他在一个多星期之内,接连不断的赴晚会和午宴。省长的家,‘凡是光耀显眼的东西,这儿应有尽有。蜡烛、灯和女士们的衣衫晃晃闪闪得使乞乞科夫不得不把眼睛眯缝起一分钟,黑色的燕尾服或分散或簇成一团,像一大群苍蝇围在晶莹洁白的糖块飞旋一样。’乞乞科夫到邮政局长的家里去吃午饭并消磨一个夜晚,在那儿从饭后三点钟起便摆开了惠特斯牌局。

在乞乞科夫与其中的四位地主完成了死魂灵的买卖之后,到民政厅去办理契据签订手续时,凭着之前打通的关系出奇的顺利。于是大家都把他当成是阔佬和富人,还要求即时帮他举办一个置产喜酒。决定就在警察局长家举办,因为他是神通广大的魔法师,只消他在走过鱼市场或者酒店的时候眨巴一下眼睛,咱们哪,就可以大吃一顿啦!都是鱼市场孝敬的。乞乞科夫买农奴的事迹传遍全城,成为佳话,人家争相打听,女士们纷纷迷恋,一时之间风头无俩。直到在省长家的晚会上被诺兹德廖夫揭露他买的都是一些死魂灵时,才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他到底是谁,从哪里来….官员们才发现对于乞乞科夫知之甚少,他们聚集到警察局长家里,进行研究他到底是什么。检察长还因为这件事吓得一命呜呼了。

就在他逃跑的过程中,回忆起的都是一些官场的丑陋,所到之处的官员都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受贿。通过这些官员的所作所为,深刻的揭露了19世纪俄国官场的黑暗,他们官官相护,搜刮民膏,只知道纵情享乐和逢场作戏。轻易就被事物的表象所迷骗。对于下层人民,磨牙吸血。是俄国走向没落的加速剂。直到《死魂灵》的第一卷将近结尾时描述的官员都是扭曲人性的俄国吸血鬼。但在最后,出现了一位年轻官员,虽然着墨不多。但透过对他的描述,说明了他是一位正面的官员。

在公爵沉思的当口,走进一位年轻的官员。‘在他那张年轻的、还很鲜润的面上,显露出忧虑和劳累的痕迹。看得出来,他并非名不副实地担负着专员这个职务的。这是为数不多的官员中的一个。Con amore在经办公事。他既不热衷功名,渴求厚禄,也不存效尤之心。他之所以供职,只因为深信自己的位子必须在这里,而不是在别的地方,深信自己是为此而生的。调查最复杂难解的疑案,逐步地进行剖析,等到掌握了全部的线索以后,把案情全部阐述清楚,这便是他的职责。如果案情终于在他的面前逐步明朗,隐秘的关节慢慢儿暴露出来,并且使他感觉到自己可以简明扼要,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案情的始末,使任何人都能够一目了然,那么他的劳苦,他的努力,他的许多不眠之夜,都已经得到了丰厚的报偿。’这段话描述一个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较为正面的小官员。

这就使得《死魂灵》中对于官员的丑陋至极的描述之后,又用了一位官员为他们辩护。阐述了俄国官场上还是为人民服务的官员的。用‘人无完人’解释了他们了罪过。就像是透过专卖商摩拉佐夫之口所说的一样,“咱们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本城官员都是人,他们有长处,其中许多人办事还挺在行,可是也难免不了有个什么罪过。作者果戈理的思想就像是这段话一样,是矛盾的,使得《死魂灵》中饱含二重矛盾性。一边批判统治阶级,一边又肯定统治阶级。

三、农奴的二重性

文中所描述的农奴也具有二重性。作者一方面很同情广大的下层农奴,但农奴身上存在更多的是恶习,无可取之处。可怜但不可爱,钻空偷懒,偷东西,一有空就喝得酩酊大醉。就连管理有方的地主康斯坦丁.菲约陀罗维奇.柯斯坦若格洛也说,“我有亲身体会,脑门子里所以钻出来各种各样的邪念,都是因为不干活的缘故。”需要对农奴进行严加管理。对于农奴反抗逃跑大都是不好或者下落不明的下场。从这一点上看,作者是支持农奴制的。

其次从作品的背景资料和19世纪俄国的史实也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矛盾。在他一八四七年出版的《与友人书简》中,他认为农奴制是最理想的制度,农奴应该安分守己,听凭农奴主的剥削和奴役。在19世纪的四十年代的俄国,随着俄国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社会思想斗争有所加剧。围绕俄国向何方去,社会如何才能振兴等问题,保守的斯拉夫派、自由主义的西欧派和革命民主派之间的争论日趋激烈,彼此间的对立也日渐分明。果戈里站在了保守阵营的一边,他害怕社会动荡,不赞成通过革命途径解决社会问题转向宗教、道德的探求,以为个人的内心的修养和自我完善,乃是平息现实中“普遍纷争”和改造社会的有效手段。

而且《死魂灵》创作的初衷是仿照《神曲》的三部曲《地狱》《炼狱》《天堂》来拯救人民的。在写完第一部之后,在第二部中他把人物经过忏悔净化了,这让自己充满了矛盾和犹疑,无法说服自己,陷入巨大的精神危机当中,不得不两次焚稿。值得注意的是,《死魂灵》的作者本人就是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使得作者本人在后来叛变人民转向支持沙皇了。甚至教导野蛮的地主去搜刮农民更多的钱。

四、结语

最后《死魂灵》的思想内容具有深刻的矛盾性,他一方面深刻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强烈要求改变原状;另一方面却不想破坏国家体制和社会关系结构,主张通过改良来改变俄国的社会问题。这种幻想和不彻底性,注定了改造的失败,也注定了矛盾性贯穿《死魂灵》的始终。但是不可否认作者对俄国出路的探索和意义还是极具意义的。这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笔者认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二重性,是历史的局限和制约性造成的。虽说,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仍受制于现实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客观反映。而当时的俄国正是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果戈理纵使能够根据现实的生活突破时代的眼光,揭示农奴制的衰落和必然灭亡的结果,但他也无法超越当时的社会制度和自身矛盾思想的局限,去预知或者说空想出一种更理想的体制。由此,就算他极度痛恨人吃人的专制统治制度,也只能提出通过改良来挽救俄国,这就使得果戈理的作品《死魂灵》中充满了二重性。

注释:

①汪靖洋.《死魂灵》的形象体系和思想倾向——从外国文学教材中的有关问题谈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报),1981(07).

②缑广飞.俄罗斯的出路何在——论《死魂灵》第二卷及其他[J].外国文学研究,1989(07).

[1]俄.果戈理,满涛,许庆道译.死魂灵[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祖淑珍.论果戈理《死魂灵》中的俄罗斯主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

[3]顾钧.鲁迅与《死魂灵》[J].人文丛刊,2007(06).

[4]张孝菊.地狱 炼狱 天堂——从《死魂灵》和《与友人书简选》看果戈理救世三部曲[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5]姜鹰,向浩源.从《死魂灵》谈民主的实现方式[J].文学教育(下),2016(04).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本文系王凤霞教授主持广东省教育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4+2模式研究与实践”(粤高教2013113313)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果戈理农奴俄国
七颗钻石
坚持写作,一丝不苟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
俄乌争夺 文学巨匠果戈理
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
俄乌同庆果戈理200年诞辰
果戈理四焚书稿
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