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柳宗悦《民艺四十年》中的民艺之美

2016-11-26 06:28宋维梅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民艺昭通器物

宋维梅

(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学院人文学院 云南 昭通 657100)

浅谈柳宗悦《民艺四十年》中的民艺之美

宋维梅

(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学院人文学院 云南 昭通 657100)

读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的《民艺四十年》,在一个阳光弥漫的夏日午后。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通过浅显的文字娓娓表述,静心品读间似在饮一杯清茶,涤荡了一切的喧哗与浮躁,只留干净的文字在心底似清澈的溪水缓缓流过荒无人烟的山谷。寂静中放任思维漫无目的的飘游,思想且随作者的笔迹去欣赏朝鲜光化门、日本大津绘、工艺社团和日本民艺馆、“喜左卫门井户”茶碗、著名茶人千利休……,在心驰神往间品味那份简朴淡雅的自然之美。

本书共有17篇文章组成,文章相互独立,各自成篇,却又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民艺”,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作者对于民艺的尊重与珍惜。

关于“民艺”,作者在概括民俗艺术、农民艺术、民众艺术的基础上表述为“民众工艺”,即“民众性的工艺品”。并进一步概括它的两个属性:实用品和普通品。从而得出:工艺品中凡是适合民众生活的物品,均属于广义的民艺品。它必须是完全从用途出发的健康物品,是指忠实于生活的健康工艺品,可以看作我们日常生活最好的伴侣。这就为我们很好的理解民艺的内涵、界定其范围提供了清晰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民艺的特色:自然、质朴、简洁、结实、安全,具有健康之美和闲散之美,即诚实的民众性工艺。工艺之根本是为实用服务,生活就是追求简朴之风,因而好的器物当具谦逊之美和诚实之德。因为每天使用就要求器物结实坚固,无须伪装,也不允许欺骗,因为总是要接受考验的,不具备正直的德性就不可能成为理想之器。优良的质地、合适的形态、淡雅的色彩,是确保美的要素,也是耐用的性质之一。当器物失去实用的价值,同时也就是去了美,工艺的永恒法则即能够使用,所以工艺越接近现实越美,没有高高在上,而在于平易近人,这种亲切感就是工艺之美的感情所在。把民艺与实用相结合,强调技艺,重技轻艺,使审美回归日常生活,这就与美术越是迫近理想就越美、有些艺术品只强调视觉效果而忽视实用性的纯粹观赏性之美区分开来。

作为日常用品而制作的东西,是不受任何美之理论影响的无心之作,是在贫穷的农家和乡村工厂中生产出来的,是真正的地方的、乡土的、民间的东西,是自然中涌现的、不做作的产品,其中的真正的美之法则是值得注意的。而最为健全的工艺,是民众的集体性制作,美是群众性的,制作过程的分工需要合作,制作的物品是民众的用品,因而工艺也被叫做民主性的艺术或团体性艺术。在民众从事的工作面前,个人是不可能显现出多大的力量的。只有向传统皈依,才能使民众的心灵达到更加自由的境界,因而创造出更符合要求的美之民艺。这就使民艺具有集体性、族群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而集体传承、无意识传承使得民意创作以个体、家庭、村落为主体核心,以手工生产为主。

这就与机械复制区别开来。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机械复制技术的大量使用使得艺术品由“膜拜价值”转向“展示价值”,“光晕”消失之后引述品不再具有唯一性与独特性,作为众多复制品种的其一可以随时随地的为大众所观赏,这就消解了艺术品原有的价值,也使得对艺术的拥有与鉴赏由精英转为大众。但是柳先生提醒我们:人不能无限制的、无远虑的使用机械的力量,机械的美是规范的、停滞的,单纯的规范会使美闭塞。当机械支配人的时候,产品就会给人以冷漠、肤浅之感。妙趣、圆润要靠人的手才能做到。手与机器的差异在于:手总是与心相通的,而机器则是无心的。所以“回归手工”的呐喊总是不断地反复进行着,因为只有在手工劳动中才有最为丰富、真正的劳动自由,才能到到真正的工艺之美。之所以说机械伤害了美,是由于抹杀了自然之造化。与手工相比较,任何复杂的机械复制都是简单的,机械制品之拙劣在自然面前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标记而已。

而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往往寄予者工匠或创造者的爱与感情。正像柳先生所说:“在器物与人的相恋中产生了工艺之美。真正的器物之美体现为实用之美,没有器物的相助人就无法生活;如果没有人对器物之爱心,器物将不复存在。人是培育器物之母,而器物则在爱之怀抱里存在。致用则美、美则让人生爱,人们就更加愿意使用。人与器物始终相互依存,沉浸在温馨之爱中共度时间。”

同时,因为是任何人都要使用的日常器具,它不稀有、产量多而价廉,一个坏了马上有其它类似的无数个取代,所以民艺之美又极容易为人们所忽略。正像久居花园者不知花香,人们习惯对身旁耳濡目染、司空见惯的事物熟视无睹。而不知自身之美,物我无执、不奢于名,而将一切托付于自然,是产生于必然的事物,由此能够产生异常之美,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

而面对古老建筑的销毁、固有文化的消失,柳先生更是站在人类总体的立场,超越了国度的限制,去呼吁保护。他说:“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可贵的既不是权势,也不是知识,而是充满温暖的人之情感。但不知何故,人类的情感生活却遭到践踏,而金钱和武力却在支配这个社会,这些势力之间的关系甚至是“相互仇恨的。国与国之间总是在准备着战争,如此违背人之情感的势力,又怎么会给人们带来永久的和平和幸福呢?由于这种不正常现象的蔓延,心灵的本意被完全扭曲了。由于长期以来一代一代的人受到武力的压迫,人们的全部情感都遭到践踏。每当想起这些历史,我都忍不住会泪流满面。”

对于这些,我想此书的真正的意义是在唤醒人们保护中国悠久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认识民间的工艺文化的意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民艺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从远古的石器、青铜、陶瓷、琢玉和金银器具、红木家具、文房四宝,到宫殿庙堂、园林花园、宗祠宅居,以及各种富有情趣的民间工艺品……,无不凝聚着民众的智慧,体现着中国的民艺从发端便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那特有的古典美的内涵,体现在具体的器物上,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时空流转不同角度审美的转换。却又因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伴而显得平凡,以至人们对许多民艺之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关注传统,关注生活,不要让散落的民艺成为遥远的记忆。

宋维梅(1986-),女,汉族,云南人,硕士研究生,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J501

A

1672-5832(2016)07-0168-01

猜你喜欢
民艺昭通器物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琳琅满目——中国古代器物之扇子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爱民艺的小集市开张啦!
我们为什么关注民艺??
民艺是什么
民艺记录师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