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以辜鸿铭和理雅各英译本为例

2016-11-26 13:03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雅各辜鸿铭英译本

杨 帆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论语》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以辜鸿铭和理雅各英译本为例

杨 帆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论语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极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典籍之一。正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广大深远影响,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都编写了《论语》英译本。由于这些英译本的问世,许多学者都对《论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辜鸿铭和理雅各两位大家的《论语》英译本比较和分析,从翻译目的、翻译策论和翻译风格上突出两位大家的不同特色,探求翻译中国古代典籍上的规律。论文共分为四各部分,第一部分对两位译者做了简单介绍,从而了解到译者的背景情况和其卓越成就。第二部分从翻译的目的上对两位译者做出对比,突出了他们在翻译《论语》时的社会背景和翻译动机。第三部分对两本译文中主要的概念词做了详细的对比,突出两位译者在翻译时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由此引出了第四部分翻译风格的对比。而最后的结论是对全文的概括和总结。

《论语》;辜鸿铭;理雅各;对比研究

1 引言

《论语》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著作和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经典之一,其译作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译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多种语言的译本近50个。在众多的《论语》英译本中,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译本无疑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翻译现象。辜鸿铭的《论语》译本于1898年由上海别发洋行出版。当时的中国,在东西方政治和经济的交锋中完全处于弱势,从而在文化上也失去了信心。在西方的表述中,中国文化是一种“停滞的”、不发展的幼稚文化(黑格尔、2001:117-137)。西方对中国的否定和蔑视,无疑是辜鸿铭《论语》翻译的主要动机,译者正是通过对《论语》这一代表中华文化精髓的典籍的翻译,抵抗西方西方话语体系中被故意贬低的中国形象。而理雅各作为传教士,他认为,真正伟大的文化作品能够超越国界,给全人类带来启迪。但是理氏的基督教背景使得他不可能真正的理解儒家文化,其传教士的身份和翻译目的不可避免的决定了其对儒家文化概念的误读,这对其翻译必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对两译本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功能学派的创始人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在其著述中这样阐述道: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一种具体形式的行动。凡行动皆有目的,因此翻译亦由目的支配。在任何一项翻译行动开始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它的目的是什么,否则无法进行翻译。这是一种前瞻式翻译观,它有别于传统译论的后瞻式翻译观,后瞻式翻译观往往立足于源文本,在翻译中倾向于采用规范性策略。

2 辜鸿铭和理雅各翻译目的和风格的对比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由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导的世界里,中华文化遭受否定,蔑视和贬低。从小精通多种语言的辜鸿铭为了使西方人更准确的认识这个古老的过度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改善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使西方人理解和尊重中华名族和它的经典文化。为了让英语本族人读懂《论语》,辜氏“努力按照一个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表达思想的方式来翻译孔子和他弟子的谈话”。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人名、地名和概念词使用西方人所熟悉的,如“季氏篇”之八中的“天命”被译为the Laws of God(上帝的律令),把“圣人”译为holy man(献身宗教之人)等。辜鸿铭译文的篇章结构形式采用典型的英文模式,注重句子间相互的连贯性,注重稳定而严谨的动宾搭配的空间框架。同样“学而篇”之首篇为例,其句子结构的展开明显与源语有别:Confucius remarked:“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辜鸿铭的译文整个语段更符合英语本族人的思维模式。

理雅各是英国伦敦教会的传教士,后在香港居住达30年,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他长期在中国居住有关。其目的是 能使说英语的本族人了解东方的哲学思想、东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他的译文希望保持原著的 原汁原味,因此译文“因过分依字直译而使人读来费劲”。从理雅各的译文的语篇结构来看,他更重视探索原作的形式特征,而不是宣传作品内容。以《论语》“学而篇第一”之首篇为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里,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汉语语段。这种汉语句子的铺排似流水似的运动,无任何衔接标识。因为在汉文化的传统影响下,重意念和领悟,而略于形式。只要在语义上搭配,事理上明白,就可以粘连在一起,而不受形态的影响。理雅各的翻译亦遵循这一理念,译成有三句独立句子的语段:The Master said,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

3 《论语》两英译本中主要概念词的翻译比较

3.1 “仁”的翻译

操纵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不断决策的过程。译者在《论语》英译过程中,对主要的概念词的理解和翻译,能从整体上反应其对原文本的重写策略和文化态度。在论语中,“仁”出现109次。孔子将“仁”看成是其他德行的基础。例如,在《学而 2》里他指出“孝”与“仁”的关系;在《宪问 5》里他谈到了“仁”与“勇”的关系;在《阳货 6》里他又指出“恭、宽、信、敏、惠”是“为仁”的前提。由此可见“仁”博大精深的人道主义内容。理雅各和辜鸿铭分别根据自己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对“仁”进行了重写。

理氏从西方文化和宗教的角度将书里的“仁”全部译成virtue,“仁者”译成virtuous man,“德”也译成virtue,virtue 在其译本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因为他的传教士身份,“仁”在其视野里是一个美德范畴,virtue 的使用频率以及用virtue 来代替“德”反映了他的道德理念。而辜氏将“仁”理解为一个伦理道德观念,是有一定依据的:一方面,因为“仁”与儒家其他德行的深层关系;另一方面儒家精神强调君臣之礼、夫妇长幼之别。因此儒家的“仁”,“君子”,“德”,“和”分别译成moral,morality,the moral man,应该说从整体上把握了儒家文化的真谛,也恰恰是他翻译和传播儒家文化的基础。

3.2 “礼”的翻译

“礼”在《论语》里出现了74次,是儒家学说的另一重要基础。“礼”与“仁”息息相关,是“仁”的外化和社会显现形式。在《论语》的各个语境里,“礼”的含义各不相同,因此两个译本对“礼”的译法也非常丰富,理氏的翻译有:ceremonies,courtesies,propriety等;辜氏的译法有:courteous,art,theeducationandgoodmanner等。由此可见,辜氏的翻译能够反映儒家“礼”的多样化内涵,在语义场上能够对应“礼”,这归因于他对儒家文化的整体把握。以下语境可以对比两个译者的翻译准确性: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此处孔子指的是礼的综合概念。孔子还强调君子要通六艺,其中一艺就是“礼”。理雅各将此“礼”译成theceremonies,只译了“礼”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与宗教形式相关联;辜鸿铭的翻译theartsandcivilization既包括“礼”的艺术内容,又包括“礼”的社会延承性,比理雅各的翻译准确。

4 结论

辜译本译文流畅易懂,英文行文质量很好,据说出版后在国外很受外国读者的欢迎。理译本也能够忠实原文,旁征博引,更似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通过对比研究,两者各有千秋,各有所短。总的而言,辜译本更适合于普通读者而理译本更适合国外学者以及那些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人士的口味。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位学者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尊敬和认同。

[1]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一个大汉学家[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144

[2] 孔庆茂.《辜鸿铭评传》,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3] 黄兴涛.辜鸿铭文集(下)[C].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4] 王辉.理雅各与《中国经典》[J].中国翻译.2003.(2)

[5] 林辉.《中国翻译家词典》,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6] 钱逊.《论语浅解》,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8

[7] 张小波.“强势语下的无奈——辜鸿铭古籍英译的归化”《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 年(10)

[8] 辜鸿铭文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9] 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杨帆(1988.05-),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研究生,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翻译与翻译研究。

H315.9

A

1672-5832(2016)02-0232-02

猜你喜欢
雅各辜鸿铭英译本
时代呼唤,使命担当——史诗《格萨尔》科恩曼英译本的语境阐释与翻译倾向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王韬辅助理雅各翻译中国典籍过程考
把《浮士德》背下来再说吧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黄雅各 不会音乐的健身教练不是一个好演员
请尊重我的意愿
最尊贵的中国人
精通九国语言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