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11-26 01:57李伟三秦铁涛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交锁骨膜髓内

李伟三 秦铁涛

(沈丘县人民医院 骨科 河南 周口 466300)



交锁髓内钉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伟三 秦铁涛

(沈丘县人民医院 骨科 河南 周口 466300)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沈丘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钢板固定治疗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手术出血、骨折愈合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方面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未见手术严重并发症。观察组骨折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方面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骨折固定稳定,并发症少,术后远期效果优良等特点,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推荐手术方式。

交锁髓内钉;开放性;胫骨骨折

随着交通运输、工业、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胫骨开放性骨折多数伴有明显骨移位和伤口深部感染,如何能够确保骨折端的稳定并预防和减少开放性伤口的感染是临床骨科治疗的关键[1]。交锁髓内钉作为新型内固定器械,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力强,可防止骨折旋转、缩短分离的特点[2]。本研究旨在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沈丘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9~58岁,平均(34.5±3.5)岁。交通事故伤32例,高处坠落伤16例,重物砸伤8例,其他4例。骨折线位于踝关节上0~8 cm,其中23例合并同期腓骨骨折。骨折开放程度按Gustilo分型:Ⅰ度18例,Ⅱ度34例,Ⅲ度8例。选取同期行钢板固定治疗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于胫骨结节内侧取纵型切口显露胫骨平台,胫骨结节近髌韧带处尖锥钻开髓腔。C臂透视下扩髓,髓腔锉通过最狭窄部位有阻力时直径减去1 mm选择髓内钉。使用瞄准器固定打入髓内钉入远侧骨折端5 cm以上,瞄准器导孔中由内侧向外侧置入远端锁定螺钉2枚,骨折缺损大于5 mm的开放性骨折取自体髂骨行松质骨植入。C臂引导下植入钉尾螺帽后行静力型固定,安装钉尾螺帽平面不能高于胫骨平台。术后2 d行膝、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术后3~4 d行不负重下肢关节功能锻炼,6~8周后根据骨痂生长情况开始进行负重活动,负重量应由小重量逐渐加大。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及功能锻炼综合判定治疗效果,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断端及骨痂愈合情况。评估肢体负重及活动情况。

1.4 评定标准 优:骨愈合时间4~10周,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骨折解剖复位,膝关节活动正常,局部无异常活动;良:骨愈合时间10~14周,切口一期愈合,骨折端稳定,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患肢比较有力;中:切口延期愈合,骨折部位接近解剖对位,膝关节功能差,患肢无力[3]。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未见手术严重并发症。观察组骨折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开放性胫骨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外暴力引起,因胫骨特殊的生理及解剖特点,成为了骨折术后愈合不良的高发部位。常规开放性骨折均采用钢板固定,由于选择小腿前外侧钢板固定,不仅需要大面积游离骨膜,同时也要面临感染风险增加、术后骨外露等可能的问题。

胫骨骨折端的血供以骨外膜循环为主,交锁髓内钉对骨膜损伤小,手术切口肌肉覆盖,并远离开放伤口,抗感染能力强。交锁螺内钉在完整固定后能够避免剪、折、扭等有害应力,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应力遮挡。在严格仔细清创后减少了钢板外露、骨髓炎的发生[4]。交锁髓内钉通过对骨折两端固定可以有效地控制断端应力旋转,增加骨折端稳定,为骨折的愈合提供稳态。本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采取小切口C臂引导下复位穿钉,减少了骨膜的剥离和术中出血,降低了骨折愈合不良的发生。实验证明,交锁髓内钉在扩髓后可造成70%的皮质血管受损,而外层30%的皮质及骨膜不受影响,适当减少扩髓的次数和速度,机体可在2~8周内重建受损的血液供应[5]。髓内钉通过骨髓内固定方式,减少了骨膜损伤及骨骼的血液供应,提高了骨折的愈合率[6]。

开放性骨折早期多数伴有伤口软组织感染和局部水肿,同时由于胫骨中下段外覆盖皮肤较薄,更容易出现皮瓣坏死。针对严重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均行术前跟骨牵引,维持力线稳定,控制旋转,减少二期对位对骨折断端血运的进一步影响[7]。扩髓作为髓内钉特有的临床技术,能够增加植入髓内钉的直径,增加骨与钉的接触面提高其稳定性;同时扩髓时的生物效应可刺激骨痂生长。本研究中采取手动扩髓,控制扩髓的方向与力度,避免暴力扩髓腔增加脂肪栓塞的概率,同时减少骨折断端缺血及髓内钉松动的发生。扩髓后可增加骨膜的血供,诱导成骨,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本组观察组在骨折愈合延迟,皮缘坏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和观察组组织损伤小,骨折血运保护良好有关。

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方面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骨折固定稳定,并发症少,术后远期效果优良等特点,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推荐手术方式。

[1] 陈良,庞清江,张前法.等.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2):181-182.

[2] 董方,张蓓蓓,徐宁.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治疗胫骨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4):98.

[3] 史海军.三种方法治疗开放性胫排骨骨折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09-230.

[4] 覃小武,韦东,李林峰等.微创小切日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2(6):30-32.

[5] 许万州,高丽.闭合性置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115.

[6] 张国锋,王万军,沈是铭.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1):85-86.

[7] 周汉成,袁展程,刘智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60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1(4):290-292.

R 683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0.106

2016-05-14)

猜你喜欢
交锁骨膜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高原地区交锁髓内钉配合高压氧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48例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