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

2016-11-26 01:57殷敏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内科病房内科病房

殷敏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内科 河南 信阳 464000)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

殷敏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内科 河南 信阳 464000)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基础护理与病房护理质量,并观察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与病房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呼吸内科疾病的护理质量与病房管理质量,同时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护理风险管理;呼吸内科;应用

护理风险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存在着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且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征[1]。由于呼吸内科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危险性高,加上患者呼吸系统薄弱,极易发生病毒交叉感染,造成护理工作的复杂性、风险性显著升高,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2]。因此临床不断加强对护理风险的管控力度,探寻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以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增强临床疗效。本研究给予呼吸疾病患者系统化、全面化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24~67岁,平均(43.5±6.2)岁;观察组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23~68岁,平均(42.7±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如指导患者正确咳痰;鼓励其多饮水、多休息;及时送检血培养、痰培养。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护理人员管理 加强对护士法律、法规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增强其风险防范与处理意识;对护理人员医疗器械使用水平、专业护理技能、沟通技巧等职业素养进行提升。

1.2.2 患者风险管理 定期检查、维修床位护栏与刹车,避免出现尖锐物,以防患者跌落、刺伤、磕碰等;由专门人员负责水果刀、热水瓶、清洁用具等生活用品的管理,以免发生烫伤、划伤等意外事件;给予患者翻身、按摩、清洁皮肤等护理措施,减少皮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严格筛查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1.2.3 药品风险管理 建立完整治疗与护理档案,详细记录患者治疗进度与护理情况,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药物配制,帮助患者正确用药;合理归放各种药品,避免药品错放与混乱;用药前严格核对药品剂量、疗效、规格、保质期等;对过敏药物予以标识,以免患者产生药物过敏反应。

1.2.4 环境风险管理 改善基础服务设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对病房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处理,避免病毒感染;保持病房空气畅通,阳光充足;定期更换床上用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①风险事件:感染、药物过敏反应、输液反应、摔倒、坠床、自杀等[3]。②分别制定基础护理与病房管理测评表,对两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与病房管理质量进行评分,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表明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越显著。

2 结果

2.1 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发生2例感染,1例摔倒、坠伤,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6%;对照组发生4例感染、3例药物过敏反应、3例输液反应、2例摔倒、坠伤,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2%。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管理质量 观察组基础护理与病房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比较±s,分)

3 讨论

由于呼吸内科疾病传染性较强,加上患者呼吸系统薄弱、免疫力较差,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加强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中显得尤为关键[4]。

护理工作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有可能存在导致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对医院的治疗质量、服务水平等造成不良影响,激发医患矛盾,并增加医院与患者双方的压力与经济负担。因此,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是保障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5]。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疾病、药品、病房等方面的有效管理,可充分发挥识别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因素,从而抑制风险因素的作用[6]。本研究通过对呼吸内科疾病长期的临床观察,不断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可能引起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从而制定系统化、全面化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以便较好的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率,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2%,提示实施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能够有效识别风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有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与病房管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治疗环境,对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呼吸内科疾病的护理质量与病房管理质量,同时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1] 汪才侠,胡方成.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6):118-120.

[2] 高春玲.风险管理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56-157.

[3] 安艳丽.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2):156-157.

[4] 李红丽.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55-256.

[5] 李嫦燕,任为为,韩婷.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23):4829-4830.

[6] 汪钟灵.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236-237.

R 4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0.143

2016-04-14)

猜你喜欢
内科病房内科病房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内科病房医护人员对医护合作态度的研究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