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优步合并形成新垄断?

2016-11-26 06:06
汽车观察 2016年8期
关键词:网约车优步网约

8月1日,滴滴出行正式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也因此成为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从“相爱相杀”到成为一家人,国内网约车两巨头终于走到了一起。随着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国内网约车市场格局巨变,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行业将产生一些新的变化。

滴滴优步合并案的一个最大悬念,就是会不会引发反垄断调查,并导致合并案失败。从商务部的表态来看,该项合并案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申报条件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中申报标准,需要向商务部申报。但能否获得批准,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滴滴优步合并之后,其在国内网约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90%,构成事实上的垄断。商务部需要考虑是否会控制市场,不利于市场竞争,或者排斥竞争对手,阻碍市场发展等因素。但从之前的多起互联网领域合并案来看,诸如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携程与去哪儿合并等,都未引发反垄断调查。

那么可以预测,商务部放行的概率较大,但可能会附加一些必要条件,以限制市场垄断引发的弊病。同时,政府要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督促平台规范化运营,防止因垄断侵害消费者利益,防范网约车大数据信息泄露。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行业,最不怕的就是垄断。因为科技革新的速度非常快,不断出现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从而颠覆之前的霸主。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还没有一个公司能长期霸占市场,反而不断出现巨头轰然倒下的场景。而且,一个不起眼的初创公司,就有可能因强大的创新力,迅速成长为颠覆巨头的力量。显然,因市场自发形成的垄断,其实并不可怕,真正要担心的,则是依靠行政力量获得的垄断,以及阻碍技术创新和自由竞争的制度环境。

猜你喜欢
网约车优步网约
500多名女乘客集体起诉优步
网约车:B2C与C2C的模式之争
对网约车地方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的几点探讨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网约工困局
“网约工”身份困扰
优步是出租车
什么吸引了优步司机?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