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花雨问唐风

2016-11-26 16:28国胜连
海燕 2016年9期
关键词:胡服

国胜连

这是一件初唐白陶加彩俑,完整无修,高23.5厘米,胡人男侍,年轻英俊,面如敷粉,颔首微笑,发绾高髻,头缚绯带,脑后系垂过肩的幞带,身著圆领窄袖的阔长紫色袍衫,足登长靴,双手恭敬地捧持着一只精美的凤首壶,仪表庄重,右手轻托着壶底,左手牢握细长的壶颈,平和站立在方正的底板上,仿佛随时听令,准备趋前服侍主人。中州古陶藏家W先生首肯点赞:“持凤首壶,非常少见,是逝者宠大随行队伍中的一员;头饰复杂清晰,不与其他普通唐俑雷同。”

这是一只会说话的唐俑。它见证了大唐盛世商贾交集的繁华喧嚣,也播撒了东来西往文化交汇的丝路花雨。故事便从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说起。

唐长安城,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京师,面积达84平方公里,是隋唐陪都洛阳城的2倍、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当时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巴格达城大6.2倍。而古罗马城也只是她的五分之一。数百年间,长安一直是东西方最大的都城,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城”。唐时的长安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据史书记载,和唐朝政府有来往的国家,先后有300多个。在当时的长安城内不仅居住着汉族人、回纥人、龟兹人、南诏人,还有大量的外国人,如日本人、新罗(朝鲜)人、波斯(伊朗)人、大食(今阿拉伯)人、越南人及印度人等。这些兄弟民族和外国使者都云集长安,这件胡俑的主人或者胡俑的原型或许就生活在那时的长安城里。

东市和西市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特别是西市商业较东市繁荣。又被称之为“金市”。西市距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这里有来自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他们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西市中有许多外国商人开设的店铺,如波斯邸、珠宝店、货栈、酒肆等。其中还有多家西域姑娘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时有少年光顾流连,“胡姬当垆”“胡姬劝酒”成为殊丽的文化景观,李白《少年行》便有“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

唐代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丝绸之路将亚欧各国与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罗马到长安,“商旅相继,职供不绝”。成群结队的粟特商人和来华使节带来了波斯的金银器、印度的天文历法、西域的音乐舞蹈艺术和中亚诸国的珍禽异兽。外来文化的传入,给唐代工艺造作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赋予了新风尚,呈现出大唐盛世的艺术风格。

唐朝时波斯和中国往来更为密切。他们将中国的丝绸、药材、陶瓷等运往西亚,把西亚的织锦、金银器、玉石器、玻璃器等贵重的手工艺品大量运到中国。当时唐代称中国之外人,统称为“胡人”,商人曰“胡商”,所用之物一概冠以“胡”字。根据史籍所记,这些商人多数为波斯大食国人。唐代工艺品匠作中,像织锦、金银器、瓷器等都带有浓郁的波斯色彩。唐代陶瓷器中,可见到许多与西方文明相联系的造型,如中亚种的双峰驼、胡人俑、胡人双狮,西域风格的双耳扁壶、把杯、角杯、六叶形盘、立环形高足盘及胡瓶等。凤首壶,又称“胡瓶”,在初唐时即开始流行,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见的器形,一般认为是模仿波斯萨珊和粟特的金银器“胡瓶”的造型。1978年内蒙古敖汉旗李家营子唐代墓葬出土了一件粟特银带把长颈壶,今人方得以一睹“胡瓶”的真容。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唐墓出土了一件三彩釉陶载物卧驼,卧驼的双峰间除了负驮象牙和丝绸外,其侧面还挂有一只风首壶,这极可能是胡人商旅途中的饮酒壶或饮水用具。《通鉴释文辩误》卷九:“唐太宗赐李大高胡瓶。瓶.盖酒器也,非汲水器也。今北人酌酒以相劝酬者,以曰胡瓶,未识其规制与太宗之胡瓶合乎否也。”胡瓶在唐代的史书中多有提及,且多为皇室贵族使用。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之六有“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的描述;唐代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也有“垂杨不动雨纷纷,锦帐胡瓶争送君”的诗句。唐朝胡瓶独具特色,盛极一时,与当时社会盛行的饮酒风气密切相关,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唐代各阶层普遍饮酒,于是,在“事死如事生”的大唐墓葬中,发现怀抱凤首壶的胡人男侍俑虽然稀少,但也不足为怪了。

记得数年前,网上拍卖刚兴起,一日,中州一位玩陶高手拍卖一只蓄着大胡子,穿着翻领胡服的站立男俑,帅气阳刚,气场很足。当时看着眼热,经过一场混战终于拍下。可卖家却心生悔意,找个非正当理由,最后中止了交易。那是一只品相极佳的牵马胡俑,虽然它早已被匿藏他方,可我一直心系不忘。

中国古代汉服相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但东汉时“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族皆竞为之。”汉朝时的汉服就融入了胡服因素。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沈括所说的胡服便是圆领袍。隋唐时中国服饰出现了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仍然保持汉族的传统汉服。在其它场合,胡服已化入唐代仕官的常服之中。唐代所谓的“胡服”。不单指少数民族的服装,还包括大量异国之服。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纥(又称回鹘)与中原交往甚多,加之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向大唐求亲,第二年到达长安。由于大唐国力强盛,天下归心,同时有五个兄弟民族的首领向大唐求亲,吐蕃使臣禄东赞过关斩将,一路领先,最终通过了唐朝的“考试”,唐太宗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所绘即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画面右侧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左侧站立三人,中间一人戴毡帽、穿锦袍,为吐蕃使者禄东赞,另外两人为大唐的典礼官、通译者。画面上唐太宗及其他人物穿着的都是窄袖圆领袍。据史载,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按照唐朝建筑风格,在拉萨修建了城郭和宫室,这就是现在的布达拉宫。

唐朝诗人元稹有诗曰:“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唐人喜欢舞蹈,尤其喜欢跳胡舞。据说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善胡舞”的能手。胡舞在民间也非常盛行,因为对胡舞的崇尚,发展到对胡服的模仿,进而出现了“胡妆”流行的盛况。《新唐书·五行志》中记有“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的史实。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服,为豹皮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衣之制度,衿袖窄小。”唐代妇女所穿的“胡服”,通常由锦绣帽、窄袖袍、条纹裤、软锦靴等组成。衣式为对襟,翻领,窄袖:领子、袖口和衣襟等部位多镶一道宽阔的锦边。

唐代男子服饰,在延续传统的交领、对襟汉服的基础上出现新变化,唐时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官吏的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圆领袍衫也称“袍衫”、“上领袍”。袍为夹衣,衫则为单衣,后来被统称为袍。唐代日常男装为圆领袍靴,一套完整的男子日常服主要包括:身服外衣袍、衫,中衣半臂、长袖、袄子,里衣汗衫,下服袴、褌,首服幞头、巾子,足服鞋、靴、袜等。这件持胡瓶男侍俑所服为圆领袍衫,符合唐代男服的标准。然而这位英俊小生的发式十分奇特,在面世的唐代男俑中颇为少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据此可有数种猜想:第一。此俑为初唐时所制,男子著幞头还未普及:第二,胡人发式具自身面目,与汉俗有别:第三,发式代表身份,侍俑职级较低,不能戴正规的幞头。

陶俑是唐朝墓葬中最多的陪葬品,唐三彩是其中的精华,也是唐朝陶瓷艺术的代表。考古专家一般将唐墓葬中的陶俑分为四类:一是镇墓类,包括人面和兽面镇墓兽、武士或天王俑,以及十二生肖俑:二是外出仪仗类,唐初以牛车为中心,供墓主人外出乘坐的,主要有骑马乐俑,文、武骑俑,文、武立俑,女骑俑以及牵马、驼俑。还有少量的甲兵俑出现,如懿德太子墓中的贴金彩绘甲骑:三是家内侍役类,有操作、歌舞、伎乐、奉侍等男女役侍俑,大墓中还会有作为家丞的文武官吏等:四是庖厨明器及动物模型类,包括反映地主庄园经济的井、磨、仓、灶、房屋院落以及牛、羊、鸡、鸭、犬等模型器。唐代陶俑的制作分模制和捏塑两种,合模制作的最多,还有模制后再进行细部粘合的;晚唐出现捏塑,但数量不多。陶俑烧制后,往往外敷白粉、施彩,即“白衣彩绘”。官阶极高的墓葬中,还会出现贴金的彩俑。这件持瓶胡俑是合模制白衣彩绘,他是位列外出仪仗,还是属于家内役侍?物主没有明说,但想查清答案,其实并不太难。

物华天宝,唐俑无言。从长安到罗马,丝绸之路已成功将东西方之间的珠帘掀开:大唐盛世,大幕开启。

猜你喜欢
胡服
胡服传入对唐朝服饰的影响
何谓“胡服”
浅谈唐朝宫廷女性常服中的胡风元素
浅谈唐诗中的胡服
《全唐诗》中唐代胡服的发展与款式探究
胡服东来①
再議胡服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