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体育教学育心功能的一剂良药——积极心理学

2016-11-28 06:58PositivePsychologyGoodWaytoImprove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体育教学

Positive Psychology: A Good Way to Improve

Mind Construction of P.E. Teaching

魏 凤

Wei Feng



提高体育教学育心功能的一剂良药——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A Good Way to Improve

Mind Construction of P.E. Teaching

魏凤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1100

School of Sports and Healt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1100, China.

前言

在青少年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如此受关注的当今社会,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切实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了必要解决的问题。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实际上,在中国的体育教育中,教师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目标有些束手无措,而西方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给体育教学的育心功能带来了重大的启示。

1一剂良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主要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要以科学的方法探索什么是人类适应复杂社会的最好行为[1]。

1.1 防患于未然的宗旨

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旨在防患于未然。传统心理学重在修正人们的心理问题,使其恢复心理健康,而积极心理学则截然不同,其认为,消极因素的消除并不等于积极因情感的获得,积极与消极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变量。积极心理学期望通过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产生过程和作用机制,使个体更易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通过研究各种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并主要研究如何引导个体产生积极行为和激发个体的潜能,以使个体形成积极地人格特质;通过研究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和积极的小系统(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和家庭等),以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组织系统。

1.2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积极教育

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人们必须学会自我排忧,掌握寻找快乐、保持乐观心态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帮助个体提高心理韧性、产生乐观情绪、产生积极参与事情的意愿等等。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在步入社会前就应习得这种技能,学校应该承担起积极教育的责任。

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与传统教育重视教给孩子各种知识技能不同,这是一种既教授学生传统技能又教授幸福(well-being)的教育[2]。基于此,目前颇为成功的相关研究有宾夕法尼亚韧性项目(Penn Resilience Program或PRP)、Strath Haven积极心理学必修课和庆祝优秀品质(Celebrating Strengths)项目。积极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还能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但这是一个缓慢促进幸福发展的过程,它受限于多种因素。

1.3 与心理健康的契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健康”,主要包括:情绪情感的调节与控制、积极的自我感觉、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良好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的人际交往关系等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

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层面来探讨并研究心理健康问题,其不仅仅是一种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先进的、科学的、完整的育人观念,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普及有助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善,有助于真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从消极心理模式向积极心理模式的深刻变革逐渐兴起,这对我国方兴未艾的心理健康运动来说,显然极具启迪意义。

2积极心理学对体育教学育心功能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体育教育就是使用最佳的练习方法从本质上激发和鼓励学生,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并促进终身体育学习,这与我国学校体育的要求和理念不谋而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贯穿在体育教学全过程中,育心功能的提高与技能的提高是交互相融、无法分割地,因此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育心功能,应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全方位提高体育教学相并进。

2.1 创建积极的体育教学环境

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质量的提高、青少年体育技能的提升都会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这都离不开体育教学环境,而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常常被忽视。

体育课程强调学生的运动参与性,这不仅仅包含身体的参与,还有心理的参与。体育教学环境的建立不仅仅是体育课堂,更多的是兴趣的培养。对于体育项目,学生如果能拥有某一项或者多项体育项目的兴趣,他不仅仅能够在课堂上全力以赴,更多的是课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对教学环境的创造应该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体育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有效的学习。在实践中已经有许多课程很好地运用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例如,Spark课程、运动教育模式等就创建了轻松、愉悦、灵活、充满正能量的体育教学环境。但需注意,勿将积极地体育教学环境与游戏化教学相等同,更不能将体育课绝对游戏化。

2.2 实现积极的课堂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实施有效体育学习的过程[3]。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对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产生直接影响。如何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少的物力与精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每个体育教师所不断追求的。“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自课改实施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也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参与有多深,收获就有多深,学生只有积极地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才能够积极参与,享受课堂的快乐。参与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技能,也能够对体育项目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影响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在锻炼身体和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形成健康的心理。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课堂,体育教师首先要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给学生传递学习该体育项目的益处,可以给学生自身的改变。接着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能够做到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在探索和发现过程让学生寻找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探讨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2.3 培养积极的学习方式

积极体育教育强调教师不再是传递知识技能的工具,也不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而是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干预功能。教师只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干预,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将灌输型学习模式变为学生自我尝试性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自学教材内容、自我评价和相互交流中自然而然的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不进行强行管制并不意味着绝对地放任自由,只有在教师的积极指导和干预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此外,积极心理学倡导师生共同进步,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在做出表率的同时,积极融入到学生中,在体育项目中与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感受老师的积极能量,带动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体育老师与学生除了体育项目上的交流,还应尽可能多聆听学生的意见,学生方面也要尽可能理解教师的想法,通过沟通使得体育教学更加完善。

2.4 进行积极地学习评价

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注重的是结果评价,即只用动作技能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成绩评价,而缺少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的评价。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用积极地思想引导与评价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与长处,有效地强化学生优点,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并克服,使学生以积极的姿态锻炼和拼搏。这样的方式既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其成绩的提高,同时,成绩的提高又能提升学生的自信与兴趣,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积极体育教育要求体育教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同时发展多方面评价主体的评价作用。在评价过程中以肯定学生优点为主,对学生的不足给予建议而不只是指明不足,教会学生如何找到自己与他人的闪亮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其应学会积极地自我评价。青少年已经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进入青少年期的个体随着对外界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过程,是对自己既定目标的反思评价,故学生的评价与所定的学习目标和解释风格存在密切的联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适合自己的合理目标将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

2.5 积极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表达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观点,重在倡导一种新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改革的模式,呼吁新的课程管理体制的诞生。基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具有众多的益处,其有助于教师的积极参与、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等等。要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要让老师具有能够塑造积极的能力。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而教师这些能力的提高,将有效促进学生技能及心理的发展与培养。目标指向明确、课程设置灵活、内容多样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

3结语

学校体育应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加强学科渗透,进一步提升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实质性地推动新课标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努力实现“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构建。虽然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嵌入到体育课中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体育教学正努力吸收积极的精华,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注入活力。积极不仅代表着学习态度,更多的是行事态度和对人生负责的态度,能够通过体育教学的干预为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目前的研究多为理论性探索,缺乏一定实验研究。只有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心理学才能够彻底的运用到青少年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Seligman M,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January 2000;55(1):5-14.

[2]Seligman M. Positive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 intervention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June 2009;35(3):293-311.

[3]张吾龙,郝志凤.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2):114-115.

Wei Feng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方法,首先阐述并分析积极心理学与教育的联系,继而对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提高体育教学育心功能提出建议。主要建议:创建积极的体育教学环境;实现积极的课堂教学;培养积极的学习方式;进行积极地学习评价和积极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体育教学;育心功能

Abstract:With the analyzing method of literature, the paper first expounds and analyz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and then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P.E. teachers in applying positive psychology ideas to improve mind construction of P.E. teaching. The paper suggests creating a positive P.E. teaching environment; realizing positive classroom teaching; fostering positive way of learning; having positive learning and evaluation; positively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Key words:positive psychology; P.E. teaching; mind construction

作者简介:魏凤(1990-),女,山东淄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3.037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3-0086-2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体育教学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