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2016-11-28 16:24李辉重庆市渝北中学校重庆404100
人间 2016年15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李辉(重庆市渝北中学校,重庆 404100)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李辉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重庆404100)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化学课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那么在课堂上如何使高中化学教学更生活化,更易使学生理解知识,本文将进行简要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科教学“回归生活”的主题日益明确,让化学课回归生活,符合新课程发展的趋势,更是符合化学教学的本质:从生活中来,最后回归于生活。本文就高中化学学科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探究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强调:“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生活化问题探究教学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法:以源于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大课堂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化学的真正魅力。

二、问题设计的生活化

生活化探究教学应突出“生活”二字,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仍要回归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提高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书本知识后应该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认识和参与生活学会融人生活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积累生活素材为下一次的生活化探究学习作铺垫。如在过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疑水可以灭水你是否相信水可以生火?有没有同学见到水可以起火?学生对这种违背生活常理的设问产生强烈的好奇。接着教师演示下面这个实验:把少量Na2O2用适量的棉花包住(注意棉花要疏松),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团上部滴加少量水棉花团猛烈燃烧。学生被这种近似荒唐又实实在在的化学实验现象激发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是一个实验、一段录像,也可以是一组问题、一个故事,总之,只要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就是好情境。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知识人手,要精心准备,努力做到目标明确、难度适中、梯度合理、角度新颖,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以“格林太太的两颗假牙”引入在乙酸的教学中可以自拍录像:生活中烧水的电水壶或热水瓶使用时间较长,内壁常有一些看起来较脏的水垢,其成分主要是CaCO3和Mg(OH),可以用食醋除去。

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运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一件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事实、一项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一幅真实地反映化学现象的插图、一则生动的有关能源或环境问题的报道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产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机,强化自主学习的责任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使用最终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三、加强学法指导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变传统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1.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上课前,就应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预习”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学会读课本,教师要指导学生看完了课本后,把不理解、有疑问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讲,或向教师请教。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四、构建科学的教学策略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更多地回归于人性的发展,强调学习者个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联结高中化学新课改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教学策略。加强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新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各课程模块的内容差别较大,使用的教学策略也应有所区别。根据各模块的特点,我们应在总的教学策略指导下,针对于各模块制订具体的教学策略。只有选择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策略,才能在化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必需具备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创造性,构建学生合理的认知结构,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五、进行科学探究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其中的乐趣。如:“吹气生火实验”。取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放入疏松的棉花中,用导管向棉花中吹气,棉花会燃烧起来。原因分析: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产生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起来。

六、学会参与生活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提高参与生活的能力。如学习了胶体,学生就知道为什么钢笔不能混用不同的墨水;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后,学生就知道“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后,学生就知道菜刀如何防锈。如学习完二氧化硫有关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我国为什么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自然界硫酸型是如何形成的。

总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将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864X(2015)05 -0102 -01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