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翠屏湖

2016-11-30 20:38撰文陆杏清
浙江林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古田陶醉老城

◇撰文//陆杏清

陶醉翠屏湖

◇撰文//陆杏清

观乎古田翠屏湖光山色,于溪山书院。一个雾霭烟雨的午后,伫立在溪山书院主楼的屋顶上,环顾浩瀚的湖面,烟波浩渺。极目远望,湖连着山、依偎着山,而山成了湖的依靠。些许云雾缭绕山腰间,湖中座座小岛,似散落的珍珠。雾雨望斯湖,别有一番景致。

吾观翠屏湖景色,不止在溪山书院。车行于古田往屏南间,翠屏湖景色都会吸引我停车观赏。倘若天朗气清,映入眼帘的翠屏湖便更显辽阔空旷,清澈的天空、湛蓝的湖水、青翠的山峦……这一切都倒映在湖水中。此时,我把目光紧紧锁定湖水,观赏着水中倒影,天上云在飘,湖里云也在走,倘若是清晨或是黄昏,朝霞或晚霞便会把湖面渲染得一片嫣红,抑或还有几只白鹭或是野鸭掠过水面,不时地在嫣红的湖面划出一道道波痕。此时望斯景,则心旷神怡,喜洋洋者矣。

翠屏湖最美的景色,当是在春暖花开之时或是在秋高气爽时节。春时,满坡桃红,漫山野花,近处的碧水,远处的五彩,让翠屏湖变得热烈而奔放。翠屏湖畔处处桃林,漫步桃林,只见桃红不见绿,你不禁会吟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你也会心生一种期待,期待着夏时品尝到这颇负盛名的古田水蜜桃。秋时,一片金色,金灿灿的稻谷、秋风后褪了绿的树叶、收获后的原野、秋日的阳光……把翠屏湖装饰得明媚而富贵。欣赏翠屏湖的景色,犹如欣赏欧洲油画一般。

美丽的翠屏湖不是天然湖泊,其旧址原是一个逾千年历史的县城。上世纪50年代,为了建设水电站,居民们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这里筑起大坝,老城成了湖泊,也就有了现在的景观。时光不可逆转,但人们对老城的依恋却时时可以感受。在与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交谈时,可以看出他们写在脸上的那种眷念。我所站立的溪山书院,原本在旧县城东北郊外两溪交汇处的沙坂高地,建于公元991年,朱熹曾在此讲学,并题匾曰“溪山第一”;1958年,溪山书院旧址亦随着老城沉入湖底。50多年来,人们总是想着书院、念着书院,他们选择了距离原书院旧址不远处的翠屏湖后垅后岛重建起来。徜徉于书院,我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愫的存在,也让我想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有风景而无文化,风景显得浅薄。翠屏湖是一个既有美丽风光又蕴藏深厚文化的地方。记得有一次,坐在车上,论起如何如何推介翠屏湖时,有人从“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而引出“戏水翠屏湖,祁子陈靖姑”。

泛舟翠屏湖中,艄公会给你讲述关于“妇幼保护神”陈靖姑的美丽传说,也会告诉你千年古刹极乐寺与圆瑛法师的故事。你还可以弃舟登上具有“爱情之岛”之称的白鹭岛,感受群鹭翔栖的景致,也可以走进弥勒寺、天皇寺、华岩涌泉寺等古刹,从那香火中感受佛教文化。我观翠屏湖,只是囿于驻足湖畔,或是听人们的些许谈论,没有深入其间,去领略和感受翠屏湖所散发和蕴藏的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也正因此,我更加陶醉于它的风光,也更加陶醉于它的文化。

猜你喜欢
古田陶醉老城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Task 1
百年的呼唤——交响演唱会《古田颂》首演
吹牛不交税,作文共陶醉
老城旧影·和平路
老城活力
“八闽巾帼心向党·万村千居唱起来”古田会址展演兴起“大学习”热潮
云,令我陶醉
古田“鱼宴”“有机”有味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