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在职场
———《迭变》读后感

2016-12-01 13:30跟谁学龚小陶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共创职场变革

跟谁学 龚小陶

U在职场
———《迭变》读后感

跟谁学 龚小陶

写在前面:

《迭变》作者周昱拥有十多年丰富的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学习和发展等经验,并在多次创建新公司、新部门和新业务中,进行组织学习等工作;同时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投入公众演讲、父母共修等活动。获得美国休斯顿大学MBA,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看了她写的这本书,收获颇多,以飨读者。

一、缘起

偶遇周昱老师的新作《迭变》,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那天是周末,带上爱人和小孩去浙江省图书馆还书。还书之后去借阅新书的过程中。有一本书,它静静在侧卧新书栏中的第二排,我凭借第一印象,被一个超震撼的标题所吸引---“迭变”,立马就收录到我的借阅单中了。抑或你会问为什么“迭变”这个词会吸引我,因为作为三十而立的我来讲,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个人成长都在发生变化,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在讯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寻找突破,实现破茧重生。迭变,有交替变化,不断演变之意。翻阅其他书籍你会发现迭变一词有不同说明,如: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寒暑迭变,不觉渐成衰老,苟不竞为善事,虚度流年,良可惜也!"。梁启超《<变法通议>自序》:"海草螺蛤,大木大鸟,飞鱼飞鼍,袋兽脊兽,彼生此灭,更代迭变,而成世界。"等都有不同关于“迭变”的记载或释义。那么,关于周昱老师的《迭变》具体讲述的是什么呢?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和改变呢?

二、夜宴

借书的当天晚上10点开始,到第二天凌晨4点,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通过整整6个小时的品读咀嚼,一气呵成,拜读完毕,回味无穷,作为人生深处印象最深的一次品读“夜宴”吧。

内容回忆:

整体事件:以职场类小说为载体,描述一位职场白领女性,以HR的身份跨界到正在变革中的营销部,从破冰到融入的整体过程。

组织线索:描述一位职场白领女性在融入新部门的过程中,她与团队发现哪些组织障碍,如何打破局限、跨界合作,如何建立共同愿望、共享知识、团队共话和集体共创面向未来的组织学习等话题。

个人线索:描述一位职场白领女性她自己在与团队融入的过程中,她个人的内心是如何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不断自我超越的,以及是如何改变对同事、家人、世界以及自己的认知和连接的。

启发觉察:通过一位职场白领女性所经历的改变,启发读者用“心”的眼光去发现,在这个“我”和“我们”在迭变中创业且卓越的故事就在身边!让大家真正用“心”去领悟赢在共创,关键在于如何突破释放。

三、破茧

每位新晋职场人士,找到一份工作之后,都将遇到两件事情。一件事是在工作环境中与不同类型的人相处,另外一件是工作场景中每天需要处理的事。《迭变》中的主人公,从HR的角色步入到具有变革挑战的营销部门,如何破冰和融入是她一开始面临的问题,如果每个职场中的我们,都能够像主人公一样,认清自己,进入新部门是为了使其变得更好,让新的部门实现变革和创新,最终实现效益提升的话,遇到再多的“挫折”我们都将勇往直前。关于破冰和融入的第一前提在这部小说里面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建立信任是第一步。在建立信任关系这个层面,做好自己的同时,去用对方适应的方式与对方沟通和共创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方式。面对长者,尊重他的经验,面对同级,尊重他的建议和意见,面对下属,尊重他的个性与想法。让“标签”化消失,让人与人之间打破固有的“天窗”。正如《U型变革》所言“如果你想改变他人(其他利益相关者),就必须愿意先改变自己。”

任何组织都不是完美的,当我们与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信任之后,一定会想法设法探讨如何把工作做到极致,如何让部门业绩做到最佳。当一个新的方案出现的时候,一定会跟随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如果按照传统的争论,问题何时才能解决呢?这个时候,也许聚焦才是我们去做的一件事情。经常用到的方式方法包括很多,如:六顶思考帽,让我们的思考都是水平思维。正所谓爱德华德·博诺在《水平思考》里所言“你不能通过把同一个洞越挖越深,来实现在不同的地方挖出不同的洞。”;KISS法则,让我们能够及时修剪。正如班固《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Me/We/Us,让我们的交流同频而有效,真所谓《诗经卫风淇奥》所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VotePool,让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听听群众的声音。真正去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快速同频、快速聚焦,有所谓“同流才能交流,聚焦才能突破”。

在与组织一起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变革或转型的时期,当我们已经达成共识,单点聚焦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如真正有效的行动呢?史蒂夫乔布斯曾言“做你所热爱的事情,热爱你所做的事情”。《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想说,有效行动的前提是觉察事实、聚焦问题和单点突破,在突破的道路上我们也许会缺乏资源支撑,缺乏参考案例,唯独我不能缺乏的是信心,因为我们可以找到相应的死党(Buddy),链接到相关的伙伴团队(Team),探寻到大场景下的组织(Group),我们在互相的支持、鼓励、问责的道路上不断攻克各种难题,战胜各种挑战,真正实现迭变。正如奥托夏莫所言“永不放弃,永不放弃,你并不孤单”。

四、结语

《迭变》作为一部职场类小说,阐述了Claire在职场上不断遇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变革、实现新面貌的整体过程。显示了主人公Claire在面对不同事和人的时候,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倾听不同人的声音,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力量,聚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步一步去实现组织的变革。作为Claire个人来说,在组织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都能够一马当先地站在前头,实现“争权夺势”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也许每个现实中的你也想过,也许是感受力不够,也许是“情商”“逆商”欠缺,也许有很多理由....我们最终没有达到Claire的样子。

相信,在大家看完《迭变》之后,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下一个Claire,就是你!

Q&A《迭变》作者周昱与读者对话

Q1:是什么促使你写这本书?

A:一方面是“断舍离”,整理已经在学习和实践的组织学习和个人发展;一方面也是“看未来”,探讨即将生成的新型学习——组织中人们的共同创造和迭代变化。

Q2:很多经济管理类的书讲理论、谈案例分析,你写成小说的形式很独特啊!怎么想到的?

A:最初确实想写成案例集,后来发现每个案例都有特定情境,总难免有失偏颇、流于说教。不如原汁原味、轻松有趣地呈现故事,让读者自己挖掘和思考。

Q3:这本书是写给谁看?

A:只要你是三者之一,《迭变》都能带给你共鸣、思考和实践启发:期待自我超越的个人;希望团队卓越的领导者;面临变革的企业HR。

Q4:这本书故事脉?

A:按照时间的纵向的六个步骤:战略->组织->体系->体验->评估->激励,是开展组织学习的基本过程,通过四个打破:破冰->破局->破界->破晓,一一探讨变革动力和方法;横向的个人ME和组织WE,当复杂的冲突和矛盾被一一觉察和用心勇敢面对,就能促进、融合、共创、迭变。

Q5:我是HRBP,你描写的挑战就是我现在的境况。我该如何改变?

A:恭喜你!首先你已经觉察变革、感知需求、并决定改变!《迭变》主人公Claire倾听团队中每个人的心声、深谙组织和业务,充分信任、支持和激励,从而和伙伴们一起走出困境,自己也成为跨业务和职能的平台型领导。所以,现在你也可以放下过去,深潜到自己和团队真正的需求和愿景,和团队共创未来。

Q6:书写的是外企故事,适用于民企吗?

A:书中的许多片段取自真实发生在民企的故事,例如咨询公司、汽车经销商等。彼得·圣吉先生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迭变》的核心是:通过激励员工创业精神打造新型组织学习,对民企、外企,都一样。

Q7:你认为企业持久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

A:企业文化。如同灵魂,将引领整个企业、以及企业中的个人的理念、思维、行动,乃至结果。

Q8:我做了很多年企业,企业文化可以说就是创始人文化!

A:补充一下:创始人+现任领导。同时,企业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要通过公司、员工、合作方和客户日积月累融合和继承下来,体现在每一个人、每一件小事上。

Q9:书中有关营销部和HR之间的冲突,我们公司也是,而且这是普遍现象吧?这个冲突可以改变吗?

A:呵呵,目前大部分企业有这样的痛疾顽症,这样的冲突源于不同的目标、利益、标准等。若营销部只关注短期业绩、HR只关注运营秩序,必然在资源分配、人才发展上产生尖锐的矛盾。改变的突破口,在于双方能否“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识”,以“我们”的共同身份而不是某个“我”去共同超越和变革。

Q10:除了营销、HR,其他职能部门该怎么开展学习呢?

A:《迭变》中还有研发部的故事贯穿始终,包括新副总的演讲和访谈、闷骚男的转变、极限飞盘等等;突破口还是在:打开自己,联结世界。

Q11:我正在创业,最头疼的就是怎么找到合适的人做事。

A:你有没有想过另一种思路:让人们变成你的合作伙伴、共同创业。这样,你不是在为你的公司、寻找合适的人、做你想做的事,而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激励和支持他们成为最优秀的创业者,成就“我们”的事业。

猜你喜欢
共创职场变革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共享丰收喜悦 共创美好生活
共创美好生活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创新与坚持 共创黔茶辉煌明天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