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钓鱼防木马防套现银行防骗堵漏关键词

2016-12-01 13:30陈晓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不法持卡人商户

陈晓

防钓鱼防木马防套现银行防骗堵漏关键词

陈晓

正当各行各业对“互联网+”青睐有加,其应用被抄得热火朝天之时,那些从事电信诈骗的不法分子也“与时俱进”,把各种诈骗手段加到了“互联网”上。防钓鱼、防木马、防套现已经成为每个金融消费者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在过去的2015年各家银行与公安网警的专家,共同分析总结了借助于互联网进行诈骗的种种手法,提醒银行客户务必提高警惕,识破骗局防患于未然。

一、识破钓鱼网址 管住四条通道

去年,变身银行官方号码+伪基站,通过移动互联网群发“假冒的银行官方号码+钓鱼网址”的经济诈骗案件,依然占据了金融犯罪的最大比重。防止误入钓鱼网站被诈骗的手段也需要升级成为系统性的防范措施。

一是管住亲戚朋友的信息。据专家介绍去年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是,由于常规诱骗手段已经不起作用,不法诈骗分子就冒充老同学、老同乡、亲戚发送相册隐藏钓鱼网址。如果不能奏效就通过激将法进行诱骗、通过检察机关进行恐吓、冒充“小三”进行纠缠,导致被骗对象点击链接进入钓鱼网址,而后一步步陷入骗局。

二是管住网络购物的信息。通过在电商购物平台,不法诈骗分子获取消费信息后,下一步会充当网店客服人员,致电购物者声称因所需商品断货,需要客户提供信用卡卡号、有效期、二维码等信息,理由是要进行“退款”。随后深入引诱消费者进入钓鱼网站,一旦消费者泄露了相关信息,信用卡就可能被盗刷。

三是管住身份证和银行卡号。杭州王女士曾收到由“95×××”发来“积分换礼品”信息,内容是“登陆×××××网站可激活领取礼品”,落款为××银行。细心的王女士发现要求提供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怀疑是钓鱼链接没有继续进行。工商银行信用卡专家提醒,如遇类似情况持卡人难辨真伪,应该及时致电相关银行网上银行,或是信用卡官方热线,实时进行询问与核实。

四是管住微信与微信红包。不法诈骗分子通常在微信上嵌入钓鱼网址,用户在点开链接的同时,其相关个人信息便会被盗取。微信红包已经被不法诈骗分子利用,他们潜藏在人数较多的微信群中,通过分发嵌入钓鱼网站的红包盗取用户信息。贪图小利点击不明来路的“红包”与链接,可能被嵌入的钓鱼网址所纠缠。

二、定期清理木马 曝光行骗步骤

不法诈骗分子利用网上银行基金、外汇等账户设计交易骗局,具有相当欺骗性与隐蔽性,造成多起银行客户资金损失,特将行骗步骤曝光如下,提请客户严密防范:

1.不法诈骗分子通过种植病毒木马,吸引用户下载植入主机门户,通过远程操控被种入病毒主机,掌握客户网银登录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卡号、登录密码、交易密码等)。并能窃取主机储存的所有文件。

2.由于没有U盾验证和短信验证码,不法诈骗分子并不能转走客户账户里的资金。于是就会根据木马病毒获取的网银登录信息,进入客户个人网银或手机银行,通过电子渠道将银行卡的资金,进行基金申购、购买外汇、投资理财及贵金属交易、定期活期存款互转等交易。

3.由于账户内资金交易与转移,不需要使用U盾或者短信验证,但客户用银行卡资金购买银行产品后,手机会收到银行客服电话或发来的短信,例如“您尾号为××××的银行卡×年×月×日×时×分通过手机银行支出××元”。在下一步还会收到银行的验证短信和交易付款短信。

4.客户收到信息普遍会产生怀疑,骗子会在10分钟内拨打电话给被骗客户,自称是某银行客服人员。询问“是否本人购买了某某的产品?是否收到操作相关交易的提示短信。”并告知“如果不是本人购买行为,银行可以帮忙拦截追回款项,或者进行退款操作,但需要手机短信的验证码……”

5.如果客户把短信动态验证码交给了对方,银行卡是资金就会在一瞬间被窃取……因为即使不法诈骗分子还没有掌握银行卡密码,但已经可以用验证码开通网上快捷支付,凭短信验证码在任何地区将现金取走。所以保管好手机短信动态验证码是关键,不能告知任何不相干的人。

以下将如何防骗的步骤简介如下:前提是定期进行木马病毒的查杀与清理。在此基础下当个人账户资金发生变动时应采取应对之策是:1.如客户遭遇“资金被盗”情况,首先通过“账户总览”查询总资产,或拨打银行客服电话人工查询账户资金。2.勿将短信验证码告知任何人,特别要提醒银行不会通过电话方式,要求客户提供任何短信验证码。3.尽量不在公用免费Wi-Fi环境下,使用手机银行业务(银行网点内的Wi-Fi除外)。4.不轻信、不点开手机收到的链接或图片,通过正规渠道下载软件APP,谨慎通过二维码扫描。5.注意管理账户信息,勿将密码设置过于简单,不要将银行卡密码、网上商户登录密码、支付密码设置成同样的要素组合。

三、套现违法 必须予以制止

套现是银行信用卡特约商户与不良持卡人或其他第三方相互勾结,以信用卡为载体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套取银行资金的非法行为。特约商户利用信用卡持卡人急于得到现金的需求,利用商户之间手续费存在的差异(往往假借不付费的公益类、封顶类的商户)进行套现,从而在成交后获得非法利益。套现行为的非法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损害正常的金融秩序。商业银行是国家信用机构。诚信交易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信用卡套现以虚假交易欺骗银行进行牟利,影响金融、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套现已经成为银行案件产生的重要根源。

二是给发卡银行带来风险。信用卡属于依据个人信用发放的无担保消费贷款。套现使发卡银行难以了解资金的真实用途。套现资金相当于无担保消费贷款,其管理模式与企业贷款截然不同,与信用卡资金用途严重不符。使正常业务变成高风险贷款,银行不仅会损失利息,连本金也难以收回。

三是成为诈骗、洗钱滋生的土壤。不法中介机构窃取个人信息,帮助不法人员伪造身份证明,不断申请提升信用额度,使其获得无息无担保贷款。不法诈骗分子利用假卡、被盗卡到商户套现、洗钱,使发卡银行难以有效监控资金流向,给持卡人造成信用风险。

目前,针对套现的打击措施包括短信教育、电话教育和账户管制等措施。为了确保银行资产安全,防套现还需采取针对性手段:

一是控制客户准入和商户准入。银行应该通过套现黑名单过滤策略,严格甄别可能套现的特约商户和持卡人,对首次申请持卡人应结合其收入、职业、征信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估与判断,对存在潜在套现需求的客户审慎准入。严格把控商户准入业务,确保商户真实存在,经营合法合规,从源头防控套现风险。

二是针对套现疑似度较高的账户,设置专门岗位采取专门措施。信用卡持卡人的套现行为对银行是重要风险,对个人将带来不良信用影响。银行经过对持卡人刷卡数据监控,一旦确认属于套现行为,就应对其采取信用制裁措施。持卡人即使在套现后及时全额还款,银行仍应对其采取信用额度降级或停止信用卡消费处理。

三是根据套现交易特征,建立侦测规则。每月扫描客户交易,疑似套现账户进行系统标识,防止其授信额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维护信用卡资产质量。鉴于套现容易让信用卡持卡人陷入“以卡养卡”、“以债养债”恶性循环。将持卡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制止非法套现则银行要从客户端的商户与持卡人入手,不惜“牺牲”信用卡交易额与持卡人市场份额。

四是依法打击套现违法行为。信用卡套现扰乱金融秩序、污染社会风气。遵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9年出台《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信用卡套现情节严重违法者,依据刑法有关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猜你喜欢
不法持卡人商户
关于禁止盗用《图书馆论坛》名义进行不法活动的严正申明*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界定的辨析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论联大设立叙利亚“国际公正独立机制”的不法性
论信用卡诈骗案件催收效力问题的认定
——以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为例
银行卡盗刷纠纷中的法律问题
工商银行 银行业首家商户发展中心成立
论故意不法先前行为人的作为义务
徙木立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