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与路径优化

2016-12-05 19:27晏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9期
关键词:思政课情感教育高职院校

晏苹

摘 要:本文以我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为研究对象,从现实与理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与探讨,明确情感教育在思政课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论课情感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和优化情感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情感教育 思政课

情感教育是根据社会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施加专门影响,使人形成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各种相互联系的高级情感及相应行为方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渗透于思想政治课程之中,其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人类教育活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均有情感教化的传统,无论东方儒家、道家文化传统,还是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都如此。虽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思政教育内容,但情感教育却贯彻始终。

一、思政课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正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思政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任务,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和品质的养成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样校的思政课都普遍面临着学生不愿意、教师不愿意教的困境。这也是笔者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什么对学习思政课兴趣不高?吸收和内化思政课内容的动力是什么?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较多关注学生认知的培养、理论知识的灌输,在努力追求认知目标实现的同时忽视了情感这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种倾向抑制了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也制约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实现。本人经过十多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探究学习,深切体会到情感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起的重大功效,尤其是对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作用。思政课教学不仅是理论层面上的教育,更是具体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及其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促成认知和情感的平衡发展,对增强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二、情感教育融入思政课必须理解的重要理念

思政课教学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情感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要树立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教育理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情感教育法要求教师尊重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个性、自尊,将课堂教育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上,让学生为了兴趣而学,提高教师对课堂把握的能力。师生间应该强调接纳和包容,彼此倾听、互动、接受,将教学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在和谐教育理念中引导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

情感教育法更是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情感素养;协调组织呈现情感教学资料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的能力等。所以,教师要想激发出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自己就必须有真情、动真情、用真情,把自己的真情融入教学之中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受到激励、鼓舞和鞭策,心灵受到陶冶、洗礼和净化,从而使情感变得更纯洁、更健康、更高尚;信念变得更充实、更崇高、更坚定。

三、情感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高职院校思政课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需要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情感要素进行把握,将课前准备好的情感教育材料和活动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加深自我情感体验。情感教育法需要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下,将高职思政课所要求的思想教育、知识传承、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课前,教师应注意对课本教材、教参进行阅读分析、考虑课本知识内容和积极情感因素的结合点,寻找目前学生感兴趣的国际形势、国家大事、身边的故事,思考怎么巧妙运用这些要素设计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发学生情感的体验共鸣以便达到情感目标要求。

课中,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情感特点时将情感教育与知识传授动态相结合起来,运用情感教育法的积极情感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及实践,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同时情感方面也得到支持和满足,促进自身身心发展不断完善。

课后,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积极情感的认识、理解、深化,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对周围的环境产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四、情感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1.合理设计课堂中情感教育元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将情感教育置于重要地位。如何保持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成为教师的挑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准备,对课堂各种情感元素有个充分合理的设计和把握。

(1)教学目标情感定位

在教学目标上教师除了要满足学生增长知识的目标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外,还要充分挖掘教学目标的情感因素,满足学生不同的情感诉求。教学目标的情感定位即指政治课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能带给他们生活的希望和梦想,激发情感、塑造人格,让每个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乐趣,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认识、价值和态度。

(2)教学资源情感把握

教学资源指的是教学中教师所要用到的教材、讲义、教参、教学素材等资源。成功的教学实施离不开充分、合理的教学资源。高职思政课堂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要求将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充分考虑情感因素。也就是说,教师对教学资源使用上既要尊重课本教材,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教学元素等进行加工、整理,既关注社会热点又适合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资源,善于将积极情感因素寓于其中。

2.重视情感教育内容的讨论和评价

教师在对课堂把握时除了对上述所讲授的目标、资源、活动、学生情感有所把握而外,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中涉及情感内容的讨论和评价。学生素质所要求的情感价值、态度体验、能力素质及与他人合作、社会责任心等都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巩固,这就需要在课堂中紧紧围绕情感中心任务来设计有价值问题,学生在讨论中相互交流,探讨各种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在讨论中发现情感疑问、在解答中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教师在拟定讨论题目时要结合现实问题,让学生善于表达情感、释放情感,使教学课堂焕发出青春的生机。

3.运用新媒体教学技术增加情感教育感染力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课上的广泛使用更是推动了思政课教学的变革,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教师运用现代交流工具使情感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众多的现代交流工具,如QQ、微信、微博等方式都可以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教师在自己的微博上写出自己的心得故事、人生感悟等让学生了解教师遇到问题时会如何应对,心灵距离的缩短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在平等观念中学生更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易于接受教师的情感教育。教师还可以编辑一些积极向上的励志短信或爱国敬党的教育短信,对学生情感教育进行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让情感教育更具时代性和感染力。

4.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升华情感教育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中,用自己在实践中的真情实感来感悟积极情感教育。教师要利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来引导高中生在日常生活或实践活动中提炼出正确的情感体验,并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的情感发展规律、特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上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除了以上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义务劳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假期三下乡等。鼓励学生在课堂外将自己的情感和实践相结合,巩固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感受强烈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是一个漫长、积累形成的过程,针对学生的情感发展的相关特点,情感教育法运用的渗透性更应引教师要有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将学科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起来将积极、乐观的情感在课堂实施中持续传递给学生,借此将学生消极、悲观甚至不健康的心态逐渐扭转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因为情感的理解,价值观的转变和内化是斗争、扬弃过程,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有可能反复多变,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犹如春雨润大地一般慢慢滋养,为此,情感教育成果需要等待,需要学生慢慢接受、转化。

猜你喜欢
思政课情感教育高职院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