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劳模精神

2016-12-06 11:56口述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特级教师桂贤娣整理张明蕾
工友 2016年11期
关键词:特级教师劳模工匠

口述_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特级教师 桂贤娣 整理_张明蕾

我心中的劳模精神

口述_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特级教师 桂贤娣 整理_张明蕾

提起“劳模”,你心里会浮现一种怎样的形象?谈到“劳模精神”,你又会有怎样的感触?劳模是不是等于“春蚕到死丝方尽”?“劳模精神”是不是等于俯首甘为“老黄牛”?

在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之前,我就是这么认为的。然而从2010年当选到如今,通过和劳模们的接触和交流,我心中的劳模精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劳模和“工匠”、“创新”等词语可是密切相关。

会干:劳模精神本质是工匠精神

说实话,在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之前,我也曾有过很多机会参评,但都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为什么?因为我一直都觉得劳模就是“死做”的代名词。“死做”就是只知道干活,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所从事的职业也毫无技术含量可言。这绝对不是我所追求的职业境界和理想。

作为一名工作了35年的特级教师,我认为教书育人是一种很有技术含量的行当,所以对技能评比、比赛这类活动很感兴趣,“劳模”两个字则屡次被我拒之门外,直到我参加了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颁奖典礼。那时我才发现劳模队伍里不仅有高级工程师,还有全国技术状元,甚至还有全国顶级的科研工作者。那一刻,我为自己以前对劳模的误解感到羞愧,并为自己是一名劳动模范而感到自豪。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社会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劳作发展到高精尖科技。作为劳动大军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劳模身上所体现就应该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会干巧干的本事。简单来说,劳动精神的核心和主旨就应该是时下所说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包涵的内容很多,但有两个词是离不开的,一是敬业,二是精业。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敬畏之心,视职业为自己的生命;精业,就是精通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技艺

精湛。因此,放到劳模精神上来讲,能当选为劳动模范必然应是本行业的能工巧匠,不说身怀绝技,至少也会有精益求精和锐意创新的理念。

以教育工作者为例,我历来认为“一个教师书教得不好,那就一切免谈”。低年级和高年级课程教授方式有何不同,如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等是成为一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今年教的是二年级,一二年级是孩子们的启蒙阶段。要做好启蒙老师,你得有干货,“老师得有一桶水才能对付孩子们的一碗水”。因此,我更加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要想做成一名优秀教师,除了会教书,还得能育人。如何关爱学生其实是一门科学。我每周都会给自己提出三问:“一问,你爱你的学生吗;二问,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三问,你的学生感受到了你的爱吗。”我觉得,老师爱学生不是母鸡爱小鸡那么简单,爱生需要智慧,需要恰如其分,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己“情感育人”的独特教育风格,并成为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家长的忘年之交。

能干:劳模精神得以人为本

我们常说,劳动光荣,劳动创造美。那么劳模们是不是应该也有美好健康的精神风貌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模范树立起来,必然是号召公众向他学习,希望公众打从心底里愿意成为劳动模范这样的人。如果先模人物总是一副苦哈哈的形象,多少年都穿一双鞋、一件衣服,那么在年轻人的潜意识里多半就不愿意当劳模、争先进了。他们可能会说:“我很敬佩这个人,但我不会向他学习。”如此便脱离了树立劳模的本质。

在我看来,劳模精神必得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还原劳模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存在,他不是一台劳动机器,而是拥有高超业务水平和丰富人文情怀的人。劳模工匠们不能只会和机器说话,不会和家人谈心;不应该只读与业务有关的书籍,而从不触碰社会人文健康类的杂志……所以我一直践行“我工作我快乐,我生活我阳光”的理念,上班努力工作,下班尽情享受。虽然我是全国劳模,但我也要享受一个武汉女人该享受的一切。我规定我和我工作室的成员,八小时工作时间一心一意干活,不要谈东家长西家短,不要把工作场所当做自己发牢骚的出气筒,不做“污染空气”、“败坏情绪”的讨厌鬼。做一个工作着快乐着,生活着美丽着的光鲜的先模人物。

所谓以人为本,还要求劳模们得学会爱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地爱岗敬业。我们提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劳模精神也是一样。我们回馈社会最好的方式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持续不断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而不是透支健康,有病了不去看病,硬撑着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如果这样,受到伤害的不仅是我们自己,还有家人朋友,我们劳模也将后继无人。

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里不可或缺的是人文情怀。记得我在召开六年级二班家长会的时候,所有的家长都按时到会了,只有一名周姓农民工家长没到。大约离开会时间还有五分钟时,周爸爸跑进了学校大门。我忙走到六楼楼梯口等着,并把刚上楼的周爸爸拉进了旁边的办公室。我拿出梳子和小镜子,让他理了理头发;又递给他一块抹布,让擦去了鞋子上的泥土,最后整好了裤脚。收拾完毕后,我俩一起走进了教室。

当天家长会完毕,我又送周爸爸到校门口。徒弟毛老师事后问我:“为什么对一个农民工家长又接又送?别的家长一个都不送?”“别的家长大都有私家车,只有这个农民工家长是自己用11路腿走来的。”她又问:“为什么对一个农民工家长如此尊重?”我看了她足足有两三秒钟后说:“我尊重农民工家长,就是尊重我的父辈;我尊重农民工家长,就是尊重我自己,因为我是农民的孩子!”从此,周姓孩子和家长跟我的距离逐渐拉进,父子俩的脸上也渐渐有了自信的笑容。

这就是劳模精神的力量,由己及人,传递的永远是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

猜你喜欢
特级教师劳模工匠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工匠神形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