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交通线客流衔接分析

2016-12-08 07:47龚晓磊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北站咸阳客流

龚晓磊

GONG Xiao-lei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线路运输处,陕西 西安 710043)

(Track and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Xi’an 710043, Shaanxi, China)

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交通线客流衔接分析

龚晓磊

GONG Xiao-lei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线路运输处,陕西 西安 710043)

(Track and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Xi’an 710043, Shaanxi, China)

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交通线是连接西安市 2 个主要对外交通节点——西安北站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线路。从项目背景、客流构成、客流预测等方面阐述线路概况,分析 2 大枢纽站的客流构成和客流集散方式,提出 2 大综合交通枢纽应尽可能采用先进设施,实现“无缝衔接”和“零换乘”,以达到机场线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良好衔接、形成综合运输体系的目的。

轨道交通;枢纽客流;集散方式

1 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交通线概况

1.1项目背景

省市共建大西安战略的出台及国家级西咸新区正式成立、西安北站的建成运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改扩建,急需轨道交通连接西安市 2 个对外重要立体综合交通枢纽——西安北站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同时带动西咸新区的发展。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的实施,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修编,为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交通线的建设提供了网络连通条件。

1.2客流构成及预测分析

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交通线 (以下简称“机场线”) 位于西安北站至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空港新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方向的主客流走廊,连接西安北站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2 大交通枢纽,形成便捷、快速的客运通道。根据机场线定位将客流分为机场直达客流、沿线客流、旅游休闲客流[1]。机场直达客流即咸阳国际机场与西安主城区及少量周边城市通过高速铁路西安北站中转的航空客流;沿线客流包括居住于中心区而工作在外围新区的日常上下班通勤客流,居住外围、工作岗位在中心城区的日常上下班 (上下学) 通勤客流;旅游休闲客流是沿线旅游为主的客流。

(1)机场直达客流。根据机场各年度规划吞吐量,分析进出港客流 (考虑迎送客流、机场通勤客流,并扣除转港客流),对集疏港交通方式进行划分后得到机场线客流。该客流为西安地区、西安以南及东部地区与航空相关客流,这部分客流主要受航班影响,客流比较均衡,其高峰时段并不完全集中于通勤客流高峰时段。直达客流需求十分旺盛且未来机场线分担率比例较高,预计远期可达 20% 左右。机场直达客流如表 1 所示。

表1 机场直达客流

(2)沿线客流。根据机场线的吸引范围及西咸新区城市发展战略,可以确定机场线沿线吸引的客流由 2 部分构成。一是居住于中心区而工作在周边外围区的上下班通勤客流,这部分客流主要是由于市域外围区的快速开发,给中心城区人口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产生的通勤客流,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这部分客流初期、近期由于新区发展不完善,占有比例规模有限,待远期新城区结构发展完善后,客流会有明显增长,最后将趋于稳定。二是居住外围、工作岗位在中心城区的日常上下班 (上下学) 通勤客流,该客流是由于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外围区疏散,而就业岗位仍然在中心城区产生的“潮汐”客流,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2]。这部分客流随着新区的快速发展而迅猛增长,但由于机场线站点的覆盖率不高,客流分担率会有所限制。采用公共交通分配模型,对新区的公共交通客流量进行路段和线路配流,预测机场线沿线客流量如表2 所示。

表2 机场线沿线客流

(3)旅游休闲客流。旅游休闲客流主要与机场线的旅游景点分布和商贸业态布局相关,以秦汉遗址开发、生态旅游区为主要目的地。旅游客流大多数属于季节性客流,多发生在节假日、周末等,与上下班客流和日常客流交错,不会对运能造成额外的负担[3]。沿线旅游客流量占全日客流比例约为5%~6%。

2 综合客运枢纽站客流衔接分析

2.1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2014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2 926 万人次,航班起降 22.5 万架次,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咸阳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总建筑面积超过 8 万 m2,按照“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理念,依托咸阳国际机场航空枢纽,集长途客运、机场巴士专线、出租车、社会车辆、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其中,机场站位于机场 T3A 航站楼引桥南侧,地下二层侧式车站,是机场线的终点站,车站与 T2 和 T3A 航站楼及交通枢纽通道衔接,客流流线顺畅,旅客换乘便捷。机场站现状各种交通设施相对齐全,有出租车、大巴车停靠点及大型的地下、地面停车场,行人道与机动车道相互分离,道路交叉口人行横道线和交通信号灯设施配套完善。

2.1.1机场客流构成

出入机场的客流包括搭乘飞机的旅客、机场工作人员与相关服务人员、迎送人员及其他人员[4]。①搭乘飞机的旅客,主要包括始发旅客和终到旅客,这里指陆侧航空旅客;②机场工作人员与相关服务人员是有编制的机场正式员工,相关服务人员包括驻机场的工作人员;③迎送人员,主要指接送旅客的人员。从国际上较大规模机场实际数据看,平均进出机场的人员中 47% 是乘坐飞机的旅客,17% 是机场工作人员,29.73% 是迎送人员,其他人员平均占 6.27%。由此可见,搭乘飞机的旅客、迎送人员和机场工作人员是构成进出机场客流的主体部分[5]。

根据民航部门预测综合得出初期、近期和远期的年旅客吞吐量分别为 3 150 万、4 160 万和 7 100万人次。根据机场规模,预测初期、近期和远期机场工作人员分别为 6 000 人、7 100 人和 11 000 人。根据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调查及机场规划,综合分析国际和国内机场的客流构成,借鉴其他机场交通总体规划成果,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旅客迎送比采用 0.5,初期、近期和远期迎送客流量分别为37 973 人次/d、56 055 人次/d 和 85 589 人次/d,西安方向客流比例分别为 0.94,0.90 和 0.86,因而西安方向客流量分别为 107 083 人次/d、151 348 人次/d和 220 820 人次/d。

2.1.2机场客流集散方式

根据机场航空旅客出行意愿调查数据统计,并结合研究区域对外出行 OD 计算和汇总统计,得到未来机场客流不同衔接集散方式的分担量和分担率,如表 3 所示。

表3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流衔接集散方式结构

由表 3 中的数据可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流增长旺盛,随着西安市地铁网的不断完善,市内覆盖率越来越高,西安市地铁网与机场线的换乘为西安市区的航空客流提供了一种可靠、方便的衔接集散交通方式。未来银西客运专线 (银川—西安北)、关中城际铁路网线路的引入将缩短西安市周边县市及以远的地区与机场的旅行时间,机场线的转移和诱增航空客流也会大幅上升。因此,机场线分担的航空客流发展比较稳定,预测近期分担率可达 21%,远期随着机场规模的扩大,分担率有所降低,为 20%,但分担量较稳定。

2.2西安北站

西安北站有徐兰 (徐州南—兰州西)、西成 (西安北—成都东)、大西 (大同—西安北)、银西客运专线等引入,设南北双向客运站房、双向站前广场,站房采用高架候车与线下出站的布局,旅客流线采用“上进下出”立体分离集散方式,互不干扰。西安地铁 2 号线引入西安北站地下层,与地铁实现“零换乘”[6]。

2.2.1西安北站交通衔接布局规划

西安北站周边用地以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为主。其中,北广场中部规划为道路广场用地,东侧为交通枢纽用地,西侧为社会车辆停车场及部分商业用地,广场对面尚苑路以北规划有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园用地及公用设施用地。

车站范围内的既有常规公交车站主要有火车北站,距西安北站西南侧约 500 m,有 108 路、263路、264 路、266 路、723 路公交车停靠。西安北站综合交通规划设计将优化公交站点,使公交站点距机场线车站出入口 50 m 左右,方便客流接驳。此外,西安北站是地铁 2 号、4 号线的终点,考虑规划设置公交综合枢纽及长途客运站。西安北站交通衔接组织断面如图 1 所示。

图1 西安北站交通衔接组织断面示意图

2.2.2西安北站客流集散方式

西安北站目前有多条高速铁路线路引入,目前只开通运营郑西 (郑州—西安北)、西宝 (西安北—宝鸡南)、大西客运专线,远期有西成、银西、包西 (包头—西安北)、西武 (西安北—武汉) 客运专线、关中城际铁路网等线路引入,其核心枢纽位置显要。机场线开通运营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沿线西咸新区与西安北站间的衔接更为便捷,未来西安北站的客流将会快速增长,客流构成将更为复杂。因此,分析未来车站客流结构,为机场线与西安北站的衔接设计提供依据。

根据西安北站旅客出行意愿调查数据统计,结合研究区域对外出行 OD 矩阵计算和汇总统计,得到未来西安北站客流不同衔接集散方式的分担量和分担率,如表 4 所示。

表4 西安北站客流衔接集散方式

从表 4 可知,西安北站集散方式主要为地铁、公交、小汽车、城际铁路。地铁 2 号线的站位设于西安北站主体建筑地下,可以与候车厅、售票厅、旅客出站口实现无缝衔接;4 号线、机场线的站位设于西安北站北广场地下,与 2 号线相比,4 号线与国铁间的换乘距离较长。随着西安市地铁网的不断完善,从西安市区到达西安北站的客流选择乘坐地铁的比率会越来越高,3 条轨道交通线路中地铁 2 号线分担率最大。随着西安北站长途客运站及公交枢纽站的建成,出租车、公交、长途客运分担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改观不大,而且与西安北站的换乘条件不如轨道交通,因而慢行交通 (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公共交通 (常规公交、出租车)、小汽车的分担率呈现下降趋势。中转客流主要为城际间换乘客流,目前西安北站仅衔接郑西、西宝、大西 3 条客运专线,中转客流分担量伴随着客运专线的引入将逐年增多。未来,西咸新区的规划和快速发展使对外交通需求旺盛,并且机场线穿越空港新城和秦汉新城的核心地区,因而从这 2 大新区到达西安北站客流中选择机场线的比率将逐年增加;远期西成、西太、银西客运专线等线路引入,城际客流也持续增长,机场线分担率也逐年增长。

2.3综述分析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是一项复杂工作,应与常规公交、铁路、公路、航空、小汽车、自行车和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密切配合,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功能进行合理的定位和优化平衡,达到提高整个客运系统功能和效率的作用[7]。机场线连接 2 大枢纽,线路起点——西安北站,是机场线的起点站也是西安市地铁 2 号、4 号线的终点,车站影响范围内有常规公交车站——火车北站,公交港湾、长途客运站及有轨电车配套;线路终点——机场站,依托咸阳国际机场航空枢纽,集长途客运、机场巴士专线、出租车、社会车辆、城际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因此,2 大综合枢纽接驳站交通衔接方式尽可能采用先进设施,实现“无缝衔接”和“零换乘”。今后,随着西安北站和咸阳国际机场综合交通规划文件的编制完成,协调研究沿线一般接驳站点设置常规公交、自行车停车场、“P+R”的可能性。

3 结束语

研究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的合理衔接,处理好城市客运系统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服务水平的交通模式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城市客运体系。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的良好衔接,可以明确线路和枢纽的分布和功能[8],在充分发挥各客运子系统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子系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互补,提高整个城市客运网络的运行效益,促进城市公交系统规划的完善,优化城市居民出行结构,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吸引力。

[1] 张晓东. 西安北站至机场线路速度目标值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5(4):31-35. ZHANG Xiao-dong. Study on the Speed Object Value of Xi’an North Station-Airport Line[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3,35(4):31-35.

[2] 魏金丽.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点布设研究[D]. 西安:长安大学,2006.

[3] 李冀侃. 中法两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2007.

[4] 姚晏斌. 大容量机场轨道交通对陆侧交通的分流预测[D].天津:中国民航大学,2006.

[5] 王 磊. 轨道交通机场线客流预测问题研究[D]. 西安:长安大学,2009.

[6] 西安北站:中国西部最大的现代化客站[EB/OL]. (2013-03-08)[2015-09-30]. http://news.yantuchina.com/4992. html.

[7] 赵 凡. 浅谈交通综合体中的地铁衔接[J]. 铁道勘测与设计,2013(5):57-59.

[8] 论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前期研究的发展[EB/OL]. (2013-09-09)[2015-09-30]. http://www.jianshe99.com/ lunwen/jiaotonggongcheng/ma2013090915025365229890. shtml.

责任编辑:何 莹

Analysis on Passenger Flow Connection of Inter-city Rail Transit Line from Xi’an North Station to Airport

The inter-city rail transit line from Xi’an North Station to Airport is a line connecting 2 major external transport nodes in Xi’an, which are Xi’an North Station and Xi’an Xiany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line status from aspects of project background, composition of passenger flow and forecast of passenger flow,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and collecting & distributing mode of passenger flow, and puts forward the 2 comprehensive traffic hubs should apply advanced facilities and realize “seamless connection” and “no transfer”, so as to achieve the objects of well connecting airport line with other transport mode in the city and forming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system.

Rail Transit; Passenger Flow of Hub; Collecting & Distributing Mode

1003-1421(2016)03-0088-05

U293.6

B

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6.03.18

2015-12-08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开发项目 (院科08-08)

猜你喜欢
北站咸阳客流
客流增多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咸阳
大桥北站,店销一天十二万
咸阳医院
摄影
沐猴而冠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巴黎北站布夫剧场
一个人的成都北站(长诗)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