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临床研究

2016-12-09 06:38王锦涛
河北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尿流率尿量尿潴留

王锦涛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北 衡水 053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临床研究

王锦涛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北 衡水 053000)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感应电、西药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非那雄胺片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感应电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残余尿量变化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IPSS评分和QOL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IPSS评分和QOL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相比单纯西药治疗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较为安全。

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电针;中西医结合疗法;西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良性前列腺增生人数逐年增加,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因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尿潴留,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手术治疗一般可以减轻症状,但部分老年患者因其心肺功能异常而难以耐受手术,从而以保守治疗为主。临床上常采用非那雄胺片、诱导排尿法、导尿术等方法。其中非那雄胺片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药物,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效果,但容易复发,无效者比例较高[1];诱导排尿法操作较繁琐,且起效慢,效果不满意;导尿术容易导致医院内感染。研究显示,中医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联合西医治疗效果更佳[2]。本研究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感应电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5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5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3]①临床症状:先有小便不利、余沥不尽,后则闭塞不通、小腹胀满、尿道无涩痛。②体征:直肠指诊前列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③辅助检查:前列腺 B超示前列腺体积大于正常,并有膀胱充盈。

1.1.2 纳入标准 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体积为60~120 cm3;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3]≥10分,且影响生活质量,反复尿潴留和血尿、泌尿系感染等;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1.3 排除标准 排除前列腺增生以外疾病引起的尿潴留;合并膀胱及前列腺肿瘤、结石、尿道狭窄、脊髓病变、神经源性膀胱等;曾经服用 5α还原酶抑制剂或α受体阻滞剂治疗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及过敏体质者;合并上消化道溃疡者;中途不能耐受试验,要求退出者;合并糖尿病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110例患者均为2011-08—2013-08我院泌尿外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年龄65~89岁,平均 (75.5±2.0)岁;病程1.1~13.5年,平均 (6.2±1.1)年;合并脑血管意外2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19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对照组55例,年龄66~87岁,平均(75.0±1.5)岁;病程1.0~14.1年,平均(6.5±1.0)年;合并脑血管意外22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16例,肺源性心脏病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非那雄胺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71)1片,每日1次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国药准字J20090103) 4 mg,每日1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电针联合感应电治疗。电针治疗:患者侧卧位。取28号2.5寸毫针2根,分别刺入双侧会阳穴,向外阴方向刺入约1.5~2寸;再取28号1.5寸毫针2根,分别刺入双侧次髎穴约0.5~1寸。采用长城牌KWD808Ⅱ型电针治疗仪。针下得气后,将电针导线同侧上下连接,正极在上,负极在下,选疏波,刺激量逐渐加强,使肌肉轻度收缩,以患者耐受为度,针感传至外阴部位为佳,每次20~30 min。电针治疗后行感应电治疗:用感应电疗机(汕头达佳牌)将滚轮状电极置于下腹部膀胱区及双侧大腿上1/3部位,副电极置于腰骶部,手动依次滚动电极刺激,电压4~8 V,电流强度以治疗时引起腹壁肌肉收缩、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10 min。每日1次,3次后休息1 d。

1.3.3 疗程 2组均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IPSS[3]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4]、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变化。

1.5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卵磷脂小体正常,细菌培养结果阴性,排尿顺畅成线,尿流率恢复正常,B超检查残余尿量消失;显效:治疗后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卵磷脂小体明显好转,细菌培养结果阴性,排尿基本成线,尿流率增加,B超检查残余尿量消失或减少;有效:治疗后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卵磷脂小体有所好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B超检查仍有残余尿量;无效:治疗后,患者以上各项指标均无变化或更为严重[5]。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QOL评分及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比较 见表2。

治疗组(n=55)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55)治疗前治疗后IPSS评分(分)19.75±6.716.37±3.89*△20.01±6.696.98±4.01*QOL评分(分)52.65±7.1489.61±6.10*△53.21±6.9972.64±7.26*最大尿流率(mL/s)6.71±1.2112.36±2.61*△6.82±1.169.62±1.57*残余尿量(mL)42.21±9.1016.52±5.29*△41.36±8.9721.26±7.5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IP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QOL评分升高,最大尿流率增加,残余尿量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是膀胱功能失代偿的重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增生的任何阶段[6]。其发生原因一方面为静力性因素,增生的前列腺腺体突入膀胱,压迫尿道,引起膀胱出口机械性梗阻;另一方面是动力性因素,膀胱颈、后尿道、前列腺体及包膜中含有丰富的α受体,因受机械性梗阻的刺激,上述部位的α受体兴奋导致张力增高,出现功能性梗阻,从而加重排尿困难。非那雄胺片为5α-还原酶抑制剂,能阻断睾酮转化成5α-双氢睾酮的过程,显著降低双氢睾丸酮水平,从而缩小前列腺体积,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改善尿流量,但起效慢,需长期服用。甲磺酸多沙唑嗪为选择性突触后α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能通过选择性阻断前列腺平滑肌基质、被膜和膀胱颈的α-肾上腺受体,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动力学和临床症状。但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多为静力性因素和动力性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因此单纯应用非那雄胺及甲磺酸多沙唑嗪的疗效并不明显[7]。

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属中医学癃闭范畴。《医述·小便》载:“主五液者,肾也。肾气虚而受扰,则无力以化液,而邪火遂乘袭之,以致溲事涩滞,标热虽在膀胱,本虚实在于肾,宜补肾以益其虚,而从温以化其气,则肾源有滋,小水自利。”《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老年患者,年老体衰,肾阳不足,下焦气化失职,而致膀胱决渎失司;或肾精亏虚,相火妄动,煎熬津液,血脉不利,瘀阻水道而发为癃闭[8-9]。治宜益气补肾,活血化瘀,通利膀胱。穴位神经解剖发现,次髎穴适对第二骶后孔处,深层有第2骶神经,该神经为骶髓排尿中枢。针刺次髎穴加电针疏波的低频电刺激,可刺激骶髓排尿中枢并使之兴奋副交感神经,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开放,引起排尿,而且针刺有利于消除前列腺水肿和充血,使受压的尿道恢复通畅。本方法也刺激了支配前列腺的骶丛神经、腹下丛交感神经,从而加强了神经调节功能,加快组织代谢过程,起到调节泌尿系统内分泌失调的作用,有利于抑制前列腺增生,从而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会阳穴深处是直肠壁,直肠与膀胱同为腰骶自主神经所支配,深刺会阳穴能调节腰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的尿潴留。同时会阳穴附近有阴部神经,阴部神经支配前列腺血管。针刺会阳穴可以改善其血液循环,减轻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所致的尿潴留[10]。感应电治疗可起协同作用,因感应电治疗有兴奋正常神经肌肉的作用,能以低频脉冲电流代替神经冲动的形式,促使肌肉强直性收缩;利用感应电滚,以滚轮式刺激处于惰性状态下的膀胱括约肌、逼尿肌,使其兴奋与抑制功能达到平衡,提高腹壁膀胱区肌肉的兴奋性。感应电流还可兴奋自主神经,提高周围血管的紧张度,使平滑肌收缩,提高肌张力;感应电流强烈刺激后使膀胱平滑肌有节律收缩后松弛,舒张尿道内外括约肌,减轻增生的前列腺压迫,使尿液排出[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能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困难,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改善情况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1] 顾方六.国际协调委员会有关前列腺疾病患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推荐意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4,15(3):230-235.

[2] 蒋泉,李义学,张剑,等.中西医结合应用于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3):350-351.

[3] 那颜群,郭震华.实用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94.

[4] 顾方六.现代前列腺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97.

[5] 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手册(201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3.

[6] Parsons JK,Schenk JM,Amold KB,et al.Finaefide Reduces the Risk of Incident Clinical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Eur Urol,2012,62(2):234-241.

[7] 张洪钦,陈晓文,程文钦,等.非那雄胺预防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并发急性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7):3254-3256.

[8] 苟静玲.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30例[J].中国药业,2011,20(16):84-85.

[9] 许宏贤.阿司匹林预防前列腺增生患者急性尿潴留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120-121.

[10] 徐笑侠.阿司匹林预防前列腺增生患者急性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8):60-61.

[11] 宋涛.针刺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9):817-818.

(本文编辑:曹志娟)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9.015

王锦涛(1970—),男,主治医师,学士。从事泌尿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R697.3 R694.550.58;R245.97

A

1002-2619(2016)09-1338-03

2014-12-05)

猜你喜欢
尿流率尿量尿潴留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尿得怎么样,马桶知道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流率特点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76例尿道狭窄患者自由尿流率曲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