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腧穴的可视化分析※

2016-12-09 06:32李曌嫱田元祥赵建新
河北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施术夹脊腧穴

李曌嫱 田元祥 赵建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29)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腧穴的可视化分析※

李曌嫱 田元祥1赵建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29)

目的 通过分析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常用腧穴,梳理已有知识结构,探讨该领域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关于针灸治疗LDH常用腧穴的相关文献。经Refworks格式转换后,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针灸治疗LDH常用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形成后的图谱共有511位作者被纳入,其中有49位作者发文量≥3篇;共有317所机构被纳入,其中有22所机构发文量≥3篇;共有128个关键词被纳入,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电针,最常用的穴位是夹脊穴。结论 LDH的针灸治疗领域中研究最多的依然是传统常用腧穴,如夹脊穴、环跳穴等,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中采用远端取穴的方式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此领域中形成了多点取穴治疗的新型诊疗思路,充分显示了中医针灸的特色诊疗。

腧穴;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髓核等间盘组织向后或后外方膨出或突出,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进一步导致神经根炎症、神经根营养障碍及传导特性损害,出现腰腿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1]。其中,针灸作为非手术疗法的代表,具有操作简单、镇痛效果明显等优势,易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针灸深刺可使腰部深层肌肉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松解粘连,从而达到缓解镇痛、改善功能的效果[2]。但目前针灸治疗LDH的腧穴较多,对于常用腧穴归纳及结构梳理缺乏明确总结,传统的统计方式过于繁琐,也经常出现误差。因此,本研究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采集与转换 采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方式为“主题”(精确),检索词选定为穴、腰椎间盘突出症,检索策略为“穴and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检索。

1.2 文献选择 经人工筛选排除掉导师介绍、临床经验总结、培训班及会议论文通知类文献,纳入以临床疗效对比、治疗方案研究为主的文献。

1.3 数据转换 将纳入文献经Refworks形式转出后,导出的文献记录中包含的信息有作者、研究机构、题名、发表年份、关键词、摘要、期刊、卷次和起止页码,再用Citespace软件自带格式转换器将文件转为可运行格式。

2 结 果

2.1 检索结果 共检索出962篇相关文献,时间跨度为1962—2016年。通过人工筛选剔除493篇,共计纳入469篇文献,筛选后时间跨度为1992—2016年。阅览469篇文献摘要,均与针灸治疗LDH研究领域相关,能满足研究需要,全部纳入。

2.2 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2.2.1 作者结构图 在Citespace软件中设置时间分区为3年分区法,自1992—2016年,每3年为切割点进行分析,节点类型采用作者,演算时阈值选择为100,剪切方式采用Pathfinder法,形成后的图谱共有511位作者被纳入,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学者,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了学者间的相互合作。其中有名字标注的节点是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作者,共有49位(见图1)。

图1 针灸治疗LDH常用腧穴作者聚类视图

由图1可见,在针灸治疗LDH常用腧穴领域中形成了较多高产团队,每个团队内部研究人员联系紧密,个别团队间存在着联系,例如黄仕荣团队与朱首豪团队、戴琪萍团队与邵萍团队等。通过对作者聚类视图关键词标记法进行演算,显现出此领域不同的研究方向,根据节点数量的多少,可以看出研究的热点领域、团队及连贯性(见图2)。

图2 针灸治疗LDH常用穴作者聚类关键词标记视图

由图2可见,肓俞、肝俞、腰突穴、郄穴、大椎、委中等均为常用穴中的热点关键词。通过对聚类中学者的论文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见表1)。

2.2.2 机构结构图 在Citespace软件中设置时间分区为3年分区法,自1992—2016年,每3年为切割点进行分析,节点类型采用机构,演算时阈值选择为70,剪切方式采用Pathfinder法,形成后的图谱共有317所机构被纳入,仅22所机构发文量≥3篇(见图3)。

表1 针灸治疗LDH常用穴代表性团队研究方向表

由图3中可以看出,针灸治疗LDH常用穴研究的机构虽然众多,但是研究分散、彼此间合作关系少。研究机构多为中医药类大学或为其附属医院,省、市级医院研究机构较少,所以未能形成影响力深、研究深入的机构,研究机构出现频次最高也仅为6次,出现5次、4次机构亦不多(见表2)。

表2 针灸治疗LDH常用穴代表性机构

通过题名标记法对机构进行标记,仅形成一个聚类标签,标签为电针夹脊穴治疗LDH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说明在联系相对比较紧密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中形成了一个研究体系,主要研究电针夹脊穴治疗LDH系统评价,但节点数不多(5个),证明研究方向比较单一,且理论性研究较多[9](见图4)。

图4 针灸治疗LDH常用腧穴机构聚类题名标记法视图

2.2.3 关键词结构图 在Citespace软件中设置时间分区为3年分区法,自1992—2016年,每3年为切割点进行分析,节点类型采用关键词,演算时阈值选择为20%,剪切方式采用minimum spanning tree法,形成后的图谱共有128个关键词被纳入,通过简单归纳和总结,可见常用腧穴及临床施术方式(见图5)。

图5 针灸治疗LDH常用腧穴及临床施术方式可视化视图

由图5可见,最常用的施术方式为电针,最常用的穴位是夹脊穴,针灸治疗LDH常用腧穴及常用临床施术方式频次统计见表3、表4。

表3 针灸治疗LDH常用腧穴频次统计

表4 针灸治疗LDH前10位临床施术方式频次统计

由表3可见,在针灸治疗LDH领域中,共有15个常用穴,其中夹脊穴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由表4可见,针灸治疗LDH常用临床施术方式种类很多,其中电针治疗为临床最常用施术方式,随着取穴部位的不同,逐渐发展出多种治疗方法,上表中只简单列举出最常见的10种治疗方式,还有许多治疗方式,例如:艾灸疗法、中药熏蒸、热敏化治疗等。

3 讨 论

运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展现了LDH针灸常用腧穴的演变过程及施穴治疗的变迁。研究者形成了较多高产、稳定的团队,团队中的作者彼此间联系比较紧密。在相关研究机构中,高产的研究机构未能形成,机构间联系不多,但是机构之间所研究内容各不相同,这样就组成了针灸治疗LDH常用腧穴领域的多样性,也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不同的配穴思路。

从常用腧穴年限中可以看出,以往多为局部取穴,如夹脊穴、关元穴等,而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多为远端取穴,如神阙穴、后溪穴等。此现象说明在针灸治疗LDH的取穴方法中,研究方向逐渐由局部取穴向远端取穴发展,通过对发病机制的研究,也逐渐认识到远端穴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配穴作用,也可以起到直接治疗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出,近年出现的取穴方法是以原有取穴方法为基础,衍生出新的取穴方法,如断面九针穴,上穴为病变节段上一椎体棘突间隙,下穴为病变节段下一椎体棘突间隙,中穴为病变节段相应椎体棘突间隙,加上、中、下3穴两旁的夹脊穴,共9穴[10-11]。这就是在夹脊穴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型针刺取穴原则,针刺此9穴可使针感直达病所,使气血运行通畅,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局部炎症,解除肌肉血管痉挛[12-13]。从穴位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穴位特性可相应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例如委中穴在刺血疗法中有明显的疗效,此穴因其显效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14-15]。

关键词主要分析了常用穴位频次及施术方式频次,可以看出,领域中研究最多的依旧是夹脊穴、环跳穴等传统治疗LDH的常用腧穴。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中采用远端取穴的方式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多点取穴治疗的新型诊疗思路,充分显示了针灸的特色诊疗“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研究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施术方式也在进行中。

概括而言,对于常用腧穴的研究,可视为横向延伸,使得临床施术人员可以多点选择。而对于施术方式的研究,可看作是在腧穴基础上的纵向深入研究,这样就打破了单一的、固有的、传统的思维模式,也得到了许多临床施术人员的青睐。本研究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图谱的方式进行结构梳理,非常符合人的认知习惯,相对于文本信息,人的大脑能够清晰、快速、动态的接受,为读者展现针灸治疗LDH常用腧穴的结构布局及研究热点。

[1] 吕刚,王星铎.疼痛与神经根损伤[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3):182-183.

[2] 梁永瑛,郭艳明,顾钧青.电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6):1352-1353.

[3] 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单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6,26(5):319-321.

[4] 庄子齐,江钢辉.针刺郄穴为主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5,37(9):58-59.

[5] 黄国付,张红星,张唐法,等.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时效及对血浆相关因子的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1-6.

[6] 张照庆,李威,夏杨,等.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肌电图分析[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4):59-61.

[7] 许广里,宋柏林,刘春禹,等.针刺肓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性疼痛的动态数理量化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28(12):900-901.

[8] CHEN Rixin,CHEN Mingren,KANG Mingfei,et al.Comparative study on moxibustion and infrared methodfor detection of the heat-sensitive state of Yāoyángguān(腰阳关GV 3) in patient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protrusion [J].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0,20(2):21-26.

[9] 李林,袁坤,张立恒,等.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12):13-17.

[10] 张倩,卢智,沈润斌.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J].中医正骨,2012,24(6):52-53.

[11] 王秀梅, 毛艳春, 张珊珊, 等. 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3,22(1):48-49.

[12] 何玲娜,彭力群.断面九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随机对照研究[J].四川中医,2010,28(5):121-122.

[13] 韩为华.断面九针穴配合平衡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4,23(4):749-750.

[14] 张小芳,董倔强,吴铅谈.刺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5,27(1):66-67.

[15] 付明举. 委中放血针刺夹脊对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即时疗效观察[J]. 颈腰痛杂志, 2008,29(2):191-192.

(本文编辑:石 康)

Visual analysis of commonly used acupoints o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IZhaoqiang,TIANYuanxiang,ZHAOJianxin.

Department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hirdHospitalAffiliatedto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ly used acupoints o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help to sort out the knowledge,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this field. Methods The literatures which related with the commonly used acupoints of acupuncture therapy of LDH were searched from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After Refworks format conversion, the co-appearance maps involving author, research institution and key words relat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of LDH were generated by CiteSpace, and then analyzed. Result There were 511 authors involved in the map, and 49 of them with more than three articles. There were 317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volved in the map, and 22 of then with more than three articles. There were 128 key words involved in map, and the most common therapy was electroacupuncture, the most common used acupoint was Jiaji points.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ommon used acupoint like Jiaji and Huantiao had been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ly studied in the filed of acupuncture therapy of LDH. As research continues, the distal end points gained further study. To form a new thinking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at fully shows the diagnostic feature of Acupuncture.

Acupoint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cupuncture therapy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9.024

※ 项目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6年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课题(编号:Z161100000516137)

李曌嫱(1990—),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学士。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脊柱关节病。

R246.9;R681.5

A

1002-2619(2016)09-1372-06

2016-06-05)

△ 通讯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29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猜你喜欢
施术夹脊腧穴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石养腧
“夹脊”与“夹脊穴”探析
基于内经理论的敏化腧穴“快然”特征探讨*
针刺施术时长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炎症反应的影响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颈夹脊穴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