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阴泻阳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6-12-09 06:38侯艳丽欧阳颀祁婷婷
河北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压电针刺疗法

侯艳丽 欧阳颀 祁婷婷 李 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理疗科,北京 100700)



补阴泻阳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侯艳丽 欧阳颀 祁婷婷 李 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理疗科,北京 100700)

目的 观察补阴泻阳法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80例,予补阴泻阳法针刺法治疗;高压电位组80例,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联合组80例,予补阴泻阳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3组均以1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联合组愈显率80.0%、总有效率95.0%,针刺组愈显率65.0%、总有效率88.8%,高压电位组愈显率55.0%、总有效率85.0%,联合组愈显率均明显高于针刺组及高压电位组(P<0.05),且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高压电位组(P<0.05);3组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针刺组及高压电位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阴泻阳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可降低PSQI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两者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入睡和睡眠障碍;电刺激疗法;针刺疗法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眠浅而易醒,重者则彻夜不能入眠,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西医治疗失眠症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但此类药物多具有依赖性、耐药性及戒断反应等不良副作用[2]。2010-06—2013-06,我们采用补阴泻阳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失眠症80例,并分别与单纯采用补阴泻阳针刺法及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各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240例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理疗科失眠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80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25~60岁,平均(40.7±4.5)岁;病程1.5个月~3年,平均(6.7±1.1)个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量表评分为(13.87±2.39)分。高压电位组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30~59岁,平均(41.1±3.9)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6.5±0.9)个月;PSQI量表评分(13.79±2.31)分。联合组80例,男35例,女45例;年龄20~60岁,平均(40.2±4.2)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6.6±1.2)个月;PSQI量表评分(13.91±2.34)分。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标准参照第3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4];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不寐的诊断标准[5]。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表现为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伴有头痛、头晕、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多梦等症状,具有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无妨碍睡眠的其它器质性病变和诱因;②PSQI量表评分≥8分,年龄在20~60岁之间,病程≥1个月;③没有药物依赖史或停止用药物2周以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①带有心脏起搏器或大块金属植入物者;②有严重心肝肺肾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恶性肿瘤患者;⑤有出血性疾病及高热患者;⑥重症抑郁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酒精、安眠药依赖者。

1.3 治疗方法

1.3.1 针刺组 予补阴泻阳针刺法治疗。取穴:百会、神门(双侧)、三阴交(双侧)、申脉(双侧)、照海(双侧)。操作手法: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医者先毫针刺百会,然后按从上往下的顺序逐个刺入各穴,得气后三阴交、照海予捻转轻补法,申脉行捻转泻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

1.3.2 高压电位组 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采用日本HAPP YLIFE高压电位治疗仪,患者取平卧位,把绝缘垫放于腰背部,绝缘垫的导线连接到机器的输出口端的全身治疗上面,电压分高、中、低3档,通常前3次选择低档,以后为中档,全身治疗30 min后,采用随机配置的电子笔点刺相关穴位,主要选取百会、神庭、印堂、太阳、风池、心俞、脾俞、肾俞、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每次选用3~4个穴位,点穴刺激强度因人而宜,每穴点刺3~5下,每日1次。

1.3.3 联合组 予补阴泻阳针刺法联合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具体取穴及治疗方法同针刺组与高压电位组。

1.3.4 疗程 3组均以治疗1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方法 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并统计疗效。采用PSQI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由PSQI量表的18个自评条目组成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3分等级计分,各因子的累计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由患者自己在10 min内完成作答,并由专人负责当场收回和统计分数,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6-7]。

1.5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呈深度睡眠,醒后精力充沛,无困乏现象;显效:睡眠质量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失眠症状减轻,但睡眠深度不够,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到3 h;无效:治疗后失眠症状无改善或更加严重[5]。

2 结 果

2.1 3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3组疗效比较 例

与针刺组比较,*P<0.05;与高压电位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与针刺组比较,2组总有效率相当(P>0.05),但联合组愈显率明显高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压电位组比较,联合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高压电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治疗前后PSQI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PSQI量表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针刺组及高压电位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3组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针刺组及高压电位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灵枢·大惑论》曰:“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详述了睡眠的生理基础,阐明了卫气出阳入阴与“眠醒”周期的关系。同时《灵枢·大惑论》又指出,病目不得瞑者皆因“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得瞑矣”。《灵枢·寒热病》亦云:“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阴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则进一步明确阴、阳跷脉是目、脑之间联系的通道,与人的睡眠关系密切,跷脉脉气失调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正常睡眠和觉醒,只有跷脉功能正常,人们才能保持“昼精夜瞑”,才不会出现失眠症状[8]。因此卫气出入失常,阳盛阴衰,阴阳不交,神不守舍是失眠的根本病机所在[9]。所以,调整脏腑阴阳是治疗关键,补阴泻阳是治疗失眠的根本治则,必须贯穿于治疗的始终[10]。

针刺疗法作为中医治疗失眠的特色疗法之一,以其独特的安全性、有效性受到愈来愈多患者的青睐[11]。《灵枢·根结》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我们采用补阴泻阳针刺法,正是通过扶正祛邪、疏经通络,以期调和气血,潜阳入阴,使人体功能恢复到平衡状态,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12-13]。所取穴位中照海与申脉为八脉交会穴,通阴阳跷脉,司双目之开阖,卫气行于阳则阳跷盛,主目张不欲睡;卫气行于阴则阴跷盛,主目闭而欲睡。两穴相伍施以相应的针法,可清心固肾,调节阴阳跷脉之偏盛偏衰,而治疗“昼不精夜不瞑”之失眠。加之百会清利头目、镇静安神,神门宁心安神,三阴交柔肝健脾、交通心肾。诸穴合用,直中病机,共奏调整阴阳气血、调神健脑功效。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针刺组补阴泻阳针刺法治疗失眠的有效性,但起效较缓。

高压电位疗法是通过给机体补充阴离子,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激活细胞活力,调节酸碱及内分泌平衡,从而对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调节作用[14]。同时通过电子笔刺激相应经络穴位,可疏通经络,抑制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状态,起到减压安神的作用,从而有效地缓解疲劳和改善睡眠[15]。大量文献资料和本文资料也已证实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失眠的有效性[16-17],但临床痊愈率偏低,其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尚需深入进行。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们采用补阴泻阳针刺法联合高压电位疗法治疗失眠较单纯一种方法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PSQI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两者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事件和副作用,具有安全、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是治疗失眠可行性方案之一。但本研究所选病例病程较短、失眠程度较轻,长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 潘集阳,赵耕原.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178-179.

[2] 吴欢,余安胜,余小萍.针灸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6):497-498.

[3] 刘贤臣,唐茂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4]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5]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50-52.

[6] 谢诺.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调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4):57-58.

[7] Hashmi AM,Khawaja IS,Butt Z,et al.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validation of the Urdu translation[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14,24(2):123-126.

[8] 刁丽梅,刘泰.从《黄帝内经》理论浅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2):73-74.

[9] 贺玮苇,唐艳华,杨艳,等.历代医家对“不寐”的病机认识[J].光明中医,2013,28(12):2513-2514.

[10] 刘萍,诸毅晖,张元庆,等.针灸治疗失眠思路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2):245-247.

[11] 高希言,时明伟.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5):624-625.

[12] 王莉,杨洁.针刺申脉照海为主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1,29(7):125-126.

[13] 李佩芳,刘霞.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不寐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4):17-18.

[14] 张丽,彭楠,陈蔚,等.高压电位疗法对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3):286-288.

[15] 徐善恒,陈贵海.高电位治疗慢性失眠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09,30(4):428-429.

[16] 吴淑华,王彦林,姜韬.高压电位治疗失眠50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28(5):44.

[17] 薛军,刘邦忠,石明芳,等.高压电位治疗失眠、慢性疲劳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2):219-220.

(本文编辑:石 康)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9.029

侯艳丽(1961—),女,副主任技师。从事理疗科临床工作。

R256.23;R749.99

A

1002-2619(2016)09-1392-03

2014-12-26)

猜你喜欢
高压电针刺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燃料电池汽车高压电安全设计要求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高压电线除冰机器人
高压电线除冰机器人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