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儿童随班就读数学科辅导方法

2016-12-14 12:01林敏珊
师道·教研 2016年7期
关键词:盲生盲童钟面

林敏珊

视障儿童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的方式之一。资源教师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提供专业教育服务,资源教师也称辅导教师。在我国,视觉障碍亦称视觉缺陷、视力损伤。根据程度轻重将它分为盲和低视力两个级别。从教育角度讲,盲童和低视力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属于两类不同的教育对象。盲童和低视力儿童的认知方式、学习载体、学习手段有明显的区别。在学习载体上,盲童使用点子盲文,低视力儿童可选择性地使用大字本印刷体。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开发儿童智力。然而盲童接触社会的机会相对较少,在抽象数学知识和现实社会的联系方面,盲童的理解能力较差。盲童缺乏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来理解,使得盲童数学知识的缺漏日积月累。与普通学龄儿童相比较,盲童的数学基础薄弱。如果一年级盲生的随班就读,单纯依靠教师讲授,缺乏有效的辅导,容易造成数学学习障碍情况出现,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盲童的智力开发。因此,一年级盲童随班就读数学方面需要做些知识技能准备,让盲童在随班就读中实现内容普及性和个体发展性。如:盲文点位六点子摸写训练、盲文缺少一点的符形摸写训练、数字0到9盲文点位背诵、结合物体说出图形名称等。这样,盲童上课学习第一单元《准备课》时,可以在课堂上同步进行数字盲文的摸读和书写练习。由于盲童需要使用盲文课本,盲文课本对汉字课本彩图印刷有一部分是直接用点子平面图形替代的方式,熟知平面图形的名称和形状,扫除阅读障碍,盲生便于使用盲文课本学习和练习。让随班就读的盲生在数学学习中能自我定位明确学习,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一、根据内容选择或制作合适的直观教具,帮助建立数学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盲童随班就读没法直接使用普通汉字课本,也没法直观阅读书本上提供的彩图提取信息。盲文课本对汉字课本彩图印刷还有一部分是采取盲文文字描述替代的方式。课堂上,老师和同学的语言描述等间接经验,未必能让盲童形成正确的表象和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动手实践是盲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盲校数学课堂中,以触摸直观的实物教具和模具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培养视障儿童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辅导随班就读盲童时,辅导老师应当配合教学进度选择或制作适当的直观教具让盲童亲自、直观、全面地观察。让盲童在动手的同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视觉表象。如“认识钟表”中钟面的认识部分,明眼儿童通过观察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已经多次直观观察了钟面,也积累了从钟面阅读时间的直接和间接经验。而盲童由于视觉缺陷,对钟面不易感知,导致对钟面的了解片面,缺乏时间与钟面之间联系的直接经验。特别是先天性视障儿童,在积累时间知识和经验方面更远不如明眼儿童。在随班就读学习本单元时,辅导老师应提前向盲童提供带有盲文标识的钟面教具,引导盲童有序地、充分地、全面地触摸认识钟面。让盲童在获得充足的钟面信息,在脑海里积累了正确的钟面表象后,盲童在本课学习将更易于融入课堂。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后,结合理论学习,盲童能更好地掌握时间与钟面之间的直接关系,建立正确的时间概念,体验“阅读钟面”,知道时间的快乐。

二、有序操作直观教具提高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计算学习内容很多,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计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知与运用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数感的培养在数学教中举足轻重。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培养数感的内容至少涵盖了全年级的5个单元。100以内数的意义是二年级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和四年级学习《大数的认识》的基础,所以一年级数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由于缺乏视觉形象,小学一年级适龄盲童在点数10以内实物和触摸凸点图形时容易出现重复、错漏等现象。一年级课程标准要求“数的认识”知识技能首先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盲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既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提升。在盲生会顺序数1-10的基础上,训练盲生有序地点数操作,是需要教师分层次、分步骤地引导。实物点数从使用容器开始,让盲童可以把点数过的实物放入容器以示区分。从明显界限区分到隐形界限区域性区分,如可以让盲生先把需要点数的实物放置左(上)或右(下)边,点数过后放置反方向一边。如此同时有目的训练点数,增强数感的同时也可以训练盲童的方向感和动手能力。触摸凸点图形从按老师要求的顺序点数,如从左往右数或从上往下数。逐渐过渡到让盲童自主探索说出自己点数顺序,逐步提升盲童有序地触摸图的能力。在不断训练点数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渗透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等学习。既让学生经历自主、多样化的体验过程,积累探究性经验,又引导学生经历操作与思考的过程,积累有效操作的活动经验。盲童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累积。

三、语言直观与直观教具的配合,从直观到抽象

盲生由于视觉缺陷,无法有效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但他们对学习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的。教师在他们使用直观教具的同时细心地讲解或解疑,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的直观教具对盲生的指导作用不显著。这样就需要指导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学生的特点,配合语言指导盲生了解直观教具,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

如“常见的量”中人民币的学习,盲童由于视力缺陷,不会有太多的购物付钱的经验,也不能直接观察人民币纸币上图案和文字。即使部分人民币纸币上有盲文,但是由于人民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导致盲生触摸上面盲文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很低。辅导教师提前让盲生先从人民币纸币的形状、大小上进行比较,引导盲生体验纸币的纸张大小可以协助区分人民币币值,同时使用较新的纸币让盲生尝试触摸上面的盲文。一年级盲生喜欢气氛活跃又有操作的课堂,而对枯燥的理论课不太感兴趣。直观教具的使用可以激发盲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好奇心。在辅导教师已经简介人民币纸币的区别辅导下,盲生在随班就读的课堂上,可以按老师的要求参与明眼生的学习活动,边动手边学习。有了辅导铺垫和经验累积,盲生可以从围观者转换为参与者。让盲生的数学学习不再被动。

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转换数学抽象概念成具体语言

现代信息技术在普通小学数学教育中广泛使用,颠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使得现在小学数学学习富有动态性、形象性、趣味性和综合性。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巨大地改变了盲生的生活,互联网让盲生不再封闭、不再与世隔绝,即使在家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手段关注大量的、及时的信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从盲童幼儿期开始使用,如大型凶猛类动物叫声的音频播放,丰富盲幼儿对不能触摸的、凶猛类动物有初步认知。盲生随班就读小学时更应该大量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盲童因视力缺陷,根据生理缺陷的补偿功能,盲童的听觉相对是比较灵敏的,反而触觉需要后天训练。信息技术手段当中,盲童使用起来最方便的就是音频的播放,只需要音频播放工具即可,不需要任何电脑技术的支持。盲生随班就读低年级的时候,辅导老师可以寻找具有童趣的、数学学习内容相关的音频和视频播放。播放音频辅助盲生学习,既发挥听觉优势又可以借助背景音乐及不同的音效去感染和刺激学盲生的想象。

在四年级下《位置与方向》的画图教学中,盲生较难完成“画出路线”的学习任务。盲校教学往往是用尺子“摆出路线”,再“测量定点”标示物体的位置。路线的描述往往包括起点、方向(八个方向与度数结合表示)、距离、长度比例等诸多因素,盲生不易记得清晰,操作过程中常需要触摸盲文以确定位置的信息。双手既要关注方向标,又要使用直尺和量角器去摆放正确的方向,同时又要关注长度比例并计算距离。盲生根本难以边摸题边摆尺子地独立完成这类型的练习题。最有效又节省资源的方式,就是把“画出路线”这类型的练习题录成音频,在盲生独立完成练习时按需循环播放,让盲生边听边摆,既可以不用借助别人读题,又可以训练盲生独立提取音频信息去操作。随班就读的盲生在课堂上学习画图的效率和掌握度不高,需要课后进行大量的操作练习才能掌握“摆”及“定点”的技能。盲生使用录音工具自主选择录制练习题,可以让随班就读的盲生在独立的情况下,也能训练语音录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随班就读的盲生不再依赖辅导老师或家长,开始独立自主学习。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实习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盲生盲童钟面
网络时代盲生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正确的钟面时间
基于盲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这个极简的壁钟,连钟面都省去了
浅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看镜面上的时间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
浅谈盲校学生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