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电影中的乡村之美及现实意义

2016-12-14 12:06钱凤德
电影文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场景乡村现实意义

钱凤德

[摘要]电影除了故事情节,还能通过场景让我们感受不同类型的空间之美,本文基于我国乡村题材电影创作发展的历程,讨论了当下公众的特殊情感需求——“乡愁”。文章对“乡愁”产生的原因以及当下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部分乡村电影场景的描述,从村落的位置选址、院落的功能布局、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朴素的人性特质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等角度阐释了我国的“乡村之美”及对当前的现实意义,启发人们通过欣赏电影,感受、发现并体验别样的生活。

[关键词]乡村;电影;场景;乡村之美;现实意义

乡村题材作为一种具体的电影类型,其创作总量和影响力一直处于相对比较弱势的地位。思考当下的乡村题材电影,除了娱乐其还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思乡”情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乡愁”。为什么会产生乡愁?如何发现和认识乡村之美?乡村题材电影在我们回味乡愁过程中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一、我国乡村题材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回顾

思考我国乡村题材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发现,其总是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背景紧密相关。纵观我国乡村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逐步经历了从高潮到沉寂,而后进入到缓慢的发展期,总体面貌如下: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创作的一次高潮,当时经济体制的改革让整个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变,乡村题材电影在当时电影市场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赵焕章的乡村三部曲《咱们的退伍兵》《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是那一时期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还有胡柄榴的《乡音》《乡民》和《乡情》系列。相比而言,前者多以喜剧的方式反映当时乡村社会的变化,而后者更侧重于从知识分子的视角,对当时乡村文化的发展与沉淀进行思考,强调对乡村“诗意境”的追求。对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样轻松而贴近生活的电影很容易引发其心中的“乡愁”。

2.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乡村题材电影的创作进入了沉寂期,虽然这一时期推出了一批以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部分作品,但相比同时期其他题材的电影而言可谓进入到了一个没落的时代。这一时期乡村题材电影的显著特征是纪实性降低而创作性增强,如电影《黄土地》中那一望无际的大场景、滚滚而来的腰鼓声,求雨、红喜轿、红嫁衣、红对联;《秋菊打官司》中的房子在一串串红辣椒的装点下显得格外耀眼,为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电影场景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夸张。与其说这再现了当时的民俗,倒不如说是导演们创造了一种新民俗;与其说是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描写,倒不如说是导演们创造出来的乡村奇观。但正是因为经过艺术加工过的场景,也才更加容易撩起我们当前内心的“乡愁”。

3.新世纪以来乡村题材电影的缓慢发展,相比这一时期极度繁荣的电影市场,乡村题材电影的数量虽然还在进一步增长,但总体上只占极少的比重,这一时期乡村题材电影表现的重点已不再仅仅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客观描写或是相对单纯的艺术创作。喜剧化、娱乐性与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类型并存,如《春娥》《十八个手印》《洒满阳光的路上》《鸳鸯村的故事》《大学生小村官》等。总体而言,影片内容、风格及创作者的多元化是这一时期乡村题材电影创作的主要特点。

透过以上乡村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相比其他电影类型,乡村题材电影虽然不是电影市场的主体,但依然有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热衷于此类电影的创作,究其根本在于艺术创作除了商业经济方面的诉求,还有推进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其他方面的追求。而当前人们从此类电影中能够感知到的除了离我们越来越远、模糊不清的故事情节外,就是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且挥之不去的“乡愁”。

二、公众对“乡愁”的情感需求分析

为什么我们都怀有各自的“乡愁”?其根本上取决于人的“社会性”。

1.从整体上看,“乡愁”是整个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存在与超越》中写道:“当代世界面临着历史连续性断裂的危险,所以我们必须审慎地把握以古建筑、古村落、古代文化样式等文化遗迹遗址形式存在的历史记忆,发现养育我们现代人的生命源泉。”作家冯骥才也说过:“乡愁的载体是历史传承。”如果任古建筑、古村落、古代文化等文化遗迹遗址毁弃、消逝、湮灭,那么,历史的断裂就会成为事实,我们就会毁灭自身,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就会变成一片荒芜。因此,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只要是正常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随着生活经历的不断沉淀,都会产生对自己以往生活的怀念,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乡愁”,这种情感不会因民族和文化差异而不同。

2.社会转型发展对乡村文化传统带来的冲击是我们呼唤乡愁的直接原因,也让我们对乡愁有了更加迫切的追求。具体表现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乡村的规划建设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在道路与社区命名上普遍放弃了原有的文字符号和文化传承,被洋气十足的“某某国际花园”或“某某城”取而代之。千城一面的评价在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领域形成了广泛共识,虽然部分专家学者在为本土特色的居住环境进行着努力,但在发展欲望面前,特色文化正不断地淡出我们的视线。新型的居住方式改变了乡村原有的邻里关系,“乡亲”之间的心理距离被逐渐拉远,这使曾经有着乡村生活经历的人,怀旧情绪越发强烈。

3.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愁”产生的另一原因,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价值的中国人心中渗透着强烈的家庭观念。中国人对家所怀有的特殊感情是其他地区文化所无法相比的,例如,在每年中秋或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数以亿计的人们不远万里返回自己的家乡,除了和自己父母的短暂团聚,还有内心深处的“归乡”情结。作为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叶落归根”“父母在不远游”“宁念家乡一捻土,莫恋他国万两金”的传统观念已深深埋在了国人心中,这都是当前人们会怀有乡愁的原因。

因此,从人的社会属性、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国文化的价值观看,“乡愁”是当前我国社会居民普遍存在的情感需求。然而,当下我们的乡愁,却只能如我们的父辈所言,“原来的很多东西只能在电影中才能看到了”。

三、乡村题材电影场景中的“乡村之美”

1.村落之美。乡村电影中村落文化的多重意蕴与独特魅力的彰显,既是物质文化层面民族生活与状况的折射,也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民族文化和美学精神的传演。千百年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因为自然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大量独具魅力的乡村村落。村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内部的空间格局、宜人的空间尺度都在详细记录着我们的生活,如村头处、大树下、谷场旁、邻里间共同度过的闲暇时光等。当然,电影中的村落之美还表现在建筑上,建筑也是电影表达村落美的主要对象,不管是江南的临水宅第、东北的农家小院还是陕北的黄土窑洞、闽南的夯土土楼等都在静静讲述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动人故事。如电影《暖》中徽派建筑的尊重自然、融于自然又创造自然的美学特征;《那山那人那狗》中的吊脚楼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意象等,这既是建筑美的表达,也是电影意象美的组成部分。

2.院落之美。所谓“田园”生活,其主要指“耕种的田”与“生活的园”,其中“园”即意指“院落之美”,院落之美具体表现在它独特的空间结构,即前庭后院。例如,我国北方地区的四合院、皖南地区的天井院、客家的围屋以及云南一带的一颗印院落等。院落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而且是家的核心部分,院落一方面为家庭生活创造了相对独立的物理与心理空问,也反映出儒家的道德观以及在这种道德约束下的家庭生活。另外,院落作为乡村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单位,也创造了邻里间难以言说的亲情,正是这种院落的间隔和比邻才在乡村居民中间形成了所谓“远亲不如近邻”的情感纽带,这在乡村题材电影中是非常多见的。

3.农耕之美。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依靠自己劳动创造自身所需,一直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这种观念在不同时期的电影中都有大量描写,从古代隐居于深山的文人志士到如今生活在别墅豪宅中的成功人士,其相同点是都对农耕活动有着相当的兴趣。对他们而言,农耕本身提供的物质并不是其从事农耕活动的主要原因,对农耕文化的依恋与体验才是他们乐于劳动的主要原因。原始的镰刀斧头虽然在效率上远不及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但它带来的生活体验却是现代机械所无法替代的,这就是农耕之美的独特魅力。作为个体,在社会生产让我们逐渐远离农耕文化的今天,电影中的农耕场景还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美,也可以让我们回忆起曾经有过的农耕体验。电影《白鹿原》中那大片等待收割的金黄色麦浪以及《红高梁》中随风舞动的高梁田,在这种电影场景中既能让我们感受到油画般的艺术气质,又能让人感受到农耕所带来的特有的艰辛生活。

4.人性之美。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城里人,大都会对乡村中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记忆犹新,而在影视剧中也时常反映出城市与乡村公共生活的这种差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那近乎迂腐的主角人物、《边城》中的老船夫等,虽然这些人物在性格方面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属于乡村人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传统、朴素、真诚、善良以及一根筋似的坚忍性格。这些人物角色的性格如此相似并非只是巧合,它是千百年来建立在农耕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基础之上的必然产物,在当前社会虽然无法绝对判定这种性格的优劣,甚至其是否还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都值得怀疑,但值得肯定的是,它仍然是人性当中的闪光点。乡村人对城市人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批判,也许能再次看出乡村人坚守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而正是乡村电影中显示出的这种最为朴素的人性之美,才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始终怀有一份对这个庞大群体的认同。

5.文化之美。中国当前的快速发展不仅从物质层面迅速改变着乡村,更从文化层面对乡村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乡村生活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如传统饮食、社会伦理、民风民俗、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等,而所有这些既可以作为乡村题材电影故事的背景环境,也可以通过这些间接传递出独有的乡村特色文化,当然也可以用电影独有的方式去反思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表达出乡村独有的文化之美。如2016年由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既是一部全面反映乡村文化与发展现状的电影,也反映了当前的乡村文化形式、社会生活和人的道德品质方面发生的变化,深刻揭示了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大量有关乡村文化传统的细致描写,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即将不在的“乡愁”。

相比城市,当前乡村的物质条件与生活环境还相对滞后,或者说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总体发展,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节奏。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乡村美的客观存在,特别是从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需求角度看,乡村题材电影仍然能够给我们带来思乡的满足感,这也充分说明了乡村美和乡村题材电影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意义。

四、结语

当下我们思考乡村题材的电影,不能仅在娱乐的表象下单纯消费它的故事情节,它的作用和意义也不只是对一个时代或社会状态的简单记录,还要看到其作为传承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的载体功能,从个人生活体验的角度,去获取个体在情感方面的更多需求。通过乡村题材电影,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发现独有的乡村之美,去寻回属于我们自己的乡愁。

猜你喜欢
场景乡村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