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价值范导

2016-12-14 12:06艾红梅
电影文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社会转型价值观

艾红梅

[摘要]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讲述了在改革开放之初,黄土高原上平凡百姓的人生变迁与起伏。通过演绎孙少安与孙少平这对兄弟的成长历程,刻画了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传统价值观守护者的焦虑、畸变集体主义价值观拥趸者的失落和理想主义者的坚持,展现出转型社会中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化和价值目标的无序化等种种价值失范状况,并对适应历史潮流和反映现代社会本质的主导价值观的重构提出了前瞻性的认识,对当前人们的价值观的修正与形成具有范导作用。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社会转型;价值观;范导

1975年到1985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历史的转折是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与剧烈运动的过程,也是诸多价值观念从交错碰撞到整合重建的转变,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正是透过黄土高原平凡百姓的人生群像来演绎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的。《平凡的世界》从思辨的哲学视角来审视、评判社会转型中人们多元价值选择的失范,并对适应历史潮流和反映现代社会本质的主导价值观的重构提出了前瞻性的认识。

一、多元价值观念冲突的困顿

在社会的平稳期,社会具有一元主导的价值观念体系,用来对人与事物进行评价的美丑善恶的标准、褒贬扬抑的尺度都是相当清晰明了的。然而,在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原本认同的一元化价值观念被日渐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消解并取代,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必然处在强烈的冲突与矛盾中。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变革犹如划破长空的闪电,既给经济发展灌注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也给包括人的精神领域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强力冲击。在时代的浪潮里,《平凡的世界》中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城乡民众经历着价值观比较、调适、选择和整合上的困惑与痛苦。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运用现代主义主观内省的手法,以心灵代言人的姿态深度剖白了多元价值观念冲突中传统价值观守护者的焦虑、畸变集体主义价值观拥趸者的失落和理想主义者的坚持。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归结出中华民族“重人伦、讲道义”的传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是“因情而有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不过这种美好的价值观在千年的传承中早已极端地衍生出崇尚官权、压制个性、毁灭私欲、故步自封等非理性价值意识。孙玉厚是传统价值观的保守派,他宽厚老实、重情守义、没有自我、家庭为重,毕生为之奋斗的主要目标就是让一家人过上不愁吃喝的好光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他终日拼命地劳作,可是“家里的光景还是像筛子一样到处都是窟窿眼”。面对家境的凄凉,他表现出的是无能为力的保守与僵滞,农耕文明滋养强化的传统价值观,使得孙玉厚这样的农民无力也无从突破创新,只能被动地守着祖先留下的这方厚土黄天。责任制的实施照亮了孙玉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靠着勤劳苦干,仅仅一年时间一家人就不愁吃不饱了。可是,责任制带来的逐利、竞争等价值意识让他振奋追逐的同时,骨子里的守旧与封闭却让他一直有种莫名的惶恐;田福堂是传统价值观与畸变平均主义价值观混合而成的“夹生人”。他具有传统的长官意识和宗法权力观念,他不允许任何人挑衅他在双水村的绝对权威,他把年轻后生孙少安和金家湾的强人金俊武看作潜在的对手,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时时压服金家人,又用猪饲料地一事狠狠整治了孙少安。同时,田福堂又深受“文革”“极左”思想的影响,他总是幻想着干一些扬名立万的大事情,但是,畸变计划经济价值观的桎梏让其缺乏科学观念和民主意识,豁坝放水、炸山拦坝都是其政治空想导演的非科学、反人道的悲剧。极端平均主义的合作化,让他舒心爽气、家业发达、无法割舍,公平竞争的责任制却让他惴惴不安,极其反感、极力打压。在不可逆转的改革潮流中,田福堂陷入了空前的失落与痛苦的反思中。

《平凡的世界》中的理想主义者们拥有坚韧而又动人的生命活力,他们一直在寻觅生存的意义,从没放弃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追问。田福军是坚定的改革者,改变世俗的不完美的世界、为民谋福祉是他的信念。纵然“文革”中被排挤冷落,改革后遭诬告陷害,他都不曾放弃过最初的价值目标。他在黄原的改革成就证明了他具有高于现实并能调校现实的能力,一旦遇到适宜的历史情境,就能将理想变为社会变革的实践。田晓霞是父亲田福军理想主义精神的延续,理想的灵性让她有着非凡的思想和宽广的眼界,现代化的价值观念给予她创新意识、信息观念和冒险精神。她把人与人之间的正直与真实作为价值选择的尺度,她本能地喜欢帮助别人成长和进步,她对孙少平的精神导引恰恰成就了他们超凡脱俗的爱情。孙少平是平凡世界中的“欢乐英雄”,他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在社会转型中理想主义者价值观的冲突、调适与塑造过程。他既承继了传统价值观和朴素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积极因素,又吸收了现代价值观中的理性成分。他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砥节奉公的集体情怀、仁爱礼让的伦理观念,以及民主自由、竞争合作的现代意识。他毅然离家进程揽工,不是背离,而是以让现实更美好的名义开始价值追求的自觉行动。他决然地做一名煤矿工人,不是认命,而是凌越在苦难之上对人生价值的自觉塑造。与到远方去寻找世界的弟弟不同,孙少安的世界在“此处”,他顽强地踏着瘠薄的土地寻找自我价值的证明。作为家中长子,他身上有着“上奉祖考、下壹宗族”的传统伦理价值。为了守护家族与故土,13岁的志学之年便辍学务农,立志成为一名“出众的庄稼人”。作为时代的先锋,他推行责任制、开办砖窑、承包工厂,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这映照出他所积淀的崇尚创造、务实理性和敢为天下先的市场经济价值观念。

二、价值失范行为的喷涌

在社会转型期,现代的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强烈冲击,西方价值观念的长驱直入,使得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和以奉献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被撼动,旧的价值观念体系的积极扬弃并没完成,新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合理约束机制尚未建立。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虚位直接导致了价值选择的多样化,价值评价标准的模糊化和价值目标的无序化等种种价值失范,而价值失范又最终诱发了社会行为的失范。依据著名华裔学者张灏的“精神迷失的心智结构”观点,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价值失范行为表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道德失范。商品意识、市场竞争激发出人们本能的逐利冲动,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扭转了人们的思维视角,模糊了原本的美丑善恶的价值评判标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开始慢慢渗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平凡的世界》中不明就里的人们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家的女娃嫁给靠盗窃暴富的金富;养鱼发家的田海民漠视自己年迈父亲的贫寒;被孙少平从黑包工头胡永州的淫威下救出的可怜少女小翠的自甘堕落;干部徐治功与有夫之妇王彩娥媾和偷欢,拜金、纵欲、利己的价值选择标准冲垮了道德的堤坝,道德失范的丑恶行为开始畸形膨胀。

其二,存在失范。引导人们的价值行为不仅要依靠法制的规范和道德的约束,还要依靠人们不断追求“内圣外王”的自我修养。内圣外王的价值追求表达的是入世有为的自觉实践和豁达超越的精神境界的结合,这正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市场价值观整合后的根本指归。但是,对于陷在改革带来的物欲狂欢中不能自拔的人们来说,“内圣外王”的价值追求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进而导致人们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疑惑与彷徨,甚至走入价值的真空。原西县委书记张有智就是一个存在价值迷失的人物。他曾经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好干部,但是改革后他非但没能与时俱进地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反而抛弃理想、自暴自弃、腐化堕落、为官不为,醉心于追逐豪车、盛宴、补身这样的感官享受,而终究被时代所淘汰。

其三,形上失范。形上失范是人们终极关怀的迷失,人类的欲壑难平、急功近利把人的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推向异化,变成了掠夺式的开发和浪费,人与自己的家园——自然,由融合变为对立。在《平凡的世界》的历史背景中,劳动的异化初露端倪,“为了多打粮,大部分农民都对土地实行了掠夺式耕种。谁也不再给土地施有机肥料”。这种预警表现出了这部剧作的远见与智慧,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三、新型理想主义价值观的重构

价值观念的冲突和价值行为的失范,不是洪水猛兽,只是社会转型必然经历的阶段。但是,在任何一个社会阶段,假若民众的精神与心理持续地禁锢在陈旧、腐化的思想藩篱中,那么价值失范的行为就会无休无止,社会与人的发展就会化为泡影。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新构建出既扬弃传统又切合现代的新型主导价值观。在《平凡的世界》中,没有先入为主的“钦定”某种价值观,而是把对价值观塑造的探索投射在孙少安与孙少平这对兄弟的成长中,通过孙家兄弟价值观的形成、修正和确立,展现出一种新型的理想主义价值观。

首先是价值选择的多样与价值标准的一致。经济体制改革前所未有地激发出个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刺激个体的利益需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的途径随之日渐开阔和多样,但是,社会的良性发展要求必须有统摄全民的一致的价值标准。哥哥孙少安甘愿在贫瘠的黄土地上耕种价值,弟弟孙少平选择在漆黑的矿井中挖掘价值,兄弟二人价值实践途径的差异,看似是一个“留守还是出走”的哈姆雷特式的难题,实则有着相同的答案。少安认为农民可以“出众”,少平相信“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崇尚劳动、乐于奉献是他们价值追求的根本标准。在《平凡的世界》中,这种典型的实践理想主义的价值目标不尽然会带动社会整体的变迁,但至少是朝着有益于大众福祉的取向前进。其次是利益追求与精神指引的统一。少安与少平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生产的竞争中,并竭力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少安带头在双水村搞责任制、开砖窑、承包工厂;少平进城打小工、进厂当工人,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让一家人顿顿都吃白面膜,住上村里最气派的新窑,劳动酿造的“生活之蜜”让他们欣喜而骄傲。但在利益的追逐中,他们又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与独立,扶贫济困的人道精神和居仁由义的传统价值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壮大和延伸,并用独立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峙“物化”的世界。少平渴求知识,向往冒险和富有创造性的生活,他不断地自省,用自身的修养去感染教化他人。少安帮扶大家共同致富,捐资修建学校,即便遭到冷漠的嘲讽和白眼,他仍旧保持着仁爱忠恕的本色。最后是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的结合。经济体制改革让孙家兄弟的创新能力和才干有了用武之地,少安主持制定了“自愿结合、公平配给、包产到组”的双水村的承包责任制度,少平率先提出了铜城煤矿保勤奖励的激励机制。兄弟二人对“先富与后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现实探索,都折射出社会转型期的价值整合是以劳动者为主体,以效率为基础,以劳动为尺度的,渐渐步入公平与共富的主导价值取向。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竭力传递的主流价值观,是理性、务实、实践的新型理想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没有忽视历史的经验和超越客观现实,而是将道义与功利相统一、个体与群体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现代价值观。有的评论认为田晓霞的牺牲、贺秀连的病故、孙少平的毁容,这是向现实的妥协,但笔者更愿意相信这是电视剧所要表达的哲学智慧。“反者道之动”,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因此,理想主义价值观中只有融合了理性、务实的异质元素才能被社会所包容,成为具有启蒙意义和范导作用的主流。

猜你喜欢
平凡的世界社会转型价值观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平凡的世界》(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平凡的世界》里的4代人
社会转型环境对“小产权房”购买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