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小说与电影改编的审美差异化

2016-12-14 12:06傅嘉
电影文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解读白鹿原

傅嘉

[摘要]小说《白鹿原》自1993年问世,就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讨论,因为从《白鹿原》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对文化历史、思想政治以及风俗人情的生动再现,同时小说语言和结构也有着极高的艺术特点,吸引了很多读者和评论家对其进行研究,以此改编的影视作品也是层出不穷。本文就根据《白鹿原》原著以及电影的不同,就《白鹿原》小说文本与电影改编审美差异化进行解读。

[关键词]《白鹿原》;小说文本与电影改编;审美差异化;解读

小说《白鹿原》曾经被改编为秦腔、话剧、舞剧、泥塑、连环画等很多的题材,但是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相比而言改编成为电影的难度更大,电影《白鹿原》一经上映就遭到了原著粉的激励讨论,因为电影中对原著进行了极大程度的删减,将主线与副线进行了模糊,更是把原本出场很少的田小娥形象进行了扩充,以田小娥为主线对电影情节进行了推动。电影《白鹿原》无论从情节还是叙事的角度来看都和原著有很大的偏差。小说作者陈忠实就出生在一个叫作白鹿原的地方,他又用语言虚构了一个叫作“白鹿原”的地方,给这片土地一个可歌可泣的传奇。可以说,《白鹿原》是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在那段历史下的生存状况,现实意义与批判意义不言而喻。由于小说中有很多的敏感题材以及不太适合于表现的题材,同时受到了电影时间的限制和导演对电影的解读,电影为我们展示出来的白鹿原与原著具有很大的差距性,所以对《白鹿原》小说文本与电影改编审美差异化解读显得很有意义。一、从电影对小说的删减对其审美异化的解读

在小说中,《白鹿原》的故事从清末民初一直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时间跨度很大,故事背景复杂,作者用白鹿原上白家和鹿家两大家族的兴盛衰亡来作为本书的主线,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20世纪前半叶关中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白鹿原》是一部极好的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以及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成果。由于小说语言与文体的无限制,原著中运用了很长的时间来对白家与鹿家的人物进行刻画,同时对很多民间故事进行了描述。区别于小说,电影很容易受到时间限制,所以是没有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原著中所有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发展进行描述的,自然而然在电影中就出现了很多的删减。

仔细观看《白鹿原》的电影以及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电影大规模地删减了小说中的核心人物朱先生、冷先生、白灵以及鹿兆海等人物,以及原著中比较带有传奇色彩的神秘性情节。而另一方面,电影在1938年之后就戛然而止,对于原著中抗日战争以后的段落都没有涉及。

在电影中,大多数的镜头集中在了白鹿原两代人以及田小娥身上,电影里既有长辈与晚辈的矛盾冲突,也有田小娥与三个男人的纠葛。这样一来就加大了故事线索的清晰度,对于故事的矛盾冲突就有了集中的表达,但是与此同时,这样的删减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著小说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反思,对文化的强有力呈现。

在小说中,朱先生和白灵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具体原型的人物,他们推进了小说的进程。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朱先生在小说中的历史意义和灵魂意义。朱先生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人物,他的原型为清末举人关中大儒牛兆濂。在小说中,他是白鹿两家以及白鹿原所有人心目中的精神领袖。他只身退去20万的屠城清兵,他敢触众怒毁罂粟除烟害,他通过制定《乡约》来改善白鹿原百姓的民风……可以说他是以一人之力来规划着白鹿原所有人的生存,为所有人解决灾难,我们说他是所有人物的生活核心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朱先生可以对历史进行宏观的解读,他一度提出了在我们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观点,他说:“国共之争是公婆之争,国共两党的成员都不是君子以及将天下大争概之为鏊子说。”可以说他对于白鹿原上出现了革命运动以及党派斗争都是以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解释的。当然,他也提出了一些不符合我们现有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于历史的认知,比如他认为历史是暴力的恶循环……由于原著作者在描写朱先生的时候运用了很多神奇化的描写,所以在拍摄上就加大了塑造人物的难度。一方面出于对政治问题的规避,一方面出于对人物塑造的担心,导演放弃了这个人物。但是这个人物一旦删减就造成了故事的支离破碎,白鹿原上的民问精神就很难得以体现。

其次就是白灵,她的原型是著名的革命烈士张景文。张景文一心革命,为了共产革命事业而奋斗终生,于1935年秋因共产党内讧事件在陕甘宁边区中被活埋。作者希望借张景文也就是白灵的事迹来对我们的革命误区进行剖析,将革命过程中出现的阴谋与暴力、残酷与血腥一点点地撕裂开来。同时,在电影中也对部分人物进行了删减,这就使得原著中对于革命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大打折扣。

人们对电影争议很大在于电影在1938年之后就戛然而止,对于原著中抗日战争以后的段落都没有涉及,以1938年抗战开始作为结束。而将原著中具有很强烈变化的部分删除了,对于白孝文、鹿兆鹏和黑娃这三个人的最终命运没有很好地交代,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著的结构。白孝文被国民党拉做了壮丁,鹿兆鹏投靠共产党以后査无音信,黑娃当了土匪头子,之后所有人的命运都没有确切的解读,我们只知道田小娥死了。电影之前埋下了很多的伏笔,但是由于结尾的删减我们看不到一丝的呼应。

在小说的最后部分,每个人的命运都在革命的高潮中不断地发生改变,黑娃之前领导农协进行革命,后来对国民党进行了临阵反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当作反革命进行镇压和批判。白孝文没有基本的道德操守之前是国民党,后来又在新中国成立后变成了一县之长……个人的革命是为了个人的私欲,不再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当革命性遭受了污染,当革命不再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进行时,革命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电影没有对这些人物进行深入的拍摄,并将其结局进行了删减,故事原本的节奏以及完整性遭到了破坏,而对于历史以及革命的探讨也不复存在。这就是电影与小说原著追求的不同,或者说审美的不同,原著强调了对革命和历史的思考,而电影中则是在一次次的大镜头下选择了忽视与逃避。

二、从电影的主线和副线对其审美异化的解读

电影中的故事围绕着父与子的矛盾、传统与革新的冲突展开,同时将看点集中在了田小娥与黑娃、鹿子霖、白孝文几人之间。可以说从田小娥出场之后,原本的主线不断地减弱,对于副线的表达占到了大多数的镜头。导演认为“电影有它的特性。一部电影承载不了那么多东西,《白鹿原》人物众多,在电影的容量里如果平摊到每个人身上根本讲不透。白嘉轩身上道义、礼教的东西在电影里可以拍,但并不是最适合的。电影需要声色,需要情感,要讲述故事。田小娥这条线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因为这条线讲的是人的情感,这种东西是适合电影讲的”。但是如果单纯地以副线来作为电影的主要叙事线索,那么很大程度上就脱离了小说所表达的思想,显然导演也不想拘泥于这样的思维:“我可以干脆就拍成《田小娥传》,可能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它更纯粹,可是如果这样做就太泄气了。小说的厚度、价值,它承载了这样一个很沉重的主题。如果真拍成田小娥和几个男人的故事,你也会觉得似曾相识,没有新意。”

如果电影是以白嘉轩来进行讲述的,那么虽然可以有效地增加其历史的厚重感,但是就显得比较乏味,没有看点。但是如果以田小娥为主角,着重表现她和黑娃、鹿子霖、白孝文之间的纠葛,看点有了,但是原著想要表达的历史厚重感就会被削减。可以说由于作者在两个想法之问的不停摇摆,造成了都有涉猎但是都显牵强。电影像田小娥的传记,也像白嘉轩的传记,这样不伦不类的结果也使得电影很无趣。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不断地出现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这样的电影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电影既要迎合普通观众的心理,又不可以随便对原著中的主要思想进行篡改,在体现大众文化的同时更应该保持文化的艺术性,而这一点是很难去实现的。导演在大众性与文化性之间艰难地进行抉择与摇摆,既想要去保证商业性的目的,又想要自己的电影可以拍出原著小说的精髓,这样的错位定位使得电影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理解的偏差。对文学作品的错位性理解使得小说原有的精髓不再,在商业性与文学性的平衡之间难以抉择使得电影充满了矛盾,关于电影与小说原著的审美异化由此可见一斑。电影需要票房的衡量,需要重点级演员的加盟,它需要为了各种因素进行删减改编,这势必造成与原著的差距。我们无法去批判什么,因为电影也是一种艺术形态,也是原著的一种另类表达。

三、从小说和电影里的田小娥对其审美异化的解读

小说中的田小娥与电影中的田小娥具有很大的区别,在小说中她的形象具有很多解读的角度,从中可以看出田小娥身上具有的极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所以电影中将其作为女一号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电影中田小娥所具有的内涵却和原著相去甚远。田小娥在小说里只活到了第19章,但是电影中却是以她为电影叙事的中心点,用田小娥的身体来推进所有故事的发展,所以对于田小娥的身体情欲镜头就有了很多。小说中,田小娥出身贫寒,遭遇不幸的婚姻,被逼迫成为70岁郭举人的小妾,每天在大夫人的监视下为郭举人存枣养生和泄欲。她的身份是卑微的,她的性格是扭曲的。她在原著中表明:“兄弟呀,姐在这屋里连只狗都不如!”所以,她想要反抗,她想要叛逆,所以她去和黑娃偷情,她在自己不幸福的婚姻下寻找身体欲望的满足,她沉迷于欲望,她想要离开那种非人的生活环境。而电影中则把田小娥塑造成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太太,养尊处优,绫罗绸缎,锦衣玉食,每天跷着二郎腿抽着大烟,每天看着麦场上来来往往的麦客。在她眼中,男人代表了自身的欲望,而在那些麦客看来,她才是欲望的主体,她无疑是悲哀的存在。小说通过对田小娥的描述,希望去借田小娥来对这个充满了辛酸与痛苦的世界进行抨击,田小娥是悲哀的,但是比田小娥更悲哀的是这个社会,它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公平,有着这样那样不幸的事情。田小娥只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无数被压迫的人的代表,以一个人的屈辱去看待整个社会的悲哀,也恰恰是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所以她死得可悲!但是电影为了让故事更加曲折,只好不断地扩充田小娥的这条线索,对于很多支线内容都有了删减,故事性有余但是批判性大大缩减了。

四、结语

从电影对小说的删减对其审美异化的解读,我们看到了小说与电影对于人物塑造过程的不同;从电影的主线和副线对其审美异化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和小说叙事和结构的不同;从小说和电影里的田小娥对其审美异化的解读,我们也发现了人物性格反映和主题表达的联系。根据《白鹿原》文本改编与小说原有的文本对比不难发现,现如今很多文艺片渐渐地由小众化走向了大众化,文艺片慢慢地开始不再是局限的小众化,由文本改编的电影也不断地进行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电影中出现商业性与文学性的矛盾造成了小说文本与电影改编的审美差异化。所以,我们不可以单方面地要求电影的叙事而忽视了整个故事的完整性,也不能因为对观众需求的迎合,而降低了小说文本原有的精神内涵,这样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猜你喜欢
解读白鹿原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祭语风中》与《白鹿原》之比较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白鹿的精神——再论《白鹿原》的人物形象
《白鹿原》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电影《白鹿原》得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