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研究

2016-12-15 02:45甘小荣曹万依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积极情绪中性

甘小荣,胡 雯,曹万依

(赣南医学院心理系,江西 赣州 341000)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研究

甘小荣,胡 雯,曹万依

(赣南医学院心理系,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了解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中性材料记忆的影响,帮助大学生使用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方法:随机抽样某高校大学生120名,采用2(情绪状态: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2(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与表情抑制)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结果:(1)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对中性材料记忆差异显著(F=77.182,P<0.001);(2)认知重评和表情抑制对中性材料记忆效果差异显著(F=17.444,P<0.001);(3)积极情绪状态下使用认知重评策略与使用表情抑制策略记忆效果没有明显差异(F=1.322,P>0.05),消极情绪状态下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比使用表情抑制效果好且差异明显(F=22.765,P<0.001)。结论:情绪状态和情绪调节策略均会影响大学生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消极情绪状态下认知重评策略比表情抑制策略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

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情抑制;记忆

个体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都会体验到不同的情绪,有愉快、悲伤、惊奇等,情绪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个体在面对开心或不愉快的情绪时,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采用一些调节策略改变当前情绪给自己带来的不适感。

Gross等将情绪调节过程分为原因调节和过程调节,原因调节对应着认知重评策略、过程调节对应着表情抑制策略[1]。Gross认为人们在使用反应调节即表情抑制后再完成记忆任务,由于需要消耗一些认知资源抑制表情的产生所以会对记忆成绩产生影响;相反,被试在使用原因调节即认知重评策略时会理性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故对记忆成绩不会造成影响[2]。Rice认为个体在经过各种情绪性事件后,不断采用情绪调节策略会影响之后任务的记忆成绩[3]。Rice分别通过两个实验,研究被试采用情绪调节策略对言语记忆的影响效果。在实验中使两名情侣在谈话的过程中产生冲突,并控制他们对表情抑制和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结果发现认知重评的被试比表情抑制的被试对谈话的内容记忆的更好;另外,研究还发现,表情抑制组的被试不仅记忆的成绩差而且总是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很差,认知重评组的被试没有发现这一结果[4-5]。综上,前人研究通过认知重评策略和表情抑制策略对言语内容记忆的影响得出:在对言语内容的记忆中,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比使用表情抑制策略效果更好。而对非言语内容以及中性材料,却没有进行相关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面临的是对中性材料的以及非言语材料的记忆,如何进行情绪调节以提高记忆效——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大学生为被试,以中性材料记忆任务为切入点,研究情绪调节策略对中性材料记忆的影响。期望研究结果能为大学生使用合理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记忆效果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从赣州三大高校(赣州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医学院)抽取男生60人、女生60人,被试都是自愿参与且身体各方面都正常,再随机分配到四组实验中进行实验。消极认知重评组共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消极表情抑制组共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积极认知重评组共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积极表情抑制组共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

1.2 实验材料及方法

1.2.1 实验材料及设计 ①情绪评定量表[6]:情绪评定Likret 5点评定量表(1一点也不1分,5非常强烈5分)对两个时间点(影片前,影片后)进行前测与后测。②正性情绪诱发片段:选取15分钟《人在囧途》片段,经测定诱发正性情绪较好。③负性情绪诱发片段:选取15分钟的《1942》片段,经测定诱发负性情绪较好。④记忆卡片,中性词汇30张,新旧各15张,测试被试的记忆任务。

所有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观看正性视频(n=60,男、女各30名),另一组观看负性视屏(n=60,其中男、女各30名),分别诱发出正性情绪状态和负性情绪状态,再将正性情绪状态组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接受认知重评的指导语(n=30,男、女各15名),另一组接受表情抑制的指导语(n=30,男、女各15名),负性情绪状态同样随机分成认知重评组(n=30,男、女各15名)和表情抑制组(n=30,男、女各15名),共有2×2个组别。实验采用2(情绪状态 积极与消极)×2(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重评与表情抑制)的被试间设计。

1.2.2 实验程序 首先让被试完成情绪自评量表,得到被试情绪基线值,接着让被试观看正性视频(《人在囧途》)和负性视频(《1942》),使用情绪自评量表进行再评,分别诱发出被试的积极情绪状态和消极情绪状态。成功诱发被试情绪状态后,分别让积极情绪状态组的被试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和表情抑制策略,利用不同指导语来实现,认知重评组指导语为“请认真观看以下视频,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请尽量客观、理性的评价里面的内容,不带有个人情绪化的态度”,表情抑制组指导语如下:“请认真观看以下视频,在观看视频后有情绪体验时请尽量掩饰自己的表情,不让其他人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最后让四组被试完成记忆任务测试。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被试记忆阶段,给四组被试呈现相同的15张记忆卡片,分别记录了15个中性词汇,要求被试尽力识记。第二阶段为被试的测试阶段,呈现30张记忆卡片,分别记录了30个中性词汇,其中15张为第一阶段呈现过的,判定为旧,另外15张为之前没有呈现过的,判定为新,每张记忆卡片呈现3秒,被试完成相应的记忆任务实验,计算每位被试的正确记忆率。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6.0,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视频诱发的情绪前后差异 在被试观看视频之前填写情绪自评量表,观看视频之后再次进行情绪自我评估,计算观察视频前后各种情绪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了分辨时间效应和自变量效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观看视频前后各情绪的值进行差异检验。表1、表2分别为正性和负性视频诱发的情绪效果。

表1 观看正性视频前后情绪差异性检验(n=120)

注:*P<0.05,***P<0.001。

表1显示观看正性视频之后负性情绪的平均值低于观看前(愤怒M=1.17M=2.37、愉快M=3.92>M=2.30),且差异显著(F=58.071,P<0.001;F=60.796,P<0.001)。说明视频有效的诱发了被试的正性情绪。

表2 观看负性视频前后情绪差异性检验(n=120)

注: ***P<0.001。

表2显示观看视频之后正性情绪的平均值低于观看前(兴趣M=1.83M=1.15、厌恶M=3.08>M=1.13、悲伤M=3.95>M=1.32),且差异显著(F=302.468,P<0.001;F=148.166,P<0.001;F=314.986,P<0.001),说明视频有效的诱发了被试的负性情绪。

2.2 情绪状态和情绪调节策略对中性材料记忆的两因素方差分析 分别让四个组(积极认知重评组,积极表情抑制组,消极认知重评组、消极表情抑制组)的被试完成相同的记忆任务:判断卡片新/旧。实验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被试记忆阶段,呈现15张记忆卡片,分别记录了15个中性词汇,要求被试努力识记,第二阶段为测试阶段,呈现30张记忆卡片,分别记录了30个中性词汇,其中15张为记忆阶段呈现过的,被试判定为旧,另外15张为第一阶段没有呈现过的,判定为新。分别让四组被试完成记忆任务,计算被试记忆正确率,结果发现,积极情绪状态下认知重评调节策略被试的正确回忆个数平均值M为12.066,积极情绪状态下表情抑制调节策略的正确回忆个数平均值M为11.500,消极情绪状态下认知重评调节策略被试的正确回忆个数平均值M为9.900,消极情绪状态下表情抑制调节策略被试的正确回忆个数平均值M为7.566 。以被试正确回忆率为因变量,以被试的情绪状态(2个水平:积极情绪状态和消极情绪状态)和调节策略(2个水平认知重评和表情抑制)为自变量,采用方差分析方法计算不同组别被试的记忆成绩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情绪状态和情绪调节策略两因素方差分析(n=120)

注:**P<0.01,***P<0.001。

表3的数据显示情绪状态主效应显著,F状态=77.182、P<0.001,积极情绪状态记忆效果好于消极情绪状态;调节策略主效应显著,F策略=17.444、P<0.001,认知重评策略下记忆效果好于表情抑制调节策略;情绪状态和调节策略的交互效应显著,F交互=6.474、P<0.05。由于交互效应显著,进一步采用简单效应分析,分别检验积极情绪状态下认知重评和表情抑制两种调节策略的记忆效果差异和消极情绪状态下认知重评和表情抑制的记忆效果差异,认知重评策略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调节效果,以及表情抑制策略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调节效果,简单效应分析的多重比较见表4和表5。

由表4和表5可知,分别测量认知重评在积极情绪状态和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记忆效果,结果发现认知重评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记忆效果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状态下认知重评记忆效果(差值MD=2.167,P<0.05),测量表情抑制在积极情绪状态和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记忆效果,结果发现表情抑制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记忆效果高于消极情绪状态下记忆效果(差值MD=3.933,P<0.05)。另外,当个体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认知重评和表情抑制调节策略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当个体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认知重评和表情抑制的差异显著,P<0.05;且认知重评调节策略效果要好于表情抑制调节策略(差值MD=2.333)。

表4 多重比较结果1

注: *P<0.05。

表5 多重比较结果2

注: *P<0.05。

3 讨 论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情绪状态和调节策略的主效应显著,表明不同情绪状态下个体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有显著差异。本研究发现,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要比消极情绪状态下个体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积极情绪可以易化认知加工,消极情绪则会使得认知加工任务变得更加困难。此外,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比表情抑制调节策略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使用认知重评调节策略时,个体损耗的认知资源较少,而使用表情抑制调节策略时,个体损耗的认知资源较多,根据认知资源有限理论[7],因为剩余可用的认知资源不同,导致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不同。

方差分析结果还发现,交互效应显著,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当个体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比使用表情抑制策略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8]。根据认知资源有限理论,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对消极情绪进行调节时,个体可以理性的看待引发消极情绪的事件,消耗在调节情绪的心理资源较少,所以有较多的心理资源可以使用在之后的记忆任务中。而当个体使用表情抑制策略时,个体对引发消极情绪的事件缺乏理性的认知,消耗较多的认知资源在抑制自我情绪的产生,之后的记忆任务中可使用的心理资源较少,因而导致记忆任务中有较差的表现。

研究结果还表明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使用认知重评和表情抑制调节策略没有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研究不同[9],之前的研究显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使用两种策略有显著差异。导致这种结论的原因可能是积极情绪的唤醒强度比较低,正如表1中所呈现的在积极情绪诱发中愤怒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在唤醒强度较低的情况,使用两种策略所消耗的资源差异不大。在消极情绪状态下使用认知重评和表情抑制调节策略有显著差异,人对消极情绪的体验较强烈,在使用表情抑制调节策略时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情绪体验消耗较多的认知资源,导致再认成绩比认知重评策略的再认成绩差。另外还有可能是样本量不够大,实验过程误差没有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等,后续研究将会进行修正。

本研究结果证明,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消极情绪状态会降低对中性材料的记忆效果,此外,当大学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要学会使用认知重评调节策略对情绪进行调节,而不是采用表情抑制策略。

[1] Richards J M,Butler E A,Gross J J.Emotion Regula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The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Concealing Feelings[J].Journal of Social & Personal Relationships,2003,20(20):599-620.

[2] Gross J J.Emotion regulation: affective, cognitive,and social consequences[J].Psychophysiology,2002,39(3):281-91.

[3] Hanoch Y,Wood S,Rice T.Bounded Rationality,Emotions and Older Adult Decision Making: Not So Fast and Yet So Frugal[J].Human Development,2007,50(6):333-358.

[4] Rice J A,Levine L J,Pizarro D A."Just stop thinking about it": effects of emotional disengagement on children's memory for educational material[J].Emotion,2007,7(4):812-23.

[5] Rice S,Winter S R.Which passenger emotion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 of pilot configur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fly in commercial aviation?[J].Journal of Unmanned Vehicle Systems,2015,5(2):83-92.

[6] 杨海燕.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记忆任务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38.

[7] 姜春枰,周晓林.情绪的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5):688-692.

[8] 李静,卢家媚.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6):1084-1092.

[9] 张钦,王岩,罗峥,等.记忆活动中情绪调节的效果和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9):1259-1266.

Effects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on the memory of neutral material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GANXiao-rong,HUWen,CAOWan-yi

(Dept.ofPsychology,GannanMedicalUniversity,GanzhouJiangxi341000)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on university students' memory of neutral materia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mory capacity. Methods:By using random sampling,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among 120 subjects with 2 (emotion state : negative emotion, positive emotion )×2(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y : cognitive reappraisal, expression suppression) experimental design. Results: (1)The difference of the neural materials' memory grades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s was significant(F=77.182,P<0.001).(2) The difference of the neural materials' memory grades by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on suppression was significant (F=17.444,P<0.001).(3) The difference of the neural materials' memory grades was not significant by using the cognitive reappraisal strategy and expression suppression strategy whe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in positive emotional state (F=1.322,P>0.05), while which was significant when the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 (F=22.765,P<0.001). Conclusion: Both the emotional state and the regulation strategy can affect the students' memory grades. It's better to use cognitive reappraisal than use expression suppression when we are in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y;Cognitive reappraisal;Expression suppression;Memory

B842.3

A

1001-5779(2016)05-0807-05

10.3969/j.issn.1001-5779.2016.05.044

2016-06-14)(责任编辑:敖慧斌)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积极情绪中性
静心
幼儿消极情绪的表现及家长的应对策略
——以三门峡市H区幼儿为例
测试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英文的中性TA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