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的几种苗木繁育技术

2016-12-16 20:05张强黄瑛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绿枝河沙插条

张强,黄瑛

(1.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2. 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林业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12)



榛子的几种苗木繁育技术

张强1,黄瑛2

(1.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2. 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林业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12)

榛子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在三北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有多种繁育方式。文章对生产中利用根蘖苗、实生苗、嫁接苗和扦插苗进行繁育的技术方法进行了介绍,旨在为扩大榛子苗木的经营提供技术参考。

榛子;繁育;技术

榛子(Corylusheterophylla)属桦木科榛属落叶灌木,少数为乔木。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部都有生长;日本、朝鲜也有分布。在中国境内有8个种类2个变种。榛树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榛子含油脂量很高,在北方有“坚果之王”的美誉,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现就榛树的繁育技术进行简述。

1 根蘖繁殖

利用自然生长的根蘖苗进行繁育。一般采取两种方法,即水平压条和直立压条。水平压条是专业苗圃主要采用的苗木繁育方法。建圃行株距1 m×2 m。将苗木呈45°角倾斜栽苗,新梢长到20 cm时,将其水平压倒。第1次培土在新梢长到30 cm以上,培土厚10 cm。以后每增高10 cm培土1次,连续3次,总厚度为25 cm左右。

直立压条是利用植株基部的萌蘖、基生芽等压条,大部分采用树上结果、树下育苗。所处理的枝条长度在40~60 cm,培土疏松,及时浇水,保持湿润,以利于根系萌发。

2 实生苗繁殖

在平榛林中,从丰产、果大、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生理和形态均已成熟的种子。

2.1 种子处理

选择地势稍高、干燥、无鼠害的地方,入冬前挖深60~100 cm、宽40~50 cm的沟,然后取干净的河沙,过2~2.5 mm孔径的细筛,将榛籽与湿河沙以体积比1∶5~6均匀混拌,湿度以手握不滴水为宜。沙藏时,先在沟底铺3~5 cm厚的湿细河沙,再将拌好的种子撒入沟内,其厚度不宜超过50 cm,上层再撒3~5 cm厚的湿沙。最后埋土封严。

2.2 催芽

当育苗地土壤解冻时,从沟中将混沙种子取出,放入窖内存放。在播种季节到来前,将混沙种子放在20~25 ℃的温室内催芽,每天翻动2次,并喷水保持湿度,当有25%种子来芽时即可播种。

2.3 育苗地的选择

要选择疏松肥沃的腐殖土或沙壤土,地势平坦的地块,山地坡度不宜超过15°,并尽量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水方便的地块。

2.4 整地

播种地应在前一年秋季深翻20~30 cm,并结合翻地施足底肥,每公顷45~60 t。床作:床宽120 cm,床高15~20 cm,搂平耙细,播种前3~5 d浇透底水。垄作:垄宽60 cm。

2.5 播种

春季播种要在不受晚霜危害的情况下,尽量早播。垄作播种密度:相邻种粒间距6~8 cm。床作:行距20 cm,相邻种粒间距5~6 cm。

先在压平的垄面或床面上开沟,沟深5~6cm ,然后将湿沙筛出的纯种子按株行距撒入沟底覆土3~5 cm,稍压。

2.6 苗期管理

播种后应注意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干旱时及时灌水,雨季做好排水。6月中旬,追施速效肥一次。

苗高30~40 cm,秋季枯叶时即可出圃。

3 嫁接苗繁殖

按照株行距8 cm ×60 cm点播,翌年春发芽前嫁接栽培品种,秋季苗木可出圃。育成苗木于秋季落叶后起苗,挖开后在伤口处剪断并挖窖贮藏。秋后起苗主要对象是以疏松锯末子等材料为基质繁育的苗木。在干旱寒冷地区可用土埋苗防寒,在第2年起苗。

4 扦插苗繁殖

有绿枝扦插和硬枝扦插两种。因榛子硬枝扦插很难生根尚未应用于生产,因此,目前主要采用绿枝扦插。

4.1 绿枝扦插主要环境条件

温度:在25~28 ℃之间的温度。注意通风,温度过高时适当通过遮阴来调节。

光照:生长时期不同,对光照要求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光照百分率达到60%~70%。

空气相对湿度: 绿枝扦插要求空气相对湿度须达到95%以上,保持叶片不萎蔫。

4.2 扦插苗床的准备

插床宽1 m,高30 cm,长度因情况而异,其地面以下为10 cm,地面以上为20 cm,底部铺5 cm厚的原土,其上铺5 cm厚的河沙,河沙以上铺20 cm厚的营养土。营养土中珍珠岩、干净河沙、腐殖土比例为1∶1∶1。扦插前用高锰酸钾液消毒插床。

4.3 插条的采集与扦插

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新梢采集插穗,随采集,随扦插,随浇水,随遮阴。剪穗长度为12 cm左右,上端保留两枚叶片。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3,扦插后用草帘或遮阴网遮阴,细眼喷壶浇透水。待幼苗适应自然环境后,撤掉遮阳物。控制浇水量,土壤干旱再补水,以促进根系生长。

扦插前1天用200~300倍液高锰酸钾浸透、杀菌、消毒苗床细沙层。将插穗下端浸泡在100 mgkg-1ABT生根粉液2 h。扦插株行距为12 cm×12 cm左右,使插穗与苗床密接,扦插后立即喷水。根据天气温度及叶片水分情况,随时调节喷水及间隔时间。当多数根系长至7~8 cm以上时,要进行炼苗。

4.4 扦插苗床管理

插床管理,主要做好控温,保湿,保持适宜的光照。当保持插条叶片绿色达30 d以上时,插条即可生根。扦插达45 d时,插条的根系已很发达,可以移植。

4.5 移苗

待苗根长至10 cm以上时,选择阴天或早晚移栽在温室或大棚里。移植初期要经常喷雾,保持叶片绿色,使之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枝条芽充实饱满及根系发育。当插条芽萌发并新枝条成熟后,扦插苗的培育工作即告完成。

1005-5215(2016)11-0124-02

2014-08-09

张强(1970-),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森林生态研究.

S664.4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1.053

猜你喜欢
绿枝河沙插条
葡萄硬枝冬季贮藏方法优化
3种保护剂对60Co-γ射线辐射栀子的保护效应
沙子危机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杨树扦插育苗中应用试验研究
夏日
驴拉奔驰
净化海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果树半叶法绿枝繁殖新技术等
促使花卉插条生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