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照亮黑暗的获奖报道

2016-12-17 08:44解读丽水中学潘大伟
中学生天地(C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奴役劳工敬畏

■解读:丽水中学潘大伟

一篇照亮黑暗的获奖报道

■解读:丽水中学潘大伟

普利策新闻奖是全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最权威的新闻奖项,今年获得“公共服务奖”的调查报道由美联社四名女记者合作完成,报道揭露了泰国海洋水产品捕捞业的黑暗现象:一些公司在缅甸、柬埔寨等国家诱骗甚至绑架劳工,强迫他们出海打鱼,其余时间将人囚禁在印尼的渔村。

调查途中,四名女记者受到驱赶和威胁,但仍千方百计潜入小岛,采访劳工,拍摄影像,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从开始调查到完成报道,她们用了整整一年。

报道完成之后,四人没有急于发布,而是做了比揭露黑暗更重要的事:拯救在黑暗中的人。她们联系了国际移民组织、泰国政府和印尼政府,使得2000多名被囚禁、被虐待奴役的劳工获救。在这之后,她们才将报道公之于众。读者为之震撼,称赞女记者们:“她们告诉我们什么是新闻理想。”“她们终结了很多人的苦难。”

四名女记者在调查中还了解到,捕捞的水产品有极大部分向欧美国家出口,所以她们质问泰国的相关负责人,也质疑美国法律的漏洞和政府的失职。报道发布后,巨大的社会反响使得泰国政府不得不正视问题,欧美各国也在考虑完善立法与监察,杜绝进口被胁迫被奴役劳工生产的产品。

相关主题:敬畏生命/道德/权衡

比荣誉更重的是生命,

比名利更高的是道德的天空

四名女记者怀着敬畏生命之心,权衡名利与道德的轻重。完成报道之后,她们采取了职责之外更伟大的行动:为确保被奴役劳工的安全,在报道发布前,联系官方机构解救渔民。康德曾说:“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个是我头顶的灿烂星空,一个是我心中永恒的道德法则。”四名记者帮助被奴役的劳工重回光明,她们的美德也照亮了我们灵魂的星空。

【课本链接】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描写了伽西莫多受刑的过程以及在受刑后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喂他水喝的场景。这一滴眼泪可以理解为伽西莫多人性复苏的眼泪,也折射出看客们对生命的漠视。生活中总有这样一滴有形或无形的眼泪映照我们的善恶美丑,应尊重每一条普通的生命,时时心怀美德。

相关主题:职业素养/专业性/深度/坚毅

持久调查与深入思考,让报道更有深度

新闻报道注重时效性,但还有一类“深度报道”,深入挖掘事件的因果关系,探寻其本质,揭示其规律。曝光了“空壳奶粉”“地沟油”及其背后产业链的新闻正是这样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无一不需要记者付出大量的劳动、进行深入的思考。四名女记者为完成报道,不惧威胁,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调查和写作,最终被最权威的新闻奖项认可。

猜你喜欢
奴役劳工敬畏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将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时期争取到的进步变革一手粉碎的 精读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
敬畏先烈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
敬畏 果决 笃信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