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史简述

2016-12-20 02:44邓鸣鸣郎尚德
广西地方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壮医壮族医药

邓鸣鸣,郎尚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

壮医药史简述

邓鸣鸣,郎尚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

壮医药是壮族的传统医药,在先秦时期萌芽,经汉魏六朝的发展,于唐宋时期形成包括10多种医疗方法的壮医多层次结构,明清至民国时期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广西对壮医药进行大规模的发掘整理研究,使壮医药在理论研究、人材培养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壮医药;针刺疗法;线点灸疗法;壮医院

壮族是我国南方的土著民族,是全世界人口超过千万的60多个民族之一,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2010年全国壮族人口为1692.64万,其中广西境内为1444.85万,占广西人口的31.39%。壮族源于我国南方古百越族群的西瓯、骆越部族,在旧石器时代,今壮族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壮族先民自古就在这一地区生息繁衍,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具有较强的独特性。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壮族先民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但仍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其中引人注目的有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花山文化、铜鼓文化、干栏建筑文化、织锦文化、山歌文化、医药文化等。

壮医药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先民适应自然环境,利用区域药物,创造各种医具,经过长期医疗实践形成的并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内容的一种民族传统医药。壮族先民早在2500年前就已制造出青铜浅刺针,并用于治疗疾病,秦汉时期已认识和使用数十种动物、植物、矿物药材治病。到唐宋时期已掌握和使用上百种壮药,形成包括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药刮、角疗、灸法、挑针、陶针以及金针等10多种医疗方法的多层次壮医结构,并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传承至今。

一、壮医药起源(远古—先秦)

有人类就有医疗活动,任何一门医学都源于实践,远在旧石器时代,壮医药就开始萌芽。据考古资料及有关出土文物显示,70万年前广西右江河谷一带已有古人类活动并留下确凿的遗迹。5万年前的柳州“柳江人”,1万年前的桂林“甄皮岩人”,其体质特征和现代壮族人有继承关系,这表明壮族及其先民是名副其实的土著民族。由于多居住在崇山峻岭地区,毒虫猛兽出没无常,气候高温多雨,乍寒乍热,自然环境恶劣,跌打损伤和毒邪为患在所难免,为减少痛苦,必须求助于当时的原始医疗手段,于是产生了壮医药。我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壮医药自然也是遵循这一规律发展起来的。在生产活动中,由采集食物进而识别百草。从柳州、桂林、南宁、都安、来宾等地出土的石器时代的遗物来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壮器、石片、骨器、骨针和陶器等,并有捕获生物及用火的遗迹,其中砭石、陶针、骨针均可作为医疗用具。火的使用,为壮医灸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促成了壮医灸法的萌芽。

针刺疗法是壮医常用的治疗手段,《黄帝内经·素问》为中医经典,该书指出:“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这是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1985年10月,在壮族聚居的今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马头乡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的古墓中,出土了2枚医疗用青铜浅刺针,该针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范围内发现年代最早的金属针具,它的发现与《内经》提出的“微针”出自南方相吻合。说明早在2500年前壮族先民就已制造青铜浅刺针,并用以治疗疾病,其针刺用具在先秦时期就处于领先地位。

分布在左江流域两岸的花山崖壁画,是东汉以前的作品,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画中展示了一种舞蹈动作或功夫动作,反映了古代壮族社会生活中有涉及防病治病的医药方面的内容,也集中体现了壮族先民为了防病强身,重视舞蹈或气功的动作。

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潮湿多雨,草木繁茂,为各种动植物生长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天然的大药库。《山海经》中关于壮药的文字记载,以及今广西贵港罗泊湾汉墓中出土的植物和药物种实,证实壮族先民在2000多年前已初步认识到这些植物的药用价值。

另外,在壮族地区还有很多有关神医起源的传说,有“神医三界公的传说”,有“爷奇斗瘟神——靖西壮乡药市的传说”等。传说故事反映了壮族先民崇尚医药,与瘟疫疾病作斗争的情况以及壮医药悠久的历史。

先秦时期壮族地区虽然已有针刺及药物的使用,但技法、方药都比较简单。从出土的青铜针来看,针体很短,只能作浅刺使用。虽然《山海经》中已有不少壮族地区药材和壮族先民用药的经验记载,但数量不多,古墓中出土的药材品种也少,此时期壮医药尚处于萌芽草创阶段。

二、壮医药诊疗技法、方药经验积累期(秦—隋)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壮族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壮医药的发展,壮医使用的技法、方药逐步丰富。经汉魏六朝的漫长发展,新的药物品种及诊疗经验不断增加。1976年,今广西贵港罗泊湾1号汉墓中出土了3枚绞索状医用银针,此针与武鸣区马头乡出土的西周末年的青铜针相比,其针体造型有了明显的进步,绞索状针柄便于旋转放血。针体的长度能触及更深部位,体现了治疗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该时期有关壮医药知识的记载有所增加。(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是我国最早的植物学专著,其中记载了许多壮医用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壮族先民用草药防治瘴、蛊毒的经验;晋代医家葛洪曾到壮族地区任“勾漏(今北流县)令”,在其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对壮族先民使用的医具及用药经验记载尤详,其载:“岭南人初有此者,即以茅叶细细刮去……其病已深者,针挑取虫子。”针挑沙虱虫子,不但要有熟练的技术,还需要有精细的针具。出土的武鸣铜针、贵港银针以及有关文献记载表明,壮族先民至迟在晋代以前就已熟练地掌握了针挑治疗技术。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收入了菌桂、牡桂、薏苡、丹砂、钟乳石等壮族地区的特产。

该时期的农作耕种为壮族医药知识的积累起到了促进作用,谷物类、果类、蔬菜类、动物类、调料类等部分食物不仅能充饥果腹,还有很好的保健治病作用。贵港罗泊湾二号汉墓出土的药用铁冬青及一号墓出土的广东含笑、花椒,平乐银山岭出土的薏米等,反映出此时壮药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从壮族地区所发掘汉墓中出土的铜凤灯、陶厕所模型、陶井模型、陶虎子、挖耳勺、陶痰孟等来看,壮族先民此时已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壮医药初步形成及发展期(唐宋—民国)

壮医药在唐宋时期已初步形成,之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相继传入广西,促进了壮医的发展,壮医使用的技法、方药更加丰富,形成了包括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药刮、角疗、灸法、挑针、陶针以及金针等10多种医疗方法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对岭南常见病、多发病及其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医疗技法趋于成熟,使用的药物也增加到百种以上。医书分类中出现了《岭南方》,地方志中也出现了不少各地名医的记载。除创制针刺疗法和制造金属针具外,对一些毒药、解毒药以及对瘴、痧、蛊毒等病症的认识逐步提高,并达到一定水平。(唐)刘恂《岭表录异》、(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等历史文献中,都有对上述各类病症的壮医治疗方法及民间壮医对有关病因机理的认识的记载。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和毒虚致病的理论,以及壮医“挑草子”和针刺放血治疗“斑麻”(又称麻痧)的治疗方法,早在宋代就已为文人流官们所接受。

壮医方药在唐宋时期已具雏形。1161年,郑樵在《通志》中将医书细分为26类,其中《岭南方》类5部9卷,标志着包括壮医药在内的南方少数民族医药在祖国传统医药中地位的确立。《岭表录异》是唐代刘恂所著,书中记载唐代岭南地区的珍奇草本、鱼虫鸟兽和风土人情,还记载了一些壮药以及使用这些药物的经验。唐宋以后,壮医的药物知识和制药技术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唐显庆二年(657)编纂的《新修本草》及之后的《本草拾遗》,记载了不少壮族地区的药物,如蚺蛇胆、滑石、钓樟根皮、茯苓、牡桂、菌桂、玳瑁、土落草、石药,以及壮族地区两种著名的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等。五代时期李珣《海药本草》记录了壮族地区药物100多种。明代林富、黄佐编纂的《广西通志》记载了100余味广西盛产的药物。明清时期广西各府、州、县志亦记载了不少药物,反映出当时对壮医药的重视。

历史上壮族民间有拾骨迁葬(即二次葬)的习俗,因而很早对人体骨骼系统有着较为客观的认识。宋庆历年间(1041—1048),在宜州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壮族农民起义。统治者诱捕了区希范、蒙干等起义首领56人,随后用曼陀罗花所酿之酒将其全部杀害,并命宜州推官吴简、绘工宋景及一些医人对尸体进行解剖,还从医学的角度进行观察,如“蒙干多病嗽,则肺胆俱黑;区诠少得目疾,肝有白点”,最后绘制出我国医史上第一幅人体解剖图《区希范五脏图》。这次解剖事件,虽以镇压农民起义为背景,但在我国医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拾骨迁葬的习俗及《区希范五脏图》的绘制,使壮医客观上认识了人体解剖。唐宋时期壮医还引进汉医的阴阳、脏腑概念,结合自身认识,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使理论水平及临床诊疗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明末清初,随着与外界交往的日趋密切,壮医与中医相互渗透,有关文献对壮医药的记载逐渐增多。在针灸、药物、卫生防疫及痧瘴、蛊毒防治等方面逐渐系统化,望诊、脉诊、甲诊等医疗技术普遍应用。

壮族流传药市习俗。至迟在明末清初已形成靖西壮乡药市,每年端午日,远近村寨的壮医、药农以及稍懂一方一药的群众,纷纷将自采的各种草药(含药用动物、矿物等)肩挑车载到县城摆摊出售。至今上市的药品达数百种,赶药市者多达万人,主要圩亭都摆满,不下五六百摊,有专程来买药的,有来向壮医、药农请教医药知识的,也有扶老携幼赶往药市,纯为“饱吸药气”以预防疾病而来的。在壮族聚居的隆林、忻城,也存在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药市习俗。壮族民俗中,还有在“三月三”壮药萌芽的时候,采香枫叶、黄姜汁蒸糯米饭,用它行气、健胃、顺气、润肺,保存古代壮医运用壮药防疫保健的传统。经过历代对药物知识及经验的积累,到清代,壮医对药物形态、功效、性味、采集、加工及分类已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骨痛、中毒、痧症、瘴气、风、蛊、杂病等治疗用药的方法都有独到之处。

广西壮族土司阶段是壮医药发展较快的时期。土司地区曾设有医疗机构,土司衙署和民间都有一些专职医药人员。据嘉庆《广西通志》及部分州县地方志的记载,明嘉靖十年(1531年),广西壮族聚居的40多个土府、州、县均设有“医学署”,而且这些“医学署”的医官“本为土人”。在忻城莫氏土司的家族中,就有专门从事医生职业的成员。清道光年间,在该县土司衙署西侧曾建有一栋“大夫第”,莫氏第19代孙莫述经就是“大夫第”的专职医生,主管土司衙署大小官员及眷属的保健事务,同时也兼治一些民间患者。清代以前,壮族地区基本无西医,中医也为数不多,因此壮医占据主导地位。土官对壮医药比较重视,对一些民间名医有时还给予表彰嘉奖,如庆远协左营把总(土官)李某就曾亲书“妙手婆心”的牌匾,送给当地民间名医谭清修;一些民间壮医因医术高明、德高望重而被作为名人入选地方志的“人物传”等。这些对壮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明清时期壮医药还普遍受到社会的崇尚,各地出现“神医庙”“药王庙”等,就是纪念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神医、药王。当然在土司制度下,由于统治者的狭隘、保守、封闭,不仅阻碍了壮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壮医药的发展。

清末开始有西医进入壮族地区传教行医,开设西医诊疗所,创办西医医院等,但都集中于市镇,对壮医药的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壮族地区的中医药、壮医药有所发展,1934年以后广西先后成立了省立南宁医药研究所、省立梧州医药研究所、省立桂林医药研究所。1941年,以上三所医药研究所合并成立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1945年改称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该校设有药科专业班和药物种植场,教授中药、壮药知识,并进行剂型改革尝试。该时期壮医药与中医药及其他民族医药一样,未得到国民党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对壮医药的研究和应用也比较局限。

四、壮医药理论体系、医教研体系形成并快速发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20世纪80年代以前,壮医药基本上处于民间、自发和经验积累的发展阶段,并且常以中草医药的面目出现,仅有个别学者在壮医药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80年代以后,壮医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即由政府主导,有计划、大规模地发掘整理、研究提高和推广应用阶段。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壮医药已形成了理论体系和医教研体系,成为国家批准可授予学士、硕士学位的民族医学专业,并正式开展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使之成为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民族医药之一。

1984年,广西中医学院成立壮族医药研究室,次年成立壮医门诊部,著名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专家龙玉乾、壮医挑针专家罗家安、壮医杂病专家郭庭璋等应邀到门诊部工作。壮医门诊部共举办30多期培训班,为28个省(自治区)和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培养民族医疗技术人员1500多名。1985年,广西中医学院招收我国医史上第一批壮医史硕士研究生。2002年广西中医学院成立壮医药系,开设中医专业(壮医方向)的5年制本科班,壮族医药教育开始纳入国家正规教育体系。2005年10月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系正式改名为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2006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开出版《壮医学概论》等12本壮医本科教材,2007年开始招收壮医专业硕士研究生。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招收壮医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壮医在高校招生目录上正式定名为“壮医专业”,开启了壮医专业高等教育的新阶段。

1985年,成立我国首家省级民族医药研究机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柳州地区、百色地区也相继建立民族医药研究所,壮族聚居的南宁地区及大新、龙州、天等、融水、金秀、环江、罗城、马山、隆林等县相继成立民族医院。1993年,崇左县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壮医医院——左江壮医医院。2004年,靖西县建立壮医医院。2002年,广西壮医医院成立,与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该院于2007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民族医院建设单位,其壮医风湿病专科、壮医肿瘤专科、壮医目诊专科、壮医推拿专科和壮药学分别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同时采用独特的目诊、甲诊、腹诊、指诊、角吸、火攻等诊断技法,将壮医药理论贯穿到诊断、治疗、药方及临床各科。2009年,广西壮医医院拥有200多名员工,病床300张,业务用房近15000平方米。同年,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更名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2016年7月28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中医药术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在南宁市成立,原广西壮医医院整体合并入新的国际壮医医院。

1986年,根据国家民委关于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精神,自治区卫生厅牵头成立了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展了历时6年的大规模民族医药古籍普查及壮医药发掘整理工作。从1986年8月至1992年12月,广西分四批对全区少数民族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70个县市进行普查。普查研究人员从数百种地方志和其他有关汉文资料中,搜集大量记载壮医药的文字资料;壮医药验方、秘方1万多条;壮医病症种类500多个;发掘整理了多种行之有效的独特的壮医诊疗方法;获得一批壮医药文物和手抄本;造册登记3000多名壮医名医。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壮医针挑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发掘整理。先后编辑出版了记载药方6000多条、100多万字的《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和《发掘整理中的壮医》《民族民间医生名录》等。

壮医药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渐展开。50年代中后期,广西柳州地区人民医院的覃保霖对壮医陶针疗法进行挖掘整理,发表《壮医陶针考》《壮医源流综论》的论文,并出版《陶针疗法》一书,对壮医药的内涵及10多种传统医疗技法作了简略的介绍。

1985—2015年,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院)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内的300多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编著出版的民族医药著作20余部。1998年,由黄汉儒、黄景贤、殷昭红编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壮族医学史》荣获中国民族图书奖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由黄汉儒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壮医学》首次将壮医临床分为内、外、妇、儿和伤科。先后出版的壮医药理论及临床专著还有《中国壮药学》《中国壮医内科学》《中国壮医针灸学》《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挑针疗法》《壮医民间用药选编》《中国壮药原色图谱》《中国壮药志》(第一卷)等。

2002年2月,《壮医理论的发掘整理与临床实验研究》科研成果通过国家级专家委员会的鉴定,指出:“壮医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借助于古老而通行的本民族语言以及新壮文,加上壮、汉文化交流等因素,已具备了上升为理论的必要条件。壮医的阴阳为本、三气同步、脏腑气血、三道两路、毒虚致病和调气解毒补虚治疗原则的确定,表明壮医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作为壮医理论体系主要载体的《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专著的出版,是壮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壮医从此可称为壮医学。”古老的壮医药终于上升为一门学科——壮医学。

壮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为壮医药医教研体系的建立以及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收载164种壮药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一卷和收载211种壮药的第二卷分别于2008年、2011颁布施行,结束了壮药无标准的历史。由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牵头,全区40多家市县壮医医院或壮医科以及壮医药企业组成的壮医临床及科研产业开发联盟已经形成。壮医药成为了我国缺乏文字记载中的第一个通过挖掘整理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中有了更重要的地位。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疗法是柳江县壮族龙氏家族世代相传的绝学,历来口授心传,既不著文立传,也不传外人。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疗法的传人龙玉乾打破不传外人的家族规矩,将祖传绝学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并经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整理成《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一书,于1986年3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在全国275家医院及部分乡村推广。2006年,首部高等学校壮医药专业教材《壮医药线点灸学》出版;2010年,《壮医药线点灸学》课程被确定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黄瑾明、黄汉儒、林辰等研究人员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进行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员。经规范提高和专家鉴定之后,至2015年,在国内上千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并传播到东南亚、欧美、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文要求推广的民族医药实用诊疗技术。

壮医针刺疗法。历史悠久,民间壮医善用针法的比比皆是,壮医名家罗家安所著的《痧症针方图解》(手抄本)记载了数十种痧症的针挑治疗方法,并收徒30余人,亲授其法。经黄瑾明、林辰教授等科研人员的发掘整理,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出版《中国壮医针灸学》《中国壮医针刺学》等专著,形成了主管部门认可的“黄氏壮医针灸流派”,使壮医针刺疗法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

壮医目诊。壮医称眼睛为“勒答”,认为这是天地赋予人体的窗口,是天地人三气精华之所在。据有关专家的经验,壮医目诊断与现代医学诊断符合率高达80%以上。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壮医重点诊断科目。

壮医药物竹筒拨罐疗法、壮医推拿按摩疗法、壮医风湿病专科也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常用的壮医熏蒸洗浴佩垫疗法及壮医切开排脓手术疗法得到进一步发展。植根于广大壮族地区的民间壮医,以自己擅长的诊疗技术深受国内外患者的信赖,如擅长诊疗骨折损伤的武鸣老壮医覃彩京、上林老壮医蓝国生、大新县女壮医陆爱莲等。

特色方药。广西盛产中草药,品种达4623种,药材品种在全国名列第二,其中壮药品种达2285种,常用的有500多种。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壮医的经验积累时期,就已形成了大量的专方专药。1985年以来,在壮医理论的指导下,以丰富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经过整理和研究提高,使壮医方药无论在分类、组方功能、主治等方面都展现出更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1988年,广西正式登记的壮医生有2182人,1992年普查有民间壮医生1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百色、河池等地的县、镇、乡村,均无国家认可的壮医执业医师资格。2008年2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根据广西区卫生厅的申报,经过严格审核,以卫医考委发〔2008〕l号文件批复同意中医类别中医(壮医)专业开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点)。2010年转入正常考试,每年一考。2013年,经有关部门同意,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符合条件的人员也前来广西参加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壮医考试成为名副其实的跨省区的“国考”,正式进入国家医师放试序列,成为可开展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体系的民族医药。至2014年底,已有825人通过国家考试,获得了壮医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资格。

1986年,广西民族医药协会成立。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在积极组织开展区内外民族医药学术活动的同时,也开展与台、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及欧美、大洋洲一些国家的互访交流,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以及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来访团组或专家个人。同时,黄汉儒、林辰等壮医药专家也应邀前往台、港、澳地区和越南、泰国以及欧美、大洋洲一些国家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在传统医药国际学术交流会、国际传统药物大会、湄公河流域传统医药大会等会议上作壮医药的学术报告。2015年11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壮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壮医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宁召开,来自英国、加拿大、德国、乌克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及中国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代表围绕壮医理论、临床试验、药物研究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杜立平教授于2008年6月出版《广西壮族地区的医药文化及药材贸易》一书(英、中文版),专门介绍了我区的壮医壮药。

2008年l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发布。2009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中指出:“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建立质量标准体系。”2011年12月,自治区政府在《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桂政发〔2011〕60号)中要求“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同时下发了《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的通知》(桂政发〔2011〕61号),主要内容是:“充分发挥壮瑶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10年时间(2011—2020年),实现壮瑶医药的全面振兴。要对壮瑶医药基础理论、服务体系、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突出民族性、地域性和实用性;全面提升壮瑶医整体水平;培育一批壮瑶医药名医、名院和名药、名店、名厂;形成以自治区级壮、瑶医医院为龙头的壮瑶医药医疗与预防保健体系;以壮瑶药质量标准为支撑的壮瑶医药产业体系,实现壮瑶医药跨越式发展。”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医疗卫生志[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2]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3]黄汉儒,黄景贤,殷红.壮族医学史[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潘其旭,覃乃昌.壮族百科辞典[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5]岭南文化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岭南文化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

[6]广西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广西大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7]林辰,薛丽飞.壮医药线点灸疗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8]黄汉儒.壮医药概览[M].内部发行,2015年11月.

[9]黄汉儒.广西民族医药工作30年回顾(1985—2015)[N].民族医药报,2015.

K291/297

B

1003-434X(2016)04-0038-07

猜你喜欢
壮医壮族医药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平衡气血原则临床研究进展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