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分析

2016-12-20 05:15戴亚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34期
关键词:抗菌用药药物

戴亚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苏州215200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分析

戴亚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苏州215200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为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1—12月医院通过引进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进行试验,并比较引进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差异。结果引入后与引入前相比,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抗菌药物消费、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限制使用以及特殊抗菌药物使用比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得到有效降低,但是仍要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保障用药的科学性。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科学用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临床用药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滥用抗菌药物普遍,造成耐药菌增长速度过快[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联合卫生部门出台了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标准和规范,各级医院必须遵守这些准则和规范。抗菌药物在细菌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同时也是医疗费用中所占比重较高的一种药品[2]。抗菌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频率较高,促进耐药菌的增长,导致临床治疗受到影响,并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医疗事故的发生,这对医院服务质量造成了影响。在此情况下,文章主要针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展开分析,为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医院2015年出院患者中,随机抽取出院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年龄为21~68岁,平均为(42.1±3.6)岁。再选取2014年出院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8例,女性102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为(43.6±3.2)岁。该次研究入选标准:①细菌性疾病患者;②对该次研究知情并能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疾病、全身性疾病患者。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通过引进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进行试验,并比较引进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差异。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调查方法:该次研究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新编药物学》为两组患者设计调查问卷。首先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疾病史、过往病史、药物禁忌证等方面的情况。然后使用该次研究特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抗菌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及疗程等方面进行调查。根据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抗菌药物消费、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限制使用以及特殊抗菌药物使用比率等指标观察分级管理的应用效果。分级管理是通过根据一定特制将同种物质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进行针对性管理。该次研究主要通过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种类型,将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分析分级管理的应用效果。分级管理的具体措施:①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门出台的各种关于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制定适合医院使用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措施。在医院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下,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监督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3]。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管理措施以及控制制度进行明确。监督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统计分析临床用药潜在问题,并加紧整改。②抗菌药物分类:该次研究主要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这些药物在使用方面必须遵循以下几点:①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此类药物都是在长期临床应用中证实安全高效,不容易产生耐药菌,且价格经济实惠[4]。通常情况下,初级职称医师也能在处方中使用。②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此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耐药菌产生情况、价格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仅有中级以上医师可在处方中开具。③特殊使用:不良反应较多,特用于某种疾病且不能随意使用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或是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对于安全性和疗效方面的临床应用或相关资料较少,且价格昂贵,仅有高级职称医师可在处方中开具,且临床应用必须经过专家会诊才可使用,且患者必须具有该药物用药指征。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级管理应用效果

引入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抗菌药物消费、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限制使用以及特殊抗菌药物使用比率较分组管理前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表2 常用抗菌药物分级情况

2.2 常用抗菌药物分级情况

笔者主要针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常用抗菌药物进行分级,见表2。

3 讨论

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物,该类药物在细菌感染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药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临床医学对于该类药物的应用存在盲目性,导致大量耐药菌的出现,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指出,约有60%以上基层医院处方中含有抗菌药物,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超过80%,说明我国基层医院普遍存在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5]。随着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证实,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但影响了临床治疗的科学性,同时促使细菌耐药性增长。因此,需要通过加强治疗方案指导和监督,做好抗菌药物用药指导,加强抗菌药物用药安全教育,并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管理部门和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要加强对处方、医嘱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对不合理用药处方和医嘱进行通报,并通过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将医师薪酬与处方科学性相联系[6]。实验室要重视标本检测准确率,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抗菌药物,尤其是要重视使用非限制药物和特殊药物患者。建立相应的抗菌药物质控体系,才能够保障临床用药的科学性,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有助于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抗菌药物管理对于抗菌药物效果有效发挥具有重要影响。要想确保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就必须重视抗菌药物管理的质量,并了解该工作对医院发展的作用与意义。管理部门需要通过管理战略的决策,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7]。同时领导层也要重视该工作的重要性,保障抗菌药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技能水平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的效率,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从医院发展战略目标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人员管理机制,解决管理效率低,保障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重视医院中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最后,重视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选择责任心强、职业道德好以及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8]。医院管理工作的质量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医院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医院为了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增设独立的处方管理部门,并选择专业素养高且思想道德优秀的药师和医师,进而保障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

该次研究观察中,引入分级管理后与引入前相比,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抗菌药物消费、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限制使用以及特殊抗菌药物使用比率显著降低,说明通过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仍要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保障用药的科学性。

[1]耿娓琴.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下医药企业生存之道[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44(1):106-109.

[2]干欣彦.“限抗令”下的抗菌药物使用分析及制药企业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44(6):630-634.

[3]赵振寰,荆伟丽,孙术红,等.该院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2,9(2):35-37.

[4]苏义武,肖辉.医院信息系统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4,23(2):15-17.

[5]舒岚,许红雁,廖茂成,等.基于CA认证、HR和HIS系统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初步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2,7(11): 15-17.

[6]胡玺惠.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12):1316-1318.

[7]陈向红,杨淑霞.从抗菌药物用量看分级管理的重要性[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1(4):67-68.

[8]徐正雄,王玲,徐帆,等.利用Oracle触发器实现“军卫一号”系统抗菌药物分级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2):42-44.

Analysis of Effect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Antibacterials on the Use of Hospital Antibacterials

DAI Ya-p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Wujiang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Suzhou,Jiangsu Province,2152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antibacterials on the use of hospital antibacterials and provid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quality of hospital antibacterials.Methods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ystem of antibacterials was introduced by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for test,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use of hospital antibacterials before and after introduction was compar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roduction,the use rate of antibacterials,per capita consumption of antibacterials,per capita use frequency of antibacterials,limited use and use ratio of special antibacterials obviously decreased(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antibacterials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use frequency of clinical antibacterials,but we still need to enhance the use management of antibacterials and ensure the scientificalness of medication.

Antibacterials;Grading management;Scientific medication

R197.32

A

1672-5654(2016)12(a)-001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4.010

2016-09-10)

戴亚萍(1971.7-),女,江苏吴江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学。

猜你喜欢
抗菌用药药物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