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CV阳性无偿献血者合并HBV、HIV、TP感染情况分析

2016-12-20 05:34叶登凰聂湘辉
广州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河源市无偿献血者血站

叶登凰 聂湘辉

广东省河源市中心血站 (河源 513000)



抗-HCV阳性无偿献血者合并HBV、HIV、TP感染情况分析

叶登凰 聂湘辉

广东省河源市中心血站 (河源 513000)

目的 了解河源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HCV感染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的情况,为当地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性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河源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71 6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其血浆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TP及HIV(Ag/Ab),统计分析抗HCV阳性无偿献血者合并感染HBV、HIV和TP的情况。结果 71 618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抗-HCV、HBsAg 、抗-TP及HIV(Ag/Ab) 阳性率分别为0.56%(402例)、1.48%(1 062例)、1.14%(821例)、0.09%(61例);初次献血者抗-HCV、HBsAg 、抗-TP及HIV(Ag/Ab)阳性率均高于多次献血者(P<0.05);402例抗-HCV阳性无偿献血者中合并HBsAg、抗-TP、HIV(Ag/Ab) 阳性率分别为1.74%(7例)、4.98%(20例)、0.25%(1例)。结论 抗-HCV阳性献血者合并TP感染率显著高于抗-HCV阴性无偿献血者, HCV合并HBV、HIV感染率低。

无偿献血者;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主要经过血液传播。据统计:全球HCV感染者约1.8亿人,感染率为2%~3%,我国HCV感染者约3 800万人,一般人群HCV感染率为3.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由于HC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梅毒螺旋体(TP)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即经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 因此HCV感染者通常会伴随HBV、HIV及TP的合并感染[2]。为了解河源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CV感染情况及HCV感染者合并HBV、HIV及TP感染的情况,为献血者招募和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河源市无偿献血者HCV、HBV、HIV及TP检测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河源市中心血站参与无偿献血的无偿献血者7161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采血前经过体检岗位医生征询体检以及HBsAg (胶体金试剂试纸法)、谷氨酸转氨酶(ALT)快速初筛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要求。其中多次献血者是指完成2次或2次以上无偿献血者。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HBsAg和ALT快速初筛试剂分别由北京万泰、法国罗氏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Uranus 200全自动酶免仪、Tecan RSP 100-8全自动加样仪、BEPIII全自动酶免分析仪。HCV和TP检测试剂分别由北京万泰和英科新创公司提供,HIV和HBsAg检测试剂分别由法国伯乐和英科新创公司提供。质控品由北京康彻斯坦生物公司提供。所有试剂、质控品均经过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次实验同时检测阴性对照物、 阳性对照物和室内质控标准品,当质控结果在控且符合本实验室SOP要求时,实验数据则有效,否则要求重新检测。

1.3 实验方法 采集5 mL静脉血样本(枸橼酸钠抗凝)置于4℃冰箱保存,第二天由检验科进行检测。HBsAg、抗-HCV、抗-TP及HIV(Ag/Ab)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严格按照《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及各试剂使用说明书要求,分别由不同检测人员操作,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同时检测HBsAg、抗-HCV、抗-TP及HIV(Ag/Ab)。判定标准:依据试剂盒说明书中判定标准,样品OD值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来自河源市中心血站Liss质量控制和管理系统及穿越安全输血标准化系统, 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1.0 软件,不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结果 71 618例无偿献血者样本中HBsAg阳性1 062例,阳性率为1.48%;抗-HCV阳性402例,阳性率为0.56%;抗-TP阳性821例,阳性率为1.15%;HIV(Ag/Ab)阳性61例,阳性率为0.09%。初次献血者抗-HCV、HBsAg 、抗-TP及HIV(Ag/Ab)阳性率均高于多次献血者(χ2=59.584、46.996、95.885、13.057,P=0.000、0.000、0.0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HCV合并HBV、HIV、TP感染情况分析 402例抗-HCV阳性无偿献血者中合并中合并HBsAg、抗-TP、HIV(Ag/Ab) 阳性率分别为1.74%(7例)、4.98%(20例)、0.25%(1例)。与抗-HCV阴性无偿献血者比较,两组抗-TP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97,P=0.000),两组HBsAg、抗-HIV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5、1.271,P=0.667、0.260),见表2。

表1 71618例无偿献血者抗-HCV、HBsAg、抗-TP及HIV(Ag/Ab)检测结果 例(%)

表2 HCV合并HBV、HIV、TP感染情况 例(%)

3 讨 论

目前,因HCV、HBV、HIV及TP病原体感染的传染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病[3]。HCV呈全球性流行,HCV病毒感染后,15%~25%感染者由于自身免疫清除病毒而自然转阴,75%~85%感染者转为慢性肝炎[4]。慢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如未有效治疗,部分患者在随后数十年可发展为严重的肝脂肪变、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中HIV合并HBV、HCV 及TP疾病越来越严重,陈远平[5]曾报道126例HIV感染者中,HIV/HCV合并感染率达到31.75%(40/126)。全球现存活的 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中HIV/HCV合并感染率约为25%~33%[6]。我国一般人群HBV感染率为9.09%,属于HBV高流行区[7]。据统计:我国输血性肝炎发生率为7.6%~19.7%,主要为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其中丙型肝炎约占输血传播肝炎的70%[8]。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血站工作者在采血前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金标法)初筛,剔除大部分HBV感染者,有效降低了经输血感染乙型肝炎风险。同时ALT快速初筛也能够一定程度的能够减少HCV“窗口期” 感染及其他肝炎病毒的传播[9]。马红丽[10]提出HBV和 HCV感染与门诊手术、针灸治疗、静脉注射、多个性伴侣及输血史等行为密切相关。我国一般人群TP的感染率约为0.95%[11],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和血液传播 。商业性行为、同性性行为及临时性行为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12]。血站工作者对曾有上述经历的高危人群献血前征询时,应帮助献血者回顾自己的高危行为,正确判断其是否符合献血要求,鼓励具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主动放弃献血。因此献血前严格筛查对保障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71 618例无偿献血者抗-HCV、HBsAg 、抗-TP及HIV(Ag/Ab) 阳性率分别为0.56%、1.48%、1.14%、0.09%,且初次献血者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多次献血者(P<0.05)。HCV合并HBV、HIV、TP感染共28例,总合并感染率为6.97%。HCV感染者以单纯的抗-HCV阳性(93.03%)为主,说明河源地区无偿献血者为低危人群,个别献血者具有高危行为。其中只有TP阳性率略高于正常人群,且抗-HCV阳性献血者的TP感染率显著高于抗HCV阴性献血者。这可能是与部分无偿献血者尚未意识自己存在危险行为不宜参与献血、或有意隐瞒自己不良生活史以体检为目的参与无偿献血,以及本血站献血前尚未开展献血前TP初筛项目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为确保输血安全和控制血源性疾病传播,采供血机构需做好献血前征询、体检工作,排除高危人群。选择无偿献血低危人群,建立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是发展无偿献血事业的关键。

[1] 刘佳.蔡亚平.中国大陆地区 1990-2010 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40(14):2590-2602.

[2] 邱昌文, 姜莹.抗-HIV阳性献血者合并HBV、HCV、TP 感染情况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35(14):1937-1938.

[3] 伍昆山, 吴燕珍, 刘小凤,等. 珠海市高危男性人群HIV、TP与HCV感染情况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12(15):2172-2174.

[4] LAUER GM,WALKER BD.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J]. N Engl J Med,2001,345(1):41-52.

[5] 陈远平,潘庭荣,梁红,等. 126例HIV感染者HBV、HCV及TP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112-114.

[6] NARDO PD, VISCIONE M, CORPOLONGO A, et al. Treatment of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Sorafenib in a HIV/HCV Co-Infected patient in HAART: A Case Report[J]. Infect Agents Cancer, 2012, 7(1):187-193.

[7] 张文俊,李端,黄利华,等.南昌市高校新生HB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3):296-297.

[8] 段全辉. 无偿献血者血液中抗-HCV、HCV-RNA与ALT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13):160-161.

[9] 武丽萍, 王智红, 杨炜娜,等. 献血者 ALT 检测值与 ELISA 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35(14):1960-1961.

[10] 马红丽, 贠中桥, 吕运来. 洛阳地区无偿献血者病毒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2,25(7):676- 677.

[11] 陈栋, 陈俐丽, 钭慧芬,等. 温州地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合并感染乙肝、丙肝、梅毒等疾病的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22(3):587-590.

[12] 侯霞, 郭昕, 高俊峰,等.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2(4):821- 826.

10.3969/j.issn.1000-8535.2016.06.026

2016- 09- 02)

猜你喜欢
河源市无偿献血者血站
河源市2006-2019年风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一路一景 一段一品——广东省河源市打造“四季常绿四季花开”公路品牌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2005~2012年无锡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感染检测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