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卦

2016-12-21 09:54傅剑仁
延河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秦穆公晋文公郑国

傅剑仁

争霸之春秋

春秋,演绎的是争霸之春秋。

春秋有“五霸”之说。《荀子·王霸》的排序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风俗通·五伯》的排序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除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始终在霸主的序列外,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是不是霸主,史学家争论不休,质疑不断。

争论、质疑,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秦穆公虽未称霸中原,但他称霸西域,无可厚非,当是霸主。

吴王阖闾把强大的楚国打残了,帮中原诸国出了口气,吴王阖闾站在霸主的平台,没晃几下便下来了。

越王勾践灭吴后,周王室送去了酢肉,被封赏为“侯伯”,也算有个正式的霸主注册。

至于宋襄公被称作霸主,难以令史学家信服。他在齐桓公去世后,觉得是个机会,摆出霸主的谱搞多国会盟,结果霸主没当成,还被楚军俘虏。这等霸主,历史的底气不足。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所写的“争霸之春秋”,舍下了宋襄公,加上了郑庄公。

郑庄公不被周王室认定为霸主,源于他与周王室的恩怨。郑庄公作为周王室的上卿,二十多年未履行“替天子讨不庭”的职责,周平王气不过,周桓王也气不过,虽然他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极力与周王室修好,但周王室不认账,经常挑唆郑国周边的小国跟郑国闹事,且把郑庄公的上卿降格,周桓王还率诸多小国对郑国群殴。郑庄公在忍了又忍的情况下,绝地反击,本可乘胜将周王朝灭掉,可他在关键时刻,让出道来,叫周桓王体体面面地回去。这一做法本身,便是霸主作为,符合“以力假仁者霸”的春秋大义。

“以力假仁者霸”的郑庄公

郑庄公姬寤生,十三岁继位,用二十多年时间,摆平了母亲和弟弟对他君位的抢夺,稳住了国内的局势。但他作为周朝的上卿,二十多年没有履行为周王朝催粮派款、武装缴贡的职责,连到洛邑觐见周天子的事都没做,可犯了大忌。

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上卿相当于周天子的政府总理,上卿这个职务,不是自己的爷爷与周天子的爷爷有血缘关系,是当不上的。姬寤生从父亲手里接下国君,同时就接下了周朝上卿。按照周武王的规定,各诸侯国每年要派大夫来洛邑汇报工作,同时交付纳贡,三年要派国中的上卿来,五年诸侯要亲自来。一年不来的要降爵位,两年不来的要收回国土,三年不来的要点兵讨伐。姬寤生在郑庄公的位置上穿了二十多年周朝上卿的朝服,却不搭理周天子,后果极其严重。

对此,郑庄公十分清楚。

天子周平王率先出招,提议西虢国的国君虢公忌父当上卿,取代郑庄公。忌父也是王室贵族,符合接任上卿的血缘条件。但忌父的父亲虢石父是周幽王的亲信,也就是那个为逗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始作俑者。提拔这种政治上有污点的人当上卿,难以叫天下服气。忌父也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明确拒绝,而且不打招呼便跑了。

忌父前脚跑,郑庄公后脚到。他一脸诚恳地向周平王承认自己没履行好上卿职务的错误,表示不好意思再干下去了,真心拥护虢公忌父接任上卿。

郑庄公接的这招,把周平王逼得无路可走了,忌父不接上卿跑了,现成的上卿又要撂挑子,国中不能没有上卿,于是他耍赖,说没有这回事,并主动提出让世子狐到郑国去当人质,以表示自己对郑庄公的信任。天子的儿子到郑国当人质,你郑庄公不能没有一点表示吧?于是郑庄公提出让自己的世子忽到周朝当人质。这一“周郑交质”事件,不仅被编纂《春秋》的孔老夫子斥之为“非礼”,而且被定性为春秋之乱的源头。既然被孔老夫子定性为“非礼”,接下来郑庄公的麻烦就大了。

果然大麻烦来了。“郑周交质”两个月后,周平王崩了,郑庄公急忙送世子狐回去接班,世子狐赶回周朝,尚未把天子的黄袍穿上,突然薨了。狐的儿子林穿上东周历史上第二位天子黄袍,史称周桓王。郑庄公立即掏出大把钱物,帮助周桓王处理爷爷和父亲的后事,不成想,少年天子周桓王不理他的茬,而是打发人到鲁国筹款走了,故意疏远郑国。不仅如此,周桓王也提议虢公忌父接替郑庄公当上卿,再次发出挤兑郑庄公的强烈信号。

郑庄公不得不再次接招。

公元前720年4月,麦子成熟的季节,郑国卿士祭仲,率大军来到周朝温地,没有攻城,而是提出要粟千钟,即要一千亩地的麦子,用以解决国内饥荒。温地守城官员不给,郑国大军,自己割了一部分麦子走了。同年秋天,郑国军队又在周朝的成周收割了一次稻子。郑庄公用派军队割周天子的麦子、稻子的方式,表达强烈不满,展示自己的肌肉。

至此,周郑交恶,为周天子讨公道的卫、宋、陈、蔡四国扯起“尊王”的旗号,发起了对郑国的讨伐,仗没打起来,四国军队在郑国割了一片稻子撤了,也算替周桓王出了一口恶气。

这事没完,郑庄公心知肚明,他打算反击,把郑国周边这些小国教训一顿。不能同时对四国开战,那是打不赢的。打蛇打七寸,拿谁开刀呢?经过缜密分析,郑庄公决定先打宋国。

恰在这时,建都于山东邹城的邾国使者来到郑国,控诉宋国抢他地盘的野蛮行径,请求郑国出面主持公道,并表态愿为郑国征伐宋国打头阵。郑庄公立即拍板,率两国军队发起对宋国的进攻,势如破竹,一路打到了宋国的国都商丘。登上宋国的国都城墙后,郑庄公突然想起老祖宗“以力假仁者霸”的训示,在对商丘的城墙实地考察一遍后,领着两国的军队撤走了。

本以为打了宋国这个蛇头七寸,郑国四邻小国会服帖下来,不成想,越打,宋国蹦得越高,越打,鲁国、齐国等国力强盛的国家,对郑国的非议越多,维护正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郑庄公冷静下来,他打算放弃一味地打打杀杀,转为在外交上争取破局。

郑庄公首选的外交目标,是称为东方大国的齐国和鲁国。齐国南靠泰山,东临大海、西面黄河,国土面积很大,物产丰富,经济发达。鲁国与齐国相邻,泰山是鲁国的象征,地理位置、物产资源也都非常优越。鲁国是替周天子编年史的,是天子礼乐的鼓吹手,是挥舞道德大棒的国家。齐国则凭着自己的国力,经常兴兵讨伐,是挥舞征伐大棒的国家。把这两个国家搞定,郑国的日子才能好过,周天子也许能对他转变态度。

经过一番周折,郑国率先与齐国结盟。而与鲁国结盟的破冰之旅,耗费了郑庄公一番老谋深算。因为鲁隐公当年还是公子的时候,曾率兵与郑国交战,战败被俘,囚禁在郑国的时间不短,后逃回鲁国。作为郑庄公的俘虏,鲁隐公一直把这段经历当作耻辱。因而当郑庄公提出与鲁国结盟的大胆构想后,遭到国内一致反对,郑庄公硬是在一片反对声中,果断拍板。

公元前717年,郑国使者来到鲁国,开出了令鲁国人想都不敢想的条件,即用郑国的祊地,交换鲁国的许地。

祊地在泰山脚下,位于鲁国境内,是封建帝王登泰山祭祀的必经之地。因周宣王祭祀泰山时,郑桓公作为上卿陪同,获得祊地作为登山前的汤沐邑。祊地划归郑国后,因为路途遥远,郑国的国君再也没去过。许地在今河南,靠近郑国,是鲁国国君朝觐天子的汤沐邑,因为路途遥远,鲁国的国君也从未去过。郑国使者开出的这个条件,已经使鲁国人张开嘴半天合不拢了,接下来郑国使者做出的承诺,更是让鲁国人欣喜若狂。郑国使者承诺:郑国不再祭泰山了,祭祀泰山的事全交给鲁国。

泰山是中国政治之山,是天下人的泰山,郑国拱手相让,把祭祀泰山的荣耀全部让给鲁国。

鲁国当即同意结盟,生怕事情办缓了郑国反悔。郑国使者办完祊地交割手续后,鞠个躬走了,鲁国划归郑国许地的事一字没提。鲁国人愣住了,划归你的地你不要,我还能这么傻吗,白落了一块祊地。

直到这时,鲁隐公才把当年作为郑庄公俘虏的耻辱放下。

郑、齐、鲁三个大国结盟,使得郑国暂时摆脱了困境,郑庄公外交的目的达到了,但隐忧并没有消除,因为他作为周朝的上卿,不只是不被周天子待见,而且受周天子鼓动的一些小国还在不停地与他为难。他的这个隐忧,在他与齐、鲁结盟后对陈国发起的进攻中得到证实。小小的陈国,面对强大郑国的进攻,顽强抵抗,屡败屡战,其打而不惧的背后强大支撑,就是周天子。郑庄公认识到,与齐、鲁结盟,只是摆脱困境的第一步,第二步要走的,就是修复与周朝的关系。

机会来了。公元前717年冬,鲁国发动各国为发生饥荒的周朝筹粮,郑庄公带着厚礼前去洛邑,觐见周桓王。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天子,见面就将了郑庄公一军,他先问郑国当年的收成怎样,当郑庄公回答收成还行后,周桓王说的是,要将温地的麦子、成周的稻谷留给自己吃。这是揭郑庄公的疮疤,当场叫他下不来台。这还没完,周桓王又提出送郑庄公十车粮食,叫他拉回去以备饥荒。

郑庄公拉着天子赏的十车粮食往回走,心里郁闷极了,走着走着,他那阴沉的脸立即转晴,喜笑颜开,一路走来,一路宣扬,说周天子对他征伐陈国大力支持,为此赏了他十车粮食。

这一来陈国郁闷了,他们的顽强抵抗,是因为周天子背后的支持,眼看快挺不住了,周天子却转脸,转而支持郑国的征伐,在这种局势下,再不向郑国靠拢,陈国就没日子过了。陈国动作很快,在郑庄公拉着粮食尚未回到国都,陈国的友好使者已经到了。郑、陈修好,正式结盟,还搞了歃血仪式,表示双方都不反悔。

当年围攻郑国的四国,陈国与郑国结盟了,卫国消停了,蔡国太小,折腾不起什么事,只有那个蛇头七寸的宋国,还需要摆平。

周桓王得知郑庄公冒打他的旗号,吓得陈国与郑国结盟后,真的火了,再次诏令虢公忌父为周朝上卿,对郑庄公降一格,为左上卿。郑庄公心里不痛快,但嘴上乐呵呵地接受,还以左上卿的身份,领着齐僖公朝觐了一次周桓王,被孔老夫子赞为“礼也”。郑庄公以左上卿的名义,向宋国发令,点名要宋殇公去洛邑朝见周天子。宋殇公不知这是郑庄公的阴谋,照常不予理会。郑庄公则以宋殇公不朝觐周天子为由,高举“替天子讨不庭”的大旗,号召各国对其讨伐,郑、齐、鲁三个大国一并上阵。

宋国不经打,大败,郜邑、防地成了联军的战利品。郑庄公主持分赃大会,一张嘴把郜邑、防地全给了鲁国,接下来吹捧齐国,说这次征战的胜利,跟齐僖公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今后要以齐僖公为中心,继续努力维持周王室的尊严与权威。本来齐僖公一仗下来两手空空,心里多少有些不快,被郑庄公这么一捧,给足了面子,立马笑逐颜开。再说战功最大的郑庄公什么都没要,人家高风亮节,自己能说什么呢?

分赃之前,郑庄公打好了谱。郜邑、防地紧靠鲁国,离郑国很远,离齐国更远,郑、齐两国分得这两块地也实际控制不了。鲁国掌管天子礼仪,表面上很要面子,其实爱贪小便宜。齐僖公表面上大大咧咧,三句话不离利益,其实特爱面子。爱贪小便宜的鲁国,给你小便宜,爱面子的齐国,给足你面子,这事没个不满意的。至于郑国,他打蛇头七寸的目标已经达到,战利品就不要了。

就在这次联军对宋国“替天子讨不庭”的征伐中,宋殇公的不诚信,又送给郑庄公一个大礼。

面对郑、齐、鲁的进攻,宋殇公给周边的小国发出了求救信。陈国不予理睬,卫国热热闹闹来了,担心蔡国不来,宋殇公就骗人家,说是去打戴国。戴国比蔡国还小,听说去打戴国,觉得能捞点好处,蔡国便来了。宋殇公领着卫、蔡联军进入郑国边境时,说了实话,说其实是去打郑国。蔡国一听火了,立马下令撤兵,卫国也开始动摇。无法收场了,怎么办?宋殇公只好按骗蔡国的计划行事,攻打戴国。待宋、卫、蔡联军攻占戴国,正准备分赃时,郑庄公领着大军扑杀过来,一举把宋、卫、蔡联军击溃,直接把戴国并入郑国版图。

郑庄公这一手的高明在于:郑庄公一直想把紧邻的戴国收入囊中,碍于公道名声,他一直没敢下手。这次是宋、卫、蔡灭了戴国,他从宋、卫、蔡手里抢的戴国,符合社会公道,官司打到周天子那里也不怕。

戴国到手了,宋国打废了,卫国也打残了,下一个目标是许国。郑、齐、鲁联军还是高举“替天子讨不庭”的大旗,浩浩荡荡向许国进发。郑庄公跟齐僖公、鲁隐公约定,谁先攻上许国国都的城头,许国就归谁。三国联军都打得很卖力,郑国率先攻上城头,还牺牲了大名鼎鼎的颍考叔。正当郑庄公准备按约定把许国装进口袋时,齐僖公跳出来,提议把许国分给鲁国。许国在郑国旁边,离齐国也不算太远,鲁隐公知道齐僖公想要,但考虑到约定在先,还是提议给郑国。

事情搞成这个样子,怎么下台?郑庄公的脑子里又突然冒出老祖宗“以力假仁者霸”的训示来,于是他搬来一个合适的台阶,叫齐僖公、鲁隐公体体面面地走下来。这个台阶就是,继续由许国人管理许国,但由郑国派大夫公孙获前来协助,待许国回到礼的轨道后,公孙获再撤回郑国。齐僖公、鲁隐公本已很尴尬,郑庄公搬来这个台阶,便都笑嘻嘻地走了下来。

明眼人都知道,许国人管理许国,是说给世人听的假话,实际控制许国的是郑国人,郑国已经在许国驻军了,许国回到礼的轨道上来与否,全凭郑国国君一句话,不说,永远别想回来!对此,孔老夫子没看透,他在编纂的春秋里,赞为“礼也”。

郑国周边的小国几乎都摆平了,但郑庄公心里明白,国境四周的安定尚不是真正的安定,要真的安定下来,必须摆平周朝,否则周天子大手一挥,四周的小国都会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郑国的日子还是不好过。遗憾的是,与周朝修好这张牌,不是捏在郑庄公手里,而是捏在周天子手里,手捏这张牌的天子周桓王,总是看郑庄公不顺眼,总是给他出招,给他难堪。

公元前712年,周天子又给郑国出招,提出用周王室的十二块京畿土地,换郑国的四块土地,所谓十二块京畿土地,并不是周天子统辖的,而是别的诸侯国的,拿别人的土地跟郑国置换,别人同意吗?可周天子不管这么多,直接把郑国的四块地划走了。

这是明抢,郑庄公忍了。

见郑庄公不接招,周天子又出招,下令摘了郑庄公左上卿的帽子。郑庄公实在是不想忍了,但还是忍了,只是表示不再朝觐周天子了。

周天子接着出招,在洛邑召开誓师大会,广发英雄帖,亲率虢、蔡、卫、陈四国前来讨伐郑国。

郑庄公正憋着一肚子气,如今你送上门来,就怪不得我非礼了。但在具体的战术上,郑庄公遵循“以力假仁者霸”的策略,他完全有能力拒敌于国门之外,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诱敌深入,节节败退。亲率联军来灭郑的周天子,面对郑军的望风披靡,越战越勇,攻克郑国险关制地后,又攻下郑国国都新郑,仍不罢兵,而是胜勇追击,直把郑军逼到了长葛,打到了郑国的东面,再打下去,郑国就打穿了。

这正是郑庄公要让天下人看到的事实,是他周天子率军攻了又攻,而他郑庄公是一退再退,快要退到宋国了,无路可退了,不得不勉强接战,绝地反击。周天子领的这四个国家,都属菜鸟类,不经打,郑国军队一反击,虢国、卫国、蔡国的军队都跑了。陈国本就有恐郑症,领军的大夫不敢仗剑督军。周天子在这些国家的军队都打跑以后,收拢残兵败将,作最后的反扑,他率先垂范,冲在最前面,被郑军猛将祝聃射出历史性的一箭,射中周天子的肩膀。

周桓王没有被这一箭射掉天子的威仪,他站在战车上,拒绝救护,任鲜血流淌,把天子的架式端足,直面失败,等待死亡。

恰在这时,郑军停止追击。

停止追击的命令是郑庄公下达的,他力排祝聃乘胜追击的请求,下令收回大军,让周天子及其残部得以喘息。

已经远离周境,在郑国腹地等死的周天子,搞不清楚郑庄公这是个什么招数,只是感觉四周阴森恐怖,死神直向他招手。

在阴森恐怖笼罩的夜幕下,郑国上卿祭仲请求觐见周天子。祭仲是带着慰问品来的,见到箭伤卧床的周天子,祭仲行礼恭敬,低声下气地说:郑庄公对天子的伤势十分忧虑,对发生的流血事件深表遗憾。周、郑两国同宗同源,郑国作为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绝不会以下犯上,请周天子成全郑庄公的一片赤诚之心。

郑庄公不仅派祭仲慰问了周天子,还慰问了周天子身边的大夫和军队,并让出路来,让周天子率领他的残军,体体面面地回到周朝。

郑庄公在下达停止追击命令的这一刻,登上了“以力假仁者霸”的高地。

登上这个高地,郑庄公整整忍了四十年。

头二十年,郑庄公隐忍以行,母亲武姜为弟弟共叔段要封邑,他给,共叔段抢他的地盘,他给。只是在母亲和弟弟联手抢夺他的君位并从国外搬来援兵时,他不干了,但反击掌握分寸,下令停止对共叔段儿子公子滑的攻击。虽有史学家对他放纵共叔段的“多行不义”提出批判,但公道自在人心。“国君”不是荣誉称号,而是权力的集大成,围绕“国君”的争夺,没有斯文的,都是带血的,都是你死我活的。郑庄公无法跳出封建君王更替的轨道,但比较而言,他的隐忍表明他是做得好的。

后二十年,郑庄公主要应对周天子对他的打压。四邻小国对郑国的征伐,是周天子支持的,他不得不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拿出自己的土地作为与大国结盟的筹码,用不要战利品巩固结盟的基础。面对周天子对他的出招,他隐忍以对。周天子指使陈国与他为敌,他忍了;给周王室送救济粮,遭周天子嘲弄,他忍了;把摘掉他的上卿帽子,戴到虢公忌父头上,他忍了;把他的左上卿帽子摘掉,他忍了;明抢他四块地,他还是忍了。忍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表现,是称霸的真谛。尤其是有力量说不的时候,把力量当作支撑,用力量来推行仁义,才能登上道义的高地。郑庄公在周天子摘掉他左上卿的帽子,并发兵征讨后,他接招反击,但反击的策略还是以退为忍,以败为忍,只是在退无可退的时候,才绝地反击。

郑庄公就是这样,以力假仁,第一个登上了春秋霸主的高地。

管仲撑起的齐桓公霸业

齐僖公大搞美女外交时,没有忘记安排后事。他有三个儿子,公子诸儿,就是与妹妹乱伦的齐襄公,另两个是公子纠、公子小白。齐僖公指派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指派召忽和管仲辅佐公子纠。

齐僖公指派的这三人,是当时齐国最有才华、最能谋事的贤士。

鲍叔牙不愿辅佐小白,管仲与召忽前去做工作,于是留给历史这样一番对话:

鲍叔牙:国君知道我的才干不行,才叫我去辅佐小白,我不想干。

召忽:如果您坚持不干,我们帮您去做工作。

管仲:不行!将来谁当国君还说不准呢,您还是应该辅佐小白。

召忽:我们三人对于齐国来说,就好比鼎之三足,去其一,谁都立不起来。照我看,小白一定不会成为国君继承人。

管仲:不对!诸儿虽立为太子,但他品行卑贱,前途如何不好说。公子纠能力差,如当国君,将一事无成。公子小白性子急,但有远虑,有大智慧,不耍小聪明,能干成大事。在这种情况下,您鲍叔牙能不干吗!

召忽:如果公子纠接替国君而被废掉,我就不活了。

管仲:您怎么能为公子纠去死呢?我要殉死有三条,即国家破、宗庙灭、祭祀绝。不是这三条,我就要活下来,因为我活下来对齐国有利,死了对齐国不利!

齐国三位贤士的这次谈话,揭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公子小白将来可能当国君;另一个是,管仲只要不死,就对齐国有利。

是不是这样?我们往下看。

公子诸儿接替齐僖公后,他的乱伦无度,以及他的胡作非为,令人恐惧。于是鲍叔牙奉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召忽、管仲奉公子纠逃到鲁国。

公元前686年,诸儿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死了。公孙无知在国君的位置上屁股尚未坐热,又被一位叫雍禀的大将杀死了,齐国一片大乱。

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督促下,急忙赶回齐国。

公子纠在召忽和管仲的陪同下,也迅速赶到齐国,来抢夺国君的位置。

打起来了。公子小白在齐国的影响比公子纠好,民心向着公子小白,公子纠打不过,慌不择路逃到了鲁国。

在打的过程中,管仲挽弓发箭,朝公子小白射去,所幸只射中小白衣服上的带钩。鲍叔牙叫公子小白躺在地上装死,躲过了管仲的追杀。

公子小白披上国君龙袍,史称齐桓公。相国这个大位,齐桓公一张嘴,安在鲍叔牙头上。

鲍叔牙的高尚及大智,在面对相国这个高官上,作了另一番诠释。

鲍叔牙说:您如果要恩赐我,叫我不至于受冻、挨饿就可以了。如果您要治国,我不行,唯有管仲才能胜任。

接着,鲍叔牙拿自己与管仲对比,他说:宽惠爱民,我不如管仲;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管仲;忠信以交好诸国,我不如管仲;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管仲;披甲击鼓,立于军门,让百姓勇气倍增,我也不如管仲。

齐桓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说:是管仲亲自挽弓射我,差点儿让我丧命啊!

鲍叔牙说:那时他侍奉公子纠,您现在召他来侍奉您,他对您的效忠也会是一样的。

齐桓公的大智,就在于他的听劝!

把管仲从鲁国弄回来,不是件容易的事。鲁国的谋臣施伯,也是一位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管仲在治国上的能力,因此提议要么留管仲在鲁国主政,要么把他杀掉。

不能让鲁国把管仲杀了,还得把他要回齐国,齐桓公与鲍叔牙谋划一番后,鲍叔牙上路了。

鲍叔牙对鲁国国君提出要求:把公子纠杀了。鲁君照办。召忽兑现承诺自杀了。

鲍叔牙又提出:管仲射了齐桓公一箭,是齐国的仇人,把他交给齐国,让齐桓公亲自处死他。

鲁君答应了,施伯不同意。他说:管仲有大才干,齐国把他要回去,一定不会杀他,而是要重用他。齐国一旦重用管仲,将来就是鲁国的祸患。因此他提议,交给齐国可以,但要先把他杀了,交给齐国尸体。

鲁君觉得在理,同意了。

鲍叔牙说:在齐国杀,是杀齐国的犯人;在鲁国杀,是杀鲁国的犯人。我们国君要得到活的,把他处死在齐国,以警戒群臣。如果鲁国把他杀了,就等于鲁国与我们国君的叛贼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这不好吧,我难以从命!

鲍叔牙说的这番话,理儿绕的很玄乎,鲁君也许听懂了,也许没听懂。但因为他并不清楚管仲对一个国家究竟有多重要,所以在听到鲍叔牙说鲁国与齐国的叛贼站在同一个立场后,又改变主意,决定把管仲交给齐国。

这一切似乎都在管仲的预料之中。

《吕氏春秋》载:“管子得于鲁,鲁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其讴歌而引。管子恐鲁之止而杀己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

管仲领唱的歌曲,一定是快节奏的。

在齐国的堂阜地区,鲍叔牙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管仲,并很快任命管仲为相国。

从此,管仲站到了齐桓公称霸天下的核心位置。

管仲首先做的,是中央政府的集权构架。要想称霸天下,首先得把国内的事做好。管仲先把全国人分出士农工商,再分出国都和郊野,士和工商住国都,农住郊野,不能杂居,也不允许迁徙或变更职业。

住郊野的农民,三十户为一邑,每邑设一有司;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帅;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帅;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帅;十县为一属,每属设一位大夫,一位属正。全国设五属,五位属正、五位大夫对齐桓公负责。国君管属,属管县,县管乡,乡管卒,卒管邑,一级管一级的中央集权管理体制,便如此搭建起来了。

广大农村管起来了,城市怎么管呢?

管仲拿出的办法是:国都分二十一个乡,其中六个乡安置工匠和商人,叫“工商之乡”,另十五个乡住士人,叫“士乡”。士乡的构架是:五户为一轨,十轨为一里,四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工商之乡”是纳税大户,庞大的政府和军队费用,主要来自“工商之乡”,所以由相国统管。

关键是,这样的管理构架,是军政一体的。

十五个士乡,每户要出一人当兵。五户为一轨,五个人当兵,轨长即伍长;十轨为一里,五十个人当兵,设有司;四里为一连,二百个人当兵,设卒长,即连长;十连为一乡,两千个人当兵,设旅长,即乡大夫;五乡一万个人当兵,设军长;十五个乡三万人当兵,这就是三军,即中军、上军、下军。这样的军政一体管理构架,按照管仲的话说,即是“作内政而寄全军”。

这种军政一体构架的好处是,平时,卒伍级的小部队,分散在不同的居民区训练,战时,三军可迅速集结。为强化对这种设制的管理,管仲出台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士人一旦划定居住范围,就不准迁徙。邻里之间守护相望,有难同当。国君每年春季、秋季狩猎时,全国的军队参与,春季训练出兵,秋季训练收兵,以全面训练军队的拉动、集结、战术配合等。

为解决国库收入问题,管仲从税收、盐铁专营、统一钱币等诸多方面,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明确宣布国家对矿山、森林、湖泊、海洋的垄断,这些资源属于国家,但具体的开发、生产、经营交给民间,中央政府在收税的同时,只作宏观调控,如控制价格、产量等。

大的方面是这样,至于小的具体政策,那就更多了。

比如,为解决兵甲不足的问题,管仲出台了“兵器赎罪”的规定。重罪,一副犀牛皮盔甲,一柄戟;轻罪,一副牛皮盔甲,一柄戟;小罪,罚款;打官司,一束箭作为诉讼费。这样的政策规定,官民两利。国家补充了兵器,节省了军费,博得了仁慈和王道的赞誉;百姓以前重罪判死刑,轻罪砍手脚,小罪脸上烙记号、挨鞭子,如今用兵器就可以赎罪,谁会不高兴呢!

还比如,齐国开设了妓院,叫“女闾”,共设七个门市,每个门市有妓女百余人。古希腊的梭伦,为解决性需求和减少性犯罪,开设了世界上最早的妓女院。从管仲设“女闾”的时间看,应当比梭伦还要早。他开设“女闾”的目的,是增加国库收入,可能还用于招待各国使节。

管仲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定,是为了“把自己的事做好”。他非常清楚,齐国国内的事不做好,称霸天下就没有可能。

齐桓公显得有些等不及,他多次提出出兵干扰其他诸侯国的要求,都被管仲制止。管仲说,要称霸天下,必须“从爱民做起”。

齐桓公问:爱民如何做?

管仲答: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联系,俸禄互相补助,以促进人与人的亲近;放宽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以促进人口增加;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以让人民富裕;各乡选用贤士,用贤士施教于民,以增加人民的礼信;出令不改,以促使人民务正。这就是爱民之道。

齐桓公问:做到了这些,怎样使用人民呢?

管仲答: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民的需用;发挥才力,尊崇贤士,以鼓励人们求知;刑罚不苛,行政无私,出令必信,百姓就会团结,法令就有尊严。这就是使用人民的办法。

说是说,做是做。齐桓公还是放不下称霸天下的欲望,他不听管仲劝阻,开始调动军队,加强军备。这期间,他与娶自宋国的夫人在船上饮酒,出于逗乐,夫人摇晃船只,吓唬齐桓公。齐桓公喝了些酒,本来就有些头晕,船一摇晃,觉得更晕了。晕了头就发怒,当即把夫人休了。宋国只好把夫人接走。美女不愁嫁,不多久便嫁到蔡国,成了蔡侯夫人。

齐桓公恼了,他发兵攻宋,管仲劝阻也不听,结果各诸侯国兴兵救宋,把齐军打得大败。收拾残兵回到齐国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劝阻,下令全国加强军备,提高赋税,并实行“以勇授禄”的政策,鼓励人们参战。

这一来齐国更乱了,本来刚刚起步的脆弱经济,陷入倒退,社会上盗贼横行,朝廷里你争我夺,相互残杀的事件经常发生。

鲍叔牙坐不住了,找管仲商量。

管仲很镇定,他说:齐国的大局还在我的掌控之下。国君性急,劝阻没用,在这种情况下,就让他碰碰壁,就会冷静下来,到那时,再劝就管用了。管仲还说:朝廷中相互残杀的人,都是些无能的贪官,死了对齐国也没啥损失。我倒是忧虑,天下贤士不来齐国,而齐国的贤士不出来做官,要那样的话,就坏大事了!

齐桓公离管仲设计的道路越走越远,伐宋失败后,转而伐鲁,又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打,倒是成就了“曹刿论战”的历史佳作。回到齐国修整了一段时间,再次兴兵伐鲁。

面对齐军的进犯,曹刿设计了一个大大的陷阱。

齐军压境,鲁国不予迎战,只是在离国都五十里左右的地方设置关卡防守,并主动找齐国商量,表示只要齐国今后不再侵犯鲁国,鲁国就服从齐国,且降格为关内侯的位次。

齐桓公一听,高兴极了,立马答应。

鲁国约请会盟,但提了一个条件,会盟时双方都不带兵器。

齐桓公满口答应。

管仲站出来,劝齐桓公要么撤兵,要么带兵器参加会盟。

齐桓公根本听不进去,兴致冲冲的走了。

一脚踏上会盟之地,齐桓公才后悔没听管仲的劝阻。鲁庄公怀揣利剑,曹刿怀揣利剑,鲁国的随从都剑戟在手,没等齐桓公站定,鲁庄公拔剑直指齐桓公。

管仲飞跑过去,挡住鲁庄公的剑,并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即齐国把侵占鲁国的土地,还给鲁国,以汶水为界,两国从此以后互不侵犯。

齐桓公没有退路,只好答应。鲁庄公见目的达到,也就把剑收起。

兴冲冲而去,灰溜溜而回,齐桓公受到极大的触动。他深深体会到,关键时刻不听管仲的就是不行。

从此,管仲站到了齐国霸业的历史舞台,智慧、才华得以全部释放。

综观看,管仲撑起齐国霸业的方略,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做好事,树形象。

春秋时期树形象的价值取向,缘于孔老夫子的理论——“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孔老夫子在《春秋》中“礼也”、“非礼”的点评,缘于这个价值取向。

齐桓公五年,宋国征伐杞国,给了齐桓公一个树形象的机会。

齐桓公对宋国一直心怀怨恨,先是被自己休掉的夫人回到宋国后,嫁给了蔡国国君,让他面子上不好看;发兵打过一次宋国,大败而归不说,还受到各诸侯国的谴责。这次看到宋国侵伐杞国,手痒痒了,决定出兵救杞,狠揍宋国一顿。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管仲后,管仲给他出了个更高明的主意。

齐桓公依计行事。

他先派大夫曹孙宿出使宋国,带去重礼,游说宋国不要伐杞。

宋国当然不听。于是,齐桓公下令修筑缘陵之城,封赐给杞君,待杞君被宋国赶出来以后,便住在缘陵,齐桓公还送去兵车百辆,甲士千人,用于保卫杞君的安全。

于是,天下一致给齐桓公点赞。

一年后,狄国侵犯邢国,邢国国君逃到齐国。齐桓公又修筑夷仪之城,封赐给邢君,还送去兵车百辆,甲士千人。

于是,天下又一次给齐桓公点赞。

又一年后,狄国侵犯卫国,卫国国君出逃。齐桓公又修筑楚丘之城,封赐给卫君,还送去兵车五百辆,甲士五千人。

于是,天下又一次给齐桓公点赞。

做好事,树形象,齐桓公尝到了甜头。他问管仲,下步该怎么做?

管仲的建议是,国内修明政治,轻赋税,宽关卡,实行问病制度,行赏而不严罚;在与各诸侯国交往时,实行奖赏措施。

齐桓公完全同意,并授权管仲落实。

管仲落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国内的关卡,集市税收只取五十分之一;农民两年收税一次,丰年收十分之三,中年收十分之二,下等年收十分之一,荒年不收。对外,齐国把豹皮送给小国,让小国用鹿皮回报;把马送给小国,让小国用狗回报;诸侯国的国君做了好事的,就送去重礼祝贺;诸侯国的大臣诤谏君主而意见正确的,就送玺去慰问,以赞许他的意见正确……

当时的各诸侯国,只要与齐国打交道,就能用小利换来大利。于是,天下贤士纷纷赶往齐国,各国使节更是络绎不绝。齐国大受追捧,齐桓公喜不自禁。

恰在这时,狄国征伐杞国。

齐桓公站出来,振臂而呼:出兵救援杞国!大国出兵车二百辆,士卒二千;小国出兵车百辆,士卒一千;齐国出兵车千辆,士卒逾万。各诸侯国纷纷响应。齐军率先到达会战之地缘陵,待各诸侯国的军队到达后,向狄军发起总攻。打败狄军后,战车、物资等,分给各小诸侯国,大诸侯国靠狄国近的,分得狄国的县。

齐国出兵最多,出力最大,什么也不要。

做好事,树形象,使得齐国可以振臂一呼,满天下响应。

当然,如此称霸天下,显系不够,还必须做好第二个方面的事。

第二个方面,拉大旗,做虎皮。

这面大旗,就是周王室。虽然周王室这个天下共主,已经是一副破锣,谁高兴了或不高兴了都可以去敲打一下,比如,郑庄公就派兵割过他的麦子,还用箭把周桓王射伤。但这尊泥菩萨是要拜的,不拜就站不到道义的高地,孔老夫子就会“非礼”、“非礼”地痛批。

对此,管仲非常清楚,他支撑齐国霸业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劝谏齐桓公尊王。

春秋时期,尊王与攘夷是一回事。王室不尊,更多的是源于蛮夷对王室的侵犯。蛮夷,是周王室连同中原各诸侯国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蔑称,东叫作夷,南叫作蛮,西叫作戎,北叫作狄。攘夷,包括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西周的灭亡,就是因为西戎攻陷西周国都镐京,追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为历史标志的。周平王无力抗衡,迁都洛阳,标志东周的开始。这之后,蛮夷入侵中原诸侯国的频率越来越高。

天下共主周王室被蛮夷打跑了,齐、卫、晋、鲁等国也屡屡受到蛮夷的侵犯,使得中原各诸侯国大为震惊。文明的中原人屡挨野蛮的少数民族打,这成何体统!因而尊王攘夷作为一面道义的大旗举起来了,站在这面大旗下对天下发号施令的诸侯国,才可以称霸天下。

孔老夫子也是这么认定的。他的弟子子贡问过他一个问题: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师傅,公子纠被杀后,他转而投靠辅佐齐桓公,管仲不仁吧?孔老夫子的回答是:“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老夫子说的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头散发,衣襟往左边开,变成野蛮人了。

可见,不高举尊王攘夷这面大旗,是得不到孔老夫子赞许的,也是不可能成为天下霸主的。

公元前657年冬,楚成王率兵伐郑。

齐桓公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站出来,召集鲁、宋、陈、卫、郑、许、曹组成八国联军,救郑攘楚。大军浩浩荡荡开过去,先拿已经投降楚国的蔡国开刀,拿下蔡国后,继续向楚国推进。

楚成王掂量再三,派出使节交涉,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何故?

管仲的回答是两条,一条是“尔贡包茅不入”,一条是“昭王南征而不复”。

第一条显然是尊王的理由,你南蛮子有义务给周王室进贡茅草,以让周天子祭祀时用来滤酒,可这种茅草你们很长时间没有进贡了。

第二条也是尊王的理由,但不成立。三百多年前,周昭王伐楚,在渡汉水时,南蛮子给了他一艘用胶粘的船,船到江中散了架,周昭王也被水冲得找不到了。这可是三百多年前的事,到今天说得着吗!

楚国使节回答得很得体,他说:茅草忘了送,是我们的罪过,今后一定及时送过去。至于周昭王为什么没有回去,请您去问汉水吧,我说不清楚。

没谈拢,各自回去准备开战吧。

楚成王清楚,与齐国为首的八国联军开打,占不到便宜;他还清楚,齐桓公称霸天下势不可挡,不如借这次剑拔弩张之际,做个顺水人情。于是派出楚军统帅拜会齐桓公。

齐桓公为了表示自己这个霸主的风范,下令联军从楚国的北塞陉后退,搞一次盛大的阅兵。

齐桓公与楚帅同乘一辆战车,一同检阅。看到装备整齐、士气高昂、同仇敌忾的八国联军,齐桓公无不得意地说: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楚帅则不卑不亢,他说:如果您以德服人,请问谁敢不服?如果您一定要使用武力,我们楚国以方城山为城墙,以汉水为护城河,您这些军队有用武之地吗?

齐桓公要的就是你楚国服我,既然你楚帅提出以德服人,那我就对你怀德,不打了,签订盟约吧!

双方在召陵签订盟约,周襄王特地派人送祭肉前来祝贺,史称“葵丘之会”。

“葵丘之会”是齐国称霸天下的标志,齐桓公站上了霸主的高台。

这之后,齐桓公在普天之下不断聚积霸气。在中原救助晋公,擒获狄王,打败胡貉,攻陷屠河,打得北狄归顺周王室;往北,攻陷山戎,制服泠支,斩杀孤竹,九夷开始听从齐国号令了;往西,夺取了白狄的土地,兵下河西,并船投筏,乘筏渡河,兵抵石枕后,又悬吊兵车,缠束战马,跨越太行山与卑耳山的溪涧,拘捕大夏之敌,征服流沙西虞之地,秦国周边的戎人也开始听从齐国的号令了。史载,齐桓公大手一挥,“兵一出而大功十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和中原各国,没有会在齐桓公大手一挥而不跟着动的。

于是,齐桓公召集诸侯,摆设祭品,书写盟誓,以约誓于上下诸神,率天下安定周室,并在阳谷大会诸侯,并以铠甲不解绳,兵器不开箱,弓衣不装弓,箭袋不放箭的方式,率各路诸侯朝拜周天子。

齐桓公登上天下霸主的高台,与一些诸侯国兵车之会六次,乘车之会三次,九次会合诸侯,一举框定天下。

不能否认的是,相国管仲,始终站在齐桓公称霸之道的核心位置。

齐桓公高度信任管仲,基本上做到了言听计从。但这君相二人,不是没有分歧,也不是在一些问题上不发生冲突的。难得的是,管仲雄才大略,忠心耿耿,敢于直言,甚至敢于顶撞齐桓公;更难得的是,齐桓公在被管仲说服,甚至是顶服以后,能知错即改,舍轻取重,且不计顶撞的前嫌。

比如,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国之前,非常坦率地说:我有三大毛病,一是好狩猎,常常在旷野黑得看不见野兽了才回宫,耽误了许多公务;二是酗酒,常常喝得醉醺醺的,臣僚议事谏事我听不了;三是好色,我表姐长得漂亮,我不让她嫁人。你说,我有这三大毛病,能把国家治理好吗?

管仲的回答是:这三个毛病都不好,但不是最要紧的。

齐桓公顿时火了:这三大毛病都不要紧,你说说,还有什么比这更要紧?

管仲答:当国君的,更要紧的毛病,一是优柔寡断,关键时刻不能拍板;二是懒于勤勉,该做的事做不成。

齐桓公大手一挥,你走吧!他想的是,这算什么毛病!

管仲不走,缠着他理论,逼得齐桓公采纳他的意见才走。

再比如,齐桓公做了一串好事,把形象树起来以后,高兴得不得了。他为了感谢管仲,特地新打了一口井,用柴草盖着,自己斋戒十日,然后请管仲喝酒。管仲坐定后,齐桓公亲自端着酒爵,他夫人端着酒杯,给管仲敬酒。三杯过后,管仲突然站起来就走。齐桓公大怒:我斋戒十天来宴请你,你却不领情,不辞而别,你跟我解释,是什么原因!管仲也不解释,继续往外走。鲍叔牙急忙追出去,好说歹说才把管仲劝回来。

管仲走进院子,背靠屏风而立,等着齐桓公问话,齐桓公不搭理他。

管仲进到中堂,等着齐桓公问话,齐桓公还是不搭理他。

管仲走进堂屋,这时齐桓公说话了:我斋戒十天宴请你,你为何不辞而别?

管仲答:沉溺于宴乐者浸润于忧患,厚于口味者薄于德行,怠慢于听朝者缓于政事,有害于国家者危于社稷,我就是因为想到这些才出去的。

齐桓公赶忙说:我不是享受,而是觉得你年事已高,我也老了,想慰问你。

管仲说:我听说壮年不懒惰,老年不苟安,顺天遂行事,您为什么想苟安呢?说罢还是走了。

第二天上朝,齐桓公问管仲,国君如何设立威信。

管仲答:人民爱戴,邻国亲睦,天下信任,这就是国君的威信。

齐桓公继续问:如何做呢?

管仲答:始于治身,次于治国,终于治天下。并就如何治身、治国、治天下,大谈了一番高见,齐桓公听了非常满意。

管仲成就齐桓公的霸业,得益于齐桓公是个开明的君主,听劝。也可以说,是齐桓公听劝,成就了齐国的霸业。

历史走过来,走到齐桓公不听劝时,情况就变了,历史也就改写了。

管仲病重,齐桓公前去探望,向他讨教。

管仲告诫他:您身边受宠的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必须尽快疏远他们。

齐桓公说:为了满足我的口味,让我吃一顿美食,易牙把自己的幼子煮了给我吃,这样的人还不值得信任吗?

管仲说:易牙连自己心爱的儿子都可以煮死,对您又能怎么样呢?

齐桓公说:竖刁为了能留在我的身边,自己把自己阉割了,这样的人还不值得信任吗?

管仲说:他连自身都狠心阉割,对您又能怎样呢?

齐桓公说:常之巫能预测生死,驱鬼降灾,这样的人还不值得信任吗?

管仲说:生死是命中注定的,鬼降给人的疾病,是心失守引起的。您不遵从天命,守住根本,却去依赖常之巫,他将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到那时就晚了。

齐桓公说:卫国公子启方,侍奉我十五年了,卫君死了,他都没有回国去哭丧,这样的人还不值得信任吗?

管仲说:他的父亲死了,都不回去尽孝,他爱您能胜过他的父亲吗?

管仲死后,齐桓公延续听劝的惯性,把易牙等人驱逐了。

可是,身边没有了这些宠臣,齐桓公很不习惯,日子过得也很不舒心,吃饭也不香了,后宫的美女也不美了,成天感到这里不舒服,那里有痛感,上朝也懒得去了,朝政开始混乱。三年后,齐桓公又把易牙等召来,重新过着被这些人摆布的日子。

一年后,齐桓公病了,号称能驱鬼降灾的常之巫给他医治,一出宫门,常之巫便召集易牙、竖刁、卫公子启方密谋,然后放出风去,说齐桓公寿命尽了,将在某月某日去世。不仅如此,他们把齐桓公居住的宫门堵死,又在宫外筑起高墙,不让人进去探望。

一个宫女出于好奇,偷偷翻墙进宫,去看个究竟。齐桓公饿得够呛,也渴得够呛,可这个宫女找不到吃的喝的,并告诉他,易牙等人作乱,把宫门封起来了,说您某月某日死去,卫公子启方已带着四十社的土地和人口回到了卫国。

齐桓公无语了,只有眼泪流出来。他这会儿最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听从管仲的劝谏啊!

齐桓公用衣袖蒙着脸,走上黄泉路,去向管仲诉说。

成于纳谏,败于拒谏,齐桓公用自己的一生,大写了这样的警示!

晋文公的苦难辉煌

晋文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是被历代史学家公认的。

史学家对春秋五霸各说各话,《荀子·王霸》列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风俗通·五伯》列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还有一些史学家作了另外版本的编排,但不管如何编排,晋文公始终在春秋五霸之列。

晋文公这个霸主,是在经历漫长的苦难中铸就的。

晋文公所遭遇的漫长苦难,是他的父亲晋献公埋下的祸根。

晋献公还是太子的时候,便与父亲晋武公的一个年轻夫人勾搭上了,这个年轻夫人叫齐姜,是齐桓公的女儿。齐姜青春年少,长得十分漂亮,在晋武公的后宫没待多久,便耐不住青春的干耗,与晋武公的太子,即后来的晋献公鬼混。这事公开不得,否则太子地位不保。于是,晋献公保持与齐姜鬼混的同时,听从父亲的安排,娶了一个姓贾的女人。贾姬无子,又给他娶了两个女人,一个是大戎主的侄女,叫狐姬,生了一个儿子叫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另一个是小戎主的女儿,叫允姬,也生了一个儿子叫夷吾。晋武公死后,晋献公继位,他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与他鬼混的齐姜,从地下升到台面,立为夫人。齐姜为晋献公生得一男一女,男的叫申生,女的叫伯姬,后嫁给秦穆公做夫人。

晋献公有三个儿子,按辈份排,重耳是长子,夷吾是次子,申生最小,立太子当立重耳。但申生的母亲齐姜被立为夫人,所以申生立为太子。

历史如果在这里打住,也没什么好说的。可谁知,晋献公在后宫美女演绎的更多故事,使得晋国复杂化了,各种国灾也随即上演。

公元前671年,晋献公率兵侵犯骊戎,骊戎是西部少数族群,武器装备和军队战斗力落后,不是晋国的对手,骊戎在挂起免战牌的同时,献出两个美女。这两个美女是姐妹,姐姐叫骊姬,妹妹叫少姬。骊姬青春年少不说,生得十分美貌,沉鱼落雁用到她身上都不过分。骊姬不仅长得美,而且非常灵动,能说会道,很快便把晋献公迷倒了。

史载: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

这段文字得对卜人的话作点解释,他说的是,占筮不灵验,龟卜灵验,不如照灵验的办。再说,占筮的兆辞说,专宠过分会发生变乱,将夺去您的羊。香草臭草混杂放到一起,过十年还有臭味。

被美如仙女的骊姬迷倒的晋献公,哪里会听卜人的劝告,坚持立骊姬为夫人,没过多久便生下儿子,取名奚齐。

美女齐姜被扔到了一边,受不了冷落,郁闷而终。

因为美女,还因为美女生了个儿子,晋国宫室便上演了一场悲剧,悲剧的主导演,便是骊姬。

骊姬为了使自己的儿子奚齐取代申生的太子地位,编一番假话对申生说:你的父王昨夜做了个梦,梦到你的母亲齐姜了,这是你的母亲托梦,你得赶快去祭祀。

太子申生于是来到安葬母亲的曲沃进行祭祀。

那时的祭祀是要杀猪宰羊的,祭祀完后的酒肉要带回去,献给长辈食用。太子申生照规矩办事,把祭祀的酒肉献给了晋献公。

这一切都在骊姬的阴险谋划之中。

骊姬骗太子申生前去祭祀母亲的日子,正是晋献公外出打猎的日子,太子申生带着祭品回宫,晋献公打猎还没有回来,祭品在宫里存放六天后,晋献公打猎回来了。按说放了六天的祭品,已经腐烂变质,不能吃了,骊姬则把酒肉献上,担心不保险,又在酒肉里下毒。

按照惯例,晋献公在喝酒之前,要洒酒祭地。当他把酒洒到地上时,地上的土很快凸成了小堆。

晋献公大惊失色,有毒!

祭酒不能喝了,再看祭肉吧。

晋献公拿起一块祭肉扔给狗吃,狗吃下没一会儿便倒地死了。晋献公又拿起一块肉叫一名下臣吃,这名下臣吃了没一会儿也死了。

晋献公勃然大怒,骊姬扑通跪到他跟前,哭着说,这都是太子申生带回的祭品,我可不知道酒肉里有毒。

不用破案了,就是太子申生干的。他想毒死老爹,早日当上国君。

太子申生在劫难逃了。有人劝他去父亲那里为自己申辩,太子申生不去,他心知肚明,这事原本就是骊姬的阴谋,是她一手导演的。他如是说:我去辩解,把事说清了,骊姬就罪责难逃。而父君如果没有了骊姬,就会吃不香睡不安,我无法使他快乐。

又有人劝他逃走,太子申生说:父君不说我没罪,我就是有罪,我带着弑父的罪名,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不去申辩,又不逃走,太子申生选择了上吊自杀。

按说太子申生死了,骊姬的儿子奚齐跻身太子之位不成问题,该收手了。可骊姬的阴谋不是这样,她要把晋献公另两个儿子也害死,来个斩草除根。

作为阴谋的重要组成部分,骊姬向晋献公举报:太子申生企图毒死他的阴谋,是他的两个哥哥重耳、夷吾一起参与策划的。

晋献公也是脑子进水了,他不问缘由,不作思考,任凭骊姬的阴谋牵着走,发兵攻打重耳和夷吾。史载:“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重耳不同父亲交手,逃了。夷吾倒是与父亲过了过招,打不过,也逃了。

请注意,重耳面对父君来杀他,选择的不是对杀,而是逃走。

重耳这一脚迈出去,在逃亡的路上走了十九个春秋。

在这十九年里,晋国“三君死,一君虏,大臣卿士之死者以百数。”

具体来说就是骊姬阴谋得逞,她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就等着晋献公死去继位了。可谁知,晋献公一死,宫廷就大乱,奚齐尚未穿上君袍便掉了脑袋。奚齐的同父异母弟弟公子卓接着继位,又被宫中大臣砍掉了脑袋。一时间,晋国没有了君主,逃亡到梁国的夷吾觉得是个机会,请求梁国旁边的秦国派兵把他送回晋国,条件是奉送晋国的大片土地作为回报。秦穆公于是派大军把夷吾送到晋国,登上君位,号称晋惠公。穿上君袍的晋惠公,把给秦国奉送土地的事“忘”了,秦穆公派使臣到晋国提醒,晋惠公听不懂,秦穆公只好派军队前去晋国讨说法,俘获了晋惠公。当了俘虏他才“想”起来,自己对秦国的承诺没有兑现,只好再次承诺,奉送土地,并以太子圉为人质,换得秦国将其释放。秦穆公特地把自己的女儿怀嬴许配给太子圉。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圉,在父君被释放不久,便撇下怀嬴,从秦国逃回了晋国,他急不可耐地要回去接替君位。太子圉也称得上是神算,他逃回国后,他的父亲晋惠公便死了,他理所当然地当上了晋国的君主,号称晋怀公。秦国更是恼怒得不行,决意报复,并把目光瞄上了尚在逃亡路上的重耳。

晋国如此混乱,重耳不予关注,偶尔瞥上一眼,继续逃亡。

公子逃亡,虽是寄人篱下,但待遇很高。跟随其出逃的人不少,其中在春秋史上留下不少笔墨的,有重耳的舅舅狐偃,有谋士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介子推等。这些人在重耳对晋国的内乱瞥眼的时候,也没人提醒他该如何应对。他们可是看着重耳长大的人,知道他人性的底子敦厚,但从小养成的公子哥习性,不经过更多苦难的历练、淬火,是成不了大器的。

重耳一行先逃到狄国,之后逃亡的路线是卫国、齐国、曹国、郑国、宋国、楚国,最后一站是秦国。接待他的这些国家,有把他当回事的,也有不把他当回事的,有对他有礼的,也有对他无礼的。正是这些当回事不当回事、有礼无礼的境遇,使得重耳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礼节,学会了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对,奠定了他从苦难走向辉煌的霸主修为。

比如在狄国,重耳受到礼遇,狄人从廧咎如抢来两个部落首领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叔隗,一个叫季隗,送给重耳。重耳留下叔隗,在狄国待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孩子。离开时,重耳对叔隗说:等我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再改嫁。叔隗回答得很巧妙,说:我现在二十五岁了,等你二十五年再改嫁,就该进棺材了,还是请你等我吧!

是啊!你重耳在狄国待了十二年,白白浪费了十二年,你还叫我等你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你都多大了,还能干成事吗?只争朝夕吧!

再比如,重耳一行逃到卫国,卫国不待见他,只好继续逃亡,在五鹿的地方,饿得实在难受,便向农夫讨饭吃。农夫认真端详了重耳一番后,给了他一块泥土。重耳公子哥儿的派头起来了,顿时大怒,要揍这个农夫。狐偃拦住了他,说:天赐也。

是啊!给你泥土,象征意义不是土地吗?落在先祖刀笔之下的文字极其简洁,但内涵丰富博大。狐偃之所以说“这是上天的恩赐”,不正是揭示了这个象征意义吗!重耳明白过来,向农夫叩头致谢,并把这块泥土收下。

还比如,重耳一行逃到齐国,受到高待。当时天下霸主齐桓公目光独到,特地把女儿嫁给他。重耳的公子哥本性暴露出来了,生活优裕,还有美女陪伴,不想走了。狐偃等人扳他的毛病,坐在一棵桑树下商量怎么把他弄走。恰好一个养蚕女在树上采桑叶,听到狐偃等人的商量,当作重大秘密报告给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到底是齐桓公的女儿,她把养蚕女杀了灭口,尔后对重耳说:你有远大志向,听到你随行人商量这事的养蚕女,我把她杀了,你走吧。重耳还是不想走。姜氏说: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是啊!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就不能贪恋妻室,痴迷安逸。

还比如,重耳一行逃到曹国,曹国国君做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他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块,想看看他的裸体。趁重耳洗澡时,曹共公毫无顾忌地走进去,近距离盯着看了个究竟,弄得重耳很难堪,也十分生气。曹国大夫僖负羁为了挽回影响,特地给重耳送去晚饭,并将一块玉璧藏在饭中。重耳饭吃了,把宝玉退还了。

是啊!寄人篱下,吃人家的饭,住人家的屋,人家对你无礼,再气愤也得学会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嘛!至于曹国大夫送来晚饭,吃了也就吃了,送的宝玉,不能收,太贵重,没有收受之理。但这份情要领,这是做人的原则。

还比如,重耳一行逃到了楚国,受到楚成王傲慢接待。宴会席上几杯酒下肚,楚成王兴致上来了,问重耳:你若返回晋国为君,当怎么报答我?重耳说:玉帛、象牙、皮草等都是贵国的特产,我能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不干,非叫重耳表个态不可。楚成王非等闲之辈,是春秋史上大有作为的人物,他提出此等问题,自有他的道理。而此时的重耳,经过长时间逃亡的洗礼,已经是一块经过苦难淬火的好钢了,所以他回答楚成王的追问时,站位就大不一样了。他说: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楚交战,我就下令晋军退让九十里。假若这样还得不到您停止进攻的命令,那我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右边佩带箭袋和弓套,与您在战场上见了。

是啊!今非昔比了。今日的重耳,连续十多年走在逃亡路上,寄人篱下,看着主人的眼色说话行事,在对诸多人、诸多事作了反复的冷眼旁观后,就如何当君主,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与诸侯国打交道,甚至连如何称霸天下,都做过无数遍的思考和筛选,知道该站在什么位置,该如何应对了。

逃亡的最后一站是秦国,可以说,秦穆公早就在等着重耳。重耳的弟弟夷吾是秦穆公派军队送回去当上晋惠公的,这家伙言而无信,说好了奉送土地作为回报,可他在国君的位置上一坐,便变卦了。他的儿子在秦国作人质,又偷偷跑回去了。这父子俩的所作所为,惹得秦国非常恼火,所以重耳一到,便高规格接待。秦穆公一次送给重耳五个美女,其中还有他的女儿怀嬴。

秦穆公设宴款待重耳,狐偃特地提醒:“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宴会上,秦穆公朗诵了尹吉甫辅佐周天子的诗《六月》,其用意很明确,即重耳要担当天下重任,履行辅佐周天子的使命。

是啊!重耳听懂了,他在逃亡的路上反复用苦难积累的,就是等着有一天爆发。可眼下不行,在如狼似虎的秦穆公面前,必须放下身段,张扬不得。于是,他走下台阶,向秦穆公拜谢叩头。重耳回到住舍,秦穆公的女儿怀嬴给他打水洗手,重耳洗完后把手上的水甩干,甩到怀嬴脸上了。怀嬴生气了,说重耳轻侮她。重耳立即脱去上衣,袒露上身,装成囚犯的样子,向怀嬴表示谢罪。寄人秦国篱下,秦君的女儿也是得罪不起的!这一点,重耳能不清楚吗?

公元前636年春,秦穆公派重兵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凭借秦军的骁勇善战,把晋怀公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并在高梁将晋怀公斩首。重耳登上君位,号称晋文公。

从此,晋文公把逃亡聚集的能量释放出来,大写了他称霸天下的苦难辉煌。

晋文公首先必做的,当然是理顺内政,安抚百姓。史载:文公施舍,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用民以时,败荆人于城濮,定襄王,释宋,出谷戍,内外皆服。

这段记载极其简略,掰开了细看,能看到晋文公在逃亡路上积攒的称霸能量。

晋文公登上君位之初,阉宦之人披求见,晋文公不见。因为晋文公忘不了,晋献公两次派阉人披带队去杀他,这家伙执行君命非常坚决,而且动作飞快。第一次晋献公令他一天一夜赶到蒲城,阉人披当天就赶到了,追着重耳跑,挥刀砍断了他的袖子,差点要了他的命;得到重耳与狄君打猎的消息,晋献公又一次派阉人披去杀他,国君的命令是三天必须赶到,阉人披第二天便赶到了。你阉人披两次来杀我,而且动作这么快,如今我当了国君,你想来见我,我见你这种人干什么?阉人披的回话是:忠实地执行君主的命令,这是古制!你作为国君,如果不能宽大为怀,晋国出走的人将很多。晋文公一想,是这个理,作为臣僚,各为其主,忠诚是第一要素。于是接见阉人披,并真诚地向他道歉。阉人披告诉他,你刚即位,政局不稳,吕、郤两个大家族正在谋划杀你,你必须预有准备。晋文公立马体会到了臣僚忠诚的重大现实意义,迅速采取应对举措,一举平息了这场政变。

这之后,晋文公在对待前朝老臣的做法上,要开阔和大器了。他的一个小跟班叫头须,替他看守仓库、保管财物。重耳被晋献公追杀出逃后,头须带着财物也出逃了,并将这些财物用作重耳回国的花费。比如,给重耳逃亡的诸侯国送礼,拉拢晋国人士为重耳造舆论等。当头须请求拜见时,晋文公先是以洗头为借口不见,但当仆人提醒他以后,他立即接见。

《左传》用简洁的文字记载的这两件事,要说的是晋文公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前朝臣僚执行国君的命令追杀他、迫害他,这不是臣僚的错,而是忠于职守的本份;跟随他逃亡的人是功臣,在国内为他争取回国而做工作的人,也是功臣。

这是两个大道理,是治国理政、安抚民众必须拿捏好的政策基石。

当然,要做天下霸主,必须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也是巧了,天下共主周王室内乱,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反了,搬来狄军伐周。周王朝有军队,但不经打。按照约定,周王朝受侵犯,各诸侯国必须来救,但此时却没人来救了。周襄王被王子带率领的狄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路逃亡。气喘吁吁逃到郑国的周襄王,慌忙向秦晋两国求援。在这个关节点上,晋文公站出来了,站到担负天下兴亡的高地,率军从黄河顺流而下,与王子带的叛军激战,没用几个回合,便消灭叛军,打败狄军,收复周王朝的国土,把周襄王送回王座。

于是,天下点赞,大多诸侯国把晋国当霸主看待。

已经投靠楚国的宋国,也掉头投向晋国。

楚国当然不干,立马召集被他征服的陈、蔡、郑、许四国军队,杀气腾腾地向宋国扑去。

晋文公拍案而起,决定报恩救难。

因为在晋文公逃亡的路上,楚成王傲慢,卫文公无礼,曹共公无礼,郑文公也无礼,宋襄公对他礼遇,还送给他车马二十乘。如今宋国大难临头,他晋文公能坐视不管吗?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呀!

当然,抗击楚军,得讲究策略。卫国、曹国刚刚投靠楚国,那就先打他俩,引得楚国来救,宋国就自然解围。

公元前632年,晋国侵曹伐卫,打响了救宋之战。

卫国吓坏了,卫成公请求与晋国结盟,晋文公拒绝;卫成公掉头又想去讨好楚成王,卫国上下都不干,把他驱逐出国,以此来取悦晋国。曹国更惨,晋军攻入曹国,活捉了曹共公。晋军的势如破竹,把旁边的鲁国吓坏了,他们赶忙把鲁国派去保卫卫国的大夫杀了,以取悦晋国。

在这种情况下,楚成王的霸蛮劲儿出来了,他对晋文公的侵曹伐卫以救宋的这一套战争策略置之不理,继续猛攻宋国。

晋文公于是调整策略,游说齐、秦两国,把他们拉到抗楚的统一战线。

面对这种局面,楚成王决定从宋国撤兵。他的理由是:晋文公流亡十九年,什么苦没吃过,什么事没见过,他回晋国为君,是上天所赐,人力是不可改变的。

楚军还没撤,晋军就开始撤了。晋文公逃亡到楚国时,许诺过在战场与楚成王相遇,后撤九十里。他得兑现承诺。

楚国的令尹子玉见楚军先撤了,反复请战,决意与晋文公决一死战,拦都拦不住,率军追击晋军,一路追到了卫国的城濮,与晋国率领的联军对阵。

退也退了,让也让了,你追到这里来拼命,我不能不接招吧。

晋文公率多国联军迎战,仅一天时间,彻底击溃楚军,子玉自杀。

迎着胜利的春风,晋文公来到郑国的践土,与齐、宋、鲁、蔡、郑、卫、陈七国的国君会盟,周襄王亲自到场,册封晋文公为“侯伯”,即诸侯之长。这就是春秋史上著名的“践土之盟”。

披上霸主战袍的晋文公,履行“诸侯之长”职责,多次率军平息一些诸侯国之间的征伐纠纷。史载:晋文公“造五两之士五乘,锐卒千人,先以接敌,诸侯莫之能难。反郑之埤,东卫之亩,尊天子于衡雍。”这里“反郑之埤”之后说的是,晋文公下令毁掉郑国城上的女墙,以便随时攻取;下令卫国一律东西向,以便晋国的军队通行无阻。晋文公还率领诸侯在衡雍尊奉周天子。

虽然晋文公在称霸天下的征伐中,檑木滚石,血溅荒野,杀人很多,但他与众不同的是,能在血光四溅中讲诚信。战场使诈,是普遍的战术法则,声东击西不就是使诈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就是使诈吗?敌强我弱,甚至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战术谋划中不使上“诈”字,没有取胜的把握。可晋文公使“诚”,站在诚信的高地,摆布战局取胜的走向。

这是唯有霸主才能站立的高地。

征伐原国,晋文公与将士约定,七天为期,七天攻不下原国就撤退。到了第七天,原国仍未被攻克,晋文公下令撤退。将士们说,原国已经挺不住了,再坚持一下就会投降。晋文公说:“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来年继续征伐原国,晋文公与将士约定,这次要攻占原国再撤兵。晋文公这个约定传到原国,原国不战而降。他们知道,晋文公说要攻占原国,肯定说到做到,与其溅血厮杀,也保不住原国,不如早日投降。旁边的卫国畏惧晋文公的战斗力,更是敬重晋文公的诚信,在原国投降的同时,主动归顺了晋国。

无论是治国理政、安定国内,还是征伐攻取、调解诸侯国之间的矛盾纠纷,晋文公的所作所为,都能折射出逃亡十九年沉淀积累的称霸能量。这能量,是逃亡教会他的,是寄人篱下教会他的,是磨砺教会他的,是苦难教会他的!

当然,写晋文公,不能不写与他一起逃亡的介子推。

在逃亡卫国的路上,断粮了,重耳只好与随行一样,挖路边的野菜充饥,向农夫讨饭,农夫给了他一块泥土,重耳虽然收下了,但泥土不能当饭吃呀!看到重耳饿得难受,介子推跑到一旁,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煮了一碗肉汤。介子推没有说是从自己腿上割下的肉,而是说捉的麻雀。当弄清介子推一瘸一拐的原因后,重耳大为感动,当场承诺,一旦将来当了国君,一定重赏介子推。

重耳当上国君后,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受到封赏,唯独介子推没份。

历史在这里打了个结,留下悬案。

《左传》载:“晋候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也弗及。”说的是介子推没有伸手要赏,晋文公封赏也没有他的份。

《吕氏春秋》载:“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赏,自为诗赋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原。’”

这里的“不肯受赏”,应当理解为晋文公给予介子推封赏,他不肯接受。

不被封赏也好,不肯受赏也好,介子推走了,带着母亲逃到绵山,过隐居生活。

逃走之前,介子推与母亲有一段对话。

介子推:重耳是上天要立的君主,而一起逃亡的人却把功劳记在自己头上,这是荒谬的。偷别人的财物,尚且叫盗,何况是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这种人把自己的罪过当作正义,而国君还加以封赏,如此好坏不分,很难与他们相处。

母亲:你何不也向晋候请求封赏呢?

介子推:谴责了他们而又去效法他们,罪过就更大了,况且我已口出怨言,不应再食用他的俸禄了。

母亲:即使不求俸禄,也该让他们知道这个道理呀!

介子推:语言是自身行为的文饰,身体都要隐藏了,哪里还用得着去文饰,只要文饰,便是故意显露。

这段对话透出的历史信息是:跟随晋文公逃亡的大臣中,有的夸功邀赏,介子推看不起他们,不愿与他们为伍。

晋文公很内疚,亲率大臣到绵山去迎请,介子推躲着不见。有人出主意,介子推是孝子,三面放火烧山,介子推为了母亲,便会从没火的那面山下来。谁知点火烧山的不是点三面,而是四面点火,把整个绵山都点着了。

当晋文公带着大臣满山寻找时,发现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抱着一棵大柳树,被活活烧死了。晋文公悲痛万分,下令介子推和他母亲被烧死的那天,天下不许点火,不许煮饭,只能吃寒食。

于是炎黄子孙有了寒食节。

第二年寒食节的时候,晋文公特地斋戒,着素服到这棵柳树下祭奠介子推,他惊奇地发现,去年这棵烧得只剩下树桩枝杈的大柳树,居然活过来了,树冠长得很大,满树的绿叶,被春风吹得漂浮游荡。

晋文公惊喜万分,特地下令将这棵柳树封为清明柳。

于是,炎黄子孙有了清明节。

秦穆公惜才而霸

春秋时的秦国地处西陲,居住在今甘肃张家川一带,姓嬴,是个马背上的民族,为周王朝的附庸小国,被中原诸侯国称为西戎。历史走到东周,周天子给了个机会,秦国在秦穆公手里逐渐强大起来。

周幽王追杀太子宜臼,宜臼逃到外公申侯家,搬来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犬戎帮忙,犬戎一出手,周幽王大败,周朝镐京沦陷,周幽王也崩了。郑国、申国等姬姓诸侯国,把宜臼扶进天子殿堂,史称周平王。周平王接续上西周的历史,迁都洛阳,临走前做了个顺水人情,把被犬戎占领的大片周王室土地,给了秦国。

虽然这片土地已不属于周王朝了,但秦穆公拉大旗作虎皮,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把大部分土地抢到手了。有了大片土地作资本,秦国把目光瞄向了中原。那里是可以向天下发声的地方。

中原诸侯国没有人瞥秦国一眼,召开诸侯大会,秦国不在受邀之列。

秦穆公登上岐山之巅,眺望中原,陷入沉思。

马背上的民族喜欢马。一天,秦穆公问伯乐:您的年纪一天天大了,您的子孙中有能继承您相马本领的吗?伯乐推荐了九方皋。九方皋寻马回来后,非常兴奋,说已找到一匹上等好马。

秦穆公也很高兴,问是匹什么样的好马。

九方皋答:是匹黄色的母马。

马牵来一看,秦穆公不高兴了,明明是一匹黑色的公马,却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他问伯乐:这样的人能相出好马来吗?

伯乐仔细察看这匹马后,两眼闪光,连说这是一匹良马。他对秦穆公说:九方皋的眼里,只有马内在的灵性,至于马的颜色、外貌、雌雄都忽略了。这正是我不如九方皋的地方。

实践证明,九方皋相中了一匹天下无双的好马。

望着这匹良马,秦穆公突然顿悟:强国之要务,在于招揽天下贤才。

是啊!一个人即便浑身是铁,又能打出多少颗钉子?只有把贤良之才招揽到自己的麾下,嫁接起君主的贤明,才能形成强国的能量!

公元前655年,晋国灭了虞国,俘虏了虞侯及大夫百里奚。百里奚很贤能,晋献公想用他,他不从。正好秦穆公派公子絷到晋国代自己求婚,晋献公便把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让公子絷带走了。

半路上,百里奚跑了。

从晋国投奔秦国的武士公孙枝,听说过百里奚的贤能,便向秦穆公推荐。秦穆公便着了谜一样,到处打听百里奚的下落。

打听到了,百里奚逃到了楚国,被楚军抓获。叫他放牛,牛放养得膘肥体壮,又派他牧马,马又养得活蹦乱跳。

秦穆公打听到百里奚的下落后,打算备一份厚礼,到楚国去要人。公孙枝提醒秦穆公:送的礼太贵重,楚王会觉得百里奚很重要,反而不给您了。只能按一般奴仆的价格,把百里奚换回来。

当时一般奴仆的价格,是五张羊皮。

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换回来一看,心凉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人也长得不怎么气派,这能贤能到哪里去!秦穆公不禁感叹:唉!年纪太大了。但秦穆公保持了对一位长者的尊重,他躬身向百里奚请教强国之策。

百里奚则说:秦处边陲,地势险要,兵马强悍,进可攻,退可守,这是上天给秦国的优势,利用好这个优势,不是盲动,而是伺机而进。

话虽不多,但说到秦穆公的心里了。他对眼前这位不起眼的老头肃然起敬,张口就封他为上卿,请他治理秦国。

从这里开始,促使秦国强大起来的一大批天下贤才,迅速聚集到秦穆公身边。

事情是这样的。

秦穆公封百里奚为上卿,百里奚不干,他推荐了一个比他更贤能的蹇叔。他推荐的理由是:周王子穨好牛,臣养牛。穨欲用臣,蹇叔止,臣去,得不诛。事虞君,蹇叔止。臣诚私利禄爵,且留。蹇叔劝臣,得脱。百里奚说的是,蹇叔虑事更长远,要不他的命就没了。

隐居山野的蹇叔被秦穆公请来了,给秦穆公提出的强国之策是:治法要严,赏罚公正而无偏;待民要宽,朝廷要给民众让利;教民以礼,使民众知道荣辱进退。

这又说到秦穆公心里了,于是拜蹇叔为右相,拜百里奚为左相。

接着,百里奚推荐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也跟来了,一大批名满天下的谋士、战将,汇聚到了秦穆公身边。

要称霸天下,急不得,诚如百里奚所言,得伺机而进。听从蹇叔和百里奚的谋划,秦穆公极力与当时强大的晋国修好,娶了晋献公的女儿为夫人,在晋国内乱时,帮助夷吾披上晋惠公的君袍。

公元前647年,晋国闹灾荒,向秦国借粮,“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公元前646年,秦国闹灾荒,向晋国购粮,晋国不给。

秦穆公很是恼火。你夷吾的晋惠公君位,是我派兵扶上去的。说好了将黄河西南的五座城市,还有东到虢国边界,南到华山,包括河内的解梁城等大片土地,划归秦国作为报偿,你夷吾坐上晋惠公的交椅后,不给了。

还有,送你夷吾回国前,秦穆公夫人即你的亲姐,特地把太子申生的妃子贾君,也就是你夷吾的弟妹托付给你,叫你好生关照,可你一披上晋惠公的君袍,便把她泡了,你这是怎么回事!

秦穆公气愤难忍,发兵攻晋,亲自上阵。一开始仗打得很顺利,秦军军威大振,晋军节节败退。晋惠公一看不好,策马而逃。秦穆公怎肯放过,策马紧追。眼看晋惠公要被拿下,突然半路杀出一支晋军,反而把秦穆公团团围住了。秦穆公率军左冲右突,无法突围,铠甲被刺穿六处,身上多处负伤。眼看性命不保,突然从天而降杀出一队人马,三百多人,护住秦穆公,追击晋惠公,生生把晋惠公活捉了。

秦穆公惊喜万分,问道:我不记得有恩于你们,为何来救我?

这些人笑哈哈地讲了一个与秦穆公有关的故事。

秦穆公喜欢马,不惜重金搜罗了几匹好马。一天负责养马的向他报告,一匹白色的骏马不见了。秦穆公腾地站起来,飞跑到马厩,只见半截缰绳还拴在马桩上,马不见了。他急得不得了,亲自带人寻找,沿着马蹄印,追踪到一个山谷。山谷中飘散着烤肉的香味,秦穆公感觉不好,急忙循着香味赶去。只见一群山民围着一堆篝火,正在烤马肉吃,一张白色的马皮就扔在旁边。一见秦穆公和站在他身后的武士,正吃烤马肉的山民愣住了。几乎没有眼神对眼神的质问,秦穆公开口了,他说:吃了马肉而不喝酒,会伤身体的。他转过身去,对随从说,到宫里取几坛好酒来,让他们喝了酒再走。酒拿来了,秦穆公看到他们喝了才离开。

山民们讲了这个故事,秦穆公才想起来。

成了俘虏的晋惠公,拿不出其他招数了,只好再次承诺拿大片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为提升自己的诚信筹码,特地把太子圉送到秦国作人质。

条件优厚,成交。秦穆公把晋惠公送走的同时,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太子圉。

太子圉也不厚道,他身在秦国,心在晋国,在得知晋惠公身体患病后,不辞而别,偷偷跑回了晋国,不久便披上了晋怀公的君袍,且拒绝与秦国交往。

秦穆公虽然失算了,但他不肯就此罢休,转而把尚在逃亡的晋国公子重耳送回晋国,杀掉晋怀公,扶持重耳披上了晋文公的君袍,并把女儿怀嬴又转嫁给了晋文公。

如此一来,秦穆公的身份微妙了,他既是晋文公的姐夫,又是晋文公的老丈人。这种看似有些乱的关系,在春秋时期不足为奇。正是倚仗这种关系,秦穆公在晋文公披上春秋霸主战袍的过程中,极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实力,也极大地扩大了自己的影响。最显著的变化即是,中原各国没有人再把秦国当西戎看了。

显然,秦穆公对此并不满足,他的抱负是站到中原,问鼎天下。

但是,秦穆公操之过急。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秦穆公觉得是个机会,打算趁机发起进攻,偷袭晋国。蹇叔和百里奚都不同意如此劳师远征,秦穆公决心已定,亲自点将,叫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三员大将带兵火速出发。劝不住了,百里奚和蹇叔哭着为儿子送行,并特地提醒:晋军将在崤山设埋,你们要格外小心。

战局的发展与百里奚和蹇叔预料的完全吻合,晋军在崤山设伏,把秦军打得大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悉数被俘,命悬一线。关键时刻,秦穆公的女儿怀嬴出面了,她是晋文公的夫人,是晋襄公的母亲,她以秦晋不能把关系搞僵,把路子堵死为由,叫晋襄公把活捉的三员秦将,交秦国去惩办。

晋襄公便把三员大将放了。晋国大将先轸气得直跺脚,他对晋襄公说:“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说罢还对晋襄公吐了一口唾沫。晋襄公反过味来,令战将阳处父带兵马火速去追。追到黄河边时,孟明视等三人的小船,已经划到黄河中间了。

听说孟明视等三员大将活着回来了,秦穆公喜极而泣,他亲自出城,身着素服,走出很远,前去迎接。孟明视等三人跪地请罪,秦穆公赶紧上前,一个一个扶起,说:这是我的过错,怪不得你们,要怪只能怪我没有听从你们父亲的劝告。

厉兵秣马三年后,秦穆公再次出发,剑指中原,突破口还是晋国。晋襄公在放回孟明视等三员战将后悔的同时,一刻也未放弃防范准备。公元前626年,秦军东出陕西白水,遭遇晋军阻击,几乎全军覆没。被晋人讥为“拜赐之师”,即来拜谢恩赐的军队。

这一仗是孟明视提议打的,领军的主帅头衔也安在孟明视肩上。从战场灰头土脸退下来,孟明视做好了接受秦穆公严惩的准备,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穆公不仅没有惩处他,而是叫他继续执掌兵权。孟明视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他认真分析作战失败的教训,变卖家产,抚恤战亡将士的家属,救助伤残官兵,亲自指挥训练战法,与官兵朝夕相处,反复磨合训练。

恰在这个当口,晋襄公命大将且居率晋、宋、陈、郑四国联军,浩浩荡荡向秦国开来了。

孟明视冷静分析战局形势后,决定避其锋芒,关闭城门,伺机准备反击。

城门一关,各种议论出来了。更多的人认为,孟明视被晋军打怕了,成了缩头乌龟;还有的认为,秦穆公用人不当,孟明视担当不起秦军统帅的重任。

秦穆公站出来,他坚定地支持孟明视,放出来的话就一句:你们等着瞧!

公元前624年,孟明视请求秦穆公亲自挂帅,出击晋国。他的誓言是:假若这次出征不能获胜,我绝不回来见父老乡亲!

秦穆公坚信不疑,他披上率军战袍,登上出征战车,向军队发出进攻号令。

秦军一过黄河,孟明视便下令烧毁渡船,不给秦军也不给秦穆公留退路。孟明视亲自担任先锋,一路英勇无比,势如破竹,几天时间,便把晋、宋、陈、郑抢夺秦国的城池逐一收复。秦军在晋国的土地上来往驰骋,犹入无人之境。

秦穆公憋了三年之久的那口窝囊气,总算在一声长叹中出了。他特地领军来到崤山,在三年前晋军把秦军将士杀得尸横遍野的地方,埋葬尸骨,举行祭奠。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跪在坟前,磕头大哭,感天动地!

秦穆公率军回国后,与百里奚、蹇叔等对秦国称霸的方向,进行了反复研究,形成的一致意见是向西,其基本策略是:先强后弱,次第征服,称霸西域。

在今陕甘宁一带,被数不清的戎狄小国和部落划地而占。如陇西有昆戎、绵诸、翟等小国和部落;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等戎狄部落;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这些小国和部落,生产力水平很低,部落酋长经常发起征伐,抢了周天子不少土地,周天子无力收回,便给了秦穆公。秦国实力雄厚,从一些戎狄小国和部落抢回不少,但远没有把西域镇服。其中与秦国接壤的绵诸,居今甘肃天水、陕西大荔大块土地,是西域强国。

秦穆公“先强后弱,次第征服”的策略,当然首先瞄准的是绵诸。

绵诸王派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便使作了一个拿西域强国开刀的高明策略。由余一来,秦穆公便高规格接待,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丰裕的积存、屯兵地形,和强大的军队和装备。

由余尚未离开秦国,秦国便向绵诸王送去乐女二八,让他在歌舞伴奏中饮酒享乐。这是绵诸王从未有过的享受,一陷进去便拔不出来了,他从此不理政事,旱灾他不过问,牛马大批死去,他也不过问,从早到晚挽着舞女喝酒取乐。

由余回到绵诸,看到国内政务荒废,人民穷困潦倒,心急如焚,便对绵诸王进行劝谏。绵诸王被美酒美女彻底征服了,他不仅严厉拒绝由余的劝谏,而且准备拿由余开刀。秦国瞅着机会来了,策反由余来到秦国,以贵宾相待,与他共商征服西戎的策略。

先拿最强的绵诸祭刀,是秦穆公称霸西域的策略。公元前623年,秦穆公发出了征服西戎的号令,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绵诸,绵诸军队纷纷倒戈,协助秦军活捉了绵诸王。站在绵诸国的土地上,秦军四面出击,几乎同时向西域戎狄小国和部落发起进攻,短短时间便四面报捷,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和部落尽数归顺。从此,南至秦岭,西至今甘肃临洮,北至今宁夏盐池,东至黄河的广袤大地上,到处飘扬着秦国的旗帜。

周襄王特地派人给秦穆公送去金鼓,以示祝贺。

秦穆公由此登上“西戎霸主”的历史舞台!

秦国在西域的称霸,是秦穆公用毕生书写的惜才而霸。

《左传》赞曰:“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举人之壹也;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惧思也;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

栏目责编:阎 安

猜你喜欢
秦穆公晋文公郑国
“足下”的由来
爱马说
“足下”一词的由来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厨师辩冤
五鹿老人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