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技术标准和教学标准在高职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2016-12-23 09:19宋文芳马少华石予白王艳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流程图环境监测

李 诚,宋文芳,马少华,石予白,王艳芳,张 茵

(1.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2.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000)

实验技术标准和教学标准在高职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李 诚1,宋文芳2,马少华1,石予白1,王艳芳1,张 茵1

(1.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2.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000)

为突出职业教育理念,结合环境监测学科特点,提出将实验技术标准和教学标准作为教学材料的补充,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实验技术标准;教学标准;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环境监测方向的专业课程之一,主要介绍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固体废物、土壤、噪声等环境监测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空气、水质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采集、样品处理、测定原理及相关检验技术,为今后从事卫生检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因

1.1 学生方面

(1)学生对具体实验步骤不清楚。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实际上是依照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检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无法掌握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实验过程中反复提问,实验失败率高。

(2)学生对实验步骤的具体要求不清楚,与检测行业对分析测试人员的要求有差距,分析结果准确度不高。

(3)学生实验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环境监测课程每次实验都会涉及很多化学试剂,而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对可能造成的伤害不会应急处理[1],是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隐患。

1.2 教师方面

环境监测实验每次使用的试剂种类和用量都非常多,在实验准备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人数估计试剂总用量,如果计算不精确,就会造成试剂浪费和环境污染,如用量不足则需要教师在实验期间临时配制,影响教学质量和实验成功率[1,2]。

2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要解决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按一定课堂教学规范进行教学。环境监测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实验,而该课程实验的突出特点是流程化、操作性强。根据这个特点,结合环境监测岗位人才需求,我们专门编写了《环境监测学生实验技术标准》和《教师教学标准》,作为教学补充材料。

2.1 学生实验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1)学生实验技术标准的核心是实验流程图。流程图是将比较繁复的实验内容精简,并按照授课时间加以合理设计。国家对环境监测十分重视,制定了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检测标准。依据检测标准制定流程图,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实验关键点。同时,在每一个流程后附上该步骤的具体操作要求[3]。

(2)实验安全是技术标准的保障[4,5]。环境监测实验主要是一些化学分析实验,学生常常要接触有毒、易燃的化学试剂,易发生中毒、化学灼伤、烫伤、割伤事故。在实验技术标准中将实验可能存在的危险列出来,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就能够提前预防,发生事故时也会进行有效的医学处理。

(3)评分表是检验技术标准的质量保证。实验成功与否和结果正确与否往往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来源。学生通过评分表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检验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检验项目,有哪些操作错误还需要纠正。

以水质氨氮检测实验为例(见表1),实验技术标准涵盖学生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3个阶段,学生通过技术标准了解实验流程和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表1 水质氨氮检测实验技术标准

除以上内容外,在实验技术标准中还可以增加其他辅助教学内容,比如仪器试剂图片、简单的操作视频等直观、鲜活的素材,使技术标准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立体、直观。

2.2 教师教学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2.2.1 实验前准备 环境监测实验前的准备时间相对实验操作时间更长。教师希望每个学生都有操作机会,但是考虑到实验室面积和仪器设备数量,有时需要两人或多人一组进行实验。因此,必须合理设计不同项目的实验分组数和每组试剂用量,保证更多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教学标准和教案类似,但又不同于教案,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仪器和试剂用量等实训条件准备。

2.2.2 教学流程图 教学标准中还包含了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方便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如水质氨氮检测具体教学流程(见表2)。本课程教学流程图的编制以张新仁教授[6]提出的与R·M·Gagne的内在认知教学模式[7]相对应的9项外在教学活动为基础: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回忆先备知识或技能;呈现学习素材;提供学习辅导;引发学习表现;提供回馈;评量行为表现;加强学习保留与迁移。

教学流程图对教师的教学步骤和过程提出要求,意在确保实训教学的规范性,同时对教师岗位胜任力提出明确要求,有助于新任教师成长。

2.2.3 实验后的质量管理 针对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验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总结实验前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计算中的问题,思考哪些因素成为实验成败的关键,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8~10]。

表2 水质氨氮检测具体教学流程

3 结论

实验技术标准的制定意在确保实验项目设计的科学性,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学生实验内容对接行业技术标准,并依据行业要求开展实验;实验结束时能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并切实提高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应急反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执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教学标准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规范教师教学,帮助新教师成长,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1]关文信.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新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7(4):23-26.

[2]张云梅.质量控制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71-74.

[3]陈杰山,胡彩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工学结合深层次改革的关键[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69-71.

[4]李诚,宋文芳,陈海燕.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的应急处理[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97-98.

[5]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67-170.

[6]张新仁.学习与教学新趋势[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

[7]加涅·皮连生.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李仪,罗绪强,杨鸿雁,等.关于高校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4(21):245-246.

[9]蒋全胜,吕家云,宁小波.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检测技术教学模式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6-148.

[10]温建华.开放式实验环境下的实验项目管理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77.

G421

B

1671-1246(2016)11-0048-02

注:本文系宁波市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2-402)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流程图环境监测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