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工厂化水蛭养殖技术初探

2016-12-23 08:07朱元宏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青浦区201717姚丽萍上海鑫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海市青浦区201717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细土水蛭工厂化

朱元宏 (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青浦区 201717)姚丽萍 (上海鑫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海市青浦区 201717)

上海地区工厂化水蛭养殖技术初探

朱元宏 (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青浦区 201717)姚丽萍 (上海鑫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海市青浦区 201717)

水蛭特有的水蛭素具有抗凝固、破淤血的功效,因而近年来成为了热门水产养殖种类,但水蛭养殖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为促进水蛭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结合上海鑫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水蛭生产实际情况,总结了一套适合上海地区的工厂化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工厂化养殖;上海地区

水蛭,俗称蚂蝗,属环节动物,其特有的水蛭素能抑制凝血酶,具有抗凝固、破淤血的功效,因而近年来成为了一些地区的热门水产养殖种类。但水蛭养殖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上海鑫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水蛭养殖已近5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根据其相关实际情况,总结了一套适合上海地区的工厂化水蛭养殖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1 养殖池建造

上海鑫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选择在上海青浦区练塘镇长河村附近建设水蛭工厂化繁育养殖基地。基地总面积为13.33 hm2,其中有种苗池10个、产茧床水泥槽12条、成蛭养殖池28个、种蛭越冬大棚5个,另辟出土池5个,作为水蛭与其他经济作物套养研究示范试验使用。

种苗池采用砖砌形式建造水泥池,每个池子长约28 m、宽约3 m,其中靠近进水口一端建造1个面积约6 m2的蓄水池,并于进水口布置过滤装置。水泥池深0.4 m,四周围栏向内延伸10 cm,以防水蛭逃逸,水泥池中央为宽0.3 m、深0.3 m的水沟,两边为水泥平台,便于水蛭活动,天气炎热时水蛭可到水沟处休憩,天气凉爽时水蛭可到平台上活动觅食。水泥池上可搭塑料大棚和遮阳网,或在池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1]。

产茧床为砖砌形式的水泥槽,长约30 m、宽约2 m,边上用砖砌成高30 cm的围栏,底部铺水泥硬化,水泥槽中填入适宜水蛭卵茧孵化的土壤。在孵化前根据水蛭卵茧的孵化要求进行翻耕松土,调配水土比例,使之达到孵化要求[2]。

成蛭养殖池一般由土池改建而成。将土池平整后,全池铺设防渗膜并布置网箱。其中幼蛭养殖网箱由80目网围成,规格为2 m×2 m;成蛭养殖网箱由30~40目网围成,规格为3 m×30 m。

种蛭越冬大棚即为在种苗池上方加盖的六型大棚,并在其中多加1~2层薄膜,帮助水蛭越冬。

2 养殖技术要点

在工厂化水蛭养殖过程中,上海鑫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坚持走养殖设施建设-亲蛭强化培育-交配产卵-卵茧收集、孵化-幼蛭培育-成蛭养殖-加工、销售的一条龙生产模式。

2.1 亲蛭强化培育

一般选用上一年留种的、健康无病的水蛭作亲蛭。选择健壮粗大、活动能力强、用手一碰触即可迅速缩为一团的成蛭作亲本[3]。若越冬数量不够,也可到当地市场购买,购买时需严格挑选,以体表无伤病、活力足的成蛭为佳。亲蛭在入池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可用高锰酸钾药液15 mg/L浸泡消毒,水温20 ℃时,浸泡1 min。亲蛭消毒后,可放入孵化池中进行强化培育,孵化池要提前消毒、晾晒。一般1个孵化池中投放亲蛭300 kg。每天可投放新鲜的活体螺蛳供水蛭吸食,也可每7 d投放动物鲜血凝块1次,但要注意及时清理残渣,以免污染水质。每天坚持巡池查看,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和病态水蛭[4]。

2.2 产卵茧和孵化

亲蛭强化培育一段时间后,性腺会逐渐成熟。让亲蛭在水泥池中自行交配,之后移入产茧床产茧,每个产茧床放入种蛭150 kg。产茧床要求土壤厚度20~30 cm,并在土壤表层覆盖稻草,下雨天还需加盖塑料薄膜,避免雨水淋湿。整个繁育期间需根据土壤情况,不定时地对土壤进行人工喷雾,土壤湿度以保持在60%左右为宜。

在亲蛭钻入土壤20 d后,翻土查看产茧情况,每2 d查看1次。卵茧刚出生时呈紫红色,随时间的推移,转变为浅红色,最后变成紫色。当紫色的卵茧数量逐渐增多后,翻土取茧。

将收集到的卵茧放在室内孵化。使用规格为50 cm×40 cm×40 cm的泡沫箱作为孵化箱,每个孵化箱内先铺一层细土,厚度为3 cm,随后铺一层卵茧,卵茧挨个排放,再覆盖一层细土,完全填充卵茧之间的空隙后,继续铺厚度为1 cm的细土,再铺一层卵茧,再铺细土填充覆盖,自下而上,形成细土-卵茧-细土-卵茧-细土的夹心结构。孵化期间细心观察,保持土壤湿度在70%左右、室温在26~28 ℃。

约20 d后、一部分幼苗孵化出来时,要加大土壤湿度,让幼苗有足够的水分。所有卵茧的孵化持续时间为7~8 d。随后将幼苗放入幼蛭养殖网箱内精细养殖,一般1个幼蛭养殖网箱放养幼蛭1万条左右。待水蛭长至体长5 cm以上,即可捞出放入成蛭养殖网箱,每个网箱投放约5 000条。

2.3 养殖时期的日常管理

2.3.1 投 饵

水蛭主要取食螺类和哺乳动物的血液,工厂化养殖可直接投放螺蛳。幼蛭养殖网箱每2 d需投喂螺蛳0.5 kg,成蛭养殖网箱每2 d需投喂螺蛳5 kg,每天按时观察饵料取食情况。

2.3.2 调节水质

池塘养殖水蛭要利用管道提供微流水以调控水质,以黄褐色、淡绿色的水体颜色为佳,并确保水体透明度在10~20 cm,pH在7.0~7.8,水温在15~30 ℃,水温太低水蛭不进食,水温太高易引起水质变质,影响水蛭生长发育。

2.3.3 分级养殖

养殖过程中,可用过滤网捕捞的方法把大、小水蛭及时分离,分级养殖。分级养殖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投饵,避免小体型水蛭喂养不足,提高饵料利用率[5]。

2.3.4 防治病害

水蛭易患细菌性传染病,为了预防该病害的发生,除了要对池子和水体进行消毒外,夏季可定期用呋喃唑酮0.4 g/ m3或碘伏50 g/m3消毒。同时,可在进水口设置100目的过滤网过滤掉外源的鱼虾和杂质,避免天敌危害。

2.4 捕捞和加工

水蛭一年采收1次,一般在9~10月采收。水蛭对水的动静十分敏感,可直接将网箱逐步收拢捕捉成年水蛭。水蛭捕获后,可选取一些个体较大、活力健康的成蛭作为种蛭越冬,其余进行加工。

3 小结与思考

上海鑫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水蛭工厂化养殖已近5年,5年来合作社累计投资已达400多万元,但由于水蛭市场价格起伏较大,一直没有稳定的经济收益,其中除与繁育养殖技术有关外,还有其他原因值得思考。如水蛭的野生资源近几年一直呈下降趋势;许多水产养殖合作社盲目跟风,在养殖技术不过关的情况下贸然扩大养殖面积,养殖的水蛭规格不一、质量不高,在市场上以次充好,扰乱了市场行情。为此,上海鑫盛水产养殖合作社将积极推广水蛭工厂化养殖技术,并开展技术交流和培训,助力水蛭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水蛭与水稻、水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生态种养模式,使水蛭工厂化养殖走向生态化发展的道路。

[1] 王韩信,刘晓东,姚丽平.宽体金线蛭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5(5):225-228.

[2] 李才根.水蛭养殖中应掌握的关键性技术环节[J].科学种养,2015(11):55-56.

[3] 苏靓.浅谈水蛭人工养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20):202.

[4] 王宣朋,王宣忠,王信海,等.不同温度、饵料对宽体金线蛭仔蛭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福建水产,2014(3):241-246.

[5] 高明,刘玉芝,李双安.宽体金线蛭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7):54-55.

表2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4 高效施肥技术

夏玉米一生中吸收的养分以氮为主、钾次之、磷再次之,氮、磷、钾比例一般为1∶0.5∶1[5]。高产夏玉米施肥应根据其需肥特性和肥料特点进行,在肥料运筹上应施足基肥,轻追苗肥,重追大喇叭口肥,补追花粒肥,忌“一炮轰”。夏玉米全生育期肥料运筹:基肥施有机肥15 t/hm2、复合肥300 kg/hm2;苗肥(定苗后至拔节期施用)占总追氮量的30%,施尿素75~120 kg/hm2、氯化钾90 kg/hm2;穗肥(大喇叭口期施用)占总追氮量的50%,施尿素300~37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花粒肥(灌浆期施用)占总追氮量的20%,施尿素60~75 kg/hm2。此外,施肥还要采用穴施的方法,肥料与植株要间隔3~4 cm。

3.5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盐城地区夏季多台风、多低温阴雨,易造成夏玉米区域性倒伏、倒折及空秆等问题,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通过调节玉米内源激素水平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从而降低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空杆率、倒伏率,增加产量,提高抗逆性,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夏玉米生产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5]。

3.6 适时收获

生产中农民习惯在夏玉米苞叶变黄、籽粒顶部变硬时收获,但此时收获,其外观标准判断的主观性较强,很难准确判断籽粒的成熟程度,导致成熟度差,从而影响产量。一般在籽粒变硬、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色层时,即为收获的最适时期。同时,有研究表明,籽粒乳线消失收获与乳线还剩1/3时收获相比,每晚收10 d,可增产10%以上[6]。

参考文献

[1] 周进宝.黄淮海夏玉米生产对品种需求的探讨[Z].北京:中国玉米品种科技论坛.

[2] 崔彦宏.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Z].北京:中国玉米品种科技论坛.

[3] 姜涛.黄淮海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1, 29(16):38-39.

[4] 孙扣忠,邹新祥.江苏沿海地区玉米粗缩病的防治[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9(4):47-48.

[5] 柯剑鸿,李正国,杨华,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特性的效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3):40-43.

[6] 张吉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Z].北京:中国玉米品种科技论坛.

2016-06-28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编号:沪农科攻字(2014)第2-1-1号]。

猜你喜欢
细土水蛭工厂化
土壤容重数据的不确定性对有机碳密度估算的影响
楚王自赐鹭鸶餐一一话说水蛭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水蛭炮制前后质量分析
母亲的冬藏
给马铃薯催壮芽可增产10%
钢结构工厂化预制质量控制
小“吸血鬼”水蛭
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桥
蚯蚓粪基质对水稻育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