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在海丰地区小麦上的应用探讨

2016-12-23 08:07倪敬明钟宗石王美娥叶高潮曹晓利孙小明赵田芬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大丰市224153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能量转移海丰粒数

倪敬明 钟宗石 陈 明 王美娥 叶高潮 曹晓利 孙小明 赵田芬(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大丰市,224153)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在海丰地区小麦上的应用探讨

倪敬明 钟宗石 陈 明 王美娥 叶高潮 曹晓利 孙小明 赵田芬(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大丰市,224153)

为明确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在海丰地区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扬麦13”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小麦干物质转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丰地区小麦上施用汉奇300能量转移素,能促进小麦茎、叶中的营养向籽粒流动,从而使籽粒饱满,增加粒数和千粒重,对小麦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尤其对晚播小麦的增产作用更显著。在海丰地区气候条件下,汉奇300能量转移素每667 m2最佳使用量为35 mL。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小麦;产量;应用效果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是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纳米衍生技术而研制提取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集中根、茎、叶中的营养向籽粒定向流动,从而使籽粒饱满,增加粒数和千粒重。为进一步探究该产品在海丰地区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同时确定其最佳使用量以及其对不同播期小麦的影响,特进行了该产品的田间小区应用效果试验,以期为其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供试品种均为海丰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中早熟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3”;供试药剂为汉奇300能量转移素(郑州汉奇化工有限公司)。

1.1.1 剂量试验

为确定汉奇300能量转移素的最佳使用量,于2015年在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丰华一队试验田进行其剂量试验、供试田块常年耕作制度为稻麦轮作,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前茬为水稻,收获后秸秆全量还田,地块平坦,土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小麦播种方式为机械条播,试验田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1.1.2 播期试验

为研究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不同播期小麦的影响,于2015年在丰华一队选取3块不同播期的典型小麦田进行播期试验。前茬为水稻,收获后秸秆全量还田,土壤肥力一致。

1.2 试验设计及处理

1.2.1 剂量试验

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667 m2用量):A125 mL,A230 mL,A335 mL,清水对照(CK)。单因素试验,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重复2次,每小区面积667 m2。小麦播期为2014年10月27日,2015年5月20日施用汉奇300能量转移素。

1.2.2 播期试验

小麦播期依次为B12014年10月19日、B22014年10月25日、B32014年11月3日,2015年5月20日进行施用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处理。

1.2.3 各处理均采用喷雾法施用汉奇300能量转移素,每667 m2对水20 kg 叶面均匀喷雾,施用次数1次。施用时天气晴朗、无风。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栽培措施均按照小麦高产栽培要求进行。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1.3.1 药后每隔7 d到田间目测各处理叶色及籽粒灌浆情况,直至收获。

1.3.2 干物质测定

在小麦施用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处理当天和成熟期,每小区取3个重复样本。每个样本取15个大小平均的单茎为小样,分为茎鞘、叶和穗3个部分,于105 ℃下杀青30 min,75 ℃下烘干至恒重后称重,以测定各小区小麦干物质重量。

1.3.3 产量测定

成熟期在各处理取样,考查各处理小区每穗粒数、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效果观测

2.1.1 剂量试验

施药后7 d、14 d到田间观察,各处理间小麦最上部3张叶片叶色及穗部籽粒灌浆均无明显差别。药后21 d观察,喷施汉奇处理的小麦最上部3张叶片的叶色偏黄,茎秆颜色均较对照淡;喷施汉奇处理的小麦穗顶部籽粒饱满程度比对照好;收获前观察,喷施汉奇处理的小麦叶色、茎秆比对照偏黄,有明显早熟迹象。

2.1.2 播期试验

喷药早期到田间观察,不同播期处理间小麦最上部3张叶片的叶色及穗部籽粒灌浆均无明显差别。后期观察表明,B3处理小麦茎叶颜色明显褪绿变成浅黄,而B1处理叶片、秸秆颜色绿色较深。从表1可看出,B3处理较B1、B2处理全生育期明显缩短。

表1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不同播期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2.2 干物质变化分析

2.2.1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不同剂量对小麦干物质的影响

籽粒灌浆物质来源于开花前贮存于非籽粒器官中的物质向籽粒中转移及花后光合产物的输送。而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光合产物积累量及其向籽粒中分配的比例[1]。从表2可看出,因汉奇300能量转移素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将小麦茎、叶中的光合产物较多地分配到籽粒中,从而提高了穗的重量;同时,随汉奇300能量转移素使用量的增加,小麦成熟期茎、叶的重量降低更为明显,在A3处理,小麦茎、叶的重量最低,穗增重最显著,单株穗重较对照增加0.52 g,增幅13.5%。

表2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不同剂量对小麦干物质的影响

2.2.2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不同播期小麦干物质的影响

从表3可看出,因汉奇300能量转移素的使用,对不同播期小麦干物质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播期的小麦在喷施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后,成熟期茎、叶的重量均较对照轻,穗的重量增加,且随播期的推迟,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发挥的作用越明显,在晚播B3处理,成熟期单株穗重达4.36 g,较对照增加0.54 g,增幅为14.1%。

表3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不同播期小麦干物质的影响

2.3 产量及构成因素分析

2.3.1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不同剂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4可看出,施用汉奇300 能量转移素的处理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其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且随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呈递增的趋势,以A3处理产量最高,每667 m2为494.0 kg,较对照增产7.39%。通过对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可见,各处理间有效穗数差异并不显著,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引起的,如A3处理较对照每穗粒数增加1.8粒、千粒重增加1.4 g,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2.3.2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不同播期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5可看出,施用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尤其对晚播小麦的影响最为明显。B3处理较对照增产5.71%,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1.3粒、1.0 g。使用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不同播期小麦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和产量变化一致,但有效穗数各处理间差异并不明显。

表4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不同剂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5 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不同播期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 结

小麦籽粒一般在开花后形成并充实,其干物质的70%~90%来自花后积累的光合产物,且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花后积累物质对产量贡献越大[1]。灌浆过程是决定粒重的关键阶段,增加粒重是小麦增产的关键措施,而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具有短时间集中根、茎、叶中所有养分向籽粒流动,从而达到大幅增产的作用。本试验研究表明,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在海丰地区的小麦生产上使用,表现出较好的施用效果,能够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对小麦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且对小麦(尤其是晚播小麦)后期安全成熟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同时,小麦全生育期的缩短,为后茬作物腾茬争取了时间。

3.2 讨 论

本试验以“扬麦13”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汉奇300能量转移素不同剂量对小麦干物质运转以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在大田条件下选取了不同播期小麦,研究了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不同播期小麦生长的影响,由于试验条件有限,本研究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供试小麦品种较为单一,试验结果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选用更多类型的小麦品种,多角度、更深入地进行研究,以期得出更全面的结论。(2)汉奇300能量转移素能够增产的原理是其能够集中根、茎、叶中的养分向籽粒流动,本试验只研究了汉奇300能量转移素对茎、叶运转的影响,而对根系是否有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

[1] 凌启鸿.作物群体质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2016-03-29

猜你喜欢
能量转移海丰粒数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蓄电池组能量均衡控制及SOC估算方法研究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基于纳米金与纳米银簇间表面等离子增强能量转移效应特异性检测microRNA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Autonomous map query: robust visual localiza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s using Multilayer Feature Graph*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K(5P)与H2的反应碰撞和电子-振动能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