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

2016-12-27 15:05王儒俊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4期
关键词:城市病治理城镇化

王儒俊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病”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城市病”的治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注重改善城市环境、统筹城乡发展,更好地加强“城市病”的预防与治理。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病;治理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4.06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迅速发展,从1978年的17.9%提升到2015年的5610%,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和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然而,快速的城镇化却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党和国家也予以了高度重视,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有效治疗城市病”、“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1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的现状探析

“城市病”一词最早源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城市病”不是我国所独有的,它是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出现的,其根源就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各种关系失去协调,是城市资源的承载能力与发展规划之间的矛盾。“城市病”是大多数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我国的“城市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1人口过度膨胀

特大型城市通常具有人口集聚的巨大作用,而人口的迅速集聚也往往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现在,人们纷纷奔向大城市生活,出现了城市集聚,然而在人口集聚的过程中,城市管理不到位,满足不了人口迅速增长的需求,导致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不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2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使得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出,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在全国的655个城市中,约有2/3的城市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有44个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地区,拥堵都在进一步恶化,交通拥堵现象不再是大城市的问题,不断加重的拥堵现象也在向中小城市蔓延。交通拥堵不但会引起我国社会经济各项功能的衰退,而且还容易引起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加大了居民出行的时间和成本,影响到城市的生活效率,使得整个城市的活力大幅度下降,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1.3环境恶化

由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13个部门联合编制的《2014中国环境污染公报》指出,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不仅仅是空气质量,水污染状况也不容乐观。另外,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会产生大量垃圾,垃圾处理水平偏低等问题都加重了环境污染。

1.4城市贫困

城市贫困是伴随着城镇化而产生的,是“城市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在城市贫困人民相对集中的“城中村”,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中国户籍制度的推行,使得大批在城务工的农民工不能落户城市。由于农民工工资长期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使得他们难以在城市获得住房,有部分人选择非法占有城市公有土地,私搭乱建住房,使得城市的环境规划更加不规范。

2“城市病”产生的原因

2.1城市规划不合理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规划不合理,不利于形成分工明确、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再加上有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的过快增长,不断扩张城市的规模,并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就容易提出超越当前发展阶段的规划,我国的大城市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的严重脱节以及市政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使得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严重滞后,影响到整个城市的运行,因此,“城中村”和“城市贫民区”等问题就越来越突出。

2.2城市建设存在盲目性,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的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数量较多而人口规模不合理,城市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城市规模严重制约了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阻碍了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不断改进。另外,我国城镇经济专业化程度较低,我国的中小城市相对注重高度专业化生产,而我国的大城市则趋向于商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由于城市财政等因素的影响,大城市在产业调整过程中不愿意将制造业转移到小城市,这不仅不利于中小城市的产业集中,也阻碍了大城市的产业升级。

2.3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城市单向集聚也加剧了城市人口流动的无序性。刘永亮等用刘易斯模型和托达拉模型对人口推拉理论做出了分析,认为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是农民工进城的驱动力,城市的发达和农村的疲敝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的基本背景。农村劳动力的过度转移也不利于整个劳动力市场的长期运行,损害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3“城市病”的对策研究

3.1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道路对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没有充分的认识,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求快,忽略了可持续性。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促使农民工市民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医疗卫生体系,使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3.2科学规划,预防城市病

科学的规划对于城市建设至关重要,规划是否科学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城镇化进程迅速发展,要结合当地的发展状况长远考虑,科学规划。在规划过程中避免盲目性,要根据当地的特色对城市有明确的定位,协调好城市的功能结构以及职能分工,做到统筹全局,同时要注意城市的整体布局,加强针对性,避免重复建设。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完善周边地区的区域功能,避免城中心高度拥挤,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加强引导。要认识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的基本国情,更好地保证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大透明度,让民众主动加入其中,更好的承担参与者与监督者的角色。

3.3加强环境建设,打造宜居城市

人们生活于城市之中,城市的环境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在创造人类所需要的物质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在消耗大量的资源,改变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改善城市环境,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节能减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城市交通问题上,坚持“公交优先”,倡导绿色出行,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要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生活垃圾,通过身体力行,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3.4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城镇化就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政府要加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支出,在城市化过程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乡之间的和谐互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格局。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于进城的农民工要有灵活的转接机制,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更好的消除当前存在的二元格局,改善城市困境。

4结语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生活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面对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如果不及时的治理“城市病”,城市的无序扩展终会侵蚀城市的活力,影响城市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取得巨大新成就的收官之年——《2015年统计公报》评读[EB/OL].2016-02-09.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602/t20160229_1323939.html.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1).

[3]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仅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EB/OL].2016-06-05http://www.southmoney.com/shuju/hysj/201506/345181.html.

猜你喜欢
城市病治理城镇化
共享单车准确把脉“城市病”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