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归因

2016-12-30 18:08宁静
青年时代 2016年19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宁静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社会对高职教师的素质也不认同,高职教师的处境相当尴尬,本文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做出归纳。

关键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归因

一、前言

高职院校的尴尬主要来自社会对它的教师素质的不认同,进而对它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不认同。高职院校教师无论是在学历结构还是在职称结构上都与普通高校存在差距,与国家的办学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综合分析来看,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这样几个明显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第一、教师整体学历层次偏低。第二、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第三、兼职教师比例较低。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职业院校大量聘用兼职教师,可以把生产中的最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可以降低办学成本,这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目前由于职业院校资金及体制等诸多原因,高职院校中兼职教师数量普遍较少。第四、“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在部分高职院校中,一方面理论教师偏多,实习指导教师不足,尤其缺乏“双师型”师资;另一方面,为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诸方面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一些不适应经济发展和行业要求的专业被停招或停办,同时增设了一批社会岗位所需求的专业,由此便出现了部分专业师资过剩、新设专业师资缺乏的矛盾。

2.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

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括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育专业的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实用性、技术性,因而对教师的学术水平要求上认识不统一,造成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不均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而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发展,这样可能使教师从一个传授知识、技能,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者蜕变为一个“技术师傅”,而忽略了教师本身的教书育人任务。其实高职也要强调理论教学,高职的理论知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的技能、技术教育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知识之上的。如果从人才培养的层次上讲,高职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而非技能型人才,显然技术型人才的理论水平应高于技能型人才的理论水平。

当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那么,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何在?本文认为有如下因素:

二、教育政策的因素

1.重学历达标、轻综合素质

在我国,历来就有重学历轻素质的传统,在有关师资建设文件中,几乎都把学历达标作为首要条件,导致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以学历进修为首选目标,而其它的培训学习为次,教师一旦获得较高学历学位,进修学习的积极性就下降。

2.职称评聘制度不完善

目前高职教师职称评聘方法仍然参照普通高校的标准操作,教师职称的晋升还是以学历、年限、论文、教学工作情况等作为基本条件,致使部分高职教师的科学研究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职称,而与职称无关但与专业教学有关的课题不愿意涉及。当前的高职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与高职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极不相适应。

3.准入标准较低和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保障缺乏

我国高职教师的准入制度标准过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在我国要取得高职教师资格,只要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参加相关课程培训和考试,普通话及体检合格即可,对于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工作经历没有做严格的要求。对于职后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没有相关法律政策支撑和待遇保障,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制定相关政策和资金保障提供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部分企业不愿承担高职教师培训的任务。

三、学校管理的因素

1.重教师评聘、轻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思路

学校在考虑教师队伍建设时,多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教师的考评,如侧重任课能力、教师业绩的考核、评聘、晋升等,而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在对待教师诸如参加专业脱产进修、专业学术会议的需求上并不乐意支持。部分学校甚至阻挠和限制教师外出进修或脱产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重行政权利、轻学术权利的管理文化

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科层制”、“官本位”的管理方式,学校重大事务主要是行政研究决定如何处理,教师参与管理的民主权利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高职教师的学术权力得不到行使,“教师成了游离研究过程之外的盲目模仿者、机械执行者、简单的照搬者和被动旁观者,教师的教学活动缺乏主体自主意识,教师的权力名不副实。”

3.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学校缺乏科学规范、可操作的师资管理制度,师资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管理缺乏竞争机制,存在着教师职务终身制和论资排辈现象:学校用于教师进修培训的经费不足,无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支持条件不足,如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实验研究资金、课题资金欠缺。

四、教师个体的因素

1.高职教师个人素质不高

大多数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师资来源复杂,教师学历层次总体较低,学术水平底子薄,教育观念陈旧,参与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较低,制约了教师专业发展。

2.高职教师之间合作较少

由于高职专业变化快、学科课程门类多、个别课程只有1名教师授课,教学与研究方面无人沟通与交流,影响了专业发展。如今,多数高职院校已取消了“师傅带徒弟”的助教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更多只能靠教师个人天赋和自己的努力。

3.部分高职教师职业倦怠

高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偏大,工作压力大,而待遇普遍偏低,导致部分教师的奉献精神不足,个别教师处于生理疲劳,形成了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职业倦怠心理,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