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一大”的争议与回归

2016-12-30 20:16陆洋
齐鲁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保持者运动量竞技

陆洋

中国竞技体育方法论的一大标志就是“三从一大”(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的训练方式。

上个世纪中叶,处于早期发展的中国体育提出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这一被称为“魔鬼训练”的手段成为后半个世纪中国竞技体育训练的基本模式。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国外先进训练体系的引入,中国体坛关于“三从一大”的争议就从未间断。

演变:治军色彩与快乐足球

1964年,中国体育界在学习郭兴福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提出“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这个曾掀起过全军大练兵热潮的口号为中国现代竞技体育蒙上了一层治军色彩。

在一段时间里,中国体育各项目取得了爆发式的突破,“三从一大”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体育规律性的总结。先后登上世界之巅的中国女排、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射击……莫不如此。但随着职业联赛的普及,“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逐渐被“一周双赛”,甚至“一周三赛”的“以赛代练”所取代,“大运动量训练”也不知不觉中变成恢复性和针对性训练。

“大运动量训练”甚至还成了某种反面典型。曾经的女子100米全国纪录保持者姜玉民练到膝盖水肿、曾经的男子三级跳当年排名第三的田兆钟因伤提前退役、举重世界纪录创造者陈镜开伤至脊椎被医生宣判“运动生涯的死刑”……接下来是另一个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口号“轻伤不下火线”。多年后,姜玉民和田兆钟都语重心长的告诫要科学训练:“别把很有前途的年轻人练废了”……

“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受到威胁的顶峰时期恐怕就是米卢的“快乐足球”时代了。不管现在中国还需不需要米卢式教练,但米卢带领中国男足在2001年冲入了世界杯,为中国足球创造了奇迹,成为中国足球史上辉煌的一笔。

说到米卢,其实不论是球员还是助理教练,都认为米卢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他那种“玩”的态度并不适合足球基础的提高。所以,米卢在一些地方俱乐部执教的经历并不出色,他的舞台在国家队,而且是那种“短平快”的锦标项目。总结起来,对于中国足球而言,米卢是一个考试前的心理辅导员,而且很出色。

回归:职业体育的极限

提起“三从一大”的忠实拥护者,就不得不说宫鲁鸣。对于宫鲁鸣的赞颂,在2015年的亚锦赛后不绝于耳。“铁腕教头”重拾“三从一大”成为了其练兵的精髓。

若把宫鲁鸣率队亚锦赛夺冠写成报告或报告文学,定有诸多方面和太多细节。但所有经验中最有决定性的,还是看似简单、却最难做到的三个字-——“练到吐”。

若“文革”前全国女子100米跑纪录保持者姜玉民练到太狠致膝盖积水,男子三级跳全国纪录保持者田兆钟带伤苦练的故事太过久远;高洪波每次训练完对墙加练射门、练绕树任意球,容志行苦练体能体重由41公斤增加到65公斤、100米跑由15秒多提高到13秒的故事因成绩差未广为流传;那如今谁不知道科比“看洛杉矶早晨四点日出”、每天练投篮上千次,c罗一天至少练2000个俯卧撑的故事,宫鲁鸣的“练到吐”不过是“萧规曹随”。

猜你喜欢
保持者运动量竞技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117岁了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竞技精神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
同台竞技
世界第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