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2016-12-31 09:38金凌奕
财会学习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文/金凌奕



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文/金凌奕

摘要:内部控制是随着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并在整个经营运转的各个阶段体现出来。内部控制的主要职责是保证相关的法律规定在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进而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使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达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控制方法、对策以及程序,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效果十分重要。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在事业单位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逐渐走上成熟的发展道路,在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中占有重要地位。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的目的是减少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发生的错误,以此确保管理效果。根据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分析,内部控制主要使用财务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来调整、制约与指导自身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发生许多徇私舞弊与造假的情况,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力与社会经济市场造成很大影响。面对现在的发展趋势,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新对自身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审视,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功能,与时俱进,健全内控制度的建设,从而实现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内部控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理念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以前管理制度的影响下,我国有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基本理念不完善,认为内部控制方案与相关制度只是个摆设,并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基础带来有效的改革。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无法形成一整套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导致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相对比较落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只是利用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与以前的工作经验替换内部控制机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立有内部控制机制与程序,但却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根据单位本身的具体情况出发,盲目照搬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经验,这样在设计制度内容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在实践实行过程中寸步难行。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起适合自身建设的内部控制机制与程序,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避免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以此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效益以及管理规范程度。

(二)没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方案对自身单位运转各个阶段的流程进行监督,特别是加强对单位内部各种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全面管理与控制,以此全面分析与实时监控下属机构的财务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各个环节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样才可以确保财务工作顺利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内部控制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有助于单位快速处理内部庞杂的会计信息,同时有效的控制了发生错误和徇私舞弊的几率,促使行政事业单位提升了管理的效率与规范性。但是,从现在的具体情况分析,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技术处于初级阶段,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一般都是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1]。

(三)不注重内部控制人员队伍的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地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必须将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心,这也是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基础。在整个内控制度管理过程中内控人员具备控制客体与主体的双重身份。面临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单位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在聘用内部人员的过程中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较高的财务会计核算技能与熟练的操作计算机技术水平,同时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制知识。现阶段,我国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对培养内部人才建设不够注重,没有制定相应的培训与竞聘制度,造成内控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不高,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今天内部控制相关业务无法取得新型技术能力与技巧,严重制约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2]。

(四)缺少执行与监督力度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上比较健全,也有良好的控制意识,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在监督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缺少力度,有些内控人员还存在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心理;同时外部监督方面主要以国家与社会为主,也缺少统一的监管标准与机制,国家与社会两者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与沟通,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效果。

二、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一)注重内部控制建设的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完善自身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求单位的管理人必须注重与深刻认识内部控制建设的问题。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明确负责人的职责,合理分工,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环境,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营造更好的条件。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在内部尝试扩展法人责任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责任风险与决策层紧密结合。依据负责人的实际分工实施法人责任制度,适当给予相关的权利,促进负责人各司其职,能够有效地促进工作人员相互监督和相互交流沟通的效果。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还应该及时设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这样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群众的监督下正常运作。同时,各级政府必须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并且将这项工作作为领导干部的考核项目。第四,调动内部控制人员的积极性,内控人员通常将内部控制工作误解为领导的责任,而领导又误解为会计控制的责任。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项目,与内控人员的参与不能分离,内控人员的积极性对实施内部控制的效果有决定性[3]。

(二)提升应用信息化技术方法的范围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不断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电算化内控措施满足新的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将资金投入到电算化软件与硬件上,实现设备的安全完整,逐渐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一个比较成熟的电算化内部控制建设体制,在高新技术的帮助下,从容解决内部控制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技术,并结合自身业务的具体发展情况对内部控制建设进行完善,及时找出行政事业单位潜在的风险,尽量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积极主动实施信息化创新管理工作的方案,加强信息技术的安全准入系统,如:确认用户身份、管理研发技术的标准以及升级主动防御设备等,这样行政事业单位才可以抵抗外部袭击,在维护信息化的同时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4]。

(三)按时对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进行培养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从根源上建立一个完善的聘用工作人员体系,通过制定严格的聘用工作人员程序,将聘用人员的整个过程公开化与透明化。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聘用的内控人员进行培训,坚持“以德为本”原则对传统的聘用内控人员的制度进行改革,以任人唯贤为宗旨,根据内部控制职位相应的选择最优秀、合适的内控人员。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设立健全的职位责任制度,针对不同的职位依据相应的权利和责任要求设立完善的职位责任体系,以此明确奖惩、责任以及权限三者之间的关系,防止工作中发生意外时内控人员之间互相推脱。第三,行政事业单位还必须设立一个长期针对内控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还需要按时对内控控制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养,提高内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知识,让各个内控人员都可以取得最先进的专业技能使得业务素质得以提升的同时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必须加强内控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以此实现内控人员在工作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适当的行使岗位赋予的职责权利。

(四)保持沟通渠道和信息通畅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为有效的实现内部控制的效果,必须确保单位的信息对称,将信息和沟通渠道发挥出最大的功用。唯有渠道保持畅通性,才可以将准确的和有利的信息与工作人员进行分享。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将权力部门转变成服务部门,还必须设立健全的季报人投诉机制与保护机制,使内控人员积极正确的行使职位赋予的监督权力,同时将群众投诉的意见的直接上报到相应领导班子或者是相关监督管理部门[5]。

三、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内部控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得控则强、无控则乱、失控则弱”的原则。内部控制机制在组织机构的运转中十分重要,各级政府必须重视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燕.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3):52-53.

[2]韩君.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6):57-57,58.

[3]余黎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和解决对策[J].会计之友,2014 (28):46-48.

[4]李英,刘国强.再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若干基本问题[J].财务与会计,2015(08):40-41.

(作者单位:景德镇市市政工程处)

上接(第211页)

不断的深化其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二)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随着改革的进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也逐步的和经济体制接轨。这也导致了我国事业单位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这边需要进一步做好单位会计基础方面的工作,而想要做到这点便必须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这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基础和保证。具体而言,优秀财务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必须出色,对于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必须全面的了解,并恪守财会工作的职业道德。与此同时,财务会计人员不但需要重视自身知识技能的更新,还需要其所在的单位给其足够的支持。财政部门也应该根据需要做好财会会计知识的培训,以构建起财政、单位、个人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体制。

(三)加大预算控制力度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从功能预算转向部门预算,这是财政预算制度的一次重大进步与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拓展了预算的控制范围,当前的预算控制范围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预算中的普通预算收支与基金收支;其次,细化了预算的控制内容,按照功能细化部门内部的各项资金,然后再按照预算科目细分各项支出内容至具体的支出项目;第三,进一步规范了预算的控制程序。财政要求构建“初审、汇审、复审”的审核体系,同时,还要求政府进行审定、人大进行审批,这些都加强了预算控制的严谨性。所以说,行政事业单位要想进一步强化预算控制,首先就应当拓展部门预算的控制范围,力争把各个部门的财务会计收支事项纳入预算管理;其次就是要把部门预算和责任预算有效结合,严格依照财政部门下发的预算数额进行控制,并严格预算控制的考核体制。

(四)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内部审计中,内部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通过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够帮助单位更好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善其经营管理情况。内部审计的根本职能是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从而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将其职能发挥出来。

总之,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能够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产经营、政府统一采购、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不断提高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张汝梅.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北方经贸,2012(05).

(作者单位:渑池县农业局)

猜你喜欢
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